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中医专业(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中医专业(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标准(体例)试行第一部分 课程的描述(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效果六、教学条件1、教材使用与建设2、运用配套实验教材和实践教学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教学设计理念)一、教学内容及要点(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自身特点为准则,适当选取并整合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四、课程考核内容设计第三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一、师资队伍建设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第四部分 关于课程基础平台建设第一部分 课程的描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
2、程是运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特色学科,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医妇科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社会需求,面向中医药现代化、面向基层及社区医疗的实用型中医人才。【教学目标】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证的概念、辨证论治及处方用药。3熟悉妇科各病证的病因病机。4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各病证其他疗法、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能力目标】1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2
3、. 掌握妇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运用四诊正确收集妇科资料。3能用中医理论对妇科常见疾病作出初步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4具有病案分析,规范书写门诊、住院病历的能力。5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接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好学、能吃苦不怕累的治学精神。2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医即为人”的思想。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体协作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妇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妇科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4、诊断与辨证、常用治法、预防保健等;妇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熟悉中医妇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了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发展简史以及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常用治法、预防保健等内容。各论分7章,分别介绍45个妇科常见病证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四、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及案例式教学法。设计病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得出疾病的诊断、症型、治法及选方用药
5、。尤其是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选用案例分析法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表见解、提出问题,得出并牢固掌握妇科疾病的诊疗思路。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接受知识。教学更生动活泼,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兴趣;3.根据课程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妇科科室进行临床见习,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结。五、教学效果自开设中医妇科学课程以来,学生总体评价良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并可运用四诊正确收集妇科资料,对妇
6、科常见疾病作出初步诊断、辨证立法和处方用药,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条件1、教材使用与建设李云端主编: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运用配套实验教材和实践教学 课程组成员制作了多媒体电子课件,并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教学设计理念)课程类型:临床专业课程学 时:中医学专业68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点总论 第一章 绪论(2学时)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目的和要求主要讲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教学
7、内容要点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是理论具有特色、病种妇女特有、内治突出“调”宇、外治重视局部、强调节欲以防病。3.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大法和经、带、胎、产、杂病的论治。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目的和要求简介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简介经效产宝、妇人大全良方、女科撮要、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妇产科专著学术思想。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妇科学的
8、源头,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代表医家及著作。教学内容要点1.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了解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妇科学的源头。3.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代表医家及著作。让学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开拓未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妇科学的兴趣与责任。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学时)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目的和要求简介女性生殖器官的位置、功能。要求学生熟悉胞宫、阴户、玉门、阴道、子门。
9、教学内容要点讲解生殖脏器胞宫及子宫,主要功能是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阴户及妇女外阴,玉门、子门均指阴道口。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目的和要求1. 熟悉月经的产生与天癸、脏腑、血气、经络、子宫的关系。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是月经产生的生理基础,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中心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2. 熟悉生理性带下色白或五色透明,其性粘而不稠,其量适中,无特殊臭气。3. 熟悉受孕的机理在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脉通盛,男女之精适时相合,便可构成胎孕。4. 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月经有一定的期量、色、质。5.掌握妊娠生理现象:月经停闭、脉滑、妊娠反应、子宫增大
