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期末考点(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99589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素养期末考点(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职业素养期末考点(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素养期末考点(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素养期末考点(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师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考试重点(2015.6)心理学一 心理发展的特点;关键期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 方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这段时间给予适当地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二 心理发展的观点(1)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性心理发展阶段论(2)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 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应

2、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将要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三 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阶段(1-3岁):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 第三阶段(3-6岁):主动性与内疚。 第四阶段(6-11岁):勤奋与自卑。 第五阶段(11-20岁):自我统合或同一性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20-30):亲密感或孤独感。 第七阶段(30-65岁):生殖或停滞(精力充沛或颓废迟滞)。 第八阶段(65-死亡):自我完善或绝望感。四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

3、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至十六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五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2)环境和教育因素(3)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六 什么是学习 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心智、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七 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1. 按照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

4、;连馈学习;言语联想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按照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技能运动的学习。 (二)布鲁姆的学习分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八 学习的理论(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尝试错误建立起来。SR。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2)巴普洛夫的应答条件反射说一个无关刺激经与较强的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无关刺激即能产生有效的反应。这种结合称为强化;不被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即消退抑制和分化。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

5、固与恢复的过程。SS(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学习是指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RS。正强化与负强化;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指因刺激作用导致一切增强某种行为的反应过程。行为降低:消退和惩罚。(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6、三因素:环境个体行为。(二) 认知主义行为理论(1)科勒的顿悟说:学习是组织、构造一种完形。学习就是由于对情境整体关系作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突然领悟,是由不能到能的突然转变。(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认知地图:学习就是期待的获得。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两大特点: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发现学习: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学习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在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最大的概括性(最好的编码系统)是基本任务。学习方法:发现,通过主动

7、发现形成认知结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4)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接受学习:学习变化的实质在于新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同化和改组,从而产生新的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条件: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5)加涅的学习条件论信息加工: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类别:信号学习;

8、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6)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三观:知识观: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学生观: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九. 迁移理论 (一)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learning transfer)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二)迁移的种类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水

9、平,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可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 (三) 迁移理论 (1)传统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指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相同要素说: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桑代克)概括说: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和原则。(贾德)关系说: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苛勒) (2)当代迁移认知理论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伯尔 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

10、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建构主义的迁移观 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建构性的学习强调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 十.学习策略(一) 认知策略1. 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和有意识记忆;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2.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 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流程图;模式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二)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

11、.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 环境管理策略3. 努力管理策略4. 资源管理策略教育学一 德育规律;德育原则规律:1. 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互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的原则;6.知行统一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8.正面教

12、育与纪律约束相互结合的原则二 教育理念(一)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

13、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素质教育观的理念(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三)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2.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2) 学生是发展的人(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三) 教师职业道德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四)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教导学生学号功课3. 组织班会活动4. 组织好课外,校外,业余活动5. 组织学生的劳动6. 协调好多方面的教育(家长,学校)7. 评定学生操行8.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班级管理1. 确定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2. 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3. 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4. 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五)教育法律法规(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