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共2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04124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共2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共2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区域的概念:区域的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而且一直为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地理学: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如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然而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简言之,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经济地理学: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的内涵:1. 区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2. 区域大小、层次或等级之分,进而组合成

2、区域系统或等级体系。3. 区域还可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同质区域是依据所研究的某一种或某类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划分的区域(如农业专业化地区,土地里利用类型区);集聚区域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内在功能联系的强弱程度而划分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4. 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的功能,对内表现为组织区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某个角色。5. 区域对外都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经济实体。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在发展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6. 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有由形成、

3、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两条路径进行:1. 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2. 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相关概念: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

4、(industry):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凡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事业都叫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及演进理论(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1.分类(1)克拉克产业分类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2

5、)AIS分类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tznets)在1971年出版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解释了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条件与结果,并提出了与三次产业划分类似的产业分类,即将经济活动分为: 农业(Agriculture):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业; 工业(Industry):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 服务业(Services): 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取三大产业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该分类法被称为AIS分类法。AIS分类法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是采用这一分类法。(3)我国对三次

6、产业的划分我国直到1988年才开始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第三层次:

7、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为了统一各国的产业分类,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Index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考虑社会产品与劳务的种类、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这一标准分类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

8、(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在每个大项下面又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又分为若干小项,各小项又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四级都规定了统一的编码。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与三次产业分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将上述十大项进行组合就可十分方便地得到三次产业分类。此外,这种分类比较规范,便于进行国际或区际比较。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配第(佩蒂)-克拉克定理配第一克拉

9、克定理的基本内容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并由克拉克(C. G. Clark)于1941年经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由此导致社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的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库兹涅茨法则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

10、兹涅茨自20世纪40年代始根据各国的历史资料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这些研究成果收进了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等书中。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法则基本概念: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又称比较劳动生产率 )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其中: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某部门国民收入/全部国民收入; 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某部门劳动力/全部劳动力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11、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 且不断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幅度基本上是大于它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幅度,说明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1970s后西方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在上升,都在50%以上,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服务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 但呈下降趋势)库兹涅茨法则表明,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

12、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理论评述: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工业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在1931年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 Hoffmann)提出,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比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

13、数”。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 (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为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霍夫曼指数小于1。可见,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逐渐下降的。霍夫曼的分析结论霍夫曼对20多个国家1880年-1

14、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到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比利时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处于第一阶段的有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国;尚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四阶段。霍夫曼进而预言,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以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意味着,资本资料工业在工业化后

15、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理论评述:在工业化前期,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工业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现实的。由于霍夫曼在分析时将消费资料工业等同于轻工业,将资本资料工业等同于重化学工业,因此霍夫曼定理仅在重化学工业与轻工业间适用,即霍夫曼所揭示的是重化学工业化的经验法则。(二)产业功能分类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1.主导产业(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

16、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不一样。(2)功能: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3)主导产业的选择(教材P. 176-178)1)高比较优势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3)高需求收入弹性 4)高生产率上升率 5)高产业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以上5个方面的特征,即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

17、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 区域经济发展成熟期,区域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2.关联产业(1)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2)类型:前向联系(下游)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上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3) 关联产业配套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与主导产

18、业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在一个区域内,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不然,就会重蹈“大而全”、“小而全”的覆辙。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1)概念: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2)类型: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3) 基础性产业配套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4.支柱产业(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2)特点:支柱产业不

19、等同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可能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3)发展对策:对支柱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早衰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5.潜导产业(potential leading industry)(1)概念: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2)发展对策

20、: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1.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3.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4.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如高新技术产业。

21、要素集约度产业演进趋势:资源密集 劳动密集 资本密集 技术密集 (四)其他产业分类1、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 传统产业: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如发达国家的煤炭采掘、纺织、钢铁、造船、一般机械制造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海洋开发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业等。 2、发展前景产业分类 夕阳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

22、的产业。 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四)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雁行形态说1、理论的提出: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他的一篇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雁行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工业化遵循着“雁行模式”发展,即日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受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与工业国交换输入工业设备,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

23、发展。2、基本内容: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1)进口阶段。在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2)国内替代阶段。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3)出口阶段。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其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

24、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3、基本结论:赤松要以棉纱、棉布代表消费品工业,以棉纺织机械代表生产资料工业,并以过去半个世纪世界棉纺织工业的经验,证明两者均沿“雁行模式” 发展。“雁行模式”即外贸主导型的对外经济开放,对日本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落后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日本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典型。日本从纺织工业开始进行工业化,然后实行重工业化。4、雁行形态模式的变型:第一个变型: 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消费资料产业 生产资料产业,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第二个变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粗制品 精制品; 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生产生活用的

25、生产资料 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 最终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1、理论依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产业结构起着资源“转换器”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 2、区域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与标准:第1步:评价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是否对应。 标准1: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第2步:评价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标准2: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3步:评价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标准3: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应该联系

