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存栏5000只肉羊养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共6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存栏5000只肉羊养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共65页).doc(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梁平文化镇永远村黄河养猪场生猪养殖(年存栏生猪500头)项目环保审批许可公示发布时间:2012-9-6作者:来源:点击:1052 我局于2012年9月5日受理了梁平县文化镇永远村黄河养猪场提交的生猪养殖项目(年存栏生猪500头,其中母猪60头)环评报告表审批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生猪养殖项目(年存栏生猪500头,其中母猪60头)建设地址梁平县文化镇永远村1组建设单位梁平县文化镇永远村黄河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忠县巴王环境咨询服务中心建设规模和内容该项目为补做环评。主要建设工程
2、为圈舍及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等。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其中圈舍面积1200平方米。配套建设废水处理沼气池、干粪池、沼液暂存池及管网等。年最大存栏500头,其中种母猪60头。总投资110.0万元,环保投资22.0万元。排放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项目拟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废水: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修建沼气池对养猪场污水、生活废水进行处理,沼液应进一步处理符
3、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要求后用作农灌;农作物用肥间隔期,应进入沼液储存池备用。不外排废水。储存池、暂贮池及其他贮存设施应做好防渗防漏防降雨等措施。废气:项目设计时应注意实现生产区的隔离,沼气池原则上应设在养猪场生产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及时进行粪尿的收集和处置,场区内定时清理,不得随意堆弃;加大绿化带的设置;定期喷洒除臭剂。恶臭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固废:干法清粪工艺,畜禽粪便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产生的干粪便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采取设置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标准。粪便进行土地利用时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符
4、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农田;按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病死牲畜和上报疫情,病死牲畜应及时进行深坑消毒填埋,严禁随意丢弃、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生态:加强养殖区及周边绿化。其他:养猪场场区、畜禽舍、器械等消毒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消毒剂和消毒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物。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梁平县文化镇永远村黄河养猪场建设的采用“猪-沼-果(农作物)”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实行集约化、规模饲养,为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类项目。该项目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表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达标处理后,对区域环境的空气、水、声、生态环境等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考虑
5、,该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是可行的。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 传真: 梁平县环境保护局 2012年9 月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存栏5000只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养殖场编制日期:2013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6、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本证书仅限于: 项目使用,证书加盖市环境影响评估事务所公章后生效。签发人(签章):市环境影响评估事务所项目名称:
7、年存栏5000只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委托单位:养殖场项目承担单位:环境影响评估事务所项目负责人:报 告 编 制 人 员 一 览 表职 责姓 名职 称证 号签 名项目负责编写人员审 核报告审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存栏5000只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东方养殖场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武威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o 技改o行业类别及代码畜牧饲养业A0314占地面积(平方米)22000建筑面积(平方米)10900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6%评价经费(万元)预见期投产日期2014年 4月
