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毕业设计(共2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75980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绘--毕业设计(共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籍测绘--毕业设计(共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绘--毕业设计(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绘--毕业设计(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xxxx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 1:500城镇地籍测量 姓 名: xxx 学 号: 专业班级:xxx) 系(部、院):xxxxx指导教师: 目录 专心-专注-专业摘 要由于历史的原因,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才正式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为适应我 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国家于 1986 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并颁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至此,地籍测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继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整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地籍测量规范、房产测量规范等技术规则,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房产调查和行

2、政勘界工作,同时进行土地利用监测,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摸清了土地的家底,理顺了土地权属关系,解决了大量的边界纠纷,达到了和睦邻里关系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的目的。各大院校相继开设了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了大量地籍测量方面的人才并对地籍测量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GPS 定位理论和技术已在我国城镇地籍测量和省、市、县勘界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卫星资源遥感用于土地利用监测的技术和理论十几年来一直在发展和完善之中。为治理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全国各地做了大量的土地整理测量工作。关键词: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水准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第一章 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3、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管理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城镇地籍调查成果难以满足当前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需要。首先,1990年的地籍调查成果不尽完善,未建立数据库,且地籍调查变更不及时,其现势性、实用性已不能满足严格土地管理的要求;其次,原来的地籍调查成果缺少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急需的存量建设用地、行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等重要内容;三是原来的地籍调查成果未进行数字化处理,限制了成果的共享和应用。3S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国土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开展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建设完善的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提供详实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于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制定有关政策,国土资源的管理参

4、与经济宏观调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有着重要作用。第二章 工作依据2.1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河南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04101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地籍更新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592号),根据河南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方案以及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精神,结合方城县实际情况,决定在方城县各个乡镇开展地籍更新调查工作。2.2技术依据1、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69622005

5、2、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793087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793187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915、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92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GB/T 13989927、 地形图用色 GB 14051938、 影象地图制印规范 GB/T 1451093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9310、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GB 149129411、1:500

6、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12、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 15967199513、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 GB/T 17158199714、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15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 GB/T 17797199916、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第1部分17、 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 GB/T 17941.120001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20、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GB/T 1831620012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GB/T

7、 1857820012.3已有资料(1)方城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已有的方城县地籍调查成果(3)以往的地籍调查资料(地籍调查表、勘测定界报告、定位放样测量成果表、宗地图等)(4)测区已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如1:500)2.4人员调配全站仪五台, GPS三件,汽车两部,电脑五台,惠普T770打印机一台,南方CASS7.0。专业测量人员15名,司机两名。第三章 控制测量方城素称五界一口,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与、盆地与、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缺口。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

8、三分之一。境内有河流70余条,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方城县辖16个乡镇,561个行政村,4115个自然村,5400多个村民小组。全县共23万余户,近10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90人。全县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傈僳、维吾尔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少数民族约占1.7%。少数民族中,人口约占98.9%。3.1平面控制测量此项目城区部分控制资料包括四等GPS和一级GPS成果,均由方城县国土资源局提供本次测量只在所提供控制资料上加密图根点。建制镇部分采用D级GPS首级控制和加密的一、二级导线网与

9、地籍测量图根控制点。本测区平面控制点的等级,依次为D级GPS首级基本控制点和加密的一、二级导线网与地籍测量图根控制点。本次调查的控制网将在首级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二级导线网,在此基础上再布设地籍测量图根控制点。32 布网原则控制网布设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也可越级布网),逐级加密。33 首级控制为满足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投影变形值不大于2.5cm/km的要求,根据方城县的地理位置情况,该项目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1985高程基准。依据测图面积及比例尺,方城县镇区首级平面控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布设D级GPS控制网, GPS控制网采用经过鉴定合乎规范要

