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共3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55824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共3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共3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共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共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根据项目建设布局情况以及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的划分,根据第5章第4节主体工程设计建设的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了浆砌石截排水沟和园林绿化等一系列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这些措施将在保障工程安全建设运行的同时主要附带了整个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功能,同时也是主导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主体工程已考虑的措施,本方案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将进一步优化新增防治措施,并合理布置。具体防治措施体系如下:(1)风机机组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未考虑吊装平台内的临时排水构及土地整治措施,且未设计工程扰动区的表土剥

2、离及覆土,本方案新增扰动区土地整治及吊装平台内的临时排水沟、表土剥离及表土回覆等工程设计。植物措施:风机机组施工结束后,本方案将对吊装平台新增设计植被恢复措施设计。临时措施:根据工程布置,风机机组基本选址布设于山顶或山脊上,海拔较高,基本不受洪水冲蚀,主要考虑降雨引起的临时裸露堆土的面蚀和沟蚀以及大风天气引起的风蚀。因此,本方案新增设计对表土临时堆存点的临时拦挡及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堆土的人工拍实工作。(2)升压站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已在升压站围墙外设置了截排水沟及站内设计了排水沟措施等,本方案新增设计对扰动区域的土地整治、表土剥离及覆土等。植物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已对升压站

3、内未利用土地进行了 “园林式”绿化,本方案仅提出措施管护要求。临时措施:针对该区建设,本方案新增对表土临时堆存点的临时拦挡及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堆土的人工拍实工作。(3)道路工程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已对道路沿线设计了内侧排水措施,本方案新增扰动区土地整治、表土剥离及覆土等工程设计。植物措施:根据该区占地情况及施工工艺,本方案新增道路工程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的植被回复措施设计。临时措施:针对该区建设,本方案新增对表土临时堆存点的临时拦挡及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堆土的人工拍实工作。(4)集电线路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未考虑集电线路建设扰动区的土地整治及覆土工

4、程设计,本方案新增扰动区土地整治、表土回覆等工程设计。植物措施:集电线路施工结束后没有设计具体的植被恢复措施,本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措施设计。(5)施工供电线路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未考虑建设扰动区的土地整治及覆土工程设计,本方案对扰动区域新增土地整治及覆土措施设计。植物措施:施工供电线路施工结束后,本方案对扰动区域新增植被恢复措施设计。(6)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未考虑该区建设扰动区域的土地整治工程、表土剥离及覆土设计。本方案新增设计扰动区土地整治、表土剥离及覆土等工程设计。植物措施:针对该区,主体工程未考虑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措施设计,本方案对其新增植

5、被恢复措施设计。临时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未考虑该区域内表土临时堆存点的临时拦挡、临时覆盖措施以及临时堆土区的人工拍实。本方案对表土临时堆存点新增临时拦挡及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堆土的人工拍实工作。(7)弃渣场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未考虑该区的土地整治工程、耕地复垦、表土剥离及覆土设计。本方案新增土地整治、耕地复垦、表土剥离及覆土等工程设计。植物措施:针对该区,主体工程未考虑项目完工后的植被恢复措施设计,本方案将新增植被恢复措施设计。临时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为考虑该区域内表土临时堆存点的临时拦挡、临时覆盖措施以及临时堆土区的人工拍实。本方案对表土临时堆存点新增临时拦挡及临时覆

6、盖等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堆土的人工拍实工作。专心-专注-专业表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序号防治分区防治措施备注1风机机组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表土剥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临时排水沟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临时拦挡方案新增临时覆盖方案新增人工拍实方案新增2升压站浆砌石截水沟主体设计浆砌石排水沟主体设计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表土剥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临时拦挡方案新增临时覆盖方案新增人工拍实方案新增管理要求方案新增3道路工程浆砌石排水沟主体设计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表土剥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临时拦挡方案新增临时覆盖方案新增人工拍实方案新增4集电线路工程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

