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概论复习资料已整理(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争议处理概论复习资料已整理(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劳动争议处理概论复习资料1. 劳动争议构成的要素。P4-5劳动争议主体、劳动争议的内容与劳动争议客体。2. 劳动争议的特征。P5-61) 劳动争议主体特定性,即劳动争议特指相互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2) 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双重特性,即劳动争议主体双方兼有平等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双重特性;3) 劳动争议的影响面较大,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密切相关,争议发生后,经济效率损失严重;3. 个别争议、集体争议的概念P6个别争议指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争议指多数劳动者或者劳动者团体与劳动使用者之间所发生的劳动争议;4. 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之间的主要区别P7从
2、争议内容上看,权利争议属于法律争议,而利益争议属于非法律争议从争议所处的阶段上看,权利争议发生在劳动合同履行阶段,利益争议发生在集体合同签订或修改阶段。,从争议的主体上看从解决争议的程序上看5. 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P8-91)主体不同; 2) 内容不同; 3) 解决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和前置程序不同;4)争议的影响不同6. 劳动争议与劳动行政争议的(主要)区别P9-101) 争议的主体不同2) 争议的内容不同3) 争议的客体不同4) 产生争议的原因不同5) 争议引起的诉讼程序和被告不同6) 解决争议的依据不同7. 劳动争议预防的意义P21-221) 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提
3、供良好的市场环境;2) 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3) 有利于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各自利益目标,降低效率损失;4) 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转变职能;5) 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规范和谐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8. 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种类P31-32特点:1) 劳动行政处罚权是劳动行政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能由劳动监督检查机关行使,其它机关或团体不享有劳动行政处罚权。2) 劳动行政处罚的对象范围较为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的其它组织。3) 劳动行政处罚是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所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的,只有劳动关系主体不履行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
4、劳动政策所规定的议务时,劳动行政监察机关才可以依法对其进行劳动行政处罚。4) 劳动行政处罚具有强制性。种类: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劳动行政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征收滞纳金9.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P38双方协商自愿调解强制仲裁法院判决10.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P41-42协商调解仲裁诉讼11.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适用的概念和特点P52概念:指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依据劳动争议处理的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具体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并作出决定的活动;特点:适用主体特定;适用对象特定;适用内容特定,适用程序多元化12. 法律冲突选择适用规则P54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在法律规范冲突的情况下
5、,为解决适用何种规范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所遵守的规则。13. 劳动争议协商的特征P74自愿性灵活性可选择性14. 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P76主体合法原则平等协商原则合法协商原则15.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工会代表担任P8416. 劳动争议调解回避制度P881) 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2) 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3) 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17. 调解协议的效力表现在三个方面P991) 劳动争议调解发球任意性的调解,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2) 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3) 调解可以中止仲裁时效18.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和
6、诉讼程序的比较P100-102劳动争议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虽然都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制度,但它们在主体、方式和程序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1)法律依据不同:(2)申请与提起的条件比较(3)受理的主体及其组成的比较(4)受理条件的比较(5)处理的方式不同(6)提起劳动争议的时效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时效的比较(7)处理结果的效力比较19. 理解劳动争议仲裁概念应从6个方面把握P108-110a劳动争议当事人; b 劳动争议仲裁的主体; c 劳动争议仲裁的提起; d劳动争议仲裁的内容;e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约束力;f 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20.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其他仲裁制度的区别P112仲裁主体不同
7、仲裁争议的范围不同仲裁的地们不同21.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P114-118a三方原则;b强制原则;c独立仲裁原则;d一次裁决原则;e区分举证责任原则;f合议原则;g程序简便、收费低、为当事人保密原则。22. 仲裁时效与期限P118-120法律为行使申诉权规定了时间界限。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期限:,仲裁机构审结劳动争议案件的期限;23. 地域管辖的概念P122指导确定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各自辖区范围内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24. 指定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规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
8、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P12525. 劳动法第8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P13026.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P132-1351) 负责处理本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2) 聘任专职和兼职仲裁员,并对仲裁员进行管理3) 领导和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和仲裁庭开展工作;4) 总结并组织交流办案经验5) 指导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6) 协调与有关方面的工作关系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受案范围规定如下:P1331) 劳动者与
9、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单书面劳动合同,但已经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3) 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发生的纠纷;28. 劳动争议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组成,其中首席仲裁员1名,仲裁员2名。P13829.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特征P144-145指因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参加仲裁活动,并受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约束的个人或单位以及该项劳动争议的对立方;特征:1) 是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主体2) 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3) 与劳动
10、争议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4) 受仲裁机构调解或裁决的约束30. 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权利P147指法律赋予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31. 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的特点P1521) 他附于申诉人或被诉人2) 他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时间,必须是在他人之间的仲裁已经开始,而劳动争议仲裁庭尚未作出终局裁决之前;3) 他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32. 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P1761) 调解书一经送达,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即行结束2)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确定 3) 不得就仲裁调解书的内容向人民法院起诉4) 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33. 裁决书
11、的法律效力P182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如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4.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面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解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18435. 劳动争议诉讼的特征P192 1) 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是特定的2) 劳动争议诉讼的争议标的,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3) 劳动争议诉讼适用发事诉
12、讼法的规定36.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P194-1951)劳动争议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辩论原则 3)处分原则 4)自愿合法调解原则37. 劳动争议审判的基本制度P195-1971)合议制度2)回避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38. 我国民事诉讼人规定的管辖种类P199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3)移送管辖4)指定管辖5)管辖权的转移39. 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P201-2011)劳动争议诉讼的级别管辖2)劳动争议诉讼的地域管辖3)人民法院在受理了劳动争议案件后,如果发现本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时,应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4)对劳动争议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
13、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对该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管辖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之间对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时,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5)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上级人民法院如果认为由本院审理为宜,有权管辖该劳动争议案件40. 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学理分类P2111)本证与反证2)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3)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41.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法定形式,P212-2141) 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42. 举证责任P215-217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诉讼当事人有提供证据证明
14、自己所主张的有利于自己事实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不利的诉讼后果。43. 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P22444. 撤诉P229指在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到判决宣告前,原告撤回其起诉的行为;45. 诉讼终结P230 指在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的情况,致使诉讼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无需继续进行时,由受诉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本案诉讼的法律制度46.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P231提起:a.上诉必须针对法律规定允许上诉的裁判提出,b,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必须合格;c,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d,上诉必须递交上诉状;受理:对上诉进行审查,对符合上诉条件的案件决定立案审理的行为47. 公告送达的概念P266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文书的有关内容公之于众,经过法定期间,即视为送达的一种送达方式;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