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想史(共3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思想史(共38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教育思想史一、孔丘的教育思想1. 重视教育作用孔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教育对人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问题。(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庶、富、教孔子阐述了他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他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要发展生产,解决人们吃、喝、穿、住的问题;最后,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最早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性
2、,是指天生素质;习,是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天生素质是很接近的,之所以成长中有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天生素质是平等的,这就说明了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并且要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选择。“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人都可能接受教育和应该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 “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对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指,无论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3、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将受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具有历史性的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广收弟子。“自行束脩而上,吾未尝无悔焉”最能表现出孔子的收徒思想。即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奉送10条干肉行师生见面礼,便可以成为弟子。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努力贵族的教育垄断,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3. 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教育目的)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一培育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4、”这话由子夏所说,也代表了孔子的观点。“学而优则仕”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读书是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和“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将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求,成为了知识分子的学习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的影响。4. 教学方法孔子发现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
5、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主张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还提出了“由博返约,叩其两端”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3)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方法。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到思到行,是孔子探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基本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过程。(4)
6、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认为教学需要师生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求学生具有好学、乐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5. 教学内容与特点 诗、书、礼、乐、易、春秋特点:(1)重视文事,虽然要求从政需要文武兼备,但整体偏向文事。(2)重视社会人事,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他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而非从事农、工业的劳动者,因此不强调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6. 德育原则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道德教育有深刻的论证。“仁”与“礼”是他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
7、准则,“仁”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孔子认为“仁”的实行最重要的两项就是“孝”与“忠”。孔子还特别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原则,主要有:(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与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2)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3)力行。“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孔子重视行,就是重视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孔子认为努力按照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现人的道德水平。(4)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
8、行动都要中道而行,做到恰到好处,正如子曰:“过犹不及”。(5)内省。内省是修养的方法之一,内省是将日常所做的事,依靠自觉进行反思。(6)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别人的忠告和批评,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修养。7. 对教师的要求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8.论述孔子的思想(列举以上的教育思想)综上所述,孔子将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关,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
9、级制度,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他还为人们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限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过封建思想的界限,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而且,在他的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他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从他的教育内容中可以看出来。因此,我们在宣传孔子积极思想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思想的局限性,扬长避短。9. 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他在理论上集中的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将学习和官职紧密联系
10、起来,有官职的人应当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1)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将学优和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这一教育目的论也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1)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2)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二、孟轲的教育思想1. 性
11、善论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天生都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2. 简述孟子的人格理想(1)孟子认为的理想人格的特点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应当具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会向权势低头,绝不会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由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
12、觉性。(2)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是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指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只要有了志向和追求,就会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存心养性。孟子认为虽然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要将这善端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在于人的耳目之欲,扩充善端就要寡欲,发挥理性的作用。反求诸己。当你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就应当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凡是要做到严于律己,时时反省自己。3. 简述孟子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论教学
13、)孟子扩充善端的思想中蕴含了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将其归结为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从外而来,而是要通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孟子认为要达到深造自得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深入学习和钻研,特别强调独立思考,独自见解,不轻信,不盲从,要求读书不能拘于文字表面意思,而要经过思考,去体会深层意蕴。总之,学习特别重要的是从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4. 简述孟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孟子从“施人证”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
