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答: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特定的研究主体和范围;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2. 智者学派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思想。主要人物:普罗塔哥拉(智者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他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主张:1、提出了人类社会和国家起源的假说2、主张平等、民主,主张建立法制3、应当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高尔吉亚(演说家、政治活动家。观点男主外女主内治理国家是男人的事),、(提出一种彻底的平等观点,包括奴隶主和奴隶)政治观点:1研究对象从对自然和神
2、的研究转至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法律问题。2自然与约定(法律)的关系。3关于平等的思想3.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及评价。政治思想:(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即贤人政治。(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4)反对主专政、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5)城邦应注重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的美德。评价:不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但他的思想对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以及整个西方的政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4. 柏拉图的著作、主要思想及评价。
3、(理想国 哲学王的思想)著作:柏拉图一生著作很多,他的著作一般采用对话的形式写成,特别是常常以苏格拉底的名义,阐述自己的思想,流传至今的尚有40余部对话集。其中直接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有理想国(国家篇共和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主要思想:(一)理念论哲学基础1在理念来源问题上他认为理念来自于人类不朽的灵魂之中;2静思默念获得理念。(二)理想的国家(正义的城邦)1关于城邦的产生:城邦的起源于社会分工2分工模式:A统治者 理性(天性) 智慧(特征)B保卫者 意志(激情)勇敢 C生产者 欲望 节制 3对分工合理性的论证 4正义的国家: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
4、、国家就实现了正义。(三)哲学家执政的思想(哲学王的思想)理想国的核心内容:A选择哲学家当统治者的原因:认为他们有知识,“美德即知识”。B对城邦的改造,具体措施: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废除私有制实行共和,主张实行公妻制,教育对所有雅典公民。C怎么来选择哲学王:优良基因、从小进行教育、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四)政体思想柏拉图把他所设计的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称为“贤人政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贵族政治”。哲学家统治是最好的政体。但是,柏拉图承认,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四种变态政体,依照优劣次序分别是:荣誉政体(军阀政体、武力政体);寡头政体(富豪政体、财阀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专
5、制政体、暴君政体)。在政治家篇中,他按统治者是否依法统治而把政体区分为两类,即:守法的(正常政体):王制贤人制民主制;不守法的(变态政体):民主制(暴民制)寡头制僭主制。认为政体是循环的,政体循环理论。(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强调法制 接受了有限的民主制即混合政体 在社会经济自制度方面,土地应分给平民耕种,但所有权归国家即公有私用。(六)教育思想 评价:1重大贡献在与把哲学和现实结合起来; 2对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西方政治思想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3他是西方空想主义的始祖,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4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他可是称得上文化专制的始作俑者。5.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主要
6、思想及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政治学)著作: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非常丰富。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的书目共有154种383卷。可惜大部分都佚失了。主要的政治学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广泛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还有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主要思想:1哲学基础:四因说(事物发展四个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2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n(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一)城邦(国家)产生的原因(自然的产物)首先,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去探讨城邦(国家)形成的原因。其次,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城邦产生的原因时,把城邦(国家)看成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标。n n (二)城邦(国家)产生的过程:亚
