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题(共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题(共2页).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举例说明左传的叙事艺术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情节化。例如郑败宋师获华元记载宋、郑两国间的一次战事,开头只以极简练的交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结局,而后则以大部分篇幅细写战事前后的几件趣事:狂狡如何反遭俘虏,羊斟如何衔私报复,这样的记录,不但反映出宋军战败的某些因素,更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2全知叙事角的采用。采用全知叙事视角。既保证了历史事件叙述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避免缺乏情
2、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形式的史事记述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作者写战争场面,一如亲历。如晋楚城濮之战中两军的阵势、将帅,各路兵马的战况,如晨目前,而且还有变化波折,一路直进取胜,一路佯退而夹击,文字虽短,却参差起伏。场面生动如画。2试述离骚的艺术表现的成就: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在艺术表现上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离骚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诗人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
3、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他一心报国,却不断地被残害、被疏远流放,但是他非但没有放弃理想,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美好品质的修养。3比兴手法的拓展。离骚运用了较诗经更丰富的喻象,它把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它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溶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象征的意义。4结构和语言上的创新。离骚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的精神这个中心谋布局。诗作前半部分主要是实写,后半部分大体是虚写。前后两个部分,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艺术境界层进层新,使思想
4、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挥洒。3试述天子游猎赋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征:除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这些典型的大赋格式外天子游猎赋还有以下特征,1丧失了真情实感。在天子游猎赋中,找不到充满激情的作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切身感受,感受不到作者的喜努哀乐。全篇之中再也不见抒情的句子,有的只是繁多的铺叙和夸张的描写,以及“曲终奏雅”贴上一段议论的句子。2空间的极度排比。天子游猎赋有繁复的空间排比:不只是方位的排比,也包括段落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辞藻的排比。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拟诸形容,
5、言务纤密”“写物图貌,蔚似雕画”这种“繁类以成艳”的描述,是天子游猎赋给人映像最直接、最深刻的东西。4遣词用语难僻涩。与楚辞相比天子游猎赋遣词用语更加繁富,而且同繁富走向了僻涩,或假借同音字,或使用方主俚语,或径造新字,极尽用字新僻之能事,以至后世文家无能望其项背。4试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成份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争论的过程,妇病行写鱼夫向亲友求乞,孤儿行写瓜车翻覆、孤儿的哀告,这些情节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2抒情真挚浓郁。直接抒胸臆作品,如有所思东门行孤儿行等。同时也善于
6、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禽言诗乌生通篇使用比兴,写乌鸦不得安生的经历及其所见所感,其实处处都在写人间情事。战城南客观描写战场的情状,却涌动着浓重的悲凉之感。3汉乐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 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富于表现力。5试述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曹植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了华丽绮焕且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即所谓华丽状大
7、,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其诗歌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雄健豪放的诗风。曹植的胸襟气宇较为宽广,即使在后期受到猜忌压抑,他发自胸臆的也是一种英雄失路的慷慨悲凉之气,而非小儿女恩怨尔汝的细语呻吟。在艺术表现上,他多选择广大的意象、大幅度的动作和巨大的数目,如“修坂造云日”“长驱蹈匈奴”等,这使他的诗歌有一种豪放壮大之美。2语言华美。这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丽的声色上。如“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钟虹。高波凌云霄,浮气象螭龙”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采有光荣”描绘了榴花似火、绿叶摇清的美景。这些均为声色鲜丽、美轮美奂的精彩之句。3注重对称回环之美
8、,注意语言锤炼。曹植诗作中不仅出现了律句,还出现了律联。“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均是对仗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曹植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他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对全诗的悲怆情调起到了强烈的烘托作用,振起全诗。6试述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一、1陶渊明的田园诗亲切自然地描绘了田园风光,写出了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如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如归园田居其三3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9、二首。二、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另一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陶渊明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开成陶诗平淡之美的原因,一在于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陶诗多写田家生活中日用之景之物,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令人觉其亲切平和。陶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语言,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7试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1)李白诗的竟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1与做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
10、丰闰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长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他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状伟的诗歌意象2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鹭,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的艺术蕴涵。(2)李白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月的形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
