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会工作中级实务大纲重点内容概括(自编)(共4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社会工作中级实务大纲重点内容概括(自编)(共49页).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通用过程模式理论依据: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人在环境中):个人、家庭、环境。二、系统理论:个人系统、家庭系统、环境(学校、社区等系统)。(问题的产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个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通用过程模式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所有元素都彼此相互交错和影响。内外影响力范式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与环
2、境”相互作用观点的一种具体操作化。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是个人生理、心理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情况;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持续的整合观点。)运用其分析社会资源分为:非正式社会网络资源、正式社会网络资源。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1、微观系统:个人层面2、中观系统: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中间系统(两人)、外在系统(家庭)3、宏观系统:学校、单位、社区、文化、社会、政府、司法、公安等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社会工作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1.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2.增强人适应环境的能力;3.移除环境对人和
3、群体的阻碍4.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需求的相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四、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可以建设性的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在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时强调将优点包括进来,发觉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解决问题,强调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升1、每个人、小组、家庭、社区都有优点,强调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贫穷、歧视、疾病、困难都可能是伤害,也会成为一种挑战和机遇3、假定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提升的上限,认真的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
4、想和抱负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五、增能理论:基本假设:个人需求和问题由环境压迫造成,并非自身缺陷。1、无力感(负面评价、负面经验、宏观环境障碍)都是由环境压迫产生的;间接和直接障碍是可以改变的;人不缺权能,通过社会互动增加;受助者有能力价值,权能不是助人者给予的;合作性伙伴关系,关注焦点为受助者和环境能否有效互动。2、概念框架三个层次:个人、人际、环境。独特的助人过程:伙伴关系,重能力而非缺陷,焦点:人与环境,确认受助者积极、告知权利、责任、需求、申诉渠道;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确权对象。3、干预的三个层面:建立合作,满足眼
5、前需要(连接资源、提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教授技巧、知识,评估服务对象全能动态机制(小组、团体活动);集体行动,参与倡导或社会行动。第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强调助人是一种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第三、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第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四者要不断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1、改变媒介系统:既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2、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受益人
6、。3、目标系统:指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4、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服务方案1.面临问题的陈诉和分析2.帮助计划方案设计 A方案目标 B 方案实施策略 C 方案执行: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 D 方案评估: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效果评估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第一、接案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转介、工作者主动接触2、认定服务对象类型:自愿、非自愿(转介)、强制3、了解求助过程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
7、技巧:1、准备(提纲):资料准备、拟定面谈提纲2、面谈:(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需要和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改变态度和行为) 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治疗性沟通)、倾听、对服务对象的想法和反应有透彻的了解、经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敏锐感觉服务对象情绪反应、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如何取得案主的信任: A.积极主动地介绍自己,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功能、专长以及对求助和受助的看法;B.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想法,向他表达愿意协助得态度,积极回应,缩短心理距离C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优质的服务,寻找机构资深人
8、的督导与帮助,以打消案主的疑虑。3、收集资料:1.个人、2.身体(生理、病史)、3.特点和能力、4.所处社会环境。方法:亲自询 问、向相关人员咨询、查阅档案、家访。4、初步预估:(主要任务:界定并确认问题、机构是否能处理、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被协助、达成服务协议、确定问题先后次序、紧急介入。)5、建立专业关系: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6、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7、签订初步协议: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工作者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暂定的时间长度(口头或书面)三、影响结案成功的因素:1.双方期望不一致、2.工作者能力不足、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4.
