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探究活动课实录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活动目标通过学习和探究,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通过学习和探究活动,学生学会收集与秦朝相关的文献记载、文物图片等资料,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认识历史、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查阅资料、质疑问题、课题交流和制作历史板报等形式,培养合作
2、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提高。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分工,从历史读物、图书馆、网站等收集本课题相关材料,包括历史文献记载、文物图片资料及涉及秦朝的诗文等,做好摘录交课题组长(小组推荐)整理成文进行交流。学生以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五个课题小组进行交流探究。学生自行推荐评委67人,当场打分并进行点评,最后评出优胜组,发给奖品给予鼓励。活动过程主持人致词:我国有5000千多年悠久历史,在这漫长而神秘的过去里,总让人充满了无数的好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它开创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将开始的历史探究活动“如何认识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将让我们
3、再次深切地感受历史、认识历史。下面我先宣布本次探究学习活动的规则:每一个课题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将本组活动的研究成果予以简单介绍,时间56分钟,讲解结束后,其它小组的同学对本课题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质疑,时间35分钟。接着主持人介绍担任此次活动评委同学,并请担任本次活动顾问的历史教师宣布探究活动开始。主持人:黑夜白昼亘古不变,千年百年交叠轮回,破晓与月牙交替相通,历史的长河在淌洋,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如果中国是龙,那么长城就是龙脉。”那么长城是由多少血水与汗水凝聚而成的呢?先请第一小组同学代表谈谈秦长城的修筑:第一课题组代表: 气势磅礴的秦长城从公元前七世纪起战国时期的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
4、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在今天的包头,除了较早时期赵武灵王修筑的赵长城之外,还有一段较为完整的秦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防范匈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再次侵袭,筑起了西起今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郡,绵延万里的长城。在包头市境内的秦长城累计长度为120公里左右,作为一道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 因坡取势。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则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筑,一般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现存的一般为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左右。站在高处,依然可见长城顺着山势上下,状若游龙,每隔一段尚能辨
5、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遗迹,在包头的秦长城内外,留有89座古城遗址。 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沿线设12郡,并移民充实边防,进行农牧业生产。这些措施在以后多朝代延续下去,成为保护屯田和开发边境地区最好屏障。对于保障北方交通的畅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围绕着万里长城,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孟姜女传说流传最广,这一传说日前已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历史上孟姜女哭的并不是秦长城,而是山东的齐长城。这个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齐军先锋杞梁在与莒国交战时战死,齐庄公班师回国路上,在莒城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
6、,杞梁妻得知丈夫已经战死悲痛交加,拒绝接受在郊外吊唁,齐庄公便到杞梁家设祭吊唁。战国时期,檀弓一书引曾子的话中对这段史实增加了“其妻迎灵柩于路而哭之哀”一语。孟子告子下记载淳于髡的话:“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由来。其他如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杨家将等历史故事,都是长城内外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反映。汉代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的“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城人未还”等以长城为背景的边塞诗词,代表了一代文学才子对战争的反思。国歌中“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在古代是作为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而存在
7、的,而今,则被视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秦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上的奇迹,更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仍以苍苍莽莽的气势,威武雄浑的壮阔,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交流结束,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第一小组代表交流结束时,主持人宣布用35分钟由其它小组同学对本课题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质疑,课题组长解答,本组其它同学补充回答。(下略)主持人:云和月相互以为是彼此的盈缺,只有具备了所需的条件才有可能达到一种结果。当然,秦的统一必须具备各种不同的条件与因素。让我们再次走进秦朝,细细地解密它那