7、里士多德指出:城邦(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社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即城邦(国家),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 n n (三)城邦的本质 :城邦从本质上说是多元而非整齐划一的,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中的共同体。因此,城邦就是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公民是享受政治权利的人,城邦是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n (四)城邦的目的(最求最高的善:外物、躯体、灵魂诸善)n 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通过城邦协调各个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3政体分类(一)政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
8、那里,“政体”一词与“政治制度”、“政治形式”、“宪法”、“宪政”、“城邦形式”等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含义互通的。他所说的政体,就是对城邦中的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种制度或安排。亚里士多德语 n n (二)划分政体的标准;第一,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第二,根据统治者的目的,即统治者是只照顾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邦的公共利益。据此,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n 正常政体包括: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包括: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5理想城邦的特征n (一)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为了体现正义、实现长治久安,亚里士多德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应该以“中庸
9、”为原则,应该由中产阶级来执掌政权并且建立一个共和政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既然是人类本性使然,那么,每个公民在本性上就应该参与政治。(二)财产私有公用评价:1是政治学的创始人;2确定政治学的研究对象;3对后世政治思想影响深远。6.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异同。答:(一)不同点: (1)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理性的色彩,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有现实主义色彩 (2)柏拉图主张建立混合政体,主张君主制的智慧和民主制的自由混合起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建立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国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讲述主体公民的利益为宗旨,以法治原则为手段 (3)柏拉图的正义论实质是另一种等级正义,是建立在将社会和公
10、民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基础上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实质在于平等的公正,是一种公民都能享有的正义 (二)相同点:二者的法治论都认为法律是比较好的统治方式,都认为法律是有普遍性、权威性、正义性,都认为应根据全体公民的利益来制定法律7. 名词解释:智者学派 “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到公元前5 至前4 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批周游于各城邦,收取费用,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不是思想统一的学派,但他们是在希腊政治思想界开风气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后来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出发点和思想源泉,代表
11、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主要观点有:1研究对象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至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法律问题。2自然与约定(法律)的关系。3关于平等的思想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 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答:1突破了狭隘的城邦观念,共和国思想取代了古希腊的城邦观念;2由于帝国的建立,集体主义政治观被个人主义取代,并产生一种新的观念:种族平等和世界主义的观念。3罗马人是一个重实际,轻理论的民族,因此缺乏独立的思想体系,实践色彩浓厚。4罗马法学对于政治思想有很大影响,此时期政治思想被称为 法学政治观5罗马的政治思想是沟通近代思想的中介。2.
12、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芝诺)。代表人物:芝诺(飞矢不动)主要思想:1最早提出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n 2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生的目的:有德行的生活,与自然一致。人生的方式:顺从自己的本性,即为自由人。自由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n 3、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是由理性的。适用于奴隶和外邦人)4最好的政体是混合政体(平民、贵族、国王) n3. 波利比阿的思想。(历史)波利比阿认为,罗马人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体制,即混合政体(起分权和制约的作用执政官、元老院、平民大会)。n 波利比阿已经意识到: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应该有一个互相制衡、分工合作的机制。循环政体,有机体,六种(君主政体
13、、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4.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论共和国论法律)答:(1)关于神是最高的主宰,相信天道神恩。(2)关于自然法 认为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是自然的权利,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高于一切人们立法的权威,不具有强制性,成文法依据自然法而定,具有强制性。西塞罗认为,自然法就是植根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它永恒存在,普遍有效。n n (3)关于国家 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国家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源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政府爸妈不的法律是为了使人们幸福