9、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5.社会文化因素、6.不同专业间配合出现问题。四、接案的注意事项:是否紧急介入、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预估(案例分析题)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1、目的: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持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2、任务: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了解服务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3、特点:持续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行动取向、有可
10、识别的步骤、渗透了专业判断、局限性。4、原则:个别化原则、合作原则、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二、预估的基本步骤:1、收集资料:个人、环境。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观察、咨询、家访、利用已有资料。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资料和问题3、认定问题: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问题发生的原因、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探究服务对象问题的不到解决的原因;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学习能力、资源、时间等)。4、撰写预估报告:资料和事实、专业判断(对资料的理解、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
11、和解释、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三、预估的主要方法:1、社会历史报告: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接案信息详细说明社会工作者的思考2、家庭结构图图例:方形男性;圆形女性;实线已婚;虚线未婚;线段上划单斜线分居;线段上划双斜线离婚;父母与子女:粗、细实线关系紧密或不紧密,虚线关系有问题或者不好;孩子出生日期排列从左到右;死亡在方或圆上划叉。见P47图21 张敏的家庭结构图3、社会生态系统图用圆圈将家庭系统(如上)和其他社会环境系统分别圈起来,用线段连接,圆圈间的距离表示关系亲疏,连接的线段:实线关系紧密、虚线关系不紧密、曲线关系有问题或紧张、箭头关系的方向性。见P49图22孟健的社会生态系统4、
12、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支持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表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社会性系统专业系统配偶、子女、家长、同学等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等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姓名、地址、电话关系(亲朋、社工)帮助他人的愿望(高中低)助人能力(社会、情绪)资源、物资简述接触次数(每日、周、两周、月、更少)相识时间(一、六个月、一年、一至五年、更长)关系密切程度(简述感情和舒服程度)第三、计划(方案设计题)先写标题:如“帮助*的计划书等”,画系统图、写图例。一、服务计划的构成:1、目的和目标(最重要)-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答题时只答目标,正面语言、优势视角、目标可测量、可行
13、性、说明完成的时间、目标与机构功能一致。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个人:社工能、要做什么;家庭:找家庭成员谈话;小组和群体:介绍或组成小组;组织:帮助个人寻找资源;社区:人在环境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社区问题、在社区内寻找资源帮助个人。3、介入策略:答题时写“通过+计划目标+间接介入策略”,内容与目标对应、正面语言、服务对象自决。5点必写:直接、间接;微观、中观、宏观。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志愿者、邻里)、政策倡导。介入行动:危机介入、物质支持、心理辅导;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4、协同合作者:服务对象+题中出现的人、介入中需要参与的人5、社
14、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略写社工角色:服务提供、支持、倡导、关系协调;管理、资源筹措、政策影响、研究。服务对象角色:合作者、资源提供者。6、具体工作程序和工作时间表。策划实施评估、总结2个月6个月3个月二、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要有服务对象参与;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要能够总结和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1、设定目的和目标: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如: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希望改善关系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具体措施:每天至少交谈一个小时、每周共同参加一次“家庭生活教育”小组活动等);设定工作目标: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向
15、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直接、间接;选择行动内容: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3、签订服务协议:内容: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双方的角色和任务,未达到目的与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与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原则:明确性、得到认可、具有弹性、具有实用性。四、服务协议的形式:书面、口头。示例:张明夫妇领养福利院儿童王强的工作协议社会工作者和张明夫妇协议履行下述要求:张明夫妇 社会工作者1、每周探望王强以使王强熟悉 1、2007年2月为
16、张明妻子安排他们直到2007年6月6日。 报名参加父母培训课程。2、张明妻子要参加社区每周举办的 2、安排张明夫妇和孩子从2007年“如何做父母”课程直到2007年 2月20日开始到6月30日7月底。 每周见一次面。本协议在2007年4月16日做中期评估,讨论为达计划目标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张明夫妇签名: 社会工作者签名: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1、签订协议的过程:会谈协议、界定服务对象问题、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2、技巧: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第四、
17、介入:一、介入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干预是介入的核心;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直接接入、间接介入。 三: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帮助对事物采取正确的分析态度和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改进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角色:辅导者、促进者、提供意见者、教育者。2、进行危机介入:可提供支持与协助:保护、接纳、提供希望与鼓励及教育与指导