10、求的GPS卫星接收机进行观测,采用静态观测模式,构成闭合图形, GPS网布设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的规定。根据航测与地籍测图的需要,该测区共布设D级GPS控制点为X个。 GPS点编号前缀以 “FC”(沈丘)为标识统一顺序编号,如FC01、FC02。D级GPS点均须作点之记并集册提交,点之记应现场绘制,按附表控制点点之记表格要求填。 331 选点与埋石的技术要求a、点位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和联测。b、点位的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及利用。c、在天线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空间不应有障碍物。d、点位周围没有大面积水域的反射面。

11、e、相邻点位之间应通视良好、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m。f、点位应远离大功率天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g、尽量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及其标石、砚标。h、D级GPS控制点的埋设采用普通标石或镶有铜芯的钢钉。332 D级GPS控制网的施测D级GPS控制网采用GPS卫星接收机进行观测,施测前必须进行仪器检查,包括以下几点:A、GPS接收机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B、仪器配套设备是否齐全。C、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 E、根据GPS接收机检测报告检查GPS接收机的精度指标是否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之规定

12、。根据测区控制点布设情况,编制作业计划进度表,采用静态作业模式,在外业观测时应符合以下基本技术要求:a、GPS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DDOP值小于6。b、观测中,有效观测卫星数不少于4个。c、平均重复设站数应不小于1.6。d、时段观测长度应不少于50分钟。e、观测组应严格按计划表规定的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f、GPS野外观测要记录详细情况,对各种意外应作严格、详实的记录。观测后,要求对观测数据进行100%检查,并做好测量记录,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34 一、二级导线测量根据地籍调查的需要和提供控制资料的因素,在方城县地籍更新调查范围(建制镇)内布设导线测量。一、二级导线在D级GPS控制点下布设

13、成附合导线网。一级导线平均边长300米,采用钢钉打入路面和埋设标石作为点位标志,在中心镶嵌直径1.0cm钢钉作为标志中心,用切割机切出12*12cm的方框并用红油漆画涂画切割边线,且在明显地方做标志。点位在土质地面地要埋设标石,其规格见城市测量规范。一、二级导线点均须提供点之记。按附表控制点点之记表格要求填写。一级导线点的水平角观测使用2级全站仪,采用方向观测法两测回,各项限差见下表。表一:方向观测测回互差仪器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DJ28139导线边长测量采用2级以上精度的全站仪往返观测两测回,每测回两次读数,观测限差及要求为: 表二:观测的测回数和较差土地局土地局

14、土地局土地局导线25mm10mm平差前对外业观测成果进行验算,合格后采用综合平差软件采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及成果输出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35 高程控制网 测区内高程控制测量,根据测区的地形高差变化,我们将采用GPS高程拟合的方法进行观测。起算数据采用收集的高等级水准点,属1985国家高程基准。36 内业计算处理D级GPS控制网采用GPS接收机相对应的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各项精度指标必须严格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的规定。对达不到精度、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基线进行返工,直至满足规范和设计的需要后,才能提供控制点成果。根据规范,按照GP

15、S网的精度要求。检查所有基线边,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整体网平差。一、二级导线测量采用空间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平差,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各项限差指标。37 图根控制图根控制网在D级GPS控制网与一、二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控制网,图根点密度以满足地形测图需要为原则,图根点可以采用全站仪导线施测,也可采用GPS-RTK测量的方法。371 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利用全站仪观测。在等级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一般发展两次;图根导线点密度以满足界址点测绘、测图需要为基准。图根导线我们将采用近似平差,记录计算可采用计算机进行,边长和坐标取至0.001米。每幅图埋石点不少于3点(包括高等级控制点),保证每个埋

16、石点有一个通视方向。图根点编号英文字母“T”加数字顺序编号,如T0001、T0002。(3)图根点高程采用全站仪随平面控制同时施测。在采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施测图根点高程时,可对向观测高差两次,较差应小于0.04S(m)(以百米为单位计),也可采用垂直角对向观测,指标差2级应小于15,仪器高、觇标高应准确量取到毫米,导线应闭(附)合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路线闭合差不超过40 (mm)(以km为单位)。372 GPS-RTK图根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可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点的观测、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基准站应架设在D级GPS或一、二级导线点上,并应采用能够覆盖测区的至3个控制点进行校准,最