14、安全,制定法律要以自然法为基础,判定法律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也是自然法。(4)关于平等的思想n 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既然如此,并且人类具有共同的理性,那么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n 西塞罗还强调,现实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平等也意味着任何人不应该享有特权。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不应该有个人例外的法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n n (5)关于政体的思想n 认为最合理的政体是共和政体,认为官吏应该依法享有权利,对官吏权利要加以限制。共和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要依法行使权力。执政官与君主的最大区别在于,执政官的权
15、力不能高于一切,执政官要依法行事。5. 罗马法学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答:(1)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形成权利的概念。(2)罗马法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3)罗马法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6.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上帝之城)答:(1)信仰高于理性(相信圣经的绝对权威,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 (2)提出双城理论 (国家由所爱的食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世界上存在着“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前者指基督教会,后者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3)奴役是必须的是对现实统治合法性进行批判。(奴役是对原罪的惩罚,世人无平等)(4)信仰自由,人有自由是对上帝信仰的自
16、由。7. 名词解释:斯多葛派 是化时代一个有极大影响的思想派别,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的创始人是芝诺,在公元前300年在雅典的一个画廊里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学派由此得名。晚期主要流传于罗马帝国,核心思想是伦理哲学,主要政治思想是:自然法、人的精神自由、人人平等的思想,他认为混合政体是最好的政体。波利比阿 希腊麦佳罗城邦人(前 201-120 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第一个用希腊思想对罗马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主要著作:历史。主要思想:他继承发展了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在罗马制度中提炼总结出分权制约平衡原则
17、,是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的想政体是混合政体。西塞罗 (公元前106 一前42 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论共和国、法律篇。主要思想:共和思想,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自然法的思想;人人平等的思想认为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理想的政体是混和政体思想。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奥古斯丁 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354-430 年),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政治思想家,教父学最高权威,被誉为圣 奥古斯丁。主要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主要思想:对罗马灾难原因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解释,人的原罪与上帝的恩典。政治学中提出双国理论,即上帝之城与世上之城。系统阐述了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与国
18、家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基础,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1. 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答:(一)中世纪政治思想虽然有大量的创新,但政治学理论却处于不发达状态 w (1)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在教权与政权的斗争中产生的,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有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更没有产生系统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 w (2)中世纪政治思想没有获得独立的表达形式,没有从神学、哲学和法学中独立出来。 w (二)基督教神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 w (三)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是中
19、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w (四)从政治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看,中世纪政治思想属于多元复合型政治思想2. 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及政治思想。(神学大全)著作:神学大全政治思想:1、信仰与理性 承认人的理性的作用,但理性在阿奎那的学说中并不是基础和目的,而只是方法和工具。信仰才是根本的、决定性的,理性要为信仰服务,阐明信仰所指示的真理2、国家的起源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国家产生于人的本性。但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归根结底,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3、国家的目的性质 国家的目的首先是要维护各组成部分的秩序与和平,此外,国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公民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阿奎那肯定了国家的作用,但又指出了国家的局限性,在