18、。技巧:帮助恢复应对问题的能力以解除危机;帮助宣泄有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介入目标要现实;担任教导角色,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功能恢复是可以结束介入行动。3、运用活动作为接入的策略:考虑的因素:活动与介入目标相吻合;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开展活动需要场地、资金和设备要与机构的能力、资源条件相配合。4、调节行动: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5、运用影响力:诱导奖励与处罚;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制定计划创新资源;改变环
19、境;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第五、评估一、评估的目的: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二、评估的作用:监督介入进度;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指示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巩固改变成果;社会问责(向服务对象、社会交代、专业问责)。三、评估的类型:过程评估:(初、中、结束期)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介入影响;结果评估:目标结果(比较概括)、理想结果(可以量度)。 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单一个案设计、对照组设计、时序性系列测量(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
20、。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完成任务百分比)五个等级尺度没有进展、极少实现、部分实现、大体上实现、全部实现。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4、介入影响的测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第六、结案一、结案的类型:目标实现、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二、结案的任务: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三: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1、正面反应:给予肯定并适当强化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要避免刻意渲
21、染这种气氛,防止离别的伤感情绪。2、负面反应(分离焦虑):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处理方法: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成果的因素;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他们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儿童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儿童一般遇到的问题:1.不良情绪需要改善2.恶劣的亲自关系需要改善3.在学校不良行为需要改正4.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改善5.社会交际技巧需要学
22、习6.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第二、儿童的问题:1、婴儿期(01):问题:如何避免疾病困扰及保障生命安全,主要是生理层面的;资源:家庭及其他抚养主体提供的物质和照顾,相关法律及政策,可获得的公共服务。 2、幼儿期(15):问题: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资源:父母和家庭为重要资源,社会结构资源(医疗照顾的形态、安全住处、健全的营养、适当的正式于非正式儿童照顾的安排)。3、学龄期(614):问题:学习性问题(厌学、焦虑),行为问题更为明显甚至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资源:自身生
23、理、心理资源是重要因素;社会结构资源(家庭、社区环境、学校系统、同辈群体)。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理论、方法和技巧。4、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第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理论基础:儿童生物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2、表现形式:宏观层面: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促进对儿童的养育、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开展儿童家庭服务、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24、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公共关系层面:(支持性的儿童福利服务)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微观层面:支持性服务(提高儿童所处环境的功能,强化照顾者能力)、保护性服务(失学、家暴、处于危险环境,主要确保儿童权益的基础上尽量少改变其生存环境)、补充性服务(留守儿童,结案时考虑会不会二次伤害)、替代性服务(儿童福利院安置、家庭寄养、收养服务,前期评估重要,考虑是否在授权范围内)。3、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4、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第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儿童社会工作额特殊性
25、区别: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自决的主体应是儿童的监护人或直接抚养人。做决定时,应多让儿童参与。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包括家庭所在的城市、社区、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内部结构。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保护者。需特别保护儿童:被拐卖儿童、残疾儿童、被遗弃儿童和孤儿、流浪儿童、受虐待儿童。2、儿童社会工作中评估的应用:目的:收集信息;方法:查阅资料、访谈、问卷测量。3、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儿童辅导(个案):游戏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社会技巧训练):想象互动游戏治疗(隐藏性身体疾病、心情非常混乱、410岁的想象游戏、较大的孩子画图、捏黏土、讲故事)、沙盘游戏治
26、疗(心理疏导、心理治疗)。 儿童小组工作:课外兴趣班、少先队小队、课外补习小组、假日服务小队;亲职教育服务亲子沟通平行小组:训练内容: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暴力的发生不是他们的错、增加自尊、学习新方法来自我保护、认识可以协助自己的正式于非正式资源、学习以新的非暴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他们的感觉、还须与家庭、学校、医院、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机构及社区有关力量或社会资源密切配合。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27、;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对未来生涯做准备;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第二、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矛盾问题、亲子关系失衡问题、失学失业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青少年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思想道德品格问题、心理及认知的问题、生涯发展的问题、就学就业的问题、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的问题、行为偏差的问题、强势青少年问题第三、青少年
