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学习要点即复习要点概要(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学习要点即复习要点概要(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法理学学习要点即复习要点法理学这门课使用的教材是孙国华主编法理学(1999年2月第一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电大法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试题类型为:1选择题,2名词解释,3填空题,4简答题,5论述题,以下是各章的学习及复习要点。第一章 法学和法理学 1. 法学(名词)和法学研究的对象 2. 法学产生的条件 3.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和联系 4. 法学体系(名词) 5. 法理学(名词) 6.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7. 法学、法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8. 法学法理学与政治经济关系 9.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10. 学习和研
2、究法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法的起源 1. 法律调整(名词) 2. 个别调整和规范调整及各自优缺点 3. 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 4. 法产生的原因(了解) 5. 法产生的标志(填空或选择) 6. 原始社会的习惯不同于法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法的概念 1. 法的外部特征 2. 法的内容(了解) 3. 试述法的阶级本质 4. 法的本质的不同层次有哪些? 5. 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法的概念 6. 法的定义 第四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 1. 法的作用和职能(名词) 2. 法本身的作用和职能有哪些? 3. 法的社会政治作用和职能有哪些? 4. 法的价值(名词) 5. 法的价值的特性 6. 法的工具价值有哪些? 7.
3、法本身的价值及其表现 8. 简述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9. 法与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的关系(理解) 第五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1. 法制(名词) 2. 法的历史类型及其种类 3. 法系及两大法系 4. 法的历史类型变更的原因(理解) 5. 不同历史类型的法的历史联系(理解) 6. 法律移植(名词) 7. 奴隶制法的特点 8. 封建制法的特点 9. 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10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 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般规律 2. 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1. 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是什么? 2. 简述社会主义法的社会
4、本质 3. 社会主义国家法的强制性与剥削阶级法的强制性有何不同 4. “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的本质 5. 法的原则(名词) 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一般社会原则 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 8. 研究法的原则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2. 试述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3. 试述社会主义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4. 法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的表现 5.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6. 社会主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7. 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作用 8.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统一性和相互作用 9. 社会主
5、义法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0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11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2社会主义法对外关系、对外交往(理解) 第九章 社会调整系统中的社会主义法 1. 社会规范的特点 2. 社会调整系统(名词) 3.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联系和区别 4.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的重大意义 5. 法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6. 试述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致性和相互作用 7. 试述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 8. 社会主义法与习惯、社会团体规范、乡规民约、宗教的关系(理解) 9. 技术规范、法律技术规范(名词)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调整及
6、其机制1. 法律调整(名词) 2. 法律调整的对象及其特点 3. 法律调整方法、方式和类型 4. 法律调整的机制(名词) 5. 法律调整的过程和四个基本要素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1. 法制和法治(名词) 2. 法制、法治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3.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4. 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5. 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1. 法律意识 2. 法律意识分类 3. 试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 4.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了解) 5. 法律文化(名词) 第十三章
7、 法的创制1。什么是法的创制?如何理解法的创制?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法的创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程度程序分为哪几个步骤?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立法技术(概念)。第十四章什么是法律规范?如何理解法律规范概念?法律规范的特征。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哪因素构成?法律规范的分类。()什么是调整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理解专门化法律规范()什么是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积极义务性规范?()理解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理解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注意上述规范都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第十五章 法的体系法的体系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的联系和区别。什么是法的部门?划分法
8、的部门的标准是什么?我国法的部门主要包括哪些?第十六章 法的渊源1法的渊源()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特点。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主要有哪些?(含填空和名词)第十七章1什么是法的实现和法的实施?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是如何分类的?什么是法的遵守?它包括哪些内容?法的适用的概念和特征。法的适用的种类(了解)。我国审制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仲裁及其特征。调解及其特征。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的效力和法律解释法律规范的效力及其种类。了解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法律规范的溯及力。了解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我国法律规范对人
9、的效力采取的原则。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是如何规定的?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是什么?法律解释的种类。(什么是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理解法律解释的尺度。第十九章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法律的关系的种类,并记住划分法律关系的不同的标准。法律关系的主体。什么是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法律关系的内容(概念)。什么是权利?它包括哪些?法律权利的特点?什么是法律义务,包括哪些?法律义务的特点。权利和义务统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法律关系的客体及其特点?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哪些?法律事实及其分类。第二十章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合法行为及其种类。违法行为及其特征。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违法行为的种类(填空或选择)。我国现阶段产生违法的原因有哪些?法律责任(狭义)及其特点。法律责任的种类(填空或选择)。法律制裁及其特点。法律制裁的种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国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客观依据。(理解)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理解)第二十一章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广义)法律监督的构成。(填空或选择)法律监督的意义。法律监督依主体不同进行的分类。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和种类。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概念和种类。审制监督及具体表现。检察监督及具体表现。社会监督及其种类。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