20、他看来,国家只能实现人的部分的、属于尘世的快乐,而无法获得最高的、与上帝享受的快乐。而这只能靠天启、神恩,并通过教会完成。所以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世俗君主要实施仁政。4、法的理论1法的概念“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动标准或尺度2法的本质:受理性节制的意志,而人的理性是上帝理性的体现,所以法的本质是上帝的理性3法的目的: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4法的特征:强制性5法的分类 永恒法:最高的法,一切法的源泉。自然法:管理人类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人法: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
21、5、人生而不能平等,奴役和统治是神的安排。社会存在着两种服从形式即奴役式的和非奴役式的。基督教徒对世俗政权负有服从的义务。3. 但丁(论世界帝国)和马西略(和平的保卫者)的政治思想。但丁(论世界帝国):1批判教会,认为教会是黑暗的腐败的2教权和王权的分权理论,认为教权和王权都来源于上帝,两者互不同属,应各司其职。 3为实现世界和平造福人类,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体。马西略(和平的保卫者):1哲学思想 双重真理观(天启的真理,人的来世生活;哲学的真理,人的现实生活。) 2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国家的产生来源于家庭,是村落的自然发展过程,目的是实现人的良善的生活。3国家的政体正常政体包括:君主政体、贵
22、族政体、共和政体n 变态政体包括: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最好的是民选的君主政体。4核心问题是王权和教权的关系,1承认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2教士是构成国家必不可少的等级,但没有政治上的特权。3教会无权干涉世俗权力。 总之,排除教会对国家的生活的干预。5法律的思想 人民的权力问题:法律应该体现人们的意志;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法律的监督;法律分成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现实人们的法律,引导人们在现实达到最高的目的)、神法(在来世起作用,只在心里上的威慑。)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1. 名词:文艺复兴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复兴,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是资阶级乃至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23、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推翻神学束缚,具有世俗的特征,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人道主义 是起源于时期的一种,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 法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的积极作用。 路德 (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和鼓动者。德国宗教改革领袖,新教思想家。主要著作: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基督徒的自由。主要思想:因信称义思想,人人可以和上帝沟通。教权和王权关系,教权低于王权,服从于王权。主张建
24、立民主教会,反对教级现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反对革命。思想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利益,推动西方宗教改革,在舞群众反封建斗争产生重要影响。加尔文(1509156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加尔文教的创立者。宗教改革领袖之一,新教思想家。主要著作:基督教要义是他阐发自己宗教改革思想最系统最主要的著作。主要思想:预定论,世俗政权合法论,关于政体主张是实行贵族和平民相结合的政治体制,但无论何种,都要依法行政;王权不可侵犯。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更加系统具体,更加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现成的理论武器,对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2. 康帕内拉的政
25、治思想。(太阳城)尖锐的揭露抨击当时的贫富对立的罪恶世界,指出私有制带来的恶果,以及遍布社会的利己主义所引起的祸害,即诡辩、伪善、残暴。他还揭露统治者的腐朽。理想社会太阳城实行财产公有的公社制度,在管理制度上实行政教合一的形式,全体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民主选举领导人官员有权批评政府的工作。太阳城是既乌托邦之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又一篇重要文献。3. 马基雅维里的著作、政治思想及评价。(非道德政治观、君主专制论、马基雅维里主义)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政治思想:1权力政治观(非道德政治观)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历史和现实;人性论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国家的起源人性的需要;国家的核心
26、问题:政权;人性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一改古希腊罗马人性善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成为近代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思想家。权力政治观(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的本性对国家的本质有重大影响。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的邪恶本性。国家与政治的产生,不仅与道德无关,而且恰恰是人类非道德的产物。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与目的,不是为了那种先验的正义和道德的良善,更不是救赎所谓堕落的人类。(2)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实力的较量,只有不择手段地使自己增强实力,并取得权力,才能在斗争中成为强者。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