7、5施工供电线路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6施工生产生活区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表土剥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临时拦挡方案新增临时覆盖方案新增人工拍实方案新增7弃渣场土地整治方案新增表土剥离方案新增覆土方案新增耕地复垦方案新增植被恢复方案新增临时拦挡方案新增临时覆盖方案新增人工拍实方案新增为满足施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需求,在施工前,应对施工扰动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和加以保护。根据施工特点及工程占地,对风机机组、升压站、道路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弃渣场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约为0.20.25m左右,以用作工程施工结束绿化覆土,共剥离表土11.19万m3(自然方),折合松方

8、14.88万m3。升压站表土计入主体工程中的绿化工程。依据就近堆置的原则,临时堆土规划如下:(1)弃渣场临时堆土点在各个渣场一角设置一个临时堆土点,共4个临时堆土点,主要堆放弃渣场剥离的表土,共堆存表土1.06万m3(松方)。渣场区4个临时堆土点占地均包括在各个弃渣场占地中。(2)道路工程临时堆土点在道路工程沿线分散布设临时堆存点,主要堆放道路工程剥离的表土,共堆存6.12万m3(松方)。(3)风机吊装平台临时堆土点在各个风机吊装平台一角分别设置一个临时堆土点,共100个临时堆土点,主要堆放各个风机吊装平台收集的表土,堆存土方6.92万m3(松方)。(4)升压站临时堆土点升压站一角设置一个临时

9、堆土点,主要堆放该区收集的表土,堆存土方0.43万m3(松方)。(5)弃渣场临时堆土点在各个施工生产生活区一角设置一个临时堆土点,主要堆放弃施工生产生活区剥离的表土,共堆存表土0.35万m3(松方)。其占地均包括在各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中。表3-7临时堆土场特性表表土堆场表土来源堆存(万m3)堆存面积(hm2)地面平均堆厚(m)自然方松方1#临时堆土点1#弃渣场剥离表土0.210.280.1032#临时堆土点2#弃渣场剥离表土0.200.270.0933#临时堆土点3#弃渣场剥离表土0.110.150.0534#临时堆土点4#弃渣场剥离表土0.280.360.133道路工程进场及场内道路剥离表

10、土4.606.122.053风机吊装平台各风机吊装平台剥离表土5.206.921.754升压站升压站剥离表土0.320.430.114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剥离表土0.270.350.123合计11.1914.884.40注:各表土堆场占地为临时占地,已包含在各防治分区占地中。1.1.2 风机机组建设本工程风机机组建设主要包括风机基础建设、箱变基础建设、电缆分接箱基础建设和吊装平台建设。1.1.2.1 风机基础风电场主体土建工程主要为风机基础施工,机组为高耸结构构筑物,主要荷载为风荷载,其水平力和由此产生的底部弯矩很大,并且风电机组对塔筒倾斜较敏感,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因此,本工程

11、风机基础均选址于山脊及地质地层岩性稳定区域。本工程选用WTG2型风机机组,且采用3D9D的排布方式进行排布,工程共安装100台风力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50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部平面为正八边形。设计内切圆直径17.6m,埋深3.1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开挖边坡拟采用1:0.5,超挖部分可采用C20毛石混凝土(其毛石粒径不大于200mm)或C20混凝土浇至基底设计标高。根据对地下水初步了解资料表明,因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水系不发育,水的腐蚀性对建筑物不会形成破坏。1.1.2.2 箱变基础本工程风机单机容量为1500kW,采用一机一变,每台风机采用

12、一台电压等级35kV的箱式变压器,每台箱变自重约为10t,中心距风机基础中心约15m,箱式变压器基础共100个。箱式变压器采用天然地基,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基础平面尺寸4.262.64m,基底设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板厚30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1.1.2.3 电缆分接箱基础本工程电缆分接箱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根据电缆分接箱外形尺寸,基础采用C30混凝土现浇。1.1.2.4 吊装平台风电场内在每台风机处修筑一处施工吊装平台。根据1500kW型风力发电机安装的需要(分塔架安装、机舱安装、叶片安装),风力发电机需要配置4套起吊设备进行安装,主吊设备采用600t履带式起重机(配超

