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7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5854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7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7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7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70页).doc(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 12规划背景 2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41规划依据 42规划原则 5第三章、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71规划期限 72规划范围 7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目标 81国际、国内与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82磐安县历次总体规划回顾 93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4产业结构 115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识别 136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147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158城市发展总目标 179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710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1811经济与社会发展策略 1912土地利用开发策略 20第五章、县域

2、城镇体系布局 231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232城镇体系规划 263县域人口发展 304县域土地资源与城市建设用地发展 325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34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361城市性质 362城市人口规模控制 363城市用地规模控制 38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451城市功能布局与发展方向两个支柱、三种职能、四个板块 452城市用地展方向及布局调整 463城市道路交通架构 474城市产业布局及发展引导 475城市特色的形成 48第八章、居住用地规划 501居住用地发展状况 502规划原则 503规划目标 514布局结构 52第九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541公共设施的范畴及发展目标 542行政办

3、公用规划 563商业贸易设施用地 564教育设施用地 585文化设施用地 60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627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638体育设施用地 65第十章、工业用地规划 671工业发展状况 672工业发展策略 683工业用地布局现状 694. 工业用地规划 69第十一章、仓储用地规划 711现状及存在问题 712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71第十二章、绿地系统与城市景观规划 721绿地系统 722城市景观规划 73第十三章、对外交通规划 751对外交通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752对外交通设施发展前景分析 753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77第十四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91内部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92内

4、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793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804道路交通设施 80第十五章、市政基础设施 831现状概况 832现状设施评价 853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864基础设施规划依据 885给水系统规划 886排水系统规划 927电力系统规划 948邮政电信系统规划 959燃气系统规划 9610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9811城市防洪规划 10012城市消防 10213人防规划 10214防震、抗震规划 10315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04第十六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51生态环境保护 1052县城环境质量分析 1063环境分区及环境控制标准 1074历史古迹与传统街区保护 108第十七章

5、、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 1111磐安县地理条件概况 1112旅游资源分析 1113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34旅游规划 114第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171规划原则 1172近期建设年限及发展规模 1173近期建设目标 1174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118第十九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125第二十章、城市郊区规划 1271 郊区范围 1272 郊区范围内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布局 1273 郊区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布局 1274 主要农副食品基地规划 128第二十一章、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建议 1291相关规划的编制 1292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 1293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

6、作 1304制定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导向的公共政策 131第一章、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1规划背景2002年年底,磐安县建设局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商讨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事宜。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与准备,2003年2月,双方进入项目合作的实质性阶段。春节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磐安县建设局共同组成的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组开始现场工作。2003年2月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面总结现场工作资料,进行了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根据项目合同,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应于2003年3月完成规划纲要(方案)工作,于2003年4月进入总体规划设计

7、阶段,并于4月底、5月底前后进行总体规划方案的讨论工作,于2003年7月完成初步工作成果,2003年9月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了磐安县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2003年12月由金华市规划局领导主持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并通过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月金华市人民政府对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在春节后的工作组现场工作中,涉及到统计局、民政局、发展计划局、县政府办公室、经贸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旅游局、人民银行、文教局、卫生局、交通局、公交公司、水利局、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电信局、邮政局、广电局、消防队、燃气公司、环保局等,各个部门

8、提供了图纸标示和书面意见。11 修编工作方法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正处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和长三角经济发展高潮期,也处在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调整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使得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都能够比较冷静地回顾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和城市规划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城市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选择比较切合实际的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发展规划。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在磐安县于1984年、1991年、1997年三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和宏观政策、经济环境调整的进一步修编工作。经过3轮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使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9、部门和设计研究单位可以认真地总结20年来城市总体规划技术工作的得失,吸取成功经验,进行技术手段和方法上的尝试和完善。在磐安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城市规划院技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规划修编工作组和协作单位的努力下,本次规划修编工作在满足国家、省、市、地方关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对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技术层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本次规划修编更好地服务于磐安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需求。12 修编技术路线以磐安城市发展与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规划成果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

10、、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13 技术方法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开展既有一定广度又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扩展规划思路。2现状概况21政区概况磐安县建县历史虽然不长,但行政区划归属多变。今磐安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代属越国统辖范围,自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分属东阳、永康、缙云和天台。清初曾设四平县,稍时即废。1939年7月1日正式置县,以1939年设立的大盘山绥靖区为基础,划东阳、永康、缙云、天台四县边缘山区建县,县治设今大盘镇学田村。1949年10月30日,磐安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县城设安文,属金华专区。1

11、958年撤县,辖境并入东阳。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恢复磐安县,县城仍设安文镇。恢复后的磐安县比原来增加岭口、玉峰、尖山、胡宅、前山五个乡镇,属浙江省金华地区。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制,磐安县属金华管辖。22 地理位置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区,位于东经1201712047、北纬28492919。东与天台县、新昌县相连,南与仙居县毗邻,西部与缙云县、永康市接壤,北与东阳市相连。县域呈东西短、南北长的形态,东西47公里,南北54公里,总面积1198.88平方公里。磐安县目前县城所在地安文镇位于县域西部,东经12026、北纬2903,镇域面积90.03平方公里。