27、的夺取与维持。权力既是政治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追求的目标。权力的基础:法律、军队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脱离了伦理和神学,权力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核心。古希腊罗马政治家都把政治的核心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把善作为国家生活的最高目标,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观仍把善作为政治的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从人间被搬到了天国,把上帝作为最高的善,马基雅维利摆脱了古代伦理政治观和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束缚,从人性恶出发,创立了自己的非道德、非神学的权力政治观。2政体思想(一)政体的分类国家的政体有三种形式,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但这三种政体也有可能发生变形,变成三种非正常的政体,即暴君政体、寡头政体、群氓政体。(二)理想的
28、政体:共和政体第一,共和政体符合自由、平等的要求,保护私有财产,防止其落入一人之手第二,共和国里无须担心统治者营私舞弊,因为统治者都是选出的,贵族处于人民权力之下第三,共和制有利于人民在统治过程中发挥作用。马认为,参政者众多的政体更为稳定,因为人民比较精明和坚定,具有比统治者更好的判断力(三)建立秩序的需要:君主专制实现理想的共和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人民的德行和社会的秩序,而这在当时的意大利是不具备的。因此应该借助于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秩序,在秩序建立之后,共和制仍然是必要的。3、权术论(一)仁慈与残暴(二)爱戴、畏惧与憎恨(三)守信与无信(四)君主应效法前人,吸取历史经验,提
29、高个人能力,善于用人,亲贤臣,远小人评价:1他是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表,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2他是近代国家学说的奠基人,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3他的研究方法摆脱了神学和道德对政治学的束缚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研究政治学;4在统治术上,第一个研究统治术的思想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不择手段的实行统治对后世的统治者消极影响。4. 布丹的著作及政治思想。(主权论)著作:国家论六卷政治思想:1国家理论 国家的起源 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国家与家庭的区别 家庭式私有的,国家是共有的。 2主权理论 主权的性质(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城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特
30、点:永久性、至高无上性不受法律约束性,绝对性: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永恒性:不受时间、统治者任期的限制,永恒存在。主权的内容:1.立法权2.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3.任命官吏权4.最高裁判权5.赦免权6.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7.铸币权8.度量衡的选定权9.课税权(须得人民同意)主权受自然法和神法的限制:布丹强调主权的至高无上的性质,但准确的讲,他所指的只是不受人间的约束,至于神法和自然法,主权者是不能违背的。主权者“听从于自然法,就是说,他根据自然的正义统治他的臣民并且指导他们的行动,这种自然的理性是他清楚明白的认识到的。”神法和自然法的内容: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维护正义,促进臣民
31、的美德,主权者未经被统治者同意,不能征税。只有符合自然法和神法的政治组织才能被看作是国家。正因为主权者受到了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所以主权者在遵守神法和自然法的前提下便具有了一种在人间至尊的地位3主权者与公民:公民之间在权利上是不平等的,贵族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所有公民都有服从主权者的义务,并享有受主权者保护的权利;主权者与公民之间更无平等可言。主权者有权支配臣民,但不受臣民的任何约束。对主权者的约束只有神法和自然法,即主权者要关心臣民的福利,不得侵家庭的私有财产,同时履行自己与臣民之间的契约。布丹主权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作为国家,必须具有主权,必须在其内部有某种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事务的权力,
32、而这种意义的主权的确立也正是受到各种限制的封建国家向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过渡的重要一步。3政体理论(一)国家形式国家形式由主权者的人数决定。依据主权者人数不同,可以把国家形式划分为三种,主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的,是君主政体,主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是贵族政体,主权掌握在多数公民手中的是民主政体。根据主权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原则,混合政体是不可能存在的合法的君主政体是三种国家形式中最为优良的,原因有三:第一,君主国的主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不会受党派纷争的影响,可以调和各种要求和愿望第二,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当机立断第三,君主制最适宜于开拓疆土,缔造伟大的国家布丹极力反对暴君制,即违反了
33、神法和自然法的君主制,暴君虽然有主权者的资格,但他却肆意奴役和残害大众,所以他主张“暴君可抗”,臣民可以起来推翻暴君的统治,甚至可以杀死暴君。(二)政府形式依据行使权力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政府形式。一个人行使权力的是君主制;一些人行使权力的是贵族制;多数人或全体人行使权力的是民主制;国家类型与政府形式可以不一致。4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不能平等权力和义务的统一,表现在:公民之间是不能平等的,主权者和公民之间的权力不平等,主权虽然至高无上,但受到神法和自然法的制约。外国人和公民之间的不平等。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1. 名词:普芬道夫:德国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然法学派的著名代表。