14、社会作用和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最有效的措施。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天生虽然都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中,由于外物的诱惑或自身努力的不足,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三、荀况的教育思想1. 简析荀子的人性论和相应的教育观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人性论上,他主张性恶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他以“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著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荀子的人性论荀子的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
15、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后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能为善,完全是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荀子的教育观基于“性本恶”的人性观,荀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他高度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包括教育对人的作用,也包括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荀子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2. 简述荀子对教师的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1)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极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是
16、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将教师提高到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3)荀子对教师也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要有尊严,要使人敬服。第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第三,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第四,要能够体会“礼法”的经纬道理,且能加以阐发。3. 荀子关于学习过程的思想是什么?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主张性恶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习过程是:“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
17、止”,这句话表达了在教学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必然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高级阶段必须依赖初级阶段的思想。荀子认为,闻、见、知、行四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知是善于运用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从容应对事物的变化;行就是对知识的实践,这是学习必须的,也是最高的阶段。荀子的行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也指社会实践,如个人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荀子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并对此加以明确系统的表述,这是荀子的贡献。四、墨翟的教育思想1.素丝说墨子的贡献是“素丝说”,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
18、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他认为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的,天生的人性就如同待染的素丝,入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的颜色,以此来比喻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墨子的素丝说从人性平等的立场上去阐述教育的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观有明显的进步。2. 简述墨子的教育作用观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行教育,通过教育可以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墨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墨子的
19、一大贡献是“素丝说”,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在教育下人性的改变和形成。他认为任性不是先天所成,天生的人性就如同待染的素丝,入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的颜色,以此来比喻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墨子的素丝说从人性平等的立场上去阐述教育的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观有明显的进步。3. 墨家教育思想的特色是什么?墨家和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大学派,韩非将其并称为当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自称其学说是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1)在教育作用上,墨家主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
20、的“兼爱”社会。提出“素丝说”,来比喻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以此来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培养“兼士”,“兼士”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具备道德的要求,要具备思维论辩的要求,要具备知识技能的要求。(3)在教育内容上,墨家主张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科学与技术教育包括农业与军事科技知识教育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使“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用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
21、政治主张。(4)在教育方法上,墨家主张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方法。主动就是即使别人不来请教,也要积极的去施教,“兼士”的职责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去“上说下教”,向别人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创造就是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反映了他重创造的教育方法。墨家还重视实践和量力的方法,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方法的人。4. 墨家与儒家在教育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墨家与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大学派,被人称作当世之“显学”,在教育方法上,墨家与儒家最大的不同是:(1)墨家主张主动,儒家主张学生积极求教,教师讲解应当注重启发。墨家不赞成儒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的被动的施教态度
22、,主张“虽不扣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作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兼士”,其职责就是要积极的“上说下教”,向别人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2)孔子主张“述而不著”,墨子主张创造。墨子认为,对于古代好的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也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墨子认识到了继承和创造的关系,也反映了他重创造的教育方法。五、学记1. 名词解释: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孟轲的学生乐正克所著。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称之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语言精练、见解精辟、内容丰富(
23、包括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2. 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其中提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要事先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治措施。(2)及时性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教学要抓住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适时而教。(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杂施而不孙”,杂乱无章的施教而不遵循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
24、而善之谓摩”即学习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5)长善救失原则。即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道而弗牵”,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督促勉励,但又不牵强、压抑;“开而弗达”,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7)藏息相辅原则。即是说既要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为汉武帝提出
25、了三大建议,如下:(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初宽松的文教政策,虽然为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会影响政治思想的稳定。这被董仲舒等有识之士所察觉,董仲舒从春秋大一统思想出发,论证了儒家思想应当在封建政治中占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2)“兴太学以养士”。为了保证封建统治思想的高度统一,也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现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掌握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术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为了解决汉初选拔和使用人才中的弊病,董仲舒主张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并提出了一套严格的选士方