8、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 *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年,养殖场选址于秦安县五营镇闫村,占地面积*亩,拟建双列式标准羊舍4座,建筑面积为*,青贮池1座,建筑面积*,饲料车间1座占地面积*,堆粪场1座,占地1000,年存栏育肥肉牛500头。2、建设地点:。3、建设内容及规模年存栏500头肉羊。4、厂区平面布置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3亩,场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管理区、饲草料加工及储存区四个区。生产区位于场区的中北部,主要由牛圈舍组成;粪污处理区位于场区的南部;管理区位于场区的西部;饲草料加工及储存区位于场区的东南部。场区平面布置见附图2。5、原辅材料消耗与同类项目类比该项目建成后,饲草
9、料消耗定额见表1-1。表1-1 饲草料消耗定额序号名称需求量备注1主要原材料1.1精饲料1100t/a场区加工1.2粗饲料2737t/a项目附近购入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建成后,需要劳动定员8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技术人员2人,工人5人。项目全年生产天数为365天,每日工作8小时。7、公用工程供电本项目用电为农业用电,年用电量7.5万kwh。供、排水供水项目主要用水为种羊繁殖、办公生活、绿化等用水,全场用水量估算见表1-2。表1-2 用水量估算一览表序号用水部门数量用水量标准全日(m3/d)全年(m3/a)1生活8人50L/人班0.41462羊舍5000头3L/日只155475合计15.4
10、5621项目建成后,日用水量15.4m3,年用水量5621m3,用水为自来水供水。排水工程表1-3 排水量估算一览表序号用水部门用水量(m3/d)损耗量(m3/d)排水量(m3/d)1生活0.40.080.322羊舍15123合计15.412.083.32全场日排水量约为3.32m3,生活污水,用于环境绿化,不外排;羊尿经统一收集,用于堆肥。供暖工程本项目实施后,不配建锅炉,冬季采暖由小煤炉解决。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2、地形
11、地貌与地质构造3、气候与气象4、水文概况地下水本市地下水由于受到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的影响,呈现自南而北的规律变化,即流域南部2500-4000米以上的山脉上发育多年的冻土,动态稳定的冻结层水和不稳定的冻结层上水是地下水在这里存在的主要形式。流域中部为南北盆地,南盆地地下水为扇形砾石平原潜水水质也好;北盆地含水层具有双层结构型,上部呈弱透水性的亚粘土、亚砂土,下部为渗透性强的砂卵石。黄河流域地下水0.030亿m3,石羊河流域地下水0.61亿m3。5、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1992)160号文,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八度。6、动物本项目所在地家畜、家禽及皮毛和食用的动物主要有黄牛、马、
12、驴、骡、猪、羊、兔、鸡、猫、狗等。野生动物主要有田鼠、兔、鸟类及昆虫等,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土壤与植被项目所在地区土壤分布南北差异很大。南部山区土壤和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从高到低依次可分为:高山灌丛草甸土、山地灰褐土、栗钙土;平原土壤分布除受自然条件制约外,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主要有绿洲灌耕土、风沙土、盐土、草甸土,原先分布面积最广的灰漠土,现已绝大部分改造为绿洲灌耕土。本项目所在地植被主要是农作物、人工经济林。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位于城区东北郊,乡域面积19.3平方公里,其中拼地面积20102亩,辖10个行政村,即:双河、新兴、安置、马儿、发
13、放、贾家墩、双桥、小路、马莲、屯庄村,下设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14人。乡政府驻地发放村,因明初移民时,在此设立移民发放安置机关而得名。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94亿元,财政收入9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0元。有中小学11所,在校学生3702人;有卫生院1所。近年来规模养殖稳步发展,规模养殖户达1315户,养殖业收入达534.2万元。依托城郊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放镇交通便利、劳动力富裕,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解放,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全乡私营企业达5户,个体工商户达83户。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发放镇根据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确定了今
14、后发展的定位目标:发展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蔬菜产业化经营示范园,努力建成蔬菜种植大乡。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次评价采用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年度)中相关监测数据。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1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级的天数为5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6.16%,级的天数为29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0.0%,级以上的天数为1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84%。详细统计结果见下表:表5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统计表空气质量级别2008年2009年天数占全年天数%天数占全年天数%级61.65916.2级35396.729