34、代表作有:法理学基础、自然法和万民法其主要政治思想有:自然法理论,这是普芬道夫全部政治思想的基础,特别是自然义务的思想为西方近代国家法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消除战争带来的灾难,促进欧洲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家理论:用契约论来阐述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这一理论明显带有开明君主制度辩护的特征。2. 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及评价。(国际法的原则)政治思想:1自然法理论(一)自然法的概念格老秀斯的自然法思想是在批判中世纪神学、继承古代自然法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法的渊源:人的热爱生活的本性。人的本性要求过一种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人们对有秩序的和平生活的共同要求是一切法律的根源,也是自然法存在的依据,“人的
35、这种本性是自然法之母。”在格老秀斯看来,理性是人人都有的天赋能力,假使没有上帝,人类也可以可以依据自己的理性行事,人们只要保持着正常的理性状态,其行为就是公正的、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不义的,换言之,理性是判断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格老秀斯的自然法理论是对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批判,开始了西方用理性主义的政治思维阐释自然法理论,构建政治学说的历史。(二)法的分类格老秀斯把法分为两大类。导源于人类理性的是自然法,导源于意志的是意定法,意定法包括神法和人类法。自然法是其他法律的基础,普遍的适用于全人类。神法低于自然法,但高于人类法,是人类法的第二个基础。在格老秀斯的自然法学说中仍然为神法保留了位置。(三)
36、自然法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卫和自救的权力,包括自由权、财产权、要求偿还所欠债务的权力天赋人权由此可以看出格老秀斯的自然法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私有财产。他把财产权和自然法相联系,作为自然权利的最高原则,开启了近代西方政治学说对私有财产论证的先河。这种思想后来经过洛克等人的发挥,成为所谓天赋人权的一项主要内容。(四)正义的战争史符合自然法的 理由:自卫、恢复财产所有权、惩罚2主权理论(一)国家的起源社会契约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难免出现争夺和冲突,分散的个人和家庭无力抵抗强暴的侵袭,于是在理性的驱使下,人们相互之间达成协议,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人们订立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在于“
37、为了运用公众的力量,并征得公众的同意,保证每个人使用自己的财产。”(二)主权理论格老秀斯在政治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主权理论。1.主权的界定“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也就是说主权不仅对内(国内权力)是最高的,而且对外是独立的。2.主权的内容颁布、执行法律、任命官吏、征收税赋、决定战争及缔结国际条约的权力3.否定人民主权,建立群主主权虽然人们有权抵抗侵害,但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国家有权制止人们彼此之间毫无节制的应用这种权利。为否定人民主权,格老秀斯做了如下论证:第一,人民不能随意
38、改变政府形式第二,主权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主权者对主权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可以购买和赠送第三,政府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人民的福利,君主治理国家时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格老秀斯虽然反对人民主权,但他认为,如果主权者违背法律或国家的利益,把国家转让给他国,或使国家变成另一个国家的附属国时,人民不但可以用武力反抗他们,甚至可以把主权者处死。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实际上可以再次缔结新的社会契约,重新建立国家。这显然是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舆论准备。格老秀斯的主权思想既要为尼德兰革命反对西班牙的统治进行辩护,又要为荷兰资产阶级统治和对外殖民扩张的必要性论证。3国际法理论(一)国际法的政治基础:自然法
39、由于自然法所固有的各种正当理由,对所有的民族、国家都适用,因此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国际法也应该得到各国遵守。自然法是制定国际法的依据。在现实中,国际法不一定得到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共同遵守和承认,往往是一部分民族承认,一部分民族不承认,但从理论上讲,国际法的权力来源,是“众人的共同允许,或者最低限度得自许多民族的共同允许。”(二)自然法的目的:寻求和平,减少战争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战争:保护身体与财产,恢复被掠夺的财产,对侵略者的惩罚。战争的目的在于缔结和约,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秩序。同时正义战争的手段也应该是正义的,即要遵循公平和人道主义。非正义战争:上述正义战争之外的战争(三)国际法与万民法在
40、古罗马,万民法是用于处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的法律,其实质是一种国际私法,其主体是个人。这种万民法被有些学者认为是自然法。在中世纪,国际法常用来指团体之间,国家之间交际时满足私人利益的习惯,战争的惯例等。格老秀斯第一次把国际法看作时处理主权国家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其主体是主权国家,改变了古代万民法把个人作为主体的观念。评价:1他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到政治学,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础,从而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l 2他进一步发展了布丹的国家和主权学说,使主权具有了对外独立的意义。 l 3他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了政治学的研究中,从而开创了
