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观课报告(共4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75166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观课报告(共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鸡兔同笼》观课报告(共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观课报告(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观课报告(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鸡兔同笼的观课报告开元小学 路宏伟观看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小数的性质、鸡兔同笼这四节优秀课例。四位老师挖掘教材的能力、巧妙的设计、适时的引导、恰当的评价、教学教法的变化等亮点深深吸引了我。我以鸡兔同笼这一节课谈谈我的收获。一、对教材的合理修改,分散重难点。执教鸡兔同笼这位老师对教材上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简化成“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使问题简单化,形成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把教材的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把课堂的复

2、制知识转变为动态的课堂,从而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很容易的获得解题思路和方法。二、解决问题方式的变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方式不同,学生的收获也不同。解决例1鸡兔同笼的问题时,这位老师是出示问题后,引导学生找出问题里所有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后便把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扔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学生的展示发现,只要给学生机会和时间,无论什么问题总会有一些积极动脑筋的学生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一位同学说玩“”加足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接着另一位同学又想出了割足法。老师抓住时机赞扬学生们,接着学习热情立马高涨。为顺利解决鸡兔同笼的例2打下了基础。假设一下解

3、决问题1时,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积极主动的思考吗?会积极主动的交流吗?课堂气氛会一下高涨起来吗?三、适时的引导,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展示例1后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帮助孩子们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想出了另一种思路。通过对例1的处理发现教师适时的追寻学生的思维轨迹,不断的紧追不舍,不断地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思路就越探越清,问题就越探越明,知识就越探越多,看似简单、平常的一引一问却蕴含着智慧,孕育着深刻。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和互动合作,不仅亲身体验到研究的艰辛和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学到了思考。四、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了创造。本节课

4、主要是提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和适时引导的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经历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一个问题的探究是怎样有序深入地进行的,通过深入探究,把老师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创造。五、和蔼的语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一堂吸引学生的课不光是设计的巧妙,适时的引导、恰当的评价。教师的语气也非常重要。语气的平易近人,和蔼的语气、幽默机智的对答,能迅速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从心里感到老师的亲切,比较容易接近,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的紧张和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沉默。变得

5、从内心就想把自己展示一下,激发参与的热情。使一节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这节课也给我带来了一个疑问。一、整节课都采用合作交流是否合适?本节课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例1、例2、 例4、教师组织了课堂讨论,而例3是在讲完例1、例2、后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后直接展示思路和解题方法,但举手的人很少。不知是合作交流的方式使部分同学养成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还是一节课探讨问题太多他们失去了兴趣。所以我感觉一节课不能所有的问题都采用合作交流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适量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学方法的变换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整节课学生动口不动手是否合适?这节课学生没有到黑板上

6、板书,也没有在练习本上写,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加以反馈,但回答问题的学生又是少数,所以不能反馈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反馈不到位,教师就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做不到三讲三不讲的情况。通过例3我体会到了一节课动脑、动手、动口一样也不能少。 通过研修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背诵了多少古诗,解答了多少数学题,也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了多少规则,拾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爱护了一颗小树,更重要的是在于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勤读书、勤思考、勤交流、勤反思的好习惯。提高孩子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真正成为一名会学习的好孩子。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