类型学视野下(共2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94069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型学视野下(共2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类型学视野下(共2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型学视野下(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型学视野下(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类型学视野下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的几点体会中央民族大学 戴庆厦提要 用类型学方法进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很有必要,但在方法上要进行总结。比较中,必须区分是亲属语言比较还是非亲属语言比较;善于从不平衡性中发现语言历史演变的线索;重视从显性和隐性的对照中揭示语言现象和规律;比较中要顾及语言系统的方方面面。关键词 类型学 视野 汉语 少数民族语言引言语言比较研究,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视角。类型学是其中的一个可行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类型学理论如果从世界语言分类算起,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上的类型学,从上世纪60年代Greenberg(格林伯格)发表类型

2、学的著作算起,到现在也有50多年历史。这期间,许多语言学家运用类型学理论进行语言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视角、好方法。中国有上百种语言,由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简称“民族语言”)组成。汉语和民族语言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语言类型上,汉语是分析型(或以分析特点为主)的语言,而民族语言中有许多也是分析型语言,但还有属于粘着型、屈折型的语言。即便都是分析型的语言,在分析程度上、表现形式上也都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而在亲缘关系上,有的有亲缘关系,有的没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互影响,相互补足,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所以,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类

3、型学比较研究,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理论价值,而且在语言教学、语言翻译等方面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比较研究,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从相互反观中有助于更深地认识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共时特点,弥补了单一语言研究所带来的局限性;通过语言的类型学比较,能够从不同层次特点的映照中,发掘更多的历史演变规律 ;通过语言共性和个性的梳理,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但回头看看过去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类型学的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用类型学理论、方法研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成果还很少;二是对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比较的方法论研究的成果

4、几乎见不到,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语系语言运用类型学方法的研究未能得到重视。近10多年来,我尝试用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做过一些汉语与民族语言的专题比较研究,发表过一些论文。现在回头一看,感到用类型学方法进行汉语和民族语言的比较很有必要,但很不容易。因为这种研究,前人做得很少,在理论、方法上需要开辟新路。所以,有必要对前一时期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和民族语言比较的成果进行理论、方法的梳理和思考。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不一定说得到位,供同仁们参考。一、 必须区分是亲属语言比较还是非亲属语言比较类型学特征因语言是否有亲缘关系而不同。这是在做类型学的语言比较时首先要考虑的。因为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因源头上有

5、共同的“基因”,虽后来发生了分化,保留下来的共性或多或少还会具有亲缘关系的特征。即便是后来不同语言各自创新的个性,也会在现代语言里留有其亲缘关系的“烙印”。所以,只有区分亲缘关系和非亲缘关系,才能决定应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方法进行语言比较,也才能估计到取得什么样的目的。可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有的并没有重视这一区别,或没有这一意识。下面以使动范畴的类型学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使动范畴是原始藏缅语就已存在的一个重要语法特征,演变至今在现代藏缅语的不同语言里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来。不同语言的使动范畴虽然在某些形式上有差异,但基本特点相同,而且能大致看出其对应规则和演变的脉络。如多数语言都有屈折式和分析式两

6、大类。屈折式自动和使动对立的语音标记,有浊声母与清声母的对应,不送气声母与送气声母的对应,不同声调的对应等。在一些同源词上,还保留着语音对应规则。例如:怕 使怕藏 hdrog dkrog彝 gu33 ku33傈僳 dZoW33 tSo33缅 t.auP55 t.hauP55阿昌 7oP55 x7oP55载瓦 kjuP31 kjuWP55 在演变趋势上,都存在屈折式向分析式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受藏缅语整个语法体系由屈折式向分析式演变制约的。分析式的特点在不同语言里存在一些差异。如景颇语在动词之后加虚化的动词 S31,un55 “使”表示使动,哈尼语在动词之前加虚化的动词 biW31 “给”表

