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5月复习资料(理科)高中数学知识梳理归类-课本习题回归-易错题-典型例题阅读(共7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5月复习资料(理科)高中数学知识梳理归类-课本习题回归-易错题-典型例题阅读(共70页).doc(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数学知识梳理归类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2.集合的性质: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如:,如果,求的取值.(答:)元素的个数:含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非空真子集个数为3.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4.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如:“”是“”的 条件.(答:充分非必要条件)5.若且,则
2、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6.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的否定是;否命题是.命题“或”的否定是“且”;“且”的否定是“或”. 如:“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的否命题是“若和不都是偶数,则是奇数” ;否定是“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奇数”.二.函数7.映射:是: “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集合中的元素必有象且中不同元素在中可以有相同的象;集合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象(即象集). 一一映射:: “一对一”的对应;中不同元素的象必不同,中元素都有原象.8. 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9.求值域常用方法: 配方法(二次函数类);逆求法(反函数法);换元法(特别注意新
3、元的范围).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不等式法单调性法;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判别式法(慎用):导数法(一般适用于高次多项式函数).10.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其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确定奇偶性方法有定义法、图像法等; 若是偶函数,那么;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必过原点(); 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或; 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特点是:“内偶则偶,内奇同外”.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答:)11.函数图象的几种常见变换平移变换:左右平移-“左加右减”(注意是针对而言);上下平移-“上加下
4、减”(注意是针对而言).翻折变换:;. 对称变换: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证明图像与的对称性,即证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轴)的对称点仍在上,反之亦然;函数与的图像关于直线(轴)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轴)对称;若函数对时,或恒成立,则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若对时,恒成立,则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由确定);函数与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由确定);函数与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曲线:,关于,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或;曲线:关于点的对称曲线方程为:
5、.12.函数的周期性:若对时恒成立,则 的周期为; 若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周期为; 若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周期为; 若关于点,对称,则的周期为;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的周期为; 对时,或,则的周期为;13.方程有解(为的值域);恒成立; 恒成立.14.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分离参数法(最值法); 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15.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6.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6、;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在各自的定义域具有相同的单调性;与互为反函数,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有,.17.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18.熟悉的图像和性质 三.数列19.由求, 注意验证是否包含在后面的公式中,若不符合要单独列出.如:数列满足,求(答:).;20.等差数列的性质: ,; (反之不一定成立);特别地,当时,有; 等差数列的“间隔相等的连续等长片断和序列”即 仍是等差数列; 首项为正(或为负)的递减(或递增)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或最小)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也可用的二次
7、函数关系来分析.21.等比数列的性质 (反之不一定成 立);. 等比数列中(注:各项均不为0)仍是等比数列. 22.数列的通项的求法:公式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已知求用作商法:. 已知数列递推式求,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形如,(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后,再求.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 “取倒数法”求通项.23.数列求和的方法: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分裂通项法常见裂项公式; ;.常见自然数数列列公式:; ; 常见放缩公式:.24. 复利问题:按揭贷款的分期等额还款(复利)模型:若贷款(向