28、社会工作的特点: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3、“人与环境互动”的是视角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第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规划、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第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个案:预估(需求):人格特征、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知识技能水平、学校的接纳及支持、劳动部门就业政策和机会、社会支持网络、
29、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家庭和同伴的支持。介入:提升青少年的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提高抗逆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社会分析模式、认知行为模式、家庭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生态系统模式、增权模式。2、小组:同伴给予经常性、多样的鼓励、赞许比成人给予的增强有效;小组过程可以帮助组员学习新观念、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提供良好地帮助和训练;小组规范对规范组员行为有很好的制约作用;提供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为社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良好的支持,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增加交往能力。3、社区:将居民组织起来整合有效资源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
30、组织社区青少年参与社区发展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4、专项服务:青少年网络脱瘾辅导服务(心理社会模式):人在情境中;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加的生活品质、生命质量。第一、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一条龙照顾。第二、老年人的问题:疾病与医疗、家庭照顾、宜居环境、代际隔阂、社会隔离。第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社会工作
31、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需要多学科合作。第四、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焦虑症。3、精神问题的解决:珍惜生活,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找到往事的意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接受生活中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老年伴侣、家庭体系(帮助家庭解除羁绊,代表老年人把家庭动员起来;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拓展新技能;帮助老人把冲突的需求排次序;为老年人
32、制定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照顾人支持体系(照顾人支持小组)、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临终关怀;丧亲问题(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家人争取合理权益、相关信息、丧亲辅导)酗酒问题、自杀(自杀干预)。第五、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 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缅怀往事疗法(抑郁症、自尊、社会化),人生回顾疗法(重新构建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验证疗法(晚期老年痴呆)。2、 老年小组工作方法:现实辨识小组(轻中度混乱,早期痴呆症);动机激发小组(1015人有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1
33、2次,每周一次)。注意:尊重老年人自决权;平衡对小组合对个别组员的责任;保密,小组中的事留在小组;对互动中有可能的伤害采取介入措施。3、 老年社区照顾:独居(精神需求、医疗、突发病救治)、高龄(为此类家庭的支持性服务)、伤残(个案管理)、困难(危机干预、日常照料、心理辅导) 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一站式)、社区入住设施服务。提供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志愿者工作、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出行等。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接和整合。4、 老年机构照顾: 需求评估;入住引导;协助入住者及其家庭运用社区资源解决入住机构带来的经济、法律、精神健康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制定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协调各项社
34、会服务方案;落实社会支持;个案管理;转介等。托老所、老年公寓、护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养老院或老人院、老年护理院。 理论运用:A、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注重采取措施抵消随着老年人身体功能的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老人年减少选择的活动,把能力和精力放在少数能掌控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上尽可能地发挥功能,并辅之以补偿措施。 B.延续理论:强调老年人在内在品质爱好上的延续和外在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延续,在机构服务和环境能契合老年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延续性的需求下,老年人便能对照顾机构的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5、老年社会工作督导:对新进社工进行支持性、教育性、行政性督导。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一、妇女的需要
35、:生殖健康、妇女权益和妇女发展得到保障、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二、妇女的问题:婚姻和家庭问题、针对妇女的暴力、妇女的生殖健康、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妇女就业、妇女的贫困化、其他(参政率低、妇女教育资源普遍不足)。三、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关注妇女的多样性;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个人的即政治的”;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四、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为妇女服务,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关注妇女的发展,解决妇女在政治、经济、婚姻家庭的权益和发展问题;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机制建设。(一)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1、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夫
36、妻、婆媳、亲子);性别角色的家庭工作原则;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2、对单亲母亲家庭的介入;3、干预针对妇女的暴力:婚姻暴力、拐卖妇女、性骚扰和性侵害;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促进立法和法律完善、为受暴妇女提供各式服务、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发展反对妇女暴力的综合干预行动)。4、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流动:呼吁政策加大对劳动权益的保障、流动妇女生育健康的保障和服务、提供安全的就业环境、解决打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留守:倡导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对妇女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善留守妇女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减轻生活负担