7、示使动。这种差异,都是靠动词语法化的手段来实现的,就是说,仍有其亲缘关系的遗传因素。但与汉藏语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如朝鲜语等,虽然也有使动范畴,但其特点则不同。朝鲜语的使动态有多种形式:一是固有词的动词词根后接加表示使动的黏附成分i、ri、ki、hi、u、ku等构成使动态;二是汉字词加hata构成的动词,将其中的hata变为sikita,构成动词的使动态;三是动词词根和-ke hata、-torok hata等形式结合,构成使动态。在具体的词上,与汉藏语的使动词没有词源关系(除汉字词外)。 引自孙宏开等主编的中国的语言中的“朝鲜语”部分P2093,2009年6月商务印书馆。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在

8、类型学比较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目的。亲属语言的比较,除了寻求不同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外,还能通过不同语言相互关系的比较寻求语言的历史演变规律,并进而构拟原始母语;而非亲属语言比较只能从类型学的角度寻求人类语言的共性及相同、相似的演变规律,其共性不存在“基因”的内在联系。拿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谓语和宾语的语序来说,汉语和藏缅语虽是亲属语言,但语序截然不同,汉语是VO型,藏缅语是OV型,但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演变关系,形式远而关系近。而阿尔泰语系语言与藏缅语虽都是OV型,但二者无演变上的联系,在类型学蕴含关系上也迥然不同。但有一点必须认识到:就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不是每个特点都能够追溯到源头的。有的特点,是

9、不同语言后来各自创新的。尽管它们之间无源头上的亲缘关系,但由于在总体上它们是亲属语言,所以在后来的演变上,其基因不能不对后来各自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制约或影响作用。以述补结构为例,汉语和藏缅语虽然都有述补结构,但特点不同,大都无共同来源,其相似点是由类型学决定的。从类别上看,汉语的述补结构比藏缅语种类多,发展得较充分;在语法手段上,藏缅语有粘着式和分析式两种,而汉语只有分析式,没有粘着式。相对而言,汉语述补结构的表义功能和能产性比藏缅语发达,这与其分析性程度的高低有关。通过汉语和藏缅语比较,我们看到凡分析性强的语言,述补结构都比较发达,反之亦然。藏缅语有些形态比较发达的语言,述补结构都不发达甚至尚

10、未产生。如嘉戎语、独龙语、羌语等。而有些分析性强的语言,述补结构比较发达,使用频率高。如彝语、哈尼语、纳西语、傈僳语等。从藏缅语反观汉语,可以进一步看到汉语述补结构的特点,还可以解释汉语的述补结构为什么如此发达的原因。讲到此,可以把类型学的语言比较分为亲属语言比较和非亲属语言比较两类。亲属语言类型学的比较项,可以分为原生亲属关系和非原生亲属关系两类。在研究方法上,必须依二者的性质有别。二、 善于从不平衡性中发现语言历史演变的线索亲属语言之间的演变常常呈不平衡性。在某一特征上,有的语言发展快些,有的发展慢些;有的语言保存较早的特点,有的出现后来的特点。所以,类型学视角下的语言比较,有可能把不同的

11、特征串在一起,勾画出一条历史的演变链,区分其不同的层次,使研究者获取语言演变的线索。这里以汉藏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参看戴庆厦、朱艳华:藏缅语、汉语选择疑问句比较研究,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5),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5。 属于汉藏语的藏缅语族诸语言在选择疑问句的发展上不平衡,这种共时的不平衡性反映了历时演变的不同进程。我们通过对28种藏缅语选择疑问句的比较,总结出以下的演变链: 1.纵向的箭头代表类推关系,横向的箭头代表演变关系。2.演变不一定是新形式产生,旧形式就消失的替代过程,有可能是新旧形式并存。无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选择问句 无标记的正反问句有标

12、记的正反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重叠问句而汉语的选择疑问句,从有文献可考的语料来看,其演变链是: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选择问句 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 无标记的选择问句:玛曲藏语 nd9 hgo kan hgo? 要这个还是那个?这 要 那 要 汉语 行者合掌道:“不知文洗,武洗?”国王道:“文洗如何?武洗如何?”(西游记第四十六回)有标记的选择问句: 西摩洛语 no55 ja33 tShv55 ,jv55 li;55 ,mV55s55 kh31 tShv55 ,jv55 li;55? 你 鸡 养 想(语助)(连词) 狗 养 想(语助) 你想养鸡呢,还是想养狗呢?汉语 “且天下立两帝,