13、起装置),辅吊采用200t汽车起重机。根据吊车对吊装平台的要求及道路布置、地形等条件,并参考类似工程的经验,风力发电机吊装平台尺寸初定为40m50m,其用地面积按临时征地考虑。吊装平台平台的倾斜度不能超过1%,在不影响交通运输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施工道路。由于风电场风机机位较分散,各风机场地地形条件也不尽相同,具体需待微观选址后再对安装场地布置作详细设计和适当调整。1.1.2.5 占地及土石方情况风机机组共计占地20.17hm2,其中永久占地2.86hm2,临时占地17.31hm2。永久占地包括风机基础占地(253.88m2100基)、箱变基础占地(15.00m2100基)和电缆分接箱基础占地

14、1683m2;临时占地主要是吊装平台m2。本工程风机机组共计挖方16.62万m3(含表土剥离5.20万m3),填方6.05万m3,永久弃方5.37万m3,临时弃方5.20万m3。弃方来源于表土剥离及风机机组平整和基础开挖,永久弃方统一运往规划弃渣场堆放,临时弃方分别堆放于各个吊装平台一角。1.1.3 升压站建设1.1.3.1 升压站基础云南曲靖株木山风电场项目规划建设1座220kV升压站。220kV升压作为风电场运行、监控、指挥中心和运行管理人员生活办公基地,是整个风电场的中枢,总装机容量按200MW考虑,占地面积1.44hm2。220kV升压站内设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室、车库及检修间、油

15、品库房、深井泵房、消防水池及泵房、围墙、站内道路、事故油池和室外配电装置基础等。升压站场地清理,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人工配合清理。然后用10t振动碾,将场地碾平,达到设计要求。升压站内所有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均采用小型挖掘机配人工开挖清理(包括基础之间的地下电缆沟)。人工清槽后、经验槽合格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基础混凝土浇筑和地下电缆沟墙的砌筑、封盖及土方回填施工。施工时要同时做好各种沟、管及预埋管道的施工及管线敷设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进行观察,如发现有变形、移位,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后须进行表面洒水保湿养护14天。在其强度未达到7天强度前,不得

16、在其上踩踏或拆装模板及支架。所有建筑封顶后再进行装修。升压站设备基础的施工。先清理场地、碾压后进行设备基础施工。按设计图要求,人工开挖设备基础,进行钢筋绑扎和支模。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后须进行表面洒水保湿养护14天。1.1.3.2 升压站总布置(1)升压站规模及站址选择根据工程需要,主体工程拟在场址东北侧平缓台地上建220kV升压站一座,容量2100MVA。升压站呈东西、南北走向,场址地形为东西向缓坡,坡度为0.5%。占地面积约1.44hm2。该场地宽阔,无冲沟、破碎带等不利的地质条件,坡、残积层覆盖较浅,地基承载力较高,能满足建筑要求。场地比较平坦,便于场地平整施

17、工。(2)升压站平面布置升压站大致呈矩形布置,东西向长118.1m,南北向宽121.6m,围墙内占地面积为1.44hm2,其主要布置有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室、车库及检修间、油品库房、深井泵房、消防水池及泵房、站内道路、室外配电装置和事故油池等建(构)建筑物,升压站四周布置高为2.5m实体围墙。根据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以及气象、地形地质条件、配电要求。升压站主要以南北方向布置各个建(构)筑物,中间有铁丝栅栏分隔开。综合控制楼布置在升压站南部区域靠西南位置,其综合控制楼的北侧布置了活动场地、水泵房、消防水池、深井泵房,南侧为油品库,东侧为附属用房、车库及检修间;升