11、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8试述中唐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1早在中唐韩、柳之前,已有许多作家从理论上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以萧颖士、李华等为代表的复兴儒学的古文家倡导宗经尚简,因宗经而走向复古。他们初步奠定了古文运动的思想基础,并进行了古文的创作实贱的尝试。2中唐的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古的旗帜发展起来的,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安史之乱后的中兴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得到较稳定的发展,新兴中小地主集团在政治才能和文才来争取社会地位的士人阶层,为散文发展提供了一批新的人物。中唐儒学复兴产生的啖、赵、陆学派以及唐代比较开放
12、、自由思想,也为古文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也为古文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土壤。又加之辞赋、律诗等文体限制太多,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见观点,而古文则更为自由。3古文运动兴起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与唐代骈体文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唐代散文文体逐渐由骈而散。骈文发展到中唐陆贽手里,已达变化的极致。他的奏议较彻底地去除了此前骈文的丽辞浮澡,不用典、不征事,而代之以充分的散体文气。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之中,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9试述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1异彩色份呈的故事。庄子以寓言说理,讲述了众多的精彩故事。如
13、庄周梦碟、庖丁解等庄子用众多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使说理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2奇幻谲诡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写鲲、鹏南迁,鲲可以自由变幻体貌,由鸟而鱼,鲲、鹏体巨大不可拟想,它的飞行,惊天动地,气势恢弘,这样的想象,堪称奇丽、夸张而壮观3空灵飘忽文风庄子全篇由一个个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不受常情常理的拘限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这就造成它的结构、行文的空灵漂逸4谐趣和讥刺横生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对大鹏南迁行为的不理解、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瓠的争辨,都趣味盎然“鸱得腐鼠” 讥刺惠施怕人与他争夺相位的俗态,而鸱得腐鼠而嚇剜雏的喻象则谐谑有趣5精湛传神
14、的文笔。庄子往往用很少笔墨,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庄子中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一般都是以“写意”笔法出之。不过庄子也很擅长细腻逼真的“工笔.10试述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杜甫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1五七律兼擅,杜甫对五律的把握,已到了非常纯熟、运用自如的程度,不但韵律精细,且诗境浑成而多变化,有意境壮阔忽转为凄凉的,也有气象巍俄忽转为情景细致婉约的,做到了不拘一格。2以律诗写组诗,杜甫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采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的、较宽泛的内容。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秋兴八首3杜甫打破固定的律诗谱式,就律体的变格创为
15、“拗体”这种拗体与七律初期出现的某些不合律现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能律则律,当拗则拗,体现了诗人造语贵新,同中求异的创作追求。11试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其次,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最后,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赋是诗经中运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 、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兴的问题较
16、为复杂,历来众说纷纭,大体说来,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用来志韵或烘托氛围等3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加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着二言句到八句。这种以四言为主又不拘四言、长短参差的句法,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味。诗经的四言诗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4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的质朴丰富的语言。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诗经中的重章有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加强了抒情效果。二是改变词汇丰富,三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12试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从艺术上看,唐代传奇在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7、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渐趋成熟。在人物描写方面,唐传奇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的具体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善于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刻画,更细致深入地展示人特性格的复杂性等,因此,唐传奇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的安排方面,不少唐传奇都做到了波澜起伏,严密完整,引人入胜。在语言运用方面,唐传奇主要用散体古文,兼用通俗口语和骈文技巧,并大量插入诗歌,具有华实相扶、凝练传神的特点。唐代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写作小说的开始,他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渐趋成熟,从此,小说正式形成了自己的规
18、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传奇创作的作家,促进了小说在艺术上的丰富与提高,从广义上说,唐传奇作家观察生活,概括生活的方法,运用语言、提炼语言的技巧,以及丰富大胆的想象,精巧缜密的构思等,也给其他文学形式有益的借鉴。13史记人物传记中,司马迁是如何剪裁和安排材料的? 史记在保证历史事件叙事的完整和真实的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人物在事件中悲欢离合的命运和鲜明的性格。这主要得益于司马迁对材料的精巧安排1司马迁在记载人物生平是善于选取传主生最重要的事件、最典型的细节,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对其进行剪裁加工,以精雕细刻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2司马迁在传主本人的传记中表现
19、传主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14试述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韩愈的散文写人、记录、议政、论学,反映时事,抒发感概,评论历史,抒写心迹,充分地发挥了“古文”这种文体的功能,具有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笔法委婉多资而寄兴悠远,感情真挚而气势磅薄等特点,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均有贡献。韩愈的杂文较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学进解送穷文,两篇作品均采用问答对话体,将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赋的铺排和骈偶的杂用,给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文采。韩愈的赠序文借题发挥,委碗多姿,
20、常常熔叙事、描写于一炉,而每篇又各有所侧重。韩愈的碑志尤重细节描写,借一二琐事,即将传主的性格、心态巧妙地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篇篇生动的人物传记,从则一举打破了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韩愈碑志不唯叙墓主事迹,时亦借以发议论,寓讽刺,表现强烈的爱憎之情。15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征:1间蕴多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风格。涵咏不尽,意味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写思妇想念远方的游子。但是细加品味,它的含义,他的情感,却异常丰厚。其涵容很大的抒情特点,为读者留下了自由联想的广阔天地2浅进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从情感上说,古诗十九首感情醇真诚挚,没有矫揉