37、、增加资源以减低她们的压力和困难。5、维护妇女的生殖健康6、推动妇女参政7、改善妇女贫困状况(二)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五、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别分析方法:1、大树图:树根成因;树梢结果。问题是如何产生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性别分类资料收集的方法:家庭资源和角色表格谁做做什么(家庭内和家庭之外)谁说了算(谁做主)比较后的结论男女(二)妇女赋权的方法1、干预目标:意识提升;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尤其是能力;参与并扩展在家庭、社区和社会方面支配和决策的力量;行动。2、干预方法:透明化、鼓励和肯定、全力分析、意识觉醒
38、、倡导政策改变。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妇女个案工作,妇女小组工作,妇女社区工作妇女小组工作:发展性小组,支持性小组,预防性小组妇女社区支持网络:社区社会支持网络,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社区紧急支援网络。(三)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1、建立关系2、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3、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4、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5、社区层面:宣传与教育(P217)、参与式学习的方法(赋权)、倡导6、资源连结:增加资源(P219222)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残疾人的需要:社会福利政策落实、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权利保护与法律援
39、助、就业政策倾斜、康复与医疗救助、伤残抚恤、社会保险、特殊教育、文化生活照顾、改善社会环境。二、残疾人的问题:1、城镇残疾人主要困难: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婚姻难、就医难、社会交往难、心理障碍。(资金、住房、医疗、学习、就业、生活起居等需要)2、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交通不便、体力劳动困难、医疗困难、社会服务难。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开展政策咨询工作、支持
40、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2、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建设无障碍环境、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组织残疾人残疾社会活动。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社区康复模式:开展残疾的预防、开展康复评定、开展全面康复服务。2、社会康复模式:在机构中为残疾人服务(不需要社区工作),重要的是个案管理工作。3、职业康复模式:咨询、评估、培训、就业指导。4、教育康复模式:对残疾人基础文化、劳动、职业技能、学龄前和学龄期残疾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外训练;对残疾儿童妇女、家属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矫正不当行为、心理疏导;对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康复知识普及、对家长和亲友的
41、训练和对康复人员的训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建立信任关系,参加残疾评定,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主要有:生态框架的评估,优势视角的评估,生态心理社会视角的评估和社区需求的评估,介入模式:危机介入,增能模式,倡导模式,自助小组,社区工作模式和个案管理模式。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一、矫正服务对象的需要: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在社会化的服务需要。二、矫正服务对象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福利性(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特殊性(
42、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系统性(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专业性。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3、
4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其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通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提供物质援助。五、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1、理论与视角:行为主义理论:
44、对矫正对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恰当的反映模式。认知理论: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标签理论:“去标签”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人为或自认为“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优势视角: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社会心理”视角:人在情境中,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即提供改善自我认识的服务,又加强矫正对象所处社会环境方面的工作。2、基本价值理念:接纳、可塑性、个别化(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
45、作方法:行为治疗方法:评估方案:治疗前,首先对问题行为的表现进行记录,包括行为出现的次数和强度。治疗的策略与技巧:反应性技巧反制约(新制约反应取代原有不理想的)、系统脱敏疗法(诱导、放松状态、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厌恶疗法。操作性技巧正增强、负增强、削减、塑形、连扣、惩罚。综合性技巧有规则管理的行为(自我指导、解决问题疗法)、模仿、敢于自表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松弛训练。增强物的使用:初级奖励品(满足人们基本需要、年龄较小、智力较低);次级增强物(满足精神、社会、心理需要,年龄较大、智力较高)。强化程序:以指定的行为出现次数或时间距离来奖励某种行为具体计划。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理论)非理
46、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冒险。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2、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宏观: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影响政策法规的修订;微观: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社会工作研究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3、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运作与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