13、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无标记的正反问句:仓洛门巴语 nan13 ka13 a55pa55 la55sa55 ka13 te13wa ma13 te13wa? 你 的 爸爸 拉萨(结助) 去 没 去 你爸爸到拉萨去了没有? 汉语 已下便即讲经,大众听不听?能不能?愿不愿?(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景颇语 na,33 sa33 n31ni51,Si,31n55Zai55 n55 sa33 n31ni51? 你去还是不去?你 去(句尾) (连) 不 去 (句尾)汉语 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孟子万章下)重叠问句:盐源彝

14、语 s55 tsh33 dMi55 n33 ndM31 ndM31? 你相信不相信这件事? 事 这 件 你 相信 相信汉语现存最早的的文献,距今仅3000余年,但汉语的历史远不止3000多年。那么,在这之前的汉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面貌呢?恐怕很难做出准确的考证。但是,从与汉语的亲属语言藏缅语的比较中,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可能的推断:1.从藏缅语反观汉语,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链应该可以再向前延伸,其初始形式是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和无标记的正反问句。理由有二:(1)汉语传疑标记(疑问语气词)和关联标记(关联词)的产生,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2)上古文献中有少量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和无标记的正反问句。2.如果

15、将汉语方言纳入研究视野,则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链还可以向后延伸,有可能发展出重叠问句。现代汉语有不少方言存在重叠问句,如江苏淮阴方言、江西于都客家方言、湖北仙桃方言、山东招远方言、黑龙江宾县方言、福建连城客家方言等。这说明,重叠问句可能是无标记正反问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什么不同语言的选择疑问句在共时平面上会表现出差异性?除演变的进程不同之外,还受制于两个因素:1.语言类型的特点。在藏缅语中,为什么有的语言产生了“A-Neg-A?”式无标记的正反问句,而有的语言如景颇语、独龙语、荣红羌语等则没有产生?跨语言的比较显示,这与它们在动词上保留丰富而系统的形态变化有关。如景颇语的动词谓语,都必须带表

16、示动词谓语人称、数的句尾助词,句尾助词与动词谓语的结合是强制性的。若动词是两个,则两个动词都要带上句尾助词,不可以省略。因此,景颇语的正反问句只能是“A-part,Neg-A-part?”式。2.语言系统的特点。为什么汉语普通话没有重叠问句,而有的汉语方言却有?普通话的语法系统中,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尝试”等语义,形容词也可以重叠表示“程度加深”。动词、形容词已经采用了“重叠”这一语法手段来表示其他的语法范畴,这就抑制了其以同样的手段来表示疑问范畴。而产生了重叠问句的汉语方言,动词、形容词重叠不能表示别的语法意义,只能用来表示疑问。又以述补结构为例: 参看戴庆厦、黎意:藏缅语的述补结构

17、兼反观汉语的述补结构,原载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汉藏语的述补结构发展不平衡,相对而言,汉语比藏缅语发达。汉语中以介词短语和数量短语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藏缅语里几乎都不使用述补结构对应,而用状中结构或其他结构对应。如景颇语:坐在凳子上 la#55khum51koW55 tu,33 凳子 (方)坐吃两回 la#55kho,51laW,31Sa55 两 次 吃即使是动词、形容词作补语,藏缅语的数量也远远不及汉语,有许多常用的动词、形容词都不能作补语。例如:汉语 补好 景颇语 ka#31tSa33khZa31ka# 31paW31 好 直至 补 汉语 染红 仙岛语 na55 na55xjt55 红

18、 红 染 汉语有有一些述补结构,藏缅语用一个词表示。如景颇语:看见 mu31 杀死 sat31打发 pon55 抛弃 ka#31pai31述补结构在藏缅语里,有些语言至今尚未产生;有些语言不甚发达,处于萌芽状态,只出现少量的述补结构。这说明,藏缅语的述补结构是一种后起的语法结构。藏缅语不同语言述补结构的层次性,反映了这一语族语言述补结构从无到有、从不发达到发达的演变过程。这个认识有助于反观汉语述补结构的历史演变。语言现象的差异,不都是语言历史演变层次的反映。但这当中,确实有反映历史层次的事实。语言学家必须善于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从中辨认、提取能够反映历史演变层次的语言事实。简单地把不同现象放在一起

