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总复习(整理全)(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36275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总复习(整理全)(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峡--总复习(整理全)(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总复习(整理全)(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总复习(整理全)(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峡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zhng):重崖叠壁专心-专注-专业夏水襄陵: 夏水:夏季涨水 襄(xing)陵:大水漫过丘陵乘奔御(y)风: 骑上快马,驾着风素湍(tun)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深潭 碧绿的深潭绝巘(y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清荣:指水清树茂 峻茂:指山高草盛三、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 空缺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

2、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 (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五、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隔绝) 绝 哀转久绝(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极)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属 属引凄异(连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 能以径寸之木(用)阙 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 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六、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 略无:毫无略,几

3、乎“阙”通“缺”, 空缺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3、重岩叠嶂 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4、至于夏水襄陵:襄(xing):漫上 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逆流而上6、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宣:传达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回:回旋 9、绝巘多生怪柏:巘(y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10、飞漱其间:漱(sh):冲刷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峻:高而陡峭良多:很多良,很 12、属引凄异:属(zh)

4、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1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早晨 肃:寂静 15、哀转久绝:哀:悲哀 转(zhun):婉转1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七、重点语句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5、绝巘多生怪柏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6、回清倒影

5、: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八、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

6、茂,良多趣味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9、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11、写夏水的句子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2、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3、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九、问题研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7、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3、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6、文章第段和第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答: 第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第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7、归纳本文的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8、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夏季:水势

8、迅急凶猛春冬:景色秀丽奇绝秋季:萧瑟凄凉9、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与朱元思书答案:一、解释加点的词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左右)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急流的水)甚(比)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使寒)树,负(凭借)势竞上,互相轩(往高处)邈(往远处);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成峰。泉水激(冲击)石,泠泠作响;好(美丽的)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平息

9、)心;经纶(筹划)世务者,窥(看)谷忘反(通“返”,返回)。横柯(树木的枝干)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二、翻译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10、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1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

11、,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三、理解。1、用课文原句填空:(1)写富春江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总写富春江山水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写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写富春江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找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1)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

12、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2)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

13、神往。4、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醉翁亭记一、 作家作品: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二、 解释加线的字词(掌握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及句子):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环:环绕。皆:都。诸:各个。壑:山谷。尤:尤其,特别。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14、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中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潺潺:流水声。泻:飞淌,飞泻 于:从。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回:回环,曲折环绕。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于:在。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名:命名。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太守同客人到这里来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

15、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辄:就。号:取别号,起号。曰:叫做。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意趣不在喝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意:意趣,情趣。乎:于。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得:领会在心里。寓:寄托。三、 解释加线的字词(掌握第二段的重点字词及句子):四、 9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 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消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若夫:用在一段的开头,用来表示提出另一事。霏:雾气。开:消散:归:回,这里指散开

16、的云又回聚到山上来。岩穴:山谷。瞑,昏暗。晦:阴暗。10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芳:花。发:开放。幽香:清淡的香气。佳木:好看的树木。秀:草木繁盛。繁:浓阴。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四、解释加线的字词(掌握三段的重点字词及句子):11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

17、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提携:被人拉着手走,这里指小孩。1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而酒精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临:在旁。渔:捕鱼。酿:酿造。泉香而酒冽:互文,即泉冽而酒香。冽,清澈。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杂然:交错的样子。陈:摆放。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宴饮酣畅的

18、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酣:尽兴地喝酒。射:投壶,以箭投壶中。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奕:下围棋。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1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苍颜:脸色苍老。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五、解释加线的字词(掌握第四段的重点字词及句子):1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已

19、而:过了一会儿,不久。1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里渐渐昏暗,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快乐起来。)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上下:树上树下。去:离开。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字是名词,乐趣。1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述:记述。以

20、:用。文:文章。19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谓:为,是。六:一词多义。1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2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若夫霪雨霏霏雨很密的样子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坐落在高处。临溪而渔靠近,这里是“在旁”4谓太守自谓称太守谓谁是5乐山水之乐乐趣乐其乐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七、问答题: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亭的位置?“临于泉上”“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朝暮景色的特点?“日出而林霏开

21、,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春夏秋冬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不可。(水落石出)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这篇课文,抓住“乐”这条

22、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其中核心为_。(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11选文第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琅琊(山) 酿泉)1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

23、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1323、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与民同乐2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2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

24、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1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16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八:课外积累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九:醉翁亭

25、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十、10、中心思想和段意。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的情怀。段意:1、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并引出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2、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及出游的乐趣。3、描

26、写太守、宾客、游人之乐。4、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岳阳楼记复习一、生字、拼音 谪(zh)守 朝晖(hu)夕阴 霏霏(fi) 薄暮冥冥(mng) 霪(yn)雨 心旷神怡(y) 皓(ho)月 宠辱偕(xi)忘 潜行(qin) 浩浩汤汤 (shng) 潇(xio)湘 属 ( zh 同“嘱”)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

27、: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郁郁:形容香气很浓。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重点词: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重点词: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

28、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重点词: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重点词: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重点词: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重点词: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29、,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四、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 范文正公集。作者是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

30、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

31、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

32、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

33、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