18、压站北部区域主要布置35kV配电装置室、室外配电装置和事故油池等建(构)筑物;升压站主出入口位于南侧,次出入口位于北侧,进站道路长4.5km,绿化区域主要布置在升压站南部区域。(3)升压站竖向布置升压站所处位置地势相对平缓,起伏不大,站内竖向布置依据自然地形顺势整平,场地整平坡度为0.5%。周围无大的河流水系,升压站不受50年一遇洪水影响。站内排水考虑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设排水暗管,站内场地雨水自然排放,围墙间隔7.2m设排水洞,雨水排出围墙。升压站现状高程为23022310m,场地设计标高2306m左右,主要建筑物室内外高差取0.30m。根据地形,升压站场地平整采取顺坡挖填平整,周边会产生一

19、定的开挖、回填边坡,边坡高度均小于4m,不属于高边坡。根据主体设计,在边坡坡脚处修筑护面墙,护面墙采用M7.5浆砌石砌筑,长度为150m,高度2.54m,M7.5浆砌石约为525m3。(3)升压站给排水系统级油污水处理水源在升压站附近打机井一眼,风电场生活用水取用井水,施工用水采用汽车拉水蓄水池蓄水的方式解决,供水量不得小于4.4t/h。用水量本工程的用水包括升压变电站生活用水、杂用水及消防用水。生活用水:升压变电站的运行人数按28人考虑,活用水包括风电场和升压站职工的日常用水、淋浴用水、食堂用水及宿舍用水和未预见水,用水量约为7.9m3/d。杂用水:包括洗车用水、绿地用水、道路冲洗用水,用水

20、量约为5.9m3/d。消防用水:升压站内的主要建筑包括综合楼、生活消防水泵房、35kV屋内配电装置、220kV屋外配电装置、车库及修配间等。升压站内的室内外消防系统为消火栓灭火系统。升压站内的消防用水量按升压站内室内外同时发生一次火灾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L/s(72t/h)考虑,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0L/s(36t/h)考虑,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2h,总用水量为216m3。(4)升压站供水系统在升压站附近打机井一眼,风电场生活用水取用井水,施工用水采用汽车拉水蓄水池蓄水。在机井处建一座深井泵房,安装一台深井泵,备用一台深井泵,流量为36t/h,扬程约、为500m,功率为

21、15kW。用深井泵抽水至升压站内的生活消防水泵房,设一处消防水池和一座生活水箱。深井泵房至生活消防泵房的贮水池为单路供水,站内的生活和消防为各自独立的两套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由生活水箱和一套全自动稳压供水设备(安装在生活消防水泵房中)、供水管线组成。从生活消防水泵房中接出1根DN100的生活给水干管,负责向升压站内的综合楼等建筑物供生活用水。站内的生活给水管网的压力靠全自动稳压供水设备维持。(5)排水与污水处理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污水、雨水和变压器事故含油废水的排放。主体设计在升压站围墙外50m处分别修建混泥土防渗化粪池和沉淀池各一座,容量为50m3,站内各用水点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

22、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影响。升压变电站雨水包括屋面雨水、站区场地雨水、电缆沟雨水。建筑物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通过雨水立管引至地面,直接排放至地面或通过排出管排至雨水井;站区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通过室外雨水管道排至站外排水沟,站外排水沟将其自然散排至附近自然沟道;电缆沟雨水则通过重力流排至雨水井,从而排至站外。当雨季或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含油废水排入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废水流至站内雨水管道;存入油池中的油单独运到符合规定的地点。1.1.3.3 占地及土石方情况(1)升压站技术经济指标升压站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3-1。表3.3-1 220kV升压站技术经济指标

23、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升压站围墙内用地面积m2144002建(构)筑物占地m228303建筑密度%19.654总建筑面积m245765容积率0.186道路用地面积m218007广场利用地面积m256708围墙长度m4809绿化面积m2410010绿化率%40(2)升压站建筑物本升压站内建筑物主要包括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室、车库及检修间、油品库房、深井泵房、消防水池泵房等,总建筑面积4576m2。建筑物简介如下:综合控制楼综合控制楼是升压站的核心建筑,具有监控电气设备,提供生产和办公场所等重要作用。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619m2,建筑高度13.05m。一层主要布置有继电保护室、库房、办