26、案。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做出了如下措施:(1)设置五经博士(2)兴办太学(3)察举制度的完全确立。2. 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以及教育作用思想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也相应的具有性和情两种成分,性属阳,为仁、为善;情属阴,为贪、为恶。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人的善性,而应当通过教育,使其发展成为人的善性。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两种因素,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是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的,由此可见,他认为教育是王者的权利,以此来确立君王的绝对权威。他还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
27、、“斗筲之性”。“圣人之性”就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是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通过刑法来处置他们。“中民之性”即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需要通过帝王的教化才能使之成为“善”。董仲舒关于人性和教育作用的学说,立足于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的,也是其“任德教而不任刑法”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惩罚所谓恶人的余地,因此他的思想有时代局限性。3. 董仲舒的德育原则与方法。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德育内容,其中德育的原则与方法有:(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
28、括。董仲舒要求人们要心正意诚,对封建国家的利益原则的追求要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出对个人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了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对他人价值和权利的尊重,这实际上是对儒家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3)“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要做到“仁”与“智”的统一,特别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行就会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4. 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内容,因为这是董仲
29、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也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1)道德教育的作用: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虽然主张道德教化与刑罚并重,但他又强调应当以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以教化作为实现仁政德治的手段,也是儒家思想的传统。(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先秦儒家提出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董仲舒又特别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将其提升为“五常之道”,并做了新的发挥。“三纲五常”成为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3)德育的原
30、则与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括。董仲舒要求人们要心正意诚,对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追求应当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了对个人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要做到“仁”与“智”的统一,特别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强勉行道”:只要努力的进行道德修养,德行就会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七、颜之推的教育
31、思想1.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我国南朝梁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所作,用以训诫其子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也是我们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部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研究颜之推在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某些真知灼见,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封建士族教育腐败的漫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儿童教育,提出了如及早施教,严慈相济,均爱原则,重视语言教育和重视品德教育等教育思想。2. 简述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主要源于对儿童教育的关注。 (1)颜之推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当抓住教育的关键
32、时期及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2)儿童教育的原则:及早施教: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父母应当及早对幼儿进行教育,早期教育甚至可以从胎教开始。严慈相济:善于教育自己子女的父母,通常能把慈爱与严格的要求结合起来,并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均爱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切记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当以同等的关爱和教育标准来对待。注重语言教育:语言的学习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当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注重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应当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个方面。(3)颜之推还提出了家庭对儿童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注意环境习染
33、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审慎地观察子女左右的人,以防误入歧途,慎重选择师友,发挥教育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3. 简述颜之推士大夫教育的思想颜之推对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教育的没落深为忧虑,如何改良已经衰微了的士大夫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部内涵。颜之推教育思想是以加强士大夫教育为中心的。(1)士大夫应当重视教育。在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级虽垄断了教育,但是也轻视教育。他们的子弟庸碌无为,不学无术,他们的教育程度和精神面貌十分糟糕。因此,颜之推要求整个士大夫阶层应当注重教育。首先,他认为人性分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联系,这成为他强调士大夫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他从受教育与否与个人
34、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说明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受教育是士大夫保持其原有社会地位的途径;再则,他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证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士大夫应当重视教育。(2)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抓好士大夫教育,培养对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人才。对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依赖对各种专才的教育,使各人专精一职才能实现。(3)以德与艺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在“德”方面,颜之推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艺”方面,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的教育途径。“艺”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经史百家的书本知识,还应
35、当包括处身士大夫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等”,这些技艺在生活中是有实际意义的。道德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为道德教育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颜之推要求士大夫重视农业生产知识,但仅是重视这一知识,并不要求亲自耕作。八、韩愈的教育思想1.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师说中提出的新观点,对当时士大夫的旧思想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从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师说从理论上来说是具有新意的,主要表现在:(1)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韩愈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直接否定了“生而知之”的观点,与儒家的传统思想有出入。孔丘曾说“生
36、而知之者上也”,这种思想曾遭到东汉王符的批判,韩愈受到王符等人思想的影响,并结合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论点,并使其成为“学者必有师”充分牢靠的理论依据。(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自古以来对教师的工作任务有不少的言论和事例,韩愈通过对以往教师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以达到治国平天下为目的;所谓“授业”,是指儒学的“六艺经传”与古文;所谓“解惑”,就是解决“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三项之中最重要的是“传道”,“授业”和“解惑”都要贯穿传道,为传道服务。(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韩
37、愈认为,人们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道”,其方法是“学无常师。”这种教育思想有其历史渊源。孔丘曾说“就有道而正焉”,主张学无常师。而学无常师这种思想在科举盛行,文学风靡的唐朝被人们所抛弃,“道”不再是求师的标准。韩愈针对时风,指出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学生学习的任务是“学道”,是否能为师,应当以“道”为标准来衡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社会上懂得“道”的人很多,皆可为师,求学的范围不应当收到限制,而应当学无常师。(4)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韩愈观察社会上的各种职业,指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认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比士大夫更明智,士大夫应当矫正“耻学于师”的坏风气,