17、大作业半径为5km;2、点位选在视野开阔处,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及大面积水域,离高压线不少于50m,离发射源距离不少于200m;4、RTK接收机技术指标应为:双频接收机,标称精度(10mm+2ppmD),观测量为载波相位;5、用于RTK基准点求解WGS-84坐标系换算到19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所选 参考点覆盖待测点的整个测区,转换后各点的残差分量小于5cm,经约束平差之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5cm;6、观测时流动点的架设应稳固,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不得存在大功率的信号干扰区;7、RTK观测的采样率为1s,每次

18、测量的历元数不小于10个,观测的平面精度2cm。必须联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的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第四章 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记录。经土地使用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提供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依据。权属调查前按照国家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土地登记规则中有关规定颁发土地登记公告,向土地使用者发送土地登记申请书,并受理申请,造册登记,以此作为权属调查的依据。41 准备工作地籍调查正式展前,要收集与确认土地权属,测量地籍图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加以利用。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已有的方城县地籍调查成果,各种勘测定界与

19、放线的坐标成果,以及各种办理用地手续图件等。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市城区的地籍更新调查工作通告,广泛宣传地籍更新调查目的和重要性,使市城区各单位和广大市民了解地籍更新调查、土地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各单位和全体市民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为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还需收集的相关资料:与确定权属界址有关的图件划拨批件,初始登记材料,出让转让材料,城市规划及行政区划资料,道路名称、地理名称等资料。(1)印制各类表册表册包括:土地登记申请书、审批表、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其它用表等;(2)制作各种界址标志。标志:界址标志、界址标石、油漆等;(3)测量仪器

20、、计算机及相关软件;(4)搜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行政界线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原调查资料等;(5)其他材料及设备。地籍调查前对参加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有关地籍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和操作要领,增强责任心,以保证调查成果质量。42 权属调查的内容与编号421权属调查的内容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行政境界、权属界址点(线)的位置、界标类型,埋设界桩,土地权属性质,权属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四至、门牌号,土地利用类别、使用期限等地籍要素及地理名称的调查。422 地籍街道、街坊及宗地划分为了便于开展调查工作,将整个调查区逐级划成小区域,按照街道(乡、镇) 街坊(村)

21、宗地三级进行编号,尽量与城镇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一致。在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划出划分街道的界线,再根据划分的街道,进行街坊的划分。再进行宗地的划分,宗地的划分以方便地籍管理为原则。423 地籍号编制宗地号在新调查街坊内从1开始编号;界址点号以街坊(调查区)为单位进行编号。地籍编号由“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组成,如下图:XX XXX XXX xxxx街道号、街区号(二位数字码)街坊号(三位数字码)宗地号(三位数字顺序码)街道号由2位数字组成;街坊号由3位数字组成;宗地号由3位数字组成;需要设支宗的宗地,可在基本宗地号后加3位数字的支宗号,无支宗的,支宗号以“000”表示。例如: 为方城县第1街道办

22、事处第1街坊第1宗地。街道号和街坊号由地籍调查办公室统一划分并编号,宗地号由本测量公司以街坊为单位,按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序编号,不得出现重号。43 权属调查工作程序431 收集权源资料以街坊为单位收取土地申报材料、权源材料。权源材料的收取人应对申请者提供土地登记申请书和其它权源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验明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合法性,理清资料的种类、件数、页数。由于此次地籍调查系更新调查,对权源材料作如下规定:432 预编宗地号调查土地的权属、用途、座落。调查人员接受土地登记申请书后,以预先划定的地籍街坊为单位,把每宗地勾绘在航片图(工作底图)上,并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同时将