8、银行借款)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分期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按复利),那么每期等额还款元应满足:(等比数列问题).四.三角函数25.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弧度().26.对于诱导公式,可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概括;(注意:公式中始终视a为锐角)27.角的变换:已知角与特殊角、已知角与目标角、已知角与其倍角或半角、两角与其和差角等变换. 如:; 等;“”的变换:;28.重要结论:其中);重要公式:; ;. 万能公式:;.29.熟知正、余弦定理 正弦平方差公式:;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 面积公式:;射影定理:.30.中, 锐角中,
9、类比得钝角结论. .31. 会求三角形中线长和内角平分线长32.角的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和两向量的夹角;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注意术语:坡度、仰角、俯角、方位角等.五.平面向量33.设,. (1);(2).34.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和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35.注意: 为锐角,不同向;为直角;为钝角,不反向.3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若,则; ,三点共线存在实数、使得且.37.三角形中向量性质:过边的中点:; 为的重心; 为的垂心; 为的内心;所在直线过内心. 设,. . 为内一点,则.38
10、.,有();.六.不等式39.掌握几类不等式(一元一次、二次、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注意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含参数的不等式;勿忘数轴标根法,零点分区间法.40.掌握重要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若,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等;(2),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41.绝对值不等式:42.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比较法:作差比较:;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 需证,只需证; 反证法:正难则反;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 放缩法的方法有: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将分子或分母
11、放大(或缩小) 利用基本不等式,如:.利用常用结论: ; (程度大); (程度小); 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代数换元.如:知,可设;知,可设,();知,可设;已知,可设. 最值法,如:,则恒成立.,则恒成立.七.直线和圆的方程43.直线方程五种形式:. 提醒:截距不是距离,截距相等时不要忘了过原点的特殊情形.44.到角和夹角公式:45.有关对称的一些结论 曲线关于下列点和直线对称的曲线方程为:点:; 轴:;轴:;原点:;直线: ;直线:;直线:.46.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其中圆心为,半径为. 三角换元:; . 以、为直径
12、的圆的方程;47.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点在圆上,则过点的切线方程为:;过圆上一点切线方程为.48.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一定有两条,如果只求出了一条,那么另外一条就是与轴垂直的直线.4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常转化为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或者利用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解50.解决直线与圆的关系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圆的平面几何性质的作用(如半径、半弦长、弦心距构成直角三角形,切线长定理、割线定理、弦切角定理等等).八.圆锥曲线方程牢记圆锥曲线的定义,尽量结合平面几何知识解题51.椭圆焦半径公式:则(“左加右减”);52.双曲线焦半径:当点在右支上时,;当点在左支上时, ;(为离心率).5 3.抛
13、物线焦半径公式:设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为焦点,则 ;上任意一点,为焦点,则.54.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为参数,).55.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56.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双曲线方程可设为(对于椭圆);57.抛物线的焦点弦(过焦点的弦)为,、,则有如下结论: ;,; .58.对于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以简化计算.59.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遇到中点弦问题常用“韦达定理”或“点差法”求解.但要注意回头检验.60.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的有关结论: 给出直线的方向向量或.等于已知直线的斜率或; 给出以下情形之一: ; 存在实数,使; 若存在实数, 且;使,等于已知三点共线.
14、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定比分点,为定比,即 给出,等于已知,即是直角,给出,等于已知是钝角或反向共线,给出,等于已知是锐角或同向共线. 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平分线.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垂心(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通过的内心.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中边的中线.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是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九.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61.空间距离的求法:注意