10、、乳房变化、下腹膨隆。教学内容要点1.讲述月经的生理现象。重点讲解月经产生的机理及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及其对生殖影响。简介绝经的生理现象及机理。2讲述带下的生理现象;重点讲解带下产生的机理;简介生理性带下的周期性调节及其对生殖的影响。3. 讲述受孕机理;重点讲解妊娠的生理现象。4. 简介临产特征、产后机体得变化及哺乳情况。 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2学时)第一节 病因目的和要求讲述六淫邪气、七情内伤、生活因素、体质因素的致病特点。要求学生熟悉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教学内容要点讲述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寒、热、湿邪易与血相搏而发生妇科病。七情
11、内伤导致妇科病,以怒、思、恐为害尤甚。生活失度导致的妇产科疾病主要是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灵枢五音五味 篇所指:“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就是对女性体质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节 病 机 目的和要求1.掌握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冲、任、督、带受损、胞宫、胞脉、胞络失养与创伤、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失调。.2.熟悉胞宫、胞脉、胞络失养与创伤和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失调导致妇科疾病的病机。教学内容要点讲述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胞宫、胞脉、胞络失养与创伤、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失调。重点讲解冲、任、督、带受损。要求学生掌握妇科疾病发生
12、的主要病机。深刻理解和掌握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都必须损伤了冲任督带功能才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妇科病机特点。熟悉胞宫、胞脉、胞络失养与创伤和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失调导致妇科疾病的病机。教学时数 2学时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2学时)第一节 四诊 目的和要求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教学内容要点讲述望诊、闻诊的内容。重点讲解问诊、望诊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第二节 辨证与证型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妇科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为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2.熟悉月经病的辨证要点以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舌脉,作为辨证的依据。带下病应以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
13、身症状、舌脉作为依据。妊娠病首先应分清属母病或胎病。产后病应根据恶露的量、色、质和气味;乳汁多少、色质;饮食多少和产后大便、腹痛状况并结合全身证候舌脉为辨证依据。3.了解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及伴随的全身证候。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常用的辨证方法及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简介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及全身证候。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2学时)目的和要求 掌握常用内治法及代表方药。教学内容要点讲述调和脏腑、调理血气、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胞脉、胞络、调整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内治法及代表方药。1.补肾滋肾; 2.疏肝养肝;3.健脾和胃; 4补益气血;5.
14、活血化瘀6.理气行滞7.温经散寒 教学时数 2学时各论 第一章 月经病(20学时)概述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月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2.掌握月经病辨证要点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3. 掌握月经病治则一是重在治本调经。二是分清先病和后病的论治原则。三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病的定义、研究范围及病因病机。重点讲解月经病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简介月经病治疗一般规律。要求学生掌握月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治则。第一节 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 目的和要求 熟悉月经
15、先期的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1.熟悉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先期而至。2.掌握其定义是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3掌握月经先期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教学时数 2学时 月经后期目的和要求 1.熟悉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3.掌握月经后期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后期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月经后期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后期的病
16、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 月经先后无定期目的和要求 1.熟悉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 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先后无定期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2.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肾功能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多为肝郁和肾虚。3.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重在从经色、经质等,结合脉证,辨其寒、热、虚、实。教学时数 2学时 月经过多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2
17、.掌握其定义是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3.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4.了解月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过多的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了解月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1.定义:一般认为月经量以3080ml为适宜,超过100ml为月经过多。2.病因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崩漏相鉴别。4.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重在从经色、经质等,结合脉证,辨其寒、热、虚、实。 月经过少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是月
18、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而周期基本正常者。3.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过少的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一般认为月经量以3080ml为适宜,少于30ml为月经过少。2.病因病机:是虚者为精亏血少,血海不盈;实者为痰湿或瘀血阻滞冲任,血不畅行。3.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重在从经色、经质等,结合脉证,辨其寒、热、虚、实。 教学时数 2学时 经期延长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要点简介月经过少的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