23、预编的宗地号注记到地籍调查表上。433 送达指界通知按调查工作计划,进度和时间安排,分区、分片通知。对被调查单位,提前7-10天发送地籍调查的指界通知书,通知书回执应由接收者签名。434 指界人的委派指界人应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户主,单位法定代表人不能出席指界时,应委托代理人全权代表指界。共用宗(混合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共同出席指界,或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填写委托书。435 界址的调查与认定(1) 调查人员携带工作底图(1:500线划图)和土地登记申请书及有关表格到现场核对土地使用者、用地四至、坐落、用途、主管部门是否属实等,确认无误后,将申请书上的数据、依据过录到地籍调查表上;如有出入,则在

24、查明原因并更正后记录到地籍调查表上。(2) 界址的认定应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使用者都应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3) 单位使用的土地, 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 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证明, 个人使用的土地由户主出席指界, 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口簿,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 并出具身份证明和委托书, 委托书同时装入本宗地档案中。(4)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须共同出席指界,或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5) 同一单位使用的同一地块内,使用用途不同时应分别设宗,因边线不易明确划定的,应在备注栏注明非主要用地类别的使用面积。(6)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25、 双方指界人即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如果户主不识字, 可由调查员或其它人代签, 户主按手印或盖章。(7) 有争议的界址, 调查员在实地尽量调解处理。 调解处理不成的, 填写界址纠纷协调申请表,交市国土局地籍科,国土局地籍科在15个工作日时间内调解处理, 仍然不能解决的,在调查记事栏上写明双方争议的地段、原因, 按未定界处理。处理结果报“市地籍调查办公室”。(8) 混合宗:当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座建筑物时,当同一地块内几幢建筑物分别属于不同的使用者,除建筑占地外,其它用地难以划分权属界线时,应确定为混合宗。混合宗调查时,应查清混合宗内各使用者独自使用的空地面积;查清宗地内总建筑面积和各使用者独自

26、使用的建筑面积;阐明共同使用部分的分摊方式;计算出分摊系数;绘制宗地草图时应将独自使用的空地面积用点状地类界反映出来。(9) 对指界人违约缺席的, 如是一方缺席, 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如双方缺席, 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本地习惯确定。 现场调查结束后, 以书面形式将调查结果送达违约缺席者, 如有异议, 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的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 逾期不申请者, 上述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10) 指界人认界后, 若不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则参照缺席指界的有关规定处理。(11) 道路两侧的宗地,临街的权属界线,以批准文件或权属资料确定权属。(12) 城市规划道

27、路及沿街绿化带不设宗,可归入相应街坊。该项内容在统计土地分类面积时加以考虑。征地范围内已作为公共道路、公共绿地、水利工程及其它公共建设的部分,不能确权给原征地单位。(13) 对大型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宗地,如被公用道路分割的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分别设宗。(14) 权属调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地籍调查办公室,由地籍调查办公室研究确定后,以书面答复为准。436 界址点的设立原则界址点认定后,在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 调查人员对所认定的界址点应在实地现场设立界标。具体方法是:(1) 界址线上的拐点均应设界址点;(2) 凸凹曲线界址线实地小于10厘米时, 作为直线处理; 大于10厘米时

28、, 增加界址点;(3) 临时建筑不设界址点, 不影响界址线的走向;(4) 界址点一般设在围墙外皮、墙基外皮、滴水线、排水坡外沿;院墙的归属以权属资料和双方指界为准, 双方均无权属资料且有争议的归双方共同使用, 以墙中心线为界。(5) 单位门口的凹进部分、临街的门口台阶与院内非法凸出院墙外边的建筑一般不另设界址点, 不影响界址线的走向。居民凸出墙壁的门楼,原则上不予确权。437界标的设置:(1)混凝土界址标桩:此界标一般设在较为空旷且是泥土地面地区的界址点和占地面积较大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界址点。(2)带帽的钢钉界址标桩:此种界标适合在坚硬的地面或路面上埋设。(3) 喷红漆界址标志:此种界