24、公室等,二层主要布置有监控室、会议室、厨房、餐厅、办公室、宿舍等,三层主要布置为宿舍、办公室等。其他建筑其他建筑主要由35kV配电装置室、车库及检修间、油品库房、深井泵房、消防水池泵房等组成,建筑物共计1957m2。其他建筑物设计主要以满足工艺要求,结合站区总平面布置,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为原则,立面效果与站内主要建筑风格统一。(3)土石方情况根据主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现场勘查,本工程升压站挖方为1.05万m3(含表土剥离0.32万m3),填方0.73万m3,临时弃方0.32万m3,无永久弃方产生。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与本区规划设置的临时堆存点堆放,待施工结束后用于覆土绿化。主体设计升压站

25、周围挖方边坡采取浆砌石护坡,填方边坡采取浆砌石挡墙进行挡护,以维持边坡稳定,并在变电站周围设置浆砌石排水沟。1.1.4 集电线路工程本工程集电线路工程包括1kV低压电缆沟工程和35kV集电线路空架工程。(1)1kV低压电缆主要为风机基础与箱变之间、箱变与出线路电杆之间的电缆,主体设计采用直埋形式。电缆沟直接在原地面进行开挖,砌筑电缆沟后埋设电缆,再进行回填。电缆沟由砖砌筑,电缆沟尺寸为1.7m1.0m(宽深),总长4000m,占地面积0.68hm2,全部为永久占地。(2)场区内35kV集电线路主要通过水泥杆和铁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空架架设,电压等级为35kV,线路长度为73.99km,占地面积0

26、.43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基础主要承受垂直荷载作用,考虑现场实际地基情况主要以岩石为主,基础采用岩石锚杆基础,为增强基础的稳定性,在基岩上打入直径为16mm锚杆,锚杆间距200,锚杆长1100mm,深入基岩650mm。(3)占地及土石方情况集电线路工程共计占地1.11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共计开挖土石方0.68万m3,回填土石方0.48万m3,弃方0.20万m3。1.1.5 道路工程1.1.5.1 进场道路本工程进场道路沿用已有道路,道路长5.0km,宽4m。为满足大型设备的运输要求,将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扩宽改造,将原有道路扩宽为6.0m,清除25cm地表土,并用机械碾压后平铺上25c

27、m厚的天然碎石。本工程共计需改造修建进场道路5.0km,占地面积共计3.00hm2,全部为永久占地。1.1.5.2 场内道路本项目场内道路包括升压站进站道路和施工(检修)道路。(1)升压站进站道路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本工程需新建长4.5km的升压站进站道路,路面采用水泥路面,道路路面宽为7m。本工程共计需新建进站道路4.5km,占地面积共计3.15hm2,全部为永久占地。(2)施工(检修)道路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工程施工(检修)道路同永久道路一同考虑,在风电场中沿风力发电机组沿线修建主干道,再由主干道修建通向各机位的支路。根据风电场风力机组的布局,场内施工(检修)道路在充分利用既有道路的

28、情况下,需新修及扩宽原有部分道路。修筑道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修筑吊装施工道路,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平整路面宽度为6m,平曲线和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风电机长叶片运输要求,要求公路最大纵坡控制在10%以内,以满足机组设备运输和基础施工需要。场区内的施工道路中有32km为利用原有路径,其余48.25km为新建道路,道路总长为80.25km;第二步待吊装完毕后,在已平整的施工道路路面上保留并修筑宽度为4m的检修道路,按厂矿道路设计规范中四级厂外道路设计,其余临时加宽部分覆土恢复植被。路面采用碎石路面,道路的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60m。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30m。场内施工(检修)道路挖填段46km,平坦段30