38、形成相互学习的新风气。另外,韩愈还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他将师生关系视为相对的,可以转化的,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的民主性教育思想,确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 韩愈关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思想(1)人才的培养:韩愈认为要治国兴邦,统治者应当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巩固封建统治,培养合格的官员,教育天下英才。教育的任务就是为治国兴邦培养人才。为了培养人才,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否则势必会导致人才匮乏,统治就会出现危机。韩愈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为此,他在担任国子监祭酒之后,严格选拔学官,整顿教师队伍,整顿教学,建立良
39、好的教学秩序。(2)人才的选拔:韩愈不仅重视人才的培养,还很注重人才的选拔,他认为不合理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方法,都会埋没真才实学者。因此,他要求统治者要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他用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来比喻人才的难得。他这种爱才,选才,用才的思想,与封建社会选人唯贵、唯亲的腐朽思想相对立,直到现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韩愈的“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观(1)“性三品”说: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的,他的人性论的观点有:第一,他提出了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和情,性是天生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两者是相应的,有什么样的性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第二,性和
40、情都分为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性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主要内容则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第三,性可移,性的品级不可移。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但是三品之人,都应当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2)教育作用第一,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以受教育,下品之人,虽也具有无常之性,但气质太坏,总是违背封建伦理道德标准,只能以刑罚制之。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性,其作用也不尽一致。对于上品之人,教育可以使他们天生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于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
41、改造他们;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随性而行,言行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教育对他们人性的改变起不了作用。第二,教育只能在已定的品位内起作用,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不同。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制,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这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相比,是倒退的。第三,人性决定教育内容。由于人性中存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因此,教育应当将这些道德发扬开来,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可见,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他认为,人性品级不可移,教育只能在已定的品位之内起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仅为封建制的等级性进行了合理的论证,
42、而且为绝大多数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九、私塾与蒙学教材1. 私塾私塾是民间私人所办蒙学的统称,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主要承担识字、认字、阅读、作文和伦理道德教育。私塾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私塾的种类主要有家塾、义塾和专馆等。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教学水平都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私塾的学生大都六岁启蒙。就私塾的教材而言,主要是用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也重视学诗作对。2. 蒙学在我国封建社会,一般将8到15岁的儿童“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就称为“蒙学”。在封建社会
43、,有官办的蒙学,但数量少,面向贵族。我国古代的蒙学大都是由民间私人自由创办,私塾是最主要的蒙学教育场所,所用的教材就是蒙学教材。在宋明时期,蒙学教材发展很快,出现了按专题分类编写的蒙学教材。3. 宋明时期我国蒙学教材的种类和特点。(1)蒙学教材的种类:第一类,识字教学类,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第二类,伦理道德类,如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等,主要是传授封建伦理道德知识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第三类,历史教材类,如宋朝王玲编写的十七史蒙求等,既传授历史知识,又进行思想教育。第四类,诗歌类,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主要是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第五类,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类,如宋朝方逢辰编写的名物
44、蒙求等。(2)蒙学教材的特点:第一,宋明时期,蒙学教材出现了分类按专题编写的现象,其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第二,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韵语形式,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多用故事,配有插图,穿插常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力求将识字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许多学者亲自编写教材,提高了蒙学教材的质量;第四,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五,重视汉字的特点。传统蒙学教材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和儿童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文字浅显通俗,字句讲究韵律,内容生动丰富,包含多种教育功能,儿童易读、易诵、易记。我国蒙学教材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十、朱熹的教育思想1. 简
45、单介绍“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朱子读书法”的六条在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朱熹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读书要遵循篇章的顺序,不可颠倒;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最后,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2)熟读精思。读书要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还要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精义和思想真谛。(3)虚心涵养。读书要以虚心的心态去领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和随意发挥。(4)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落实到自我修养的提高,这也是儒家
46、“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要抓紧,要努力。一旦进入学习阶段,绝不可放松,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于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可以说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持志”就是要有坚定的志向。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方法论。2.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主要内容南宋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重新招生,将白鹿洞书院又发展起来,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过程,提出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并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将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学
47、习修身的途径结合起来,主要的内容如下:(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亲”为教育目的;(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3)“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4)“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思想,都曾在儒家典籍中出现过,朱熹将这些思想汇集起来,以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一般学校的学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反映了书院的精神,对当时和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贡献不可低估。3. 朱熹的教育作用观朱熹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表述了自己的教育作用观。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结合而成。“理”是精神性的范畴,属于第一性,“气”是物质性的范畴,属于第二性。(1)朱熹认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理和气结合而成,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也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将气质之性中的善性发扬开来。为了论证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以“三纲五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