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46701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探寻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叙事性文本,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这些目标中恰恰隐含了叙事性文本的训练要点: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文章的主旨,然后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最后通过换位思考来领悟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心感情的。为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征,努力探寻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较大程度地实现“言意”兼得。 一、寻文本秘妙 赏人格魅力 苏教版六下

2、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以学生的视角来反映刘老师的可贵品质。教学应通过“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例来感悟人物的品质特征。这三个事例侧重点各不相同,分别反映了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强的品质和不变的理想。为此,教师应带着学生品词析句,走进文本深处,透过事件走进文本的情感,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作者情感,从而让文本动起来,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这样,刘老师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自然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间。 再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质疑、去探究、去发现。其间,学生们有的问:“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还有的

3、问:“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没写彭德怀如何想念大黑骡子,而写漫漫长征呢?”当然不是问题越多就越好,关键是要聚焦和深挖,引导学生找到本文的一个核心问题“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这个问题是解读文本的一把秘钥,帮助学生在思辨中体会到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由此可见,在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本文的秘钥,就能减少课堂上的枝枝蔓蔓,即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二、品文本语言 学表情达意 品味语言是写景类美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引领学生用心揣摩、灵活思辨并展开丰富联想,从而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效果,不断强化学生运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苏教版六下的广玉兰是一篇语言清新、

4、结构严谨的散文,文中对于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描述得非常细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所饱含的情感以及描绘的形象。如:“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透过此句可以看出因为广玉兰花开“有早有迟”,所以花朵的形态不尽相同,这样的广玉兰花不正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有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形态。看似抽象的语言符号一旦与具体的情境相连就立即有了鲜活的生命,学生的各种感官自然就被调动起来。 三、悟文本写法 促读写迁移 对于文本的解读与学习,其终极目的不仅是要形成知识积累,还

5、要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活化。不同的叙事类文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时,教师要灵活渗透写作知识,注重写法迁移。 如马朝虎的散文水,情感细腻,意境深邃。“勺水冲凉”事例中写“我”感受舒服的那段话,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潜心体会,才能品味出文中细致入微的描写所带来的细腻感受与真切?w验。缺水是极其痛苦的,但全文却无一“苦”字,反而写了雨中洗澡之乐和勺水冲凉的舒服,这种反衬的表现手法值得学生效仿。指向写作的阅读,不仅习得了写法,而且能更好地让学生尝试有创意的表达,从而将让“读写结合”落地生根。 又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在学完课文之后,笔者顺势追问:作者写祖父的园子,意图是写她童年的快乐与自由。那为何还

6、要写园子里的昆虫和农作物呢?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中的“一切都活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萧红的本意是要写她是自由的,但她并没有直接写,而是借了倭瓜、黄瓜等农作物来表达自己也是自由自在的,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学生对这一写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我”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面对这样有趣的话题,学生们自然乐于动笔。 可见,唯有不断地“运用”,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合理甚至有创意地表达,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四、循教材特征 显系统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采用主题方式进行编排,以话题组织单元,以“文选型”的方式存在。基于这样的编排意图,往往会出现同一个

7、单元的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同一类文体的课文散见于各个主题单元之中。作为教师,如果不具备完整的文体意识,同时又缺少系统的思考能力,就会不自觉地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误区。如苏教版四下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名人风采”,安排了三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黄河的主人,三篇文章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折射出不同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因此老师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心中要有主题思想,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探究、品悟主人公的内涵,并领略其不一样的风采,通过发现、感受、领悟、欣赏语言,感受语言使用的精妙与特点,发现语言规律,继而在熟练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掌握使用语言的规律,即言语规则。细细揣摩这三篇

8、课文,是否有这样的 “言语形式”不容忽视呢?回答是肯定的。 就拿黄河的主人一文为例,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死死抓住“衬托”这一表达方式,却忽略了文本“由远及近”这一观察描写顺序的精妙。文中的“我”对羊皮筏子的认识也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从一开始的远观到随后的“定睛一瞧”,再到最后的近观。就好比平时的电影摄影中起先是长镜头,随后缓缓拉近,当最终揭下神秘面纱时,就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感悟这一写作方法的精妙,就是在让学生“亲历”和“历练”言语实践。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站在课程高度,关注不同文体的课堂教学,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语文”、教“语言”。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强化“语用”意识,才能有效指引学生向“语用”更深处漫溯。 (作者单位:太仓市浮桥镇牌楼小学)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