15、转化到相关点或利用体积法求解62.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略63.正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则.64.正四面体(设棱长为)的性质: 全面积;体积;对棱间的距离;相邻面所成二面角;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各面距离之和为定值.65.已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因此有或;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侧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有或.十.排列组合和概率66.组合数性质:;.67.排列组合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特殊元素优先或特殊位置优先;捆绑法(相邻问题); 插空法(不相邻问题);间接扣除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
16、所有情况去掉)多排问题单排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适用与指标分配,每部分至少有一个);先选后排,先分再排(注意等分分组问题);涂色问题(先分步考虑至某一步时再分类).分组问题:要注意区分是平均分组还是非平均分组,平均分成组问题别忘除以.68.二项式定理: 掌握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注意第r1项二项式系数与第r1项系数的区别.69.二项式定理应用:近似计算、整除问题、结合放缩法证明70.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为:;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为;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如果事件与互斥,那么事件与、与及事件与也都是互斥事件;如果事件、相互独立,那么事件、至少有
17、一个不发生的概率是;(6)如果事件与相互独立,那么事件与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是.十一.概率与统计71.二项分布记作为参数),.72.记住以下重要公式和结论: 期望值. 方差. 标准差;. 若(二项分布),则, . 若(几何分布),则,.73.总体分布的估计: 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74.正态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式中是参数,分别表示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75.正态曲线的性质:曲线在时处于最高点,由这一点向左、向右两边延伸时,曲线逐渐降低;曲线的对称轴位置由确定;曲线的形状由确定,越大,曲线越矮胖;反过来曲线越高瘦.曲线在轴上方,并且关于直线对称;76.利用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18、数值表计算一般正态分布的概率,可由变换而得,于是有.7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提出统计假设,确定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确定一次试验中的取值是否落入范围;作出推断:如果,接受统计假设;如果,由于这是小概率事件,就拒绝假设.十二.极限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78.函数的极限: 当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为. 当时函数的极限为.掌握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79.函数的连续性:如果对函数在点处及其附近有定义,且有,就说函数在点处连续;十三.导数80.导数的定义:在点处的导数记作.81.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如果函数在点处可导,那么函数在点处连续,但是在点处连续却不一定可导.82.函数在点处有导数
19、,则的曲线在该点处必有切线,且导数值是该切线的斜率.但函数的曲线在点处有切线,则在该点处不一定可导.如在有切线,但不可导.8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指: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即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切线方程为.84.导数公式: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导数:.(为常数);.; ;85.导数的应用:(1)求可导函数极值的步骤:求导数;求方程的根;检验在方程根的左右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函数在这个根处取得最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函数在这个根处取得最小值;(2)求可导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求在内的极值;将在各极值点的极值与、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为最
20、小值.十四.复数 86.复数问题实数化;,;若为虚数,则. ; ;.课本重点例习题回归高一(上)第一章P14例8 P14练习4 P15习题7、8 P21例2、例3、例4 P24习题8 P25阅读材料P28例1 “P28”、“非 P30“真值表” P33例1 P34例2P35例3、例4 P36习题2、3 P38例2 P44例2(2)P46A组10、11、12、13,B组:17高一(上)第二章P54“映射” P54例3 P56习题6 P59例2、例3P62习题6 P65例3 P66习题5、6、 P69例3P711、2、5、6、7 P75例2、3、4、5 P77习题5、6、7P81例3 P823 、
21、5 P86例3 P883、6 P941、2、3、4、5P96例3 P110例2 P113B组3、5、6高一(上)第三章P123 习题3(2) P126例4 P127练习3 P1289、10、11 P129“Sn的公式推导” P130例3、例4 P131练习5、6 P132习题9、10 P133阅读材料 P137例3P137习题5、9、10、11 P139“Sn的推导” P141例3 P142例4 P143练习3、4,习题4、6、7 P144“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 P150A组:5、9、12;B组:1、3、4、5、6、7、8高一(下)第四章P15三角函数线 P30习题6 P41例3 P44习
22、题4P46习题9、10、11、12、15、16 、17 P48例3 P49例4 、例5P51 练习1、2、3 P70例4 P90公式P98A 15、16、18 P100B 3、4、9、10高一(下)第五章P117例5 P124“定比分点公式” P128“投影” P14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解的个数判别P163B 2、4、5、6、8高二(上)第六章P10例1 P12习题3 P12例2 P13例4P17习题5、7、9 P21定理 P23例3 P24习题4P25阅读材料 P29例1 P31例2 P32A:3、4、8、9P33B:2、3、5、6、7高二(上)第七章P37直线的方向向量 P4810