19、就确定其演变层次是不可取的。三、 重视从显性和隐性的对照中揭示语言现象和规律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二者的比例因语言而不同,即有的语言显性形式多些,而有的语言隐性形式多些。就具体的语言范畴而言,有的在这一语言是显性形式的,而在另一语言则是隐性形式;反之亦然。所以,类型学的语言比较必须重视显性、隐性的差异,重视从显性和隐性的对照中揭示不易觉察出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以定中结构助词“的”的分布及特点为例: 参看戴庆厦:景颇语的结构助词“的”,原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汉藏语系语言普遍有表示“的”义的助词,它是一个使用频率高、句法特点多变的虚词。但在不同语言中,“的”的分布特点

20、不同,功能不同,大多来源也不同。有的语言“的”助词多些,有的语言少些;在有的结构中,有的用,有的不用;使用中的分合情况也有差异。上世纪50年代,朱德熙先生运用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对 “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了 “的”字的“三个语素”说。他把显性的“的”分为隐性的三个“的”,即 “的1”(副词性后附成分)、“的2”(形容词性后附成分)、“的3”(名词性后附成分)。汉语“的”字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但如果进一步把汉语的“的”和非汉语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类型学比较,必能加深对汉语“的”字深层性质的认识。汉藏语系语言里,只用一个“的”的,除汉语外,还有拉祜语、哈尼语等,其功能大致相同。但有的语

21、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如景颇语、缅语、波拉语等。景颇语的“的”与汉语相比,是显性特点,在形式上区分较细。景颇语的“的”有三个:一是a31,用在领属性定语之后;二是na55 ,用在时地限制性定语之后;三是ai33,用在修饰性定语之后。三个助词的功能界线分明。例如:waW 55 a31 n55phje51 父亲的挎包 父亲 的 挎包 ka#31tho,31 na55 ni33 寨子的人们 寨子 的 人们 tsoWm31 ai33 la#31pu31 漂亮的裤子 漂亮 的 裤子 通过汉语“的”字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源比较,能够发现汉藏语定语助词“的”字大多无共同历史来源,特别是语族之间的语言。这

22、说明“的”字是一种后起的语法手段。在不同语言中,“的”字结构发达与否,不是任意的,而有其内部不同结构特点的原因。藏语支、羌语支形态变化比缅彝语支丰富,分析性较弱,“的”字结构相对贫乏;嘉戎语是羌语支中形态变化最丰富的一种语言,至今未产生定语助词,其领属性定中结构关系主要靠前加词缀这一形态变化来表示;而属于缅彝语支的语言,分析性相对较强,定语助词不仅形式多样,而且表义类型丰富。所以可以认为,“的”字结构的共性特征是类型学上的共性,而非发生学上的共性。汉语较强的、独具一格的分析性特点是产生和制约“的”字结构的重要的语言机制。“的”的多功能性,或一词多用,除了与语言结构特点有关外,还与语言使用的“经

23、济原则”有关。 四、比较中要顾及语言系统的方方面面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专项比较,要顾及语言系统的方方面面。语言系统包括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语言内部系统指语言内部的各结构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不同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就是说,如果是做语法比较,要考虑语音、词汇对语法的制约和影响;如果做语音比较,要顾及与语法、词汇的关系。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使动范畴为例:汉藏语使动范畴的特征包括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不单纯是个语法问题,还与语音的演变特点、词义的特点、词源关系有关。在语音上,藏缅语的使动范畴由于语音的演变,如复辅音向单辅音演变、浊辅音向清辅音演变、发展了声调等,使不同语言的使

24、动范畴的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或出现了新的语音形式,加上分析性特点的兴起,使动范畴的分析式得到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固然,藏缅语使动范畴从屈折式向分析式发展有各种因素,但语音形式的历史演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上述的演变趋势可以成立,就能与汉语使动范畴的特点和演变挂上钩,做出比较可靠的类型学比较结论。汉语的使动范畴,在现代汉语里没有遗留屈折式使动词,只有通过分析式手段表示使动态意义。但从文献中已发现 古代汉语曾有通过清浊辅音的交替表示使动,浊音表自动,清音表使动。如:“自败”为b,“使败”为p。这与藏缅语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学对应。相比之下,汉语和藏缅语的使动范畴,都有从屈折型向分析型的转变,