21、造作,从艺术表现上说,它的写境用语似乎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如涉江采芙蓉3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或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去者日已疏古诗十九首描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得力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伤彼惠兰花,含英扬光挥。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写新妇的美丽及其迟幕之忧把外在的物象和内心的情思熔铸在一起,天衣无缝。古诗十九首也有像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的作品,如西北有高楼16试述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谢脁有明确的诗歌思想,即追求一种清新明丽之美,他常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
22、丽,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各谐。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情思方面来说,他的诗所表达的情感较为明郎外露。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纯净如竹露、风荷、月色、流泉般的情思流动,如观朝雨2谢脁的诗意象清新明丽,大多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的韵味,在山水诗描画方面,他诗中的意象色彩趋向于浅色调与暖色调,意象内涵多琴、鸿、竹、荷等雅文化因素,也有助于清新明丽之构成3谢脁诗语言流畅明白,没有任何晦涩的文字与赘典,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如“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前窗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17试述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1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
23、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嵇康把庄子游道的方式,改造成了一种充满闲适生活情趣的人间化的世界,从而使庄子纯哲理的人生境界变成了具体实的人生,以其真实可感、如诗如画,正式进入了文学领域。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嵇康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2嵇康部份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他在一部分诗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折批判锋芒犀利。如“耻直言,与祸相逢。变故万端,俾吉作凶”指诉世俗浇薄,正直招祸,这种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有很激切的批判力量。3嵇康还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诗经的古朴写实之风,在嵇康诗中不见了,而出之为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
24、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18试述李商隐诗歌的词美特征:李商隐的诗歌具有要眇唯美的词美特征,其诗的词化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朦胧唯美等,这样便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1李商隐天赋极高,又敏感多情,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作中所流露的又多为要眇蕴籍之情。李商隐一生坎坷,对事物的矛盾和复杂性有充分感受,结合他的体验和认识,常常把典事生发演化成与原故事相悖的势态,由正到反,正反对照,把人思想活动的角度和空间大大扩展了。如嫦娥虽咏嫦娥之事,却一反企求长生不老的传统写法,极写他成仙之后“高处不胜寒”的凄冷情,可以
25、视为诗人对自已处境的心灵独白。2除营造意境的幽美外,李商隐还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致力于对唯美的追求。如端居诗中选取的暮秋特有的两种景物“青笞”与“红树”并不是客观的描绘,而是移情人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它们的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然模糊。除了“青苔”与“红树”外“雨中”与“月中”等都是互文错举,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 19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经典手法:1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率直大
26、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阴鸷刻深。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2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主要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主次要人物间的比衬,如高祖本记和项羽本记中,世故老成、狡炸机智的刘邦,与气盛直率,好勇斗狠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做法往往不同。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与简单直率而又鲁莽的项羽,李将军列传中“为人在下中”却封侯拜相的李蔡与战功赫赫却仕路困窘的李广,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命运。3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司马
27、迁常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最典型的就是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在这场力与智的交战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咋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绘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4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现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司马迁常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如酷吏列传写张汤讯鼠的细节,表现出张汤从小就熟悉治狱,具备残忍的特性史记也常常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司马相如列传写司马相如奏琴挑逗卓文君“心悦而好之,恐不
28、得当也”写出了卓文君倾心司马相如又忧虑担心的复杂心态。20试述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1刘宋时期是南朝骈文的形成期。此时骈文四特征都已具备。对偶,俪采百字之偶,用事,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辞藻,铺锦列绣,错彩镂金,声律,别宫商,疻清浊。此期骈文优秀作者为颜延之、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2齐梁以后,是南朝骈文的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更是进入了骈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的阶段,几乎所有文人都能写骈文。其中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均为骈文写景佳作。这一时期即使理论著作文章,也多以骈文写成。3骈文至徐陵、庚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几乎全篇骈偶,而后代骈文
29、流行的四、六字隔句对也大幅度增加。用事不仅绵密,且更妥贴自然。声律上不仅平仄相对,而且上下联相粘,多能做到全篇平仄谐调。辞藻上更是“丽藻星铺,雕文锦缛”美不胜收。2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表现特征:1 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3诗境明秀,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多单行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艺术特征 :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1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2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