15、280.0级41.1143.8以上20.6/受气候条件和能源结构的影响,城市空气首要污染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次之,二氧化氮位居第三,全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评价为级。(一)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我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1、可吸入颗粒物(PM10)2011年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范围在0.019-0.146 mg/m3之间,年平均浓度值0.083mg/m3,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9月份,与2010年的0.087 mg/m3相比趋于稳定趋势。见图1。图1 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浓度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可吸
16、入颗粒物(PM10)浓度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冬、春季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加之沙尘灾害天气发生时段在14月,所以冬、春季可吸入颗粒物高于其它季节。2、二氧化硫(SO2) 2011年城区二氧化硫(SO2)月均浓度范围在0.0150.051 mg/m3之间,年平均浓度值0.030mg/m3,未出现超标,最高值出现在1、2月份,最低值出现在9月份,与2010年的0.035 mg/m3相比趋于稳定态势。见图2图2 二氧化硫(SO2)月浓度变化图二氧化硫污染变化的特征是:冬、春季节污染较重,夏、秋季节相对较轻,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受冬、春季节采暖期煤烟污染影响。同时冬、春季逆温频繁且逆
17、温层较厚,导致大气扩散条件差,二氧化硫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3、二氧化氮(NO2)2011年城区二氧化氮(NO2)月均浓度范围在0.0190.041 mg/m3之间,年平均浓度值0.030mg/m3,未出现超标,最高值出现在1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1月份,于2010年的0.025mg/m3相比趋于稳定趋势,见图3。 图3 二氧化氮(NO2)月浓度变化图二氧化氮污染变化呈现冬季略高,春、夏、秋略低的特征,这是 不同季节气象扩散条件作用的结果 ,全年各月浓度值变化不大。4、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SO3) 2011 年共获得自然降尘和硫酸化速率有效数据120个(包括清洁对照点),自然降尘浓度在17
18、.5534.50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全年平均23.28吨/平方公里月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处于稳定状态,;硫酸盐化速率浓度在0.170.26SO3 .mg/100cm2 碱片日之间,全年平均0.213SO3 .mg/100cm2 碱片日,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处于稳定状态。自然降尘的季节变化特征是夏季污染最重、春季次之、秋季最轻。5、酸雨2011年我市降水423mm,降水中主要离子分布情况pH值7.7,电导率310.5微西门子,硫酸根离子19.01mg/L、硝酸根离子4.301mg/L、氟离子0.0931mg/L、氨离子0.5161mg/L、钙离子4.101mg/L、镁离子0.3181
19、mg/L、钠离子0.81mg/L、钾离子1.77,多年来无酸性降水。6、特殊天气2011年,我市共发生的沙尘暴、浮尘、扬尘特殊天气4次,经监测 PM10浓度范围在0.076-2.217mg/m3,从监测数据分析,无论是特殊天气的次数及浓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气候条件的改变以及这几年实施了退耕还林、日光温室建设,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结果。二、水环境质量石羊河是接纳我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河流,2011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83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629.4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2.2%,生活废水2209.4万吨,废水排放
20、总量的77.8%。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13818.6 吨(其中工业8185.6吨,生活5133吨),氨氮排放量1217.6吨(其中工业167.7吨,生活1049.9吨)。三、声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的声源主要为: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飞机噪声)五类,目前,仍以生活娱乐噪声为主,分布范围广,但污染强度相对较弱,建筑施工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强度较大,扰民严重。声源构成比例图如下:图4 市产生声源构成比例图(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1、监测概况 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布设依据甘肃省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要求,在武威市城区12.5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选择250
21、米250米有效网格102个,覆盖面积6.3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1%,一类区有效网格测点76个,占测点网格总数的75%,覆盖面积4.75平方公里,二类区有效网格测点26个,占测点网格总数的25%,覆盖面积1.63平方公里。 按规范要求,每年九月份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月,每个测点监测时间为10分钟(600个数据),取Leq值,测点位置在网格中心处,仪器离地面1.2米,测量结果代表区域噪声质量状况。2、评价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值见表2表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 区域类别昼间夜间特殊区域5040一类区5545二类区6050