8、神秘面纱的内幕,有请第二小组代表作我们的“导游”:第二课题组代表: 秦朝统一的原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世人谈及秦统一原因时,往往只强调了秦军强大的军威和秦始皇个人的雄才伟略。其实秦统一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商鞅变法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秦生产力的进步。次要原因是地理上的优势,秦地处西北,易守难攻。商鞅变法不能被简单的视作一次封建改革,因为秦的土地制度并没有变成私有,依然还是国有的,这一点和之前的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差别并不大。但秦自春秋中期以来,向西扩充疆域,秦地地广人稀,商鞅变法的核心政策是“耕战”,于是变法之后,秦积极吸纳关东劳动力来秦移民耕作,商鞅所属的法家学派的观点认为,人做事都是
9、出于功利的,通过赏罚可以奖励耕作,发展生产,于是秦人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农业生产很快超过了其他国家。商鞅变法的耕战政策,明确为耕为战服务。且商鞅认为,国家如果不主动对外发动战争,则会产生一些闲散人员,一方面不利于国内的安定团结,另一方面会消耗国家有限的财富,败坏国民的风气,于是在强大的农业生产基础上,秦国建设了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并且秦人若要摆脱低贱贫穷的处境,只能通过耕作生产和努力作战两条途径,使得自己从被剥削阶级变成剥削阶级,掌握生产资料。战国时代的变法,主要都是法家在领导,但是只有秦国成功了,这是因为秦自春秋以来不断巩固君主集权,秦没有很多奴隶社会那样的宗法关系遗存,宗族势力不能摆布国君,
10、而商鞅变法的政策,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君主一人的权利,且得到秦民的大力拥护,于是变法得以在秦国成功。秦所处的关中平原,它的东面,是狭长的崤涵险道,它的东南面,是秦岭夹缝中的武官道,秦在这两面分别与魏,楚两强国交界。商鞅变法之初,秦国首先通过欺诈手段,控制了原来魏国在河西地区,从而完全掌握了秦向东的唯一通道,另一方面,秦与楚在武关附近,自秦惠文王到秦昭王时代,秦国通过外交欺诈与军事打击两种手段,将楚国势力彻底赶出陕南地区,从而完全控制了武关道,这样秦国在地理上完全占有了优势,为秦的最终统一打下良好的基础。(结束,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秦王朝此刻似乎已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但它留给历史更多的
11、却是自豪,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中国人受用了二千多年,有请第三小组同学代表交流:第三课题组代表: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的战争取得胜利,秦王嬴政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地位。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至此,皇帝集全国政权、司法、军事指挥权
12、于一身,国家的法律和政令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意志,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公元前213年那场著名的宫廷辩论之后,秦始皇干脆下令取消了殿前议事的制度,真正开始说一不二了。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三公”之下
13、设有“九卿”。“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相互牵制,都是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最初所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战国时代,首先由三晋建立起以郡
14、统县之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设立郡县管理。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设立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4】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其一,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其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其三,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但是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如“焚书坑儒”等),容易导致秦朝统治残暴,社会基础
15、受到严重损害,促成秦的灭亡。最后,这一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结束,热烈的掌声)主持人:“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乃秦统一以前的杂乱现象,这种现象对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极大的不便,那么,秦统一后这种现象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请第四小组代表阐明自己的观点:第四课题组代表: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1】统一文字汉字产生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
16、和急剧变化,各地文字的形体和读音都有所不同,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许慎说文解字序)的现象,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阻碍。 面对这种情况,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21年发布“书同文”的诏令,规定以秦国小篆为统一书体,与小篆不同者全都废掉。为了在其它六国推广小篆字,秦始皇命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书写乏颉、爰历、博学三篇,作为文字范本。小篆的创制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秦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文化典籍的传承。秦统一文字结束了我国自战国以来文字异构丛生、形体杂乱的局面,有利于各地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统一。 【2】统一货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商品经
