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数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61777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理数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理数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理数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理数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无 理 数教 案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15册 北京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它的本质特征-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 会用整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3. 知道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过程与方法:1.学生亲身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体会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系扩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情感与态度:在学生的讨论和问题解决的探索中,创造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它的本质特征-无限不循环的小

2、数;【教学难点】: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在探索无理数概念过程中,我以引导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选择了以无理数的历史故事为主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再现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教学环节】一、探究生活中是否存在无理数; 二、探究是什么数; 三、探究用小数表示时位数的无限性; 四、探究是否存在其它的无理数;五、探究数轴上与无理数对应点的存在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一)、探究生活中是否存在无理数1、以希帕图斯发现无理数的历史故事为主线: 教师:早在两千年前的毕达格拉斯学派,有一个

3、年轻的门徒叫希帕图斯,他发现如果,那么的值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毕达格拉斯学派是一种有宗教信仰的保守派,希帕图斯的行为颠覆了他们对数的认识,竟然秘密杀害了希帕图斯,后人为了纪念希帕图斯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将他发现的数命名为无理数。我们是不是应该详细了解一下无理数的知识,并好好珍惜今天的学习时光呢?2、教师:让我们假想时光倒流了两千年,来看看希帕图斯是如何发现无理数的。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纸片,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折纸。问题: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教师小结:阴影正方形的边长恰好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所以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 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4、并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1:阴影部分的正方形面积是2,应为它是大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2:根据前面学的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可知:边长为结合数学史上关于无理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研究的问题,点明课题。引导学生了解的几何意义。二、探索新知(二)探究是什么数过程: 1、教师:那么到底这个数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哪?我们来探究一下: 教师利用电脑计算器演示,计算器显示1. 教师提问:这是个近似值哪还是准确值哪?2、教师:如果大家认为无法回答,那我们先把1.记在黑板上,再用计算器算算这个数的平方得多少?教师算出:1. 教师提问:计算器怎么没算出得2呢?3、教师:那希帕图斯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如何算出近似

5、值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介绍估数法:是一个比1大但比2小的数。只要算出在1和2之间哪个小数平方后最接近2,那就是的近似值了。1和2之间的小数平方后结果1419614119881141411414211414211教师给学生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估数的意义,并用螺旋图展示的近似值:4、教师推理: 因为1.1.2,可设=1.+r,0r1, 两边平方,得21.+21.rr2,21.+21.r将r看成未知数,求出r=3.73095所以=1.730955、想一想:以为代表的无理数是什么数呢? 引出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解读无理数概念揭示的特点: 首先是小数; 其次是无限小数; 最后是不

6、循环的无限小数。教师分层次解释无理数的特点,对学生理解很有好处。学生看教师演示并思考。学生3:我觉得1.不是的全部数据,因为计算器位数有限,只能显示11位。学生跟着老师心算。学生被这个螺旋图深深震撼了,对无理数产生极大兴趣。推理过程随学生的理解能力讲解,若学生程度差也可以不讲,以免分散精力.借助计算器引导学生思考的近似值是如何求出来的。采用试数逐渐逼近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无限不循环的特点。在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下,难以用精确的、逻辑的方法求得的,所以教师不要把重点放在这儿。分层记忆概念,可降低难点,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三、区分概念(三)探究是否存在其它的无理数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再举

7、出一些无理数的例子吗?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其实无理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一:与有关的数;比如:,+1类型二:带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 比如:,类型三:人造的数。比如:0.(每隔两个1多一个0)注意:是分数形式但不是分数。(四)、探究数轴上无理数对应点的存在性。1、画出无理数: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教师: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的点吗? 教师演示画图:利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画出。教师:如果把数轴想象成一支铅笔,那么在只会画有理数时,这支铅笔是坑坑洼洼又漏洞的粗糙状态,而加入无理数后,这支铅笔才光滑完整。2、对比无理数和有理数的不同:问题1:我们小学

8、学过的数,比如:它们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注意: 看起来除不尽,但到了小数点后第六位又开始出现循环了。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教师下结论: 有理数都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问题2:那什么样的小数可以化成分数?比如:0.25,学生不会将化为分数教师: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教师提问:为什么以扩大10倍的方式化为分数呢?在学生不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点拨:因为有1位循环节,所以扩大10倍,同理如果有2位循环节,就应扩大100倍,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法扩大相应的倍数,无法转化为分数。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有理数只能和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等同.综合而言:我们学

9、过的数就可分为两类,即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循环节为0)和无限循环小数可视为无限循环小数3、教师:从我们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大家能否体会到当年希帕图斯追求真知的不易,我们现在学到的许多知识都凝聚着先辈的辛勤工作,今后可得看我们的了。学生4:小学讲过圆周率,它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过教师的比喻,学生对有理数、无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5:学生6:分类便于记忆。比如类型一的反例是:误认为是分数;类型二的反例是:误认为是无理数用数轴体会具有与类似性质或特点的数有无数个,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有限小数(循环节为0)和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

10、想。6学生可从中体会到数系的扩充,增强自豪感。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四、课堂落实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1.732,0.03,18,0. , 0.(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1)注意小结:易错点是,教师要强调分数还是有理数。可顺便复习一下分数和整数统称有理数的概念。例2 .判断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对的用 “”,错的记“”表示,并举例说明理由:(1)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4)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 (5)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6)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 )注意:无限小数包括

11、无限循环小数如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 学生回答学生7:,反例:,反例:,反例:,反例:,反例:让学生能结合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辨析概念。六、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 无理数的本质特征是无限不循环;2探索的过程;3. 数形结合的思想.回想一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七、课后作业作 业: P48/练习1、2、3.【板书设计】无理数定义: 类型:多媒体辅助反思:专家意见 无理数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一般的概念课教学总让学生感到有些枯燥,但概念又揭示了知识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新教材在处理方式上更侧重于探索的过程,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

12、课堂上,我结合数学史上关于无理数的故事,自然合理的提出问题:如何求出中的?这是一个学生很困惑、很感兴趣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解决问题时:我结合计算器演示、无限逼近法以及逻辑推理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无理数的本质特点;另外我从有限小数(循环节为0)和无限循环小数可视为无限循环小数,称为有理数,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的角度,将我们学过的数可分为两类,即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样的设计从大处着眼(数集的扩充),小处着手(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突出的是思维主线,强调的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必然,展示的是数学思性思维的强大力量,既自然合谐,又层层递进,即使有些问题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但它己远远超出了知识教学的范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研究探索问题的策略,是很好的理性创新和探索的典范。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尽力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历史故事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精神对学习重要性,在获得新知的基础上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力求达到激发兴趣与落实基础双赢的目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