22、三类区6555四类区70a55b603、监测结果2011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平均等效声级为52.0dB(A),在102个有效网格测点中,监测达标网格数96个,达标率94.1%,达标覆盖面积6.00平方公里,超标网格数6个,超标率5.9%,超标覆盖面积0.38平方公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平均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标准值要求,与2010年的52.9相比,处于轻微下降趋势。见图5图5 武威市区域噪声年际对比图(二)功能区噪声质量1、监测概况功能区噪声按不同类区共设7个监测点,分别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四类区:。测点布设在能够充分代表该区域噪声平均水平的敏感区
23、,一般在二层建筑物以上,噪声传感器距该建筑物1.5米处,每年2月、5月、8月、11月为监测月。2、评价标准及方法1、评价标准:与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相同,标准值见表5。2、评价方法:采用Ld、Ln和Ldn。其中:Ld为6:0022:00的昼间16小时等效声级;Ln为22:006:00的夜间8小时等效声级。3、监测结果2011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显示:一类区:昼间等效声级为52.8dB(A),夜间等效声级为54.6dB(A),昼夜等效声级为:51.4 dB(A)。二类区:昼间等效声级为54.4dB(A),夜间等效声级为57.6dB(A),昼夜等效声级为:53.1dB(A)。三类区:昼间等效声级为56
24、.1dB(A),夜间等效声级为58.3dB(A),昼夜等效声级为:54.7dB(A)。四类区:昼间等效声级为66.6dB(A),夜间等效声级为68.4dB(A),昼夜等效声级为64.6dB(A)。由以上监测统计结果可知,功能区噪声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四类区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标准要求。2010年-2011年功能区噪声年际变化趋势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四类区LdLnLdnLdLnLdnLdLnLdnLdLnLdn201054.451.553.656.0 54.155.157.256.0 56.867.266.8 67.1201152.854.651.454.457.65
25、3.156.158.354.766.668.464.6标准5545/6050/6555/7055/图6 市功能区噪声年际对比图(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1、监测概况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在总长21.52公里的6条交通干线上进行,共设30个监测点位,每个测点均在两条路口之间,道路边外20厘米处,以20分钟(1200个数据)的等效声级为测量值,同时记录车流量,按规范要求每年9月为测量月。2、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进行评价。2010年-2011年道路交通噪声统计表年度路段总长(km)路段宽(km)测点个数达标数达标率(%)等效声级Leq dB(A)201021.5240
26、.4302686.766.6201121.5240.4302893.365.8平均值90.066.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评价区内没有需要特别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也没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区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重点保护。环境保护项目一览表保护目标目标名称与项目相对方位与项目相对距离功能区标准环境空气双河村四组耕地东2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马儿村耕地西10m发朱路南10m新兴村四组水渠北10m水环境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场界场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类标准评价
27、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功能区取值时间SO2PM10NO2二类年均值0.060.070.04日均值0.150.150.08小时值0.500.2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类标准表3-2 声环境质量标准 (dB)类 别昼间夜间2605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表 3-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 /L 指标标准值依据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CODcr20BOD54氨氮1氟化物1.0铬(六价)0.05 注:pH无量纲污染物排放
28、标准噪声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3-4。表3-4 厂界噪声标准限值时 段昼 间夜 间标准限值(dB(A))6050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见表3-5。 表3-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浓度时段污染物地点浓度(mg/m3)新建污染源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项目养殖恶臭、废渣、废水和最高允许排水量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见表3-6。表3-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标准值臭气浓度(无量纲)70废渣蛔虫卵死亡
29、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5个/kg最高允许排水量(m3/百头d)冬季17 ; 夏季20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50化学需氧量 (mg/ L)400悬浮物 (mg/ L)200氨氮 (mg/ L)80总磷 (以P计) (mg/ L)8.0粪大肠菌群数 (个m L)10000蛔虫卵 (个L)2.0施工作业时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见表3-7。表3-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时段昼间夜间标准限值(dB(A))7055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肉羊养殖工艺流程图:空怀母羊(配种怀孕)约2周即16
