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析报告(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析报告(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析报告一、专业目标和课程定位(一)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法规和业务流程,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具备较强的自信心、独立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突出的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能够在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及从事管理、对外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人才。本专业要求: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务操作能力和分析方法;2.能够较好地运
2、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3.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6.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二)课程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开设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大三第一学期,前期学习了经济学、经济法等课程,为该课程的开设奠定了
3、理论基础;而该课程的开设又为后期的专业选修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该课程每周2节课,学分2分。二、教学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因此,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人才是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本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及各职能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4、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二)能力目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三、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流程为主线,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系统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前沿问题和最新思潮进行介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分别
5、是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员培训、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为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后面几章对应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每个职能模块基本都是按照概述、流程和方法的思路安排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章 节内 容学 时 安 排理论课时实训课时1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02第二章工作分析403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404第四章人员的招聘与选拔425第五章人员培训426第六章绩效管理407第七章薪酬管理4总 计28432 (二)教材选择和参考资料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
6、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对教材讲解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进行作业。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材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内容的吸引力和应用性两方面。在教材方面,我打破了“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材包括主课教材和辅助教材两类。主课教材我选用了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陈树文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向读
7、者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理论体系,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案例,使本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当然,再好的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清华大学郑晓明教授的人力资管理导论及其系列教材,葛玉辉、陈维政、董克用等专家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使学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本课程需要配套的参考资料:1.郑晓明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郑晓明,吴志明,工作分析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晓明,郭京生,潘立等著,人员培训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郑晓明,
8、刘新民著,员工关系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郑晓明,绩效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郑晓明,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彭剑峰编,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8.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陈维政等,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赵曙明编译,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1.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编,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付亚和等,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3.王丽娟,员工招聘与配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9、四、重点和难点把握整个教学的得失,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把握和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难点一般有两层含义:其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其二,学生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内容。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重点为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的流程,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五个职能模块的工作流程。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五个职能模块的工作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在听课、回答问题、书面作业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对学生
10、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基本学情和学法指导 (一)基本学情该课程开设的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在此前的两年时间里,学生已经学完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大部分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大三本科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对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学习能力方面,经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各种实验实训,学生基本具备了阅读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随着知识储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局限于枯燥的理论,更多的
11、倾向于了解学到的理论在于企业中的实践应用,特别是和本专业相关的贸易、营销、管理等岗位的实际操作。 (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它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动地运用于学习实践,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行为。本课程用到的学法指导有以下几种:1.讲授式指导法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基本程序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理解、内化这种学习方法。例如招聘与选拔的讲授,就是从招募选拔录用
12、评估的基本程序进行讲解的。2.训练式指导法训练式指导法是通过训练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比如面试、校园招聘等,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演练。因此,本课程会运用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等具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理论之后,进行训练。3.纠正式指导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针对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另一方面对该课程的实践模拟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4.问题式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堂新课开始前,都会对上次课程或者本章课程的内容提出问题,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
1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多年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积累,本课程已形成了以职能概述(介绍概念、原则、作用、关系等)职能程序职能方法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使用的教学方法有:1.案例教学法精选案例,以团队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通过学生代表上台讲,教师和台下学生提问、点评等明晰知识要点。2.分角色扮演法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扮演参加校园招聘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公司老总及其他部门主管,其他学生为参加校园招聘的学生,由公司主管在教室内做校园招聘的宣传,由学生现场投递简历。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形象直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体现了“以学生为
14、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3.仿真模拟训练法由各个小组模拟真实面试情景,有面试官和被面试者,按照面试的程序进行模拟,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面试工作过程的全方位训练,模拟训练推动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面试技能。(二)教学手段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包括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全面讲授推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七、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身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必须与教学
15、紧密结合,寓教于考,以考促学。本课程改变过去单纯闭卷考试考核的方式,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20%)、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评价(占总成绩的20%)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占总成绩的60%)。 (一)形成性评价考核 形成性评价考核是指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其目的是将考核评价嵌入学习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每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例如在工作分析一章中,会布置学生对班级班干部的各个岗位进行岗位分析的任务,并完成各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在员工培训与开发一章中,会布置学生设计培训效果评估的调查问卷;在员工招聘一章会让每个学生
16、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和校园招聘简章等等。(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评价因为整个课堂的体验式教学基本以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因此,需要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堂课,我就将全班学生进行了团队分组,由各团队选出队长,并给团队命名,提炼团队口号,设计团队的队歌。在每个章节教学活动中,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的活动或任务,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尤其对小组表现出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打分。(三)终结性评价考核终结性评价考核是指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人力资源管理的闭卷考试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
17、考题类型和比重大致为: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题(16分)、简单题(24分)、论述题(10分)和案例分析题(10分)。 八、教学反馈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馈的来源主要是同行反馈和学生反馈。 1.同行反馈通过听课、评课,督导组老师和同事对课程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们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自开课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评教均为优秀。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李朝辉在专家督导组评价中获得优秀,同事听评课反馈效果都很好。 2.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的途径主要有
18、课堂教学反馈和学生评教两种。课堂教学反馈是指通过对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及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评教是指学生填写调查反馈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本人对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以改进教学质量。李朝辉老师经常在下课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对老师讲课情况的反馈,同学李老师的课程在学生评教中的结果反馈一直非常好。 (二)教学效果课程进度安排合理,顺利完成了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合理、重难点把握得当,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以上各方面的设计,达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的目的,并且选课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