41、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l 4他最早在自然法学说中提出了人权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排斥了神学的权威地位,使自然法摆脱了神学,成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l 时代局限性:反对人民主权3.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神学政治论、思想自由权)答:(一)神学政治论l 神学政治论的主要目的是将宗教信仰与哲学分开。斯宾诺莎认为哲学在目的与基础方面都与宗教信仰(即神学)不同。l 宗教的信仰旨在寻求服从与虔敬,而哲学的目的旨在寻求真理。 l 宗教的信仰基于历史与语言,只能求之于圣经与启示,而哲学是根据原理,这些原理只能求之于自然。l 斯宾诺莎还提出了宗教信仰的自由,构筑了一个自由的宗教信仰世界。(
42、二)自然法的理论 自然权力观1自然权利 自我保存 生存权 权力大小决定每个人的力量2自我保存 趋利避害3自然法与国家法 自然法是一切事物赖以成主的自然规律;国家法是人们按理性制定的法律,以自然法为基础 高于自然法(三)、社会契约论(1)自然状态:没有是非善恶观念,没有私有财产。人不受法律的约束,每个人不服从其他任何人。每个人都有生存这一最高的自然权利因而只受自然法则的支配。是非理性状态,受情欲的自配,处于奴役状态 互相伤害建立国家(2)国家的产生:为了安全的生活,人们遵循“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订立契约,将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即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一种统治权力,从而组
43、成国家。节制人们的感情和欲望使人们按理性的指导过和平安定的生活(3)国家的政体 民主制(最好但不可实现) 君主制(反对) 贵族制(可行)(四)、思想自由(1)政治的目的是自由自由:认识和承认客观规律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意志:只有理性控制了情欲才会产生正确的认识产生自由意志。(2)思想自由财产权、信仰和思想自由权永远由个人自己保存。人们在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时,放弃的只是自由行动之权,而保留了自由思考之权。思想言论判断自由是天赋的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人们建立国家的目的是理性指导下过和平安定的生活;服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思想自由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3)行动守法在斯宾诺莎看来,自由就是出于自身本
44、性的必然性而存在、行动和生活,依照理性的指导的人就是自由的。而服从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就是自由。不要损及统治者的权威,不要妨碍国家社会的安宁。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1名词:自由大宪章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习称大宪章。1215年诸侯在骑士和市民的支持下发动反对国王的战争,强迫国王签署了大宪章,它规定了教会、贵族、自由农民市民的一些自由权利,更重要的是对王权的限制,他是欧洲封建社会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件,它开创出了应该乃至西方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后来成为近代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由大宪章乃英国宪政之母。弥尔顿 :(16081679)是英国诗人和政治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斗士和共
45、和国事业的坚定拥护者。政治著作有: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文学著作:失乐园、力士参孙主要政治思想是1对自由的认识,认为自由包括财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婚姻自由等2主张建立没有国王,没有上院的议会主权共和制度,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建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适应了实际斗争的需要,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的影响。均分与选择原则 :这是由英国独立派政治思想家哈灵顿针对政府组织和选举法而提出来的,即均分者不能选择,选择者不能均分,二者一个分,一个选以保证法律制定的公平。国家应该设元老院、公民大会、行政机构,其中元老院提出议案,公民大会进行表决,执行机构即国家行政机构把表决付诸实施。代议
46、制 :这是由英国独立派政治思想家哈灵顿提出,指由选民按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由它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这一制度来源于古罗马,后被运用到英国的议会中,在后世得到进一步发展。2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 财产权问题成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 国王与议会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最终需求。3哈灵顿的政治思想(大洋国、均分与选择原则、代议制理论)1、权威来自心灵素养,权力来自财富占有。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法律体现理智,理智就是利益,共和国的理智就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l 2、均分与选择的原则;官吏的选举
47、与更换;代议制共和国的构想。政权机构:元老院 公民大会 国家元首 3、政府的清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不是个人的事务,而是国家的事业。教育是个人和民族的“尺度”。重视教育。4研究如何巩固政权,出发点是财产因素和心灵素养,提出最好的政体是共和政体。4霍布斯的著作、政治思想及评价。(利维坦 主权学说)著作:利维坦、论政治体、论公民其中利维坦是霍布斯最为重要的一部政治学著作。政治思想:一、国家理论(一)人性论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利或自私的。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在人的天性中,我们发现有三种造成争斗的原因存在。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忌,第三是荣誉。”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霍布斯从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的这种贪欲的本性(二)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在国家成立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人有运用一切手段保全自己的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这种平等表现在:1.人与人之间在体力和智力上大体平等2.一切人对一切事物都有同等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