12、镇区北距杭州市216公里、南至温州市261公里、西至金华市126公里、北至宁波市212公里。23社会经济概况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2%,比1998年增长9.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95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2.41%;按三次产业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5:48.2:25.3。全市农业总产值6.29亿元,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30万元。24县域人口分布情况到2002年底磐安县人口共计20.62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10.94万人;劳务输出3.59万人。磐安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

13、、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其中:安文镇3.11万人;深泽乡0.93万人;云山办事处0.23万人;新渥0.74万人。25地形地貌磐安县属浙中山区县,全县受天台山、会稽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影响,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一般都在800m以上;中南部较高,境内的青梅尖、大盘山、高二山海拔均在1220m以上,最高峰为南部青梅尖,海拔1314m;西部低,最低处是东北部夹溪谷地,海拔150m,相对高差1164m。26 地质构造县内地质以断裂构造为主,有新华系构造、华厦式构造、东

14、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等四个构造体系。出露地层为中新生代,上侏罗统岩系最发育,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少量第三系玄武岩。27 河流水系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是浙江省四大水系的分水岭,钱塘江的支流金华江、曹娥江的干流澄潭江、瓯江的支流好溪、灵江支流永安溪、始丰溪均发源于本县山区。28 水文气象磐安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为16,最热月(78月)温度25.6 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全年大于10的年积温48595306,无霜期200243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4412031小时。平均降水14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50mm,多年平均径流量930mm,

15、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三、四月份出现春雨,常年雨量250400mm,占全年雨量的1724%;五至六月进入梅雨季节,常年雨量350700mm,约占年雨量的2140%;七、八、九月份,主要受热带风暴影响,常年雨量在304mm左右,占年雨量的20%。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1规划依据11 国家、浙江省关于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16、市规划法办法国家其它有关法规与技术规范磐安生态建县建设规划12 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件建设部关于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3年工作要点(建城综函2003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规199816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13 磐安县关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规划、计划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磐安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年)磐安县安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浙江省磐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

17、划2规划原则21 合理性原则以规划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对于该区的规划设计要求为依据,使该规划设计既满足磐安县居民的现代化生活要求,又能够带动磐安县城市发展,从而使磐安县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综合地区城市化进程,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合理确定功能布局。22 人本性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新磐安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新县城。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合理的功能布局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3 生态

18、性原则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环境,并通过生态绿化系统的形成,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创造具有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通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同时加强污染防治,以形成绿树成荫、碧水环流、空气清新、舒适恬静宜人居住的生态型城市空间。24 公众参与和可操作性原则加强磐安县总体规划的灵活性,在保证整体结构系统的前提下使具体操作便于分期实施和经营;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针对开发建设,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实行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在充分满足居民需要的同时也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25 区域协调、

19、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加强磐安县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功能互补,创造便捷的整体关系。整合区域间的整体发展构想。第三章、规划期限与规划区范围1规划期限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参考磐安县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本次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具体分期年限为:近期:2003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远景:2021年以后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修编的地域范围为磐安县县域全境1198.88km陆域总面积。规划修编的行政范围包括磐安县县城行政辖区及其发展用地。规划控制区范围约230平方公里,包括现安文镇镇域全部和新渥镇镇域部分;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南

20、起新渥镇宅口村、北至安文镇台口村,东起云山街道办事处、西至深泽乡的道士岙。南北长约16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规划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13平方公里。从地理单元上,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地区:中心城区(以安文为主)东南分区(以云山为主)西南分区(以深泽、新渥为主)具体范围安文片区北起台口畈,东南至根溪,西南至下园畈、双溪口;东南组团以云山为核心,包括中田村、上马石村、上葛村;西南组团的深泽片区以深泽为核心,北起田口村,南至森屋村,东起上横村,西到道士岙,新渥片区北起大麦坞村,南至新渥镇宅口村,西至大山下村。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目标1国际、国内与长三角社

21、会经济发展背景1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随着各国经济走向开放和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某种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导致全球贸易资本和生产力布局的改变;同时为了聚集向心力和协调利益,各种规模的地区一体化(区域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这一趋势将深刻影响地区乃至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要求城市在区域发展环境中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12 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知识经济的支柱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对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活动和市场组织、

22、资金需求、劳动力结构生产影响,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或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人才更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13 国际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长江三角洲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虽然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但现状经济结构尚不成熟,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倾向严重,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协作和调控。配合区域功能优化的态势,进行城市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是当前新形势下赋予城市规划的新任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发展杭州、宁波、温州三个都市区,要求沟通联系上海、面向长三角发展,为区域内各个等级序位的城市提出的高起点的要求。尽管江浙一带小规模工业板块发展

23、势头良好,但是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后劲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随着诸永高速公路建设紧锣密鼓的进行,预计2007年将全面完成。该道路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浙中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及经济结构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磐安这样一直受到外部交通制约的城市来说,道路开通后,极大地缩短了与上级城市、乃至上海等的时空联系距离。长三角经济圈及浙中城市群对磐安县的经济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14 城市发展政策1996年以来,国家一再强调了控制大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政策,特别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用地总量和人均用地标准,以保护城市周围地区的耕地。国家也更加重视城市规划的作用,强调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合理发展的