29、标多在坚固的房(墙)角等永久性建筑物处的界址点设置。根据本调查区实际情况,以此种界标为主,当墙体为红色或喷涂红色不易被辨认时,应喷涂白色油漆。(4)当难以设置界标时,可不设界标,但应注明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点的栓距,或在调查表中予以详细准确的说明。(5)界标的制作和埋设方法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执行。本调查区特别规定附着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的喷涂标志设在距地面0.5m左右的位置,困难地段可以设在0.5m-1.0m的位置。(6) 对于部分特殊的,无法在实地准确定位的界址点(如渠中、沟底),可不设置界标,但要在双方的共同指认下在工作底图上标出。(7) 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以

30、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标注;对于宗地套宗地的情况,界址点编号先编外围,然后按外围的顺序号继续编内部宗地的界址点号,见宗地草图附图。(8) 根据实际需要,在地籍调查表中对特殊界址点和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描述。438 调查表的填写1 调查表用碳素墨水填写。各栏目填写应齐全、 准确, 字迹工整、清晰、整洁、规范, 不得使用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签字、签章应准确、完整; 各项填写与申请书、委托书应一致; 宗地草图的绘制应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表中内容栏,原则上不得空项。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两处。2 封面:地籍调查表编号

31、以地籍号为准; 宗地所在区、所在街道办事处、所在街(或路)门牌号,即宗地使用者的通讯地址;实施权属调查的时间。439 宗地草图的绘制(1) 宗地草图记录下述内容:本宗地号和门牌号;地号填写在本宗地中央,门牌号填写在宗地入口字头向北或向西;本宗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线。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需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指北线、丈量者、丈量日期及概略比例尺。(2)宗地草图的绘制利用航片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平面位置图作为绘制宗地草图的参考图,确定概略比例。界址边长及其它距离用钢尺丈量,丈量时,钢尺要水平拉直,有依托,尺端点对准界址点中心,读数

32、至cm,两次丈量,较差在10cm内取平均值。对于面积较大、有障碍物钢尺无法丈量或100m以上的界址边长可用坐标反算法求得。在丈量界址边及相关距离后,采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垂距法或极坐标法,把界址点、界址线及宗地内的重要地物绘制于宗地草图上。宗地草图绘完成后,应仔细检查宗地草图内各项内容是否齐全,丈量数据有无遗漏,对照邻宗地的宗地草图,检查其与各相邻宗地几何关系是否一致,出现差错或遗漏应查明原因后修正或补绘。4310 绘制宗地位置关系图由于本次调查工作底图采用航片影像进行,现势性较好,权属调查时应在航片上以街坊为单位,用红色笔正确表示每个界址点、每条界址线;注明宗地的宗地号、土地使用者名称等,

33、形成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位置关系图,供测量及其它工序使用。第五章 1:500地籍图测量地籍图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基础、地基基础、地物要素和有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依照招标文件建制镇部分采用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籍图测量成图。51 界址点坐标测量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解析法、图解法两种。根据市区的实际情况,使用全站仪采用全解析法进行界址点测量。隐蔽的界址点用全解析法施测困难时,采用间接法求得。52 地籍图绘制521地籍图内容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和与权属界线关联的线状地物;水系和植被。同时调查房屋结构与层数、门牌号码、地

34、理名称和大的单位名称等。522 地籍要素523 地物要素524 地籍数字正射影像图将解析法实测界址点与数字正射影像图套合,经整饰后制作成地籍数字正射影像图,按50x50正方形分幅,面积为20.0平方公里。地籍数字正射影像图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单位名称;行业代码、地类编码、宗地号;行政区名、道路名、门牌号、河流名等。53 面积量算依据界址点成果在DWG格式的CAD地籍图上直接量算出各宗地的面积,面积量算必须二人对算,单位平方米,计算取值到小数点后一位。填入相关表格进行统计。54 绘制宗地图宗地图的比例尺不作规定,但比例尺必须为整百的倍数,依据宗地大小绘制规格为32开、16