23、、12 P52到角、夹角公式P52例6、例7 P58习题3、7、15 P60阅读材料P68例4 P74曲线的方程 P798、10 P83例2 P86例5P88例6 P903、11 P95例2 P98A:15、19、21 B:3、4 、9、10、11高二(上)第八章P106练习4 P107例7 P111例4 P112例5 P119例3P120习题1 P127习题7 P133习题7 P137习题6P138阅读材料 P143例1 P148B组:2、3、4、5、6高二(下)第九章P11等角定理 P15例3 P19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性质定理P20例2 P22习题6、7 P2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P
24、29最小角定理 P31例3 P34习题11 P38习题5、9P465、6、8、9、10、11、13 P50斜二测画法 P52习题4 P59习题8、10 P77习题4、6、8 P83例2 P86A 9、14P87B3、7、8高二(下)第十章P10310 P106例2 P107练习6 P108例4 P113阅读材料P118杨辉三角 P122习题6、7、10 P126 A 2、3、5 B 1、7、8高二(下)第十一章P137例3 P139例5 P140练习1(4)P141习题3、8、9、11 P14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P146习题2 P149例2 P150练习1、4P153习题2、5、11 P155
25、阅读材料 P159例2P160A组:2、3、4、8、9、 B组:1、2、3、4、5高三第三册(选修II)第一章P7 二项分布、几何分布 P9习题7、8、9 P11公式P13例4 P14例5,公式 P21抽样步骤 P24表格P27条形图 P29直方图 P34正态分布P36正态总体转化为标准正态总体 P37表格、小概率事件P3841“线性回归” P54例1、例2 P59 10高三第三册(选修II)第二章P73例2 P74例5 P76 习题 6、7P79杨辉三角P992、3、4 、5 P100阅读材料 P102“连续” P103性质 P110例2 P113A 10、12 P115B 2、4、5高三第
26、三册(选修II)第三章P118切线 P121导数 P122 例1P128阅读材料P137习题2、3 P138阅读材料P141判断极值 例1 P143求最值 P144例1、例2、例3P157A:11、12、13 B:4、5高三第三册(选修II)第四章P162 例P167例3 P175 A组1、2、3、4 B组易做易错题1.集合与简易逻辑1. 若, 则使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B. C. 或D. 或2. “”是“对任意的正数,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 已知是两个向量集合, 则( )A. B. C. D. 4. “
27、”是“直线与直线平行”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已知命题p:函数(a0, 且a1)的图象必过定点, 命题q: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则( )A. “p且q”为真B. “p或q”为假C. p假q真D. p真q假6. 已知直线a和平面, 则a/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存在一条直线, a/b, bB. 存在一条直线b, ab, bC. 存在一个平面, a, /D. 存在一个平面, a, 7. 命题P:若函数有反函数, 则单调, 命题Q:是和同解的充要条件, 则以下是真命题的为( )A. P或QB.
28、 P且QC. 且QD. 或Q8. 已知双曲线的准线过椭圆的焦点, 则直线与椭圆至多有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 9. 设全集为实数集, 若集合, 则集合 .10. 若, 则 11. 命题p:函数满足. 命题q:函数可能是奇函数(为常数), 则复合命题“p或q”“p且q”“非q”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12. 对于两个非空集合M、P, 定义运算:, 已知集合, 则 参考答案:BAAC DCDA 9、0, 1 10、(0, 3) 11、2 12、2集合与函数、复数1. 设全集,集合, 则等于( )A. B. C. D. 2. 已知映射, 对应法则, 若实数在R中不存在原象, 则
29、的取值范围是( )A. k1B. k13.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B. C. D. 4. 若是纯虚数, 则实数的值为( )A. 2B. C. 1D. 5. 若实数满足(其中i21)集合, 则等于( )A. B. C. D. 6. 设集合,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7. 已知集合, 其中,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8. 设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且满足, 则 9. 若, 且, 则的最大值为 . 10. 若函数的定义域是, 求的定义域 . 1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 参考答案:BBDAD 6、或 7、 8、1997 9、2 10、 11、(1)奇函数 (2)偶函
30、数3.数列1.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前三项之积为8, 则其前三项之和的最小值为( )A. 2B. 4C. 6D. 82.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构成等比数列, 它们的公比为q, 则q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已知数列前n项和(为常数, ), 那么( )A. k=0时是等比数列 B. k=1时是等比数列C. k=1时是等比数列D. k2时是等比数列4. 若, 则等于( )A. B. C. D. 5.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若是单调递增数列,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6. 等比数列前n项和Sn满足, 则公比q等于( )A. 1或B. C. 1或D. 7. 等比
31、数列是递减数列, 其前n项积为Tn, 若, 则( )A. 2B. 4C. 2D. 48. 已知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且公比, 若, 则( )A. B. C. D. 以上均有可能9.已知数列满足:, 则通项an .10. 已知数列、都是等差数列, 分别为的前n项和且, 则 . 11. 设数列满足, 则 . 12.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根据以上排列规律, 数阵中第行的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是 .13. 若数列满足, 则 .参考答案:CDCD DBBB 9、 10、 11、3 12、 13、4.三角1. 已知, 则的值是( )ABCD2. 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
32、则向量的坐标可能为( )A B CD3. 是第二象限角, 且满足, 那么 ( ). 是第一象限角 . 是第二象限角 . 是第三象限角 . 可能是第一象限角, 也可能是第三象限角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 B .C . D . 5. 已知奇函数在上为单调减函数, 又为锐角三角形内角, 则( )A. B. C. D. 6.是正实数,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那么( )A B. C. D.7.在中, , 则的大小应该为( )A. B. C. D.8. 右图为y=Asin(wx+j)的图象的一段, 其解析式为 9. 方程实数解的个数是 10. 设,, 的最大值是 11设函数为奇函数, 中有200