29、.0km。施工(检修)道路共计占地48.15hm2,其中永久占地22.95hm2,临时占地25.20hm2。1.1.5.3 占地及土石方情况道路工程共计占地54.30hm2,其中永久占地29.10hm2,临时占地25.20hm2;道路工程共计挖方为19.8万m3(含表土剥离4.60万m3),填方为11.4万m3,永久弃方3.80万m3,临时弃方4.60万m3。1.1.6 弃渣场1.1.6.1 弃渣场选址本工程弃渣来源主要为道路工程建设及风机机组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弃渣,主体工程在渣场选址时,充分考虑了渣料来源、弃渣运距及堆渣容量等因素,本着就近堆渣的原则(弃渣运距不超过3.5km),最终设置了4个

30、弃渣场,分别为14#弃渣场。根据主体资料和现场调查,主体工程设置的4个弃渣场,其区域地质条件良好,未见断裂,滑坡、泥石流、埋藏的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具体选址情况如下:1#弃渣场位于9#风机东侧,龙家水塘村的西南侧,紧邻场内道路布设,渣场为“凹”型渣场,深10m,占地面积为0.85hm2。主体设计堆渣高度约为10m,占地类型主要为坡耕地,主要堆放1#12#、17#29#风机之间道路修建和风机机组基础建设产生的弃方。1#弃渣场上游基本无来水,该地形为自然形成的岩溶洼地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弃渣对周边环境无制约性约束。2#弃渣场位于44#风机东北侧21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渣

31、场为“凹”型渣场,深6m,占地面积为0.81hm2。主体设计堆渣高度约为6m,占地类型主要为坡耕地,主要堆放13#16#、30#52#、58#60#风机之间道路修建和风机机组基础建设产生的弃方。2#弃渣场上游基本无来水,该地形为自然形成的岩溶洼地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弃渣对周边环境无制约性约束。3#弃渣场位于75#风机南侧25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渣场为“凹”型渣场,深6m,占地面积为0.44hm2。主体设计堆渣高度约为6m,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主要堆放53#57#、61#81#风机之间道路修建和风机机组基础建设产生的弃方。3#弃渣场上游基本无来水,该地形为自然形成的岩溶洼地地形,地质条件较

32、好,弃渣对周边环境无制约性约束。4#弃渣场位于91#风机西北侧27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渣场为“凹”型渣场,深8m,占地面积为1.10hm2。主体设计堆渣高度约为8m,占地类型主要为草地,主要堆放82#100#风机之间道路修建和风机机组基础建设产生的弃方。4#弃渣场上游基本无来水,该地形为自然形成的岩溶洼地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弃渣对周边环境无制约性约束。弃渣场特性见表3.7-1。表3.7-1渣场特性表项目基本情况容量(万m3)堆渣高程(m)弃渣量(松方,万m3)最大堆高(m)占地(hm2)平均堆高(m)渣料来源渣场类型1#弃渣场位于9#风机东侧,龙家水塘村的西南侧,紧邻场内道路布设,占地主

33、要为坡耕地。4.73214021504.50100.8510场址南部风机及道路弃渣“凹”型2#弃渣场位于44#风机东北侧21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占地主要为坡耕地。3.47218821943.4360.816场址中南部风机及道路弃渣“凹”型3#弃渣场位于75#风机南侧25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占地主要为林地。1.97226622721.7760.446场址中北部区风机及道路弃渣“凹”型4#弃渣场位于91#风机西北侧270m处,紧邻场内道路布设,占地主要为草地。3.91218621943.8281.108场址北部区风机及道路弃渣“凹”型合计14.0813.533.201.1.6.2 占地

34、及土石方情况本工程选址布设的4个弃渣场均位于岩溶洼地地形,其地形地质条件适合堆渣,占地面积共计3.20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弃渣总容量为14.08万m3,均能满足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弃渣堆放。根据弃渣场的占地情况来分析,弃渣场土石方主要是表土剥离,共计剥离表土万0.80万m3。1.1.7 施工供电线路施工临时用电可从距风电场约5km远处引入10kV电源,10kV供电线路采用电杆架空线路进入施工现场,并设临时变压器,把10kV降至380V/220V来满足施工和生活用电需要,施工扰动宽3m,为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作为升压站备用电源。另外配备2台40kW移动式发电机作为风力发电机基础施工电源,适应风