35、开或8开;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书写。第六章 质量控制体系61 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各作业单位保证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对该工程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以保证成果资料的真实可靠。6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原则:预防和纠正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产生,保证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避免因质量不合格返工而造成的损失,最终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建立完善的质量跟踪卡,实行作业员自检、互检、技术负责人检查和专家验收“三检一验”制度,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工序,并随时接收技术领导小组、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单位及所委托的监理

36、人员对作业质量和进度的抽查和定期检查,只有通过项目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甲方。63 检查验收1、控制测量的检查检查各级控制网的图形强度、点位密度、路线布设、位置选择的合理性,标石、标志的规格和埋设质量,点之记的内容正确性、各种测量仪器检验的真实性,观测实施的正确性,手薄的记录和注记的正确性,各项误差与限差的符合情况,对照起算数据,核查平差过程与精度情况,以及资料的完备性。2、内业成图100检查,外业100巡视检查、不低于15的抽样检测,每幅图的地物点点位、间距各不少于30个。应提交检查记录与精度统计表。3、作业单位:内审100,外业不低于15抽样巡视检查、不低于5的抽样检测,每幅图的地物点

37、点位、间距各不少于30个。应提交检查记录与精度统计表。6.4 成果资料1 仪器检定资料(1份)2 外业观测记录手薄;3 D级GPS控制点网图;4 数据处理生成的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5 点之记、环视图;6 接收设备、气象及其仪器检验资料;7 地籍调查技术方案8 地籍调查成果包括地籍调查表、地籍勘丈原始记录、宗地草图、原始调查工作底图。9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及其它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各级控制点点之记、GPS接收设备及其它仪器检验资料。65 碎部测量成果解析界址点成果表;标准分幅地籍图及电子文档;1:500数字影像地籍图。66 地籍图分幅接合

38、图表67 文字成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结论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界标设置方法;界址边长及关系距离的丈量方法;宗地草图的绘制方法;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系统的选择(包括投影带、投影面的选择);点位情况(包括埋石,主要有无盘石,用哪一种标志,标石质地等)、埋设深度与方法、点之记或点位说明情况,经验与建议;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施测情况,平差方法及精度评定;界址点测定方法;制作地籍图的方法,内容的取舍标准,图的分幅与编号等;面积量算方法,面积统计结果;宗地图制作方法;界址点的精度评定。地籍信息所进行的

39、专业测绘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地籍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细部测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监测三大部分。当前,社会结构复杂化导致人们对社会管理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这种需求也在日趋强烈,这要求地籍测量工作快速发展。而推动这一发的关键在于测绘技术的发展。参考文献1 刘大杰,施一民,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2 武汉测绘学院控制测量教研室.控制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3 张书华,沙从术,等.数字地图测绘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 胡友健,罗昀,曾云.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M.武

40、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5 邹永廉.测量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6 TJ26-78.工程测量规范.北京测绘出版社.19797 詹长根.地籍测量.武汉大学出版 .2001 致谢 三年的求学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些珍贵的时光里,我的辅导老师赵岚老师以及武汉大学工程系的各位授课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借此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最忠心和诚挚地感谢帮助和指导过我的所有老师、领导、同学、家人和朋友。忠心感谢我的代课老师们的教导,使我在校学习中学到很多知识、感谢他们在教学中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在设计快完成的阶段提供了许多方向性和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还对文章不合理、不通顺的语句给出了意见和建议。正是辅导老师的严格要求和不断激励才能使我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 感谢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的所有授课老师三年来在我学习期间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我能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我的同学在共同求学中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无论是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都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由衷感谢我父母的辛勤培育,你们的鼓励和关爱将是我人生的最大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