26、紧密,发展协调。第4步:评价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标准4: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5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标准5: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第6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标准6: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一)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2、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

27、,服务网点,城市等。3、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4、特点:点有规模等级之分 等级体系(二)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2、类型: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3、重要性: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4、特点:线可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同类线之间往往相互连接,功能互补。(三)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1、概念: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2、重要性:网络能够使连

28、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 3、类型: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四)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1、概念: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2、类型: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区域空间结构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所构成,其组合模式有7种:(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1996)“点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

29、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1、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种种经济活动。 2、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 增长极 极核式空间结构

30、(1)点的形成:在区域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点。(2)增长极的出现:区域中已形成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由于在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若有个别经济发展较好的点得到某种发展机遇,就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当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它点时,它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3)极核的产生:增长极一经形成,其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使这些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这种集聚必然伴随区域内各种

31、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集聚,于是就产生区域要素流动的极化过程。极化过程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点轴系统的发展(参下面图示):(1)点的发展: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产生的增长极,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结果就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2) 轴线的形成:从供需关系看,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此会建设连接其间的各种线路。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

32、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3)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随着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网络的形成过程: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点与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

33、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网络又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由此构成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1)叶大年的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2000年我国地学家叶大年在地理与对称一书中提出了地理学的对称原理,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总结出了5条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 :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在地形和地貌上和矿产资源上也会有对称性;一个区域在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上有对称性就会导致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可以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对称分布上;区域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年降雨量)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一个区域经济

34、地理以对称或色对称为理想状态,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自然条件不对称的区域不可能发展为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经过努力只能发展为色对称的格局。(2)城市的对称分布在地图上表现为: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城市等距离分布,即具有一维平移对称性;在一个区域内,城市呈现出格子状分布的特征,即具有二维的平移对称性;一个城市周边最邻近的同级城市的数目成为城市的配位数,一个足够大的区域内,城市的平均配位数恒等,即具有统计的6次旋转对称;以一个大城市为中心城市会呈现出靶形分布的特征,即具有统计的旋转对称性;城市的靶形分布结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莫斯科型,即靶心城市先形成,靶圈城市后形成;另一种是郑州型,

35、即靶圈城市先形成,靶心城市后形成;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往往是有缺陷的,恰恰这些地方就可能是新兴城市崛起的地方。(二)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式中心外围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是上个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后来中心外围的概念与分析方法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的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 R.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36、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有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产生统治作用的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

37、,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可见,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2)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在构建中心外围理论的基础上,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相应的区域空间组织也表现为4种不同的形式:工业化前的阶段。此阶段因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内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地区之间互不关联,彼此孤立

38、,不成系统。工业化起始阶段。资源与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形成城市,进而成为区域的中心,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成为边缘的外围地区。因外围的资源不断地向中心地区流动,中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城市发展很快,外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加速向中心流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后工业化阶段。外围地区产生的次中心逐步发展,并最终发展到与原中心区相抗衡的规模,达到相互平衡。整个区域最终变成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系,实现均衡发展,中心外围结构消失。专心-专注-专业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图示右图中:a. 前工业阶段:均质无序,存在若干地方中心;b. 过渡阶段:单一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c.

39、 工业化阶段:若干不同规模的中心外围结构 ;d. 后工业化阶段:中心外围结构消失,实现空间一体化。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先生在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其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包括四个阶段:(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区域内的居民点呈散布状态;区域空间结构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且比较稳定。 (2)过渡阶段: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因而导致区域内部的空间不平衡,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仍然处于极不发达状态 (下图b)。(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区域经济开始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期。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网络深入到区域的各

40、个部分;在上一阶段形成单一“中心边缘”结构逐步演变为多核心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等级体系开始形成,边缘落后地区也因此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下图c)。(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区域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形成,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失。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已形成各自的等级体系。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结构在较高的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下图d)。图示 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京津唐地区为例)(资料来源: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1988)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41、 (一) 区位指向1、概念: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2、类型:(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和采矿业; (2)原料地指向高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 (3)燃料动力指向高耗能的火力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石油化工等;(4)劳动力指向,包括两类:廉价劳动力指向纺织、服装、制鞋、烟草等;高素质劳动力指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 (5)市场指向服务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6)运输指向。(二) 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1)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

42、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形成原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联系,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3)作用:产生集聚引力 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心)的形成发展。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集聚

43、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2扩散机制(1)概念: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2)作用: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扩散形成的原因:避免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包括: 集聚地

44、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 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只得到其它地区开辟新的市场; 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只有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 集聚地区主动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它地区扩散。 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 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它地区扩散。 (4)扩散的类型就近分

45、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跳跃式分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等级扩散:即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随机扩散:即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三) 空间近邻效应1概念: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具有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2产生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一) 城市的概念城市就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二) 城市的一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