25、这是共性。不同的是,汉语走得快,屈折型的使动词都已消失了,分析型大量发展。而藏缅语不少语言还保留着不同语音形式的屈折型使动词,相互间还有语音对应规律可寻。但它们像汉语一样,都普遍发展了分析式。可以认为,汉语在更早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屈折型使动词。但这个假设难以得到科学的论证,因为在亲属语言里,没有与汉语特别接近的语言;而藏缅语由于与汉语分化时间太长,也难以提供语料的支持。又以量词研究为例:汉语的量词很发达,成为表量结构的强制性因素。藏缅语的景颇语,则量词不发达,特别是名量词,在句法结构中存在用量词和不用量词两种形式,而且以不用的为多。要用的话与语用强调“量”有关(下例括号中的量词可用可不用)例如

26、:三匹马kum31Za31 (khum31) m31sum33马 匹 三 四张纸mai31sau31(pa33)m31li33纸 张 四 但有的名词称量时,不能用量词。即便是强调“量”,也补不出量词。例如:两张桌子s31poi55 l55kho,51桌子 二 三把刀n31thu33 m31sum33刀 三为什么汉语的量词如此发达,而藏缅语中的部分语言,特别是北部形态变化比较发达的语言,量词不发达,尤其是个体量词很少。这是为什么?从表达的需要上能够解释一些问题,如度量衡量词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需要。但在语言结构上有没有促进或抑制量词演变的因素呢?我曾经说到藏缅语有的语言个体量词的发展可能

27、与数词的音节数有关。彝语支语言的数词都是单音节的,表数量义时清晰度不够,而且构不成双数韵律特征,所以要有单音节的量词来搭配,加强其清晰度,并构成双数韵律特征。景颇语的数词大多是双音节的,表数量义时有一定的清晰度,而且符合双数韵律特征,所以不需要量词。需要加量词的,量词系统中出现不少双音节量词。如:w31pho,33 群(牛)num33po33 个(妻子)牛 群妻子 头thi,31nep55 块(楼板)sin31taP31 kaP31 半庹 房子 垫 胸 分开m31 kun55 背(柴)sum31 poP31 串(果实)(前缀)背(用脊背驮) (前缀) 累累状这些合成量词大多是由两个名词性词根构

28、成的偏正式结构,还有部分由名词与动词、状态词、量词或者形容词构成的偏正式或支配式结构,还有由词头与词根构成的附加式结构。双音节量词与双音节数词也构成双数节律,符合景颇语的韵律要求。参看戴庆厦、蒋颖:论量词的功能与演变汉语景颇语量词比较,原载汉语与少数民族语法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年。外部系统指语言结构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如语言接触对语言的影响,使得语言的类型学关系出现新的特点。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语言接触对类型学规律的影响。以仙仁土家语为例:仙仁土家语固有结构表示差比意义时,主要使用语序来表示,比较的对象在前,被比较的成分在后。例如: ,;33 8;33t.i33 ku;54 Mi33pei33

29、t.hi54 8e33 我的年纪比他大一倍。我的 年纪 他的 一 倍 大 的 ko33 ,a33 Mi33pei33so54 8e33 他小我一倍。他 我 一 倍 小 的但受到汉语的强烈影响,借入了汉语的比字结构和比一词。比字出现在比较主体或比较基准的后面。例如:xui55 t.i55l;33 pi54xo55tshe33khu;35ta55 8e33 飞机比火车快。飞机 (助)比 火车 快 的 ko33 ,a33pi54o55se33tho33t.hi54 8e33 他比我大五岁。他 我 比 五岁 大 的由于语言影响,在句式中增加了表示差比句的新句型,它成为类型学比较中必须处理并需要说明的一个新比项。通过语言接触产生的新现象,能够在语言中站住脚,源语成分必定有其适应受语内部机制的因素。这是类型学比较中必须要考虑的。参考文献戴庆厦主编(2006),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比较.北京:民族出版社。刘丹青(1992),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戴庆厦、徐悉艰 (1992),景颇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