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词三首说课(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古诗词三首说课(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汉文系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综合能力考核项目三: 说课 说 课 稿 系别:汉语言文学系 专业:语文教育 学生姓名:王琪 指导教师:杨雅靖 完成日期:2013年3月22日古诗词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课文。该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本课是本组课文的第一课,第一首诗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第二首舟过安仁所写的就是作者杨万里乘舟路过安仁县时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童
2、趣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童趣,短短的16个字却展示了孩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从他们的行为中所透出的只有孩童所具有的奇思妙想。 最后一首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态的描绘,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二
3、)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默写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难点: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三、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对话法和情景创设法。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我会通
4、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寓教于乐,通过情景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如亲临般体会诗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等。(二)学法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大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古诗,首先要多吟诵,再根据诗词与吟诵去理解诗意。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合作交流法和诵读法,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且多次的诵读,从而初步理解诗意。四、说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
5、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总说三首诗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童年那些事。本课我准备按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讲牧童和舟过安仁,第二课时讲清平乐村居。(二)细说三首诗下面我分别说一下我的教学安排:首先说一下牧童,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即:1.听儿歌导入新课课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牧童,让学生听。由此导入古诗牧
6、童,并板书:牧童。这样的安排,我旨在从题目入手展开教学,不但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又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探作者激发兴趣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这对孩子们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自然,也是这也是学习诗词的难点之处。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入: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7、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的引入,我旨在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去窥探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取信息,得出结论,增强了他学习的信心,使他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3.三读古诗品味意境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诗只有用心朗诵,才能彰显它独特的韵味。在
8、此,我采用了“诵读法”,设计了三“读”环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学生初读本首诗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听录音、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并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3)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读品读古诗。我鼓励学生,会读诗的孩子一定能读懂古诗,请你在心里品一品每一句诗,你从中读出了什
9、么? 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此环节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意境,再次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并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体现了学习的阶梯。 读出牧童愉快的心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首诗的特点是叙事抒情,情景交融。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从诗中人物“牧童”切入,让学生边读边悟。猜一猜这是位什么样的的牧童?并体会牧童的心情。4.拓展阅读体会诗作美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赏析如卢肇的牧童和杨万里的桑
10、茶坑道中。 将本课的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真正做到课内外的有机融合,从而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自此,完成了本诗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学习,这也体现了我“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5. 板书设计牧童吕岩铺蓑快乐悠闲卧舟过安仁1关联导入我们了解了吕洞宾笔下的童年生活,再来看看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样的的导入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这样简短的导入也节省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
11、 2初读诗歌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介绍诗人、出读诗歌和理解诗意三个部分。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杨万里的诗歌,对于诗人学生已经较为熟悉。因此关于诗人的介绍我会先让学生来说一说,不足之处再由我来补充。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出读诗歌和理解诗意。读通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范读以及全班齐声朗读等方式使学生将诗歌读正确、流利。对于诗歌的理解,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3品读诗歌会童趣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这样连续的几个问
12、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想象力。同时也有力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感情。4创设情境享受童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往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画或者一个场景,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呈现这幅画或这一场景。在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进行同桌合作,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在同桌讨论之后,对舟过安仁这首诗所呈现的情景进行表演。事先我会给学生一些提示:可以表演出两个小童之间的对话、他们的动作、表情等等。进行情景表演,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情景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孩童时期的语言、行为,感受儿童生活的纯真与趣味。5.板书设计舟过安仁 杨
13、万里 悠闲 童年生活 乐趣至此,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并留作业(预习第三首古诗)。接下来我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这节课讲的是第三首词清平乐村居,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1.引导发现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背诵最近刚学过的古诗牧童和舟过安仁,再引导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快乐。然后再由此导入新课,出示今天的新课,接着通过诗与词的对比观察发现“词”的特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指名读,评议是否正确、流利,重点纠正“乐”、“媪”、“亡”和“剥”的读音。在听录音,进一步校准字音。在讲解字音的同时讲解字词的意思。再全班读,指出缺乏感情后教师范读。再通
14、过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全词的基础上,凭借注释以及学生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先同桌间相互交流,说出已知和未知,再进行全班交流,了解整首词的意思。之后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3.细读课文慢慢品读这首词中有描写景物也有描写一家人的形态的句子。我将这首词所处的环境、翁媪对话和两个儿子劳作、小儿剥莲蓬这几个画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采用读想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借助画面的具体形象,通过朗读感悟这农家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动作等描写体会童年快乐时光展开教学过程。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15、又有效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并且注重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达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4.补充总结深化理解在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之后,我出示了作者简介,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引入作者简介,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引导他们去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小说原作,拓展文学视野,增加文化积淀。补充辛弃疾生平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明白作者写作这首词表达了对这么一种无忧无虑、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赞美之情。5.辅助背诵减轻负担接着,让学生进行背诵。先是根据PPT的画面提示进行背诵,再是离开画面进行背诵。争取在课堂上完成背诵任务,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6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 溪 草翁媪 相媚好大儿 锄豆中儿 织鸡笼小儿 亡赖 卧剥莲蓬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