19、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月经周期正常,行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不尽达半月之久者。2.病因病机:是气虚冲任不固,虚热血海不宁,血瘀血不循经,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病因为气虚、虚热、血瘀。3. 辨证论治:经期延长的治疗重在固冲止血调经。第二节 经间期出血 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经间期出血的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是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2.病
20、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损及冲任,血海失藏,血溢于外。病因为肾阴虚、湿热、血瘀。 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相鉴别。4.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重在从经量、经色、经质等,结合脉证,辨其寒、热、虚、实。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节 崩 漏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崩漏的历史沿革。2熟悉崩漏的病因病机。3掌握崩漏的定义。4. 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5掌握崩漏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概述定义及历史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要求学生了解崩漏的历史沿革,熟悉崩漏的病因病机,掌握崩漏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1.定义: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谓
21、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2.病因病机: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 3.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为诊断依据。应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赤带及子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等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相鉴别。4. 治崩三法:熟练应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5.辨证论治。教学时数 4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第四节 闭 经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闭经的病因病机。2掌握闭经的定义。3. 掌握闭经的辨证论治。
22、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及鉴别诊断;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闭经的病因病机,掌握闭经的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2.病因病机:虚者,多因肾气不足,或肝肾亏损,或脾胃虚弱,或阴虚血燥等,导致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血可下,而致闭经;实者,多为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通,冲任受阻,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3.鉴别诊断。与月经初潮不久或绝经前以及妊娠停经相鉴别。4.辨证论治:对闭经辨证应以全身症状为依据,结合病史及舌脉,分清虚实。闭经的
23、治疗原则应根据病证,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切不可不分虚实概以活血理气通之。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五节 痛经目的和要求 1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 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2.病因病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其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3.诊断与鉴别诊断:无论
24、疼痛程度如何,一般不伴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应与发生在经期或于经期加重的内、外、妇诸学科引起腹痛症状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4.辨证论治:首当辨识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及素体和病史综合分析。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减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标本急 缓,主次有序地阶段调治。教学时数 2学时第六节 经行吐衄 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经行吐衄的主要病机。2.掌握其定义。3.辩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肝经郁火
25、证,治宜清肝调经,方用清肝引经汤;肺肾阴虚证,治宜滋阴养肺,方用顺经汤。要求学生熟悉经行吐衄的主要病机,掌握其定义和辩证论治。1.定义。 2.病因病机:由血热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3.诊断与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治疗上应本着“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以清热降逆平冲,引血下行为主,或滋阴降火,或清泄肝胃之火,不可过用苦寒克伐之剂,以免耗伤气血。教学时数 2学时第九节 经行乳房胀痛 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论治。1.定义。2.病因病机:主要由肝失条达
26、或肝肾失养所致。3.辨证论治。实者宜疏肝理气通络,常于经前开始用药;虚者宜滋养肾肝,并注意平时调治。第十节 经行头痛 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论治。1.定义。2.病因病机:素体血虚,血不上荣;瘀血内阻,络脉不通;情志内伤,气郁化火。常见病因:肝火、血瘀、血虚。3.辨证论治。治疗要细辨虚实,治法以调理气血为主。教学时数 2学时第十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2.熟悉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掌
27、握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熟悉其辨证论治。1.定义。: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绝经前后诸证”。2.病因病机。妇女正常的生理衰退变化、体质因素,或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境遇,以及来自外界的种种环境刺激等的影响,难以较迅速地适应这一阶段的过渡,使阴阳失却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因而围绕绝经前后出现诸多的证候。 3.辨证论治:治疗上应注重平调肾中阴阳,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更不可妄用克伐,以免犯虚虚之戒。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 带下病(2学时)目的和要求
28、l掌握带下过多的定义。2. 掌握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3. 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掌握带下过多的定义、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1.定义: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2.病因病机: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3.诊断与鉴别诊断:与白浊相鉴别。4.辨证论治:带下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本病治疗以除湿为主。实证治疗可配合外治法。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章 妊娠病(18学时)概述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