33、9个元素, 则正数w取值范围为 12. 若, 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13. 设函数, 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14.已知函数, (1)求它的定义域和值域;(2)求它的单调区间;(3)判断它的奇偶性;(4)判断它的周期性, 如果是周期函数, 求出它的最小正周期. 参考答案:CCCC CAA 8、 9、199 10、 11、 12、 13、8 14、解析 (1)由题意得sinx-cosx0即, 从而得, 函数的定义域为, , 故0sinx-cosx, 所有函数f(x)的值域是. (2)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 (3)因为f(x)定义域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不关于原点对称, 故f(x)是非奇非偶函数. (4)
34、 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2. 5.平面向量1. 已知ABC, 如果对一切实数t, 都有, 则ABC一定为(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与t的值有关2. 已知O为平面内一点, 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 若动点P满足, 则动点P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3. 已知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 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 动点P满足, 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三角形ABC的( )A. 垂心B. 内心C. 重心D. 外心4. 曲线先向左平移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得到的曲线方程是( )A. B. C. D. 5.
35、 已知向量a, b, 其中a为实数, O为原点, 当两向量夹角在变动时, 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设两个向量, 其中为实数, 若, 则的取值范围为( )A6, 1 B4, 8C(, 1 D1, 67如图, 设P, Q是ABC内两点且, 则ABP的面积与ABQ的面积之比为( )ABCD8在ABO中, , OD为AB边上的高, 若, 则实数为( )ABCD9如图, 在ABC中, AB3, , AC2, 若O为ABC的外心, 则 , , 10. 设点P是ABC内一点, 且, 则x的取值范围是 ,y的取值范围是 11连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点数是m, n, 则向量(m, n)与向量(
36、1, 1)的夹角的概率是 12如下图, 平面内有三个向量, 其中的夹角为120, 的夹角为30, 且, 若, 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CADD CABB 9、2, 10、 11、 12、66.不等式1 设命题甲, 命题乙, 则甲是乙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若, 且,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命题, 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4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a的最大值为( )A. B. C. 0D. 15设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且,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37、. C. D. 6设, 且,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 不等式有解,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A. B. C. D. 9已知函数的值域为,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不等式的解集是 11若, 且, 则的取值范围是 12不等式的解集是 13使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14设, 且恒成立, 则M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BDACD DCBD 10、 11、 12、 13、 14、7.直线与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其斜率为B直线的斜率为, 则其倾斜角为C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
38、, 但斜率不一定存在D斜率相等的两直线的倾斜角不一定相等2方程与所表示的曲线是( )A表示一条直线和一个圆B都表示两个点C前者是两个点, 后者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前者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圆, 后者是两个点3过点A(11, 2)作圆的弦, 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A16条B17条C32条D34条4已知圆上的两点P、Q关于直线对称, 且OPOQ, 则直线PQ的方程为( )A BC或D或5如果直线与圆相交于相异两点A、B, O是坐标原点, 则实数的范围是( )ABCD6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与, 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 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3B2CD7已知集合, 其中, 若,
39、则实数的范围是( )ABCD、8已知点, 满足且, 则( )A直线与线段PQ相交B直线与线段PQ的延长线相交C直线与线段QP的延长线相交D直线与直线PQ不相交9若O1方程为:, O2方程为:, 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方程是( )A线段O1O2的中垂线B过两圆内公切线交点且垂直线O1O2的直线C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D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上的点到两圆的切线长相交10直线过点(1, 1), 则斜率等于( )A3B3CD11过点(1, 2)总可作直线与圆相切, 则实数的范围是 12以点A(3, 1)与点B(2, 0)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过点(3, 1)的圆的切线方程是;过点P(4, 0)引圆的两条切线PM, PN, 则直线MN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