35、电场施工分散的特点。施工供电线路共计占地0.05hm2,全部为临时占地。施工供电线路共计开挖土方0.05万m3,填方为0.05万m3,无弃方产生。1.1.8 施工生产生活区由于本风电场规模比较大,且风力发电机组及机位较为分散,因此,故考虑设置两处相同布置的施工生产生活区(1#、2#施工生产生活区)。1#施工生产生活区:根据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材料运距等方面,将1#施工生产生活区选择布置于48#风机东北侧50m处,该场地距杨梅山村1km,地势平坦,占地面积为0.53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在该处布置设备及材料仓库、砼搅拌站等临时生产区,施工临时生活区靠近生产区布置。2#施工生产生活区:考虑利用靠近

36、升压站的空地作为本工程的2#施工生产生活场地,占地面积为0.53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在该处布置设备及材料仓库、砼搅拌站等临时生产区,施工临时生活区靠近生产区布置。经现场勘查及图上量算,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为1.06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土方开挖1.26万m3(含表土剥离0.27万m3),填方为0.99万m3,弃方0.27万m3,为临时弃方。2 工程区概况2.1 工程区自然概况2.1.1 地形、地貌云南曲靖株木山风电场项目位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交接部位,区域地貌属溶丘洼地型岩溶地貌,溶蚀丘陵、残丘较普遍,受构造形迹影响,多形成一山脊、一槽台格局,山脊陡峻绵长、槽台宽缓多洼地。属较典型的构

37、造剥蚀、溶蚀相间的地貌。拟建工程区总体地势北端为一带状山脊,南、西南侧为近圆状溶蚀残丘。北端地形坡度较陡,一般3050,局部达70,地表植被东坡发育,主要为松树、灌木林,南、西南侧地形坡度相对北端缓,地形坡度一般2030,局部达50。2.1.2 工程地质2.1.2.1 地质构造工程区为与近南北向与北东向构造序列交汇部位,受此影响,工程区构造形迹主要为近南北向与北东向。工程区西侧岩层产状为:2402603543;中部及东侧岩层产状平缓多变,倾向主要为南西、北东及南东均,倾角311不等。工程区区域构造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以东,区域构造体系主要有经向、新华夏系、纬向及山字型构造体系等,而工程区处于越

38、州陆良华夏系构造的中部压扭性断裂之间。地处小江断裂、曲靖路南断裂等南北向构造东侧,师宗弥勒断裂等北东向构造的北西侧,这几条大断裂构造距场地较远,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很小。根据地表地质测绘成果资料及现场调查、,工程区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断裂,未见滑坡、泥石流、埋藏的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2.1.2.2 地层岩性拟建工程场区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区,出露基岩主要为二叠系下统,部分为石炭系上统马平组;覆盖层主要为新生代第四系残坡积层及基岩:粉质粘土:褐黄色、褐灰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夹少量灰岩、白云岩碎石、碎块,顶部多含植物根系。碎块石含量一般为520%左右,厚度0.51.2m,分布斜坡、山顶等地形低

39、洼或平缓地带,部分分布于基岩溶槽内,分布不均匀。粉质粘土夹碎石:褐黄色、褐灰色碎石土,碎石含量一般大于60%,碎石主要为强风化灰岩、白云岩及少量砂岩,粒径一般13cm,部分最大近10cm,结构松散。厚度1.22.80m,场区该层分布不均匀,部分钻孔揭示。强风化灰岩:青灰、灰色、灰白色中厚层块状假鲕状结晶灰岩、白云质结晶灰岩、虎斑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厚度一般为1.2-10.5m,该层广泛分布于工程区,是工程区拟建风机基础主要持力层。中风化灰岩:灰色,显晶质结构,气孔状构造,气孔数量与孔径明显比上层减少,气孔内无充填物,岩石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厚度大于10m。2.1.2.3 水文地质