29、及总的病因病机。2.掌握妊娠病的总治则及用药宜忌。胎元正常者,宜治病与安胎并举;若胎元不正,胎堕难留,或胎死不下,或孕妇有病不宜继续妊娠者,则宜从速下胎以益母。3.掌握常见妊娠病的定义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妊娠期常见疾病;讲述妊娠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治疗原则;讲述妊娠期用药禁忌。要求学生熟悉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及总的病因病机,掌握妊娠病的总治则及用药宜忌。掌握常见妊娠病的定义、诊断及辨证论治。1.定义: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2.病因病机:3.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4.。妊娠期用药原则: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
30、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第一节 妊娠恶阻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辩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辩证论治。1.定义: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人即吐者,称为“恶阻”。正如胎产心法云:“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2.病因病机: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3.辨证论治:恶阻的辨证主要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和患者的口感,结合全身情况、舌脉综合分析,辨其虚实。恶阻的治疗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服药方法以少量多次呷服为宜。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教学时数 2学
31、时第二节 妊娠腹痛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其定义。2.熟悉妊娠腹痛的病机。3.掌握辩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妊娠腹痛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辩证论治。1.定义: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胞阻”。强调指出本病无腰酸漏下,预后良好。相当于西医的先兆流产伴腹痛。2.病因病机:为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病因:血虚、虚寒、气郁。3.辨证论治:妊娠腹痛的辨证主要根据腹痛的性质,结合全身情况、舌脉综合分析,辨其虚实。恶阻的治疗以调调理气血为主。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节 胎漏、胎动不安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
32、机、转归及预后。2. 掌握其定义。3. 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与西医相关病的关系;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 要求学生了解近代研究进展,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预后,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注意胎漏与胎动不安的区别,同是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称之为“先兆流产”。2.病因病机: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3.辨证论治:本病首辨胎元未殒或已殒,胎元未殒宜保,按本病辨证论治;胎元已殒则应去胎,按堕胎、小产处理。教学时数 4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第四节 滑 胎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滑胎的病因病机。2.掌握滑胎的定义3. 掌握辨证
33、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滑胎的病因病机,掌握滑胎的诊断和辨证论治。1.定义:(西医学称为“习惯性流产”)。2.病因病机:导致滑胎的主要机理有二:其一为母体冲任损伤;其二为胎元不健。 3.辨证论治:治疗滑胎对于滑胎之病人应言明“预培其损”的重要性和孕后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阶段性原则。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五节 胎萎不长 目的和要求 1.熟悉胎萎不长的定义、病因病机。2.掌握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胎萎不长的定义,掌握其辨证论治。1.定义: 2.病因病机:3.辨证论治。第五节 胎死
34、不下 目的和要求 1.熟悉胎死不下的定义、病因病机。2.掌握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胎死不下的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胎死不下的定义,掌握其辨证论治。1.定义: 2.病因病机:3.辨证论治。治疗以下胎为主,明辨虚实。教学时数 2学时第八节 妊娠肿胀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妊娠肿胀的病因病机。2.掌握辩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妊娠肿胀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诊断及辩证论治。1.定义: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2.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或胎气壅阻、气滞水停,均可发为妊娠肿胀。3.辨证论治:
35、治疗应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以运化水湿为主,适当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峻下之品,择用皮类利水药,以免伤胎。第九节 妊娠心烦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妊娠心烦的病因病机。2.掌握辩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妊娠心烦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诊断及辩证论治。1.定义:妊娠期间,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者,亦称“子烦”。2.病因病机:火热乘心。具体病因:阴虚火旺、痰火上扰、肝郁化火。3.辨证论治:治疗应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以清心火除烦为主,适当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以免伤胎。教学时数 2学时第十节 妊娠
36、眩晕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子晕的病因病机。3.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子晕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诊断及辨证论治。1.定义:(妊娠期以头晕目眩为主证,甚或眩晕欲厥)2.病因病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或痰浊上扰。常见病因为阴虚肝旺、脾虚肝旺和气血虚弱。3.辨证论治:本虚标实证。治宜育阴潜阳,随证选加滋阴、化痰、补益气血之品,慎用温阳助火之剂, 以免助风火之邪。应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镇静、降压,中药加强育阴平肝潜阳之功。做好床边护理,防止发为子痫。第十一节 妊娠痫证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子痫多由子肿、子晕病情加重发展而来,