17、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铸币也往往不同。但是,铜币已成为当时流通领域里的主要货币,各国的铜币在形状、大小(见图)、轻重以及计算单位上却有很大差异。币制的不统一,严重阻碍着各地商品的流通及统一国家的财政收支。所以,秦统一后颁布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明确规定货币种类。秦朝的法定货币为黄金和铜钱,黄金属于上币,铜钱属于下币。铜钱为统一的圆形方孔钱制式,上面铸有“半两”的字样,每钱重十二铢。“半两”钱在体现皇权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境。货币的统一促进了经济上统一局面的发展,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其制钱的制式,奠定了各朝铜钱基本制式,开创了中国货币史新纪元。【3】统一度量
18、衡度量衡是商品交换中所必不可少的,也是国家收取赋税的重要标准。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其它六国的度量衡器。统一后,秦朝的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以十为进位制度;量制方面以龠、合、升、斗、桶(斛)为单位,也是十进制;衡制方面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进位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一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至此,度量衡混乱的格局大为改观。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维护中国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结束,热烈的掌声)主持人:灿烂的阳光无限温柔地将大地揽入怀中,试图温暖每一个角落,往往顾此失彼。有人认为“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
19、之一,那么我们的同学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呢?请最后一组同学代表发言:第五课题组代表: 正确看待焚书坑儒一、所谓的“焚书坑儒”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公元前213年,在秦始皇的咸阳宫酒会上,周青臣大拍马屁,说什么之前没人有陛下威言、品德,博士淳于越反驳说,从没听说做事不学古人能长久,丞相李斯听后大为不满,向始皇倡言除博士之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都烧掉。秦自商鞅变法后,依靠法家的严刑峻法大大提高了它的军事实力和行政效率,秦始皇自然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同样值得分析还有“坑儒”事件。“坑儒”起因于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的仙药,有两个方士候生和卢生双练“奇药”骗得始皇信任后,带着大量钱财逃跑了。于是令秦
20、始皇愤然,责令追查逃跑的方士和借口此事背后诽谤朝廷的儒生,经审讯,被逮着的及其供出的“犯禁者”中有些是儒生,秦始皇大怒之下将460多名儒生坑杀在咸阳城郊。即便如此,比起长平之战秦将白起杀40万降卒来,坑杀460余人又算得了什么。但确实司马迁时代,并没有“坑儒”一说。既然是两个实际影响并不算太大的事件,为什么会以至固定地作为文化摧残的象征符号?一定有人作了手脚,进行了故意的夸大。 二、司马迁最早将秦始皇“焚诗、书”和“坑术士”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夸张地认为至使了“六艺从此缺焉”;而针对孔子治国之本六经的破坏,在承继人的司马迁眼中,其罪莫大。因此两次后果本不算严重的事件被联系,并由此自然推衍而夸
21、大。真正歹毒的是郑冲将“焚诗、书,坑术士”改成“焚书坑儒”。他屈学干政,为政治现实不惜造假作伪、删改史说,将儒学作为绝对之儒教,为文化专制的儒教政治效命服务,根本上背离了孔子的真精神。这便是郑冲刻意厚诬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正原因 。历史总是很容易就被某些有用意的人利用作借口,人云亦云而三人成虎。好在真正的史家坚定地相信史实的唯一存在,并习惯于处理层层歪曲删改的史料以尽可能地复原历史的真实,只要不是全部史料统统被烧光。(交流结束,再次响起热烈的、长久的掌声)主持人:交流到此结束。请同学们简短地谈谈自己的感想。(略)主持人:下面请评委点评。学生评委点评:本次探究活动,体现了同学们参加课改的积极热
22、情,大家分工查阅资料,小组交流时听得很认真,组织纪律性好。小组交流结束后,又提了很多问题进行质疑,促进了相互间的学习和提高。但当同学们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演讲的同学很少脱稿或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表述不当,大多是急着找材料上的答案,这也许与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掌握不足有关,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之,我认为本次探究活动很成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不要仅局限在历史一个学科上。谢谢!主持人请担任本次探究活动顾问的历史教师点评:教师点评:总体来说,同学们进行了很充分的准备,查阅了许多资料,而且能选择有效的信息为已所用。表述自然,生动有趣,声音宏亮,有理论也有史实,如讲“焚书坑儒”时,能从不同的角度阐
23、发自己的观点,提出的论点虽然不是很成熟,但颇具探究水平。其次,提出的问题较有针对性,思维也较缜密,通过列举一些史实进行对比,展开分析,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讲解的同时,能展示所收集到的一些图片进行传阅,引发了学生的兴致。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一些锻炼,这些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还要加强,语言还应简洁些;二是对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的掌握比较凌乱,表述不够完整,出现一些史实的失误,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学习。主持人宣布优胜组,当场发给奖品给予鼓励。宣布活动结束。活动成果:1、现场全程录音、拍照,让这场活动永远注入学生的心里,激发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的兴趣。2、以编辑历史板报或制作历史课件等形式展示本次活动的成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与其它班级开展交流,并记入个人学生成长档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