40、工程区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上游地带,区域上属马街大龙潭富水块段。根据地表地质测绘及现场调查,这些冲沟多为季节性的,工程区内及邻近地带基本无地表水体分布,偶见受降雨补给的水塘,因此,工程区地表水贫乏,水量极少。工程由于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下水以碳酸盐岩岩溶水为主,其次为碎屑岩类裂隙水、松散堆积体孔隙水。根据地表地质测绘资料及现场调查,工程区未见泉水集中出露点,地下水贫乏。在勘察期间,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到地下水。2.1.2.4 地震依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云南曲靖株木山风电场项目场地基本地震烈度为VII度。建

41、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该区域为VII设防区,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2.1.3 气候条件项目区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风电场场址区各项气象特征值以距离项目区最近的陆良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依据,据陆良气象站1982年-2012年有关资料统计,项目区各气象特征值如下:(1)气温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2.7,极端最低气温-13.2,全年日照时数累年平均为2153.1h,日照率为53%,10的年积温2151.5。(2)降水项

42、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97.7mm,年最大降水量943.6mm,年最小降水量为463.2mm,多以暴雨形势集中于7、8、9、10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3)风陆良气象站资料表明,年平均风速2.62m/s,最大风速为38.04m/s,1月至5月风大,7月至11月风小;并以2月最大,9月最小;呈周期性变化。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功率密度等级表中参考值判断,该风电场风能资源较好,可用于并网型风力发电,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4)其他气候特征平均年无霜期为244d,最长年份为130d,最短年份为60d。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12.4mm。项目区各气象特征值详见表4.1-1,各月平均风速与

43、降水量见表4.1-2。表4.1-1项目区多年气象资料统计表项目单位统计值备注多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2.71982极端最低气温-13.21998多年平均无霜期d24410的积温2151.5多年平均蒸发量mm1612.4多年平均降水量mm897.7最大24h降水量mm155.1最大年降水量mm943.61982最小年降水量mm463.21985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85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99.8多年平均风速m/s2.62全年主导风向WWSW极端最大风速m/s38.041986表4.1-2各月平均风速(m/s)与降水量(mm)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月降

44、水量4.56.18.315.230.996.3134.6205.4209.1167.714.25.4897.7月风速2.903.413.793.653.002.542.121.811.812.032.092.292.622.1.4 河流水系陆良境内有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盘江及其支流,大小河流24条,全长345km。水资源总量17.3亿m3。南盘江由响水坝进入陆良境内,呈东北-西南斜向贯穿陆良坝子中部,至西桥后入峡谷,与大莫古的石板滩村注入宜良县境内,境内全长54.3km。陆良段南盘江重要支流有杜公河、阎芳河、板桥河、西华寺河、永清河、麦子河等。工程区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上游地带,据实地调查,

45、工程区内无地表水体分布,区域侵蚀基准面为南盘江河床。工程场址附近只有大坝冲水库。大坝冲水库位于场址西部(距最近风机点直线距离约3.5km),控制流域面积7.6km2,水库总库容425万m3,相应水位1864.37m,设计库容386万m3,相应水位1863m,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空库渡汛,枯季蓄水,灌溉面积0.7万亩。项目区水系图见附图42.1.5 土壤陆良县境内土壤有红壤、棕壤、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石灰土、水稻土等7个大类、15个亚类、32个土层、66个土种。红壤在全县分布最广,海拔在19002300m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64.56%。土壤养分有机质大多在1%2.5%之间,水田平均为2.23%,旱地平均在2.26%,自然土壤为2.75%;含氮量多在0.1%0.15%之间,水田平均0.14%,旱地平均0.118%,自然土壤平均0.14%;速效磷含量一般在60ppm120ppm,全县平均速效磷为12.04ppm,占全磷的2.13%;速效钾含量50ppm150ppm,水田平均102.97ppm,旱地平均101.63ppm,自然土壤122.8ppm。麒麟区境内主要分布有红壤、棕壤、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石灰土、水稻土等7个大类、15个亚类、32个土层、66个土种。红壤在全区分布最广,海拔在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