30、周114天后40天(含分娩栏清洗消毒时间)仔羊在保育舍饲养5周后进行初选落选者测定舍销售舍进入育肥舍留种入选者进入育成舍育成舍销售舍饲养上市种羊在羊舍饲养子后 空怀舍 怀孕舍 产仔舍羊粪、羊尿堆肥堆肥羊粪、羊尿羊粪、羊尿 堆肥注:产污主要是羊粪,羊尿图7 肉羊繁育养殖工艺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土石方的挖掘、建筑材料装卸等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施工设备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施工点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1.噪声污染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及载重汽车对道路两侧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2.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扬
31、尘主要来源于土石方的挖掘、水泥、砂石和白灰等原料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机动车尾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O、THC二种。3.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污染施工中所排的污水一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二是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和动植物油等,但污染物浓度较低且排放量小,对水体环境影响不大。4固体废物的污染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生活垃圾以及开挖的废土石方,将废石、弃土和建筑废料运往市相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固体废物渣场堆放。生活垃圾应有序堆放,不得随意丢弃,及时送往垃圾处理场。同时还有运输车辆散落的固体废物,应及时清理。(二)运营期1、废水产生与排放情况本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养殖场排水
32、及职工生活污水,日排放量3.32m3 ,年排放量1211.8m3。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干粪由机械收集,经清粪道清出,而羊尿经尿沟排入堆肥发酵池。根据项目规模折算为养猪规模为年存栏1667头猪,因此废水排放量为0.2m3/百头猪天,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干清粪工艺养猪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2.5m3/百头天、夏季3.5m3/百头天的季节标准值。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4-1。表4-1 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类别废水量(m3/d)浓度(mg/L)排水去向CODBODSS肉羊场排水3860150052010007501200堆肥办公生活0.32320250250绿化、降尘厂区使用旱厕,粪便等废
33、物直接用作土肥,办公生活洗涤污水泼洒降尘或绿化,不外排。本项目实施后,羊舍排水用于堆肥,不外排。拟在场区西侧设置1000m3堆肥发酵池,用于羊粪便堆存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用于蔬菜高温大棚施用或农田追肥。2、废气产生及排放分析本项目产生废气主要为饲料加工粉尘、羊舍产生的恶臭气体。饲料加工粉尘本项目粉尘主要来自秸秆颗粒饲料、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秸秆破碎阶段,需要将秸秆加工成粉状或3.0cm长的饲草。在饲草加工过程中有一定的粉尘产生,采用密闭的加工机械进行加工,并在饲料提升、下落、转接以及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附近设置吸尘罩,使粉尘经风管吸入组合式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除尘后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与
34、同类项目类比含尘废气排放量约7200m3/h,粉尘排放浓度小于2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标准要求,粉尘年排放量约0.5t。恶臭气体恶臭主要为羊只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恶臭气体的产生因素养殖场恶臭主要来自畜禽粪便、污水、垫料等的腐败分解,影响恶臭产生的主要因素有清粪尿的方式、养殖场管理水平、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程度。同时,也与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和布局、禽舍设计、畜舍通风等有关。养殖场恶臭的成分十分复杂,牲畜种类不同,清粪尿的方式、日粮组成、粪便和污水处理等的不同,恶臭的构成和强度也会有差异。 煤烟本项目不配建锅炉,冬季取暖采用小煤炉,因对周边环
35、境影响较小,故不做定量分析。 3、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情况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羊粪,堆肥发酵池产生沼渣及职工生活垃圾。粪便排放分析羊在繁育养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粪便排泄物,据有关研究,不同牲畜其粪便排泄量差异很大,就同一畜种来讲,由于品种、生产类型、生长阶段、体重、性别和日粮性质等因素的不同亦有差异。据实际统计,本项目达产期羊粪便产生量约666.5t/a,粪便经干清粪工艺清运,全部用于堆肥生产有机肥。生活垃圾产生分析本项目生活垃圾主要是职工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废弃物,如废塑料袋、废纸及其制品、废包装、烂菜皮、果皮、核、剩饭菜等,年新增量约3.46t/a。定期清理集中拉运到市垃圾处理