37、危及母胎生命。注意病机的内在联系。2.掌握子痫的定义。3.掌握辩证论治以及防重于治的原则。子肿、子晕(先兆子痫)、子痫,可视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首先是子肿、子晕,为中药治疗的有效时期,若此时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先兆子痫,稍有不慎,一触即发为子痫。子痫一旦发作,需中西医结合治疗,若治疗及时,处理得当,可控制抽搐,母子可能平安;若抽搐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往往预后不良。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与西医相似病的关系、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子痫多由子肿、子晕病情加重发展而来,危及母胎生命。掌握子痫的诊断、辩证论治以及防重于治的原则。1.定义。子痫是产科的危、急、重症,严
38、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本病属西医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目前仍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病因病机。3.辨证论治:一经确诊,立即住院治疗,积极处理。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中止妊娠,中西医配合抢救。 教学时数 2学时第十节 妊娠小便淋痛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妊娠小便淋痛的病因病机。2.掌握定义。3.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妊娠小便淋痛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诊断及辨证论治。1.定义:指在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等证,又称“妊娠小便难”,亦称“子淋”。相当于西医妇产科中的妊娠合并泌尿系统
39、感染。2.病因病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肾虚膀胱有热。常见病因:心火偏亢、阴虚津亏、湿热下注。3.辨证论治。治疗以清润为主,不宜过于通利。教学时数 2学时第四章 产后病(10学时)概述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病的发病机理。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以多虚多瘀为特点。2. 熟悉诊断方法:四诊、八纲、“三审”,了解产妇体质,产前、产时、产后情况,参以脉证,必要时配合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3.熟悉治疗原则。根据多虚多瘀的病机,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4.掌握产后常见病的定义。教学内容要点简介产后常见疾病及诊断;
40、讲述病因病机、治则。要求学生熟悉产后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掌握产后常见病的定义。 1.定义:(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2.病因病机: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二是元气受损。三是瘀血内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3.诊断:产后病的诊断:在应用采集病史、体征资料,进行、脏腑、气血辨证之时,还 须根据新产后的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进行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还应根据病证, 4.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
41、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临证时须细心体察,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第一节 产后血晕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辨证论治。4.认识产后血晕危及生命。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中西医应急处理和辨证论治,认识产后血晕危及生命。1.定义。2.病因病机:分虚实两端,虚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实者瘀阻气逆、上闭心胸。3.辨证论治:(根据眩晕的特点及恶露多少等临床表现辨别虚实)虚者为脱证,一般多见于产后大出血。实者为闭证。临证时需配合实验室等各项检查,明确病因,分别处理。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
42、节 产后腹痛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腹痛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在产褥期内出现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3.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痉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简述“儿枕痛”的概念。 2.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常见病因:血虚、血瘀。3.辨证论治:第三节 产后痉病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痉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教学时
43、数 2学时第四节 产后发热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辨证论治。4.充分认识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最急最重,危及生命。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类似于西医学的产褥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危急重症,至今仍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了解产后发热的追踪,避免后遗产后身痛等疾。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讲述病因病机;重点讲解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充分认识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最急最重,危及生命。了解产后发热的追踪,避免后遗产后身痛等疾。1.定义。 2.病因病机。3.诊断:以发热为主症,根据热型、临床症状、检查作为诊断依据
44、。临床应与乳痈及产后小便淋痛发热相鉴别。4.急症处理: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邪毒内传,热入营血,或热陷心包,甚则发展至热深厥脱危重之候。此时,应参照“产褥感染”,积极进行中西医救治。 5.辨证论治:其中感染邪毒证为产后发热之重症、危症,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五节 产后身痛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2.掌握产后身痛的定义:3.掌握其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掌握产后身痛的定义及其辨证论治。1.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
45、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2.病因病机。主要是产后虚损未复,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机体,使气血凝滞,或经脉失养而作痛。3.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首以疼痛的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兼证与舌脉。治疗当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养血之中,应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以标本同治;祛邪之时,当配养血补虚之药以助祛邪而不伤正。第六节 恶露不绝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2.掌握其定义:3.掌握辨证论治。教学内容要点简介定义、沿革、病因病机;讲述辨证论治;要求学生熟悉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1.定义。 2.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失固,气血运行失常。常见的有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或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抑或热扰冲任,迫血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