24、指导作用。同时,国家对城市户籍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凝固的城乡户籍分离状况正在被消除,由此可能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这些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不一致性,无疑加大了城市规划编制的难度。15 产业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未来的产业政策走势大致是:加快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发展;积极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环保与生态产业将有优越的生长环境。16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资源政策中国世纪议程确立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与环境发展,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耕地资源保护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或绿色)产业的兴起,环境资源的公平

25、使用,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农业地区的协调发展,减少交通需求和私人机动车交通的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模式、城市社区的均衡发展等等,都应成为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2磐安县历次总体规划回顾21 设县时间1939年建县,1983年恢复建制。22 历次总体规划时间磐安县于1984年,1991年,1997年分别编制了三次总体规划,每次规划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总体方向基本一致。23 城市性质调整回顾1984年总体规划磐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生产以二轻食品为主,是开放山区建设山区的前哨基地。1991年总体规划磐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商业综合发展的山区城镇。1997年总体规划磐安县

26、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型加工和农副产品贸易为主导,度假休闲职能逐步强化的综合性城市。24 人口规模表4-2-1:磐安历次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比较1983年实际1984年总规预测1991年总规预测1997年总规预测1990年2000年1995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人数0.63(安文)1.01.52.54.02.53.54.5单位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表4-2-2:磐安历年人口规模规划人口与实际人口比较1996年1997年1998年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人数20.3020.6720.3420.6120.4221.13单位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25 用地规模:表

27、4-2-3:磐安历年总体规划用地规模预测比较1983年实际1984年总规预测1991年总规预测1997年总规预测1990年2000年1995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面积27.858.691.4162.6285.6195.0287.0382.5单位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26磐安县县城历次总体规划回顾1984年总体规划1991年总体规划1997年总体规划修编时间1984年1991年1997年规划期限1984-2000年1991-2010年1997-2020年城市性质磐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生产以二轻食品为主,是开放山区建设山区的前哨基地。磐安县的政治、经

28、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商业综合发展的山区城镇。磐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型加工和农副产品贸易为主导,度假休闲职能逐步强化的综合性城市。用地规模91.4公顷285.6公顷382.5公顷人口规模(安文)1.5万人4.0万人4.5万人3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表4-3-1:磐安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 单位:亿元(当年价)年份GDP总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产结构 ()人均GDP (元/人)19979.522.934.422.1730.8:46.4:22.8467719989.933.144.453.8431.6:44.8:38.74861199910.283.534.692.5334.4:45.7:2

29、4.75021200011.343.165.382.8027.8:47.5:24.75527200112.443.296.003.1526.5:48.2:25.36045200214.003.427.003.5824.3:50.0:25.76795注:数据来源于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人均GDP采用户籍人口。磐安县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在5-6左右,处于徘徊阶段,二产和三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时间序列上,从资料看来1998年前以三产为主;而19982002年以二产为主。4产业结构41工业结构2002年磐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比2001年增加17.05%;工业税收已占磐安县财

30、政收入90%以上。工业在磐安县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2002年14.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0%的份额是由工业提供的。工业结构初步改变了以“县城搞工业,农村搞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磐安县初步形成以塑料橡胶加工、圣诞礼品、木制工艺品加工等主导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内销与外贸并举、城镇与乡村结合、工业与农业互补的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磐安县工业企业中,其中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9个。诸多企业中,骨干企业的缺乏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2002年外贸自营出口总值达到1994万美元,同比增长34.82%。在磐安县工业销售总产值比例与江浙其他同类县

31、市相比仍然偏低,工业的外向性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2第三产业结构到2002年第三产业增长10.80%,2002年第三产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8亿元,已占磐安县GDP的25.7%。“八五”、“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城市公用事业等传统产业上,从而基本清除了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表4-4-1:2001年、2002年磐安县第三产业结构比较 单位:亿元(当年价)2001年2002年GDP比重()GDP比重()第三产业总计3.15100.003.59100.00农林牧渔服务业0.020.630.020.56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0.020.630.030.84交通运输、仓储

32、和邮电通讯业0.7222.860.8022.28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0.8125.710.9025.07金融保险业0.299.210.3810.58房地产业0.196.030.205.57社会服务业0.123.810.133.62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0.185.720.215.85教育、文艺广播电铃电视事业0.3511.110.4011.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0.010.320.010.28国家政党机关、社会团体0.4313.650.5013.93其他0.010.320.010.28注:表格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及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5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识别根据对磐安县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对比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作用,可以识别出磐安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51 加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与周边城市相比,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基础,但也造成工业就业比率和产值比重低于区域内同类城市,影响了城市财富和资本的积累效应,使高科技产业发展失去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52 基础设施投资倾斜力度不够,投资效益下降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向基础设施倾斜。市政、农(林)业和工业等基础产业的投资不足导致城市生产能力下降,投资效益下滑,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