36、场填埋处理。4、噪声产生及排放情况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羊叫声和各种机械噪声,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是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及各类泵等,噪声强度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羊只尿、粪臭气7070饲料车间粉尘23.5mg/m3、0.59t20mg/m3、0.5t水污染物羊场排水COD BOD5 SS860-1500 mg/L、1.29t/a520-1000 mg/L、0.83t/a750-1200 mg/L、1.04 t/a堆肥发酵
37、生活污水COD BOD5 SS320 mg/L、0.04t/a250 mg/L、0.03t/a200 mg/L、0.02t/a0固体废物羊只羊粪便666.5t/a堆肥发酵生活垃圾生活垃圾3.46t/a3.46t/a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85105dB(A),营运期:机械设备 75-90dB(A),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的主要生态影响表现: 项目占地的影响。建设项目需场地进行开挖、平整,将对土壤和植被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水土流失的影响。土建工程施工中,需平整土地、开挖土石,此
38、过程将破坏表土,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雨季施工、废弃土石的不合理堆存也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 辅助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建材的堆放、管道及线路等的安装过程中,给周围环境造成短时期影响。污染防治措施评述一、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养殖场恶臭气体;饲料加工粉尘。其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如下:1、恶臭气体的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恶臭主要来自羊舍及羊场粪便和尿液,恶臭的产生和散发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养殖场恶臭必须从消除恶臭源、控制其产生和散发、进行大气卫生防护等各个环节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项目拟采用恶臭控制措施如下:日粮设计与恶臭的控制饲料在羊体内消化过程中,未被消化吸收的
39、部分进入后段肠道,因微生物腐败分解而产生臭气;同时,这些未被消化的养分排出牲畜体外后,继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更多的臭气。可见,臭气的产生主要是未消化的蛋白质的腐败降解,因此,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减少干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排出量,既可减少肠道臭气的产生,又可减少粪尿排出后臭气的产生,是减少恶臭来源的有效措施。工艺设计与恶臭控制本项目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范化和建筑物布局、畜舍设计、设备选型、粪便处理和利用等,都与恶臭的产生和扩散有关。必须在每个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恶臭源、控制恶臭的发生和扩散,从而对大气环境进行有效的防护。项目主要采取及时消除畜舍内的粪便、污物和污水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40、控制恶臭产生、消除恶臭或减少其扩散。一般来讲生产工艺主要是指与畜舍粪便清除有关的饲养方式和清粪方式。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首先做到粪尿分离,利用地面坡度,尿及时流入尿沟,做到尿水与粪分离,每天一至三次清粪,保持羊舍清洁、干燥。粪、尿管理、处置与恶臭控制本项目采用机械清理干粪工艺,固液分离,项目所有干粪用于堆肥,这样可从根本上减少粪便散发的恶臭。另外,项目设计将尿液采用暗管排放,集中到堆肥发酵池用于羊粪堆肥发酵,降低尿液的恶臭气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本项目的恶臭降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7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70(无量纲)以下,其治理措施可行
41、。设置绿化带及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及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甘肃省农牧厅2007年5月11日),本建设项目应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并在羊舍四周、厂区道路两侧、厂界设置绿化带。2、粉尘本项目在饲料提升、下落、转接以及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附近设置吸尘口,使粉尘经风管吸入组合式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再由压缩空气清理布袋。整个除尘风网处于负压状态,防止粉尘飞扬。收集的粉尘可作原料2次利用。并在有关设备和管道的连接处全部采用密封垫,防止粉尘外泄。采用取以上收尘措施后,粉尘排放浓度小于20mg/m3,低于国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120mg/m3标准限值,措施是可行的。二、生活垃圾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职工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3.46t/a。项目在办公区设置垃圾筒集中收集,然后由专人定期清理并集中运至武威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措施可行。三、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生产中的机械相对较少,产生的噪声的机械主要有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及各类泵等,噪声源强在8090dB(A),对周围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在设备选型中选择可靠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对于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