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概念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 和 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 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随着
2、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 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 、保持水土的能力 、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在发达的
3、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 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第一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通常描述林木生长的指标有:生长过程曲线,生长速率和生长量。2、
4、林木个体发育(development):是指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发生质变的过程。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个体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生长的周期性。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现象称为极性。林木的极性在受精卵中形成,但一直保留下来。扦插不能把形态学下端向上。5、再生:是指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息性为基础的。扦插、组织培养等就是利用林木的全息性。二、填空题1、林木个体发育要经过( 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2
5、、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 )、(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 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 )六个阶段。3、属于前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油松 )、(樟子松 )、(红松 )、(马尾松)。4、属于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杉木)、(侧柏)、(柳杉)。5、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单株和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模式,即(“S”形)曲线。三、单项选择题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1) )型曲线。 (1)S型; (2)J型; (3)反J型; (4)L型2、树木开花过程属于( (1) )过程。 (1)发育; (2)生长; (3)生长和发育; (4)再生3、树木在花芽分化前的
6、生长为( (1) )。(1)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发育; (4)个体生长4、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1)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1)高; (2)直径; (3)材积; (4)叶5、在一定范围内,林分的光合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则产量( (4) )。(1)开始减少; (2)继续增加; (3)保持恒定; (4)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四、简答题1. 简述树木地上和地下生长的相关性。答:地下部分是指林木的地下器官,地上部分是指林木的地上器官。 1)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地上部分所需要的水分、矿物质、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由根部
7、提供。而根部所需的糖、纤维素等由地上部分提供。2)林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也存在相互制约。在年生长周期中首先根系生长并达到高峰-随后高生长加快达到高峰-最后根系又开始生长出现第二次高峰。2.简述树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答: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前期是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开始开花结实,进入生殖生长。 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对立的关系。 1)依赖关系: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激素物质,反过来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 2)对立关系主要表现为:营养器官的生长抑制生殖器官的生长,反过来生殖器官的生长也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3.简答林木
8、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答:林木个体从种子形成植株死亡,大体经历四个生长发育时期。1) 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2)青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3-5次结实)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成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 4)老年期(衰老期): 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直至个体死亡。4.简答森林经济收获量的形成过程。答:一般的用材来讲,干材蓄积量还不能全部收获利用。通常在造材过程中把梢头、伐桩要留在林地上,在工厂加工成材时边脚料也不能利用。真正能利用的也只是干材的一部分,这部分由出材率大小决定。出材率(60-90%)的高低取
9、决于干材的质量(通直度、饱满度、缺陷等)、用材规格等。因此,从生物产量到经济产量要经过如下折算: 生物量经济系数(0.3-0.7) 蓄积量 蓄积量出材率(60-90%)出材量(经济产量)五、论述题1、提高森林产量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1)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树木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 抗逆性等。要实现这些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良种壮苗。而且良种壮苗要经过精心的栽植才能实现目的。2)林分结构的调控:林分结构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品质,林分结构的调控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个方面。良好的结构是林分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为了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生产上采取的措施是密度控制、合理混交。3
10、)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培育森林,因此需要对造林地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六项措施。即: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精心栽植、细致整地、抚育保护。2、森林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如下:1) 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 特点a: 经过种子萌发-幼树生长等,主要是营养生长。 b: 生殖器官尚未形成,不能开花结实。 c: 在幼年发育阶段,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枝条再生能力强,适于营养
11、繁殖。(板栗是极难生根树种,但一年生苗可扦插成活)经营措施: a: 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加强抚育管理 b: 幼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有的树种几年、有的需要几十年。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3-5次结实) 特点: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开始开花结实。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结实不多,空籽较多,种子可塑性大,适合于引种。经营措施:加强抚育管理,疏伐,改善光照条件。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成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特点:结实数量大而稳定,量多质好,是种子工作的主要时期措施:加强林分管理,搞好种实采集、处理、贮藏。4)老
12、年期(衰老期): 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直至个体死亡。特点:结实逐年减少,种子质量差,树木抗性弱,生理机能衰退,枝、梢逐渐枯死。一般生产上不用此时期种子。第二章 森林立地一、概念1、立地(Site):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2、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是指某一立地上森林或其他植被的生产潜力。3、立地指数: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4、立地级:标准年龄时林分的平均高。5、立地主导因子:立地组成因子众多,其中一些因子对树木的生长起主要作用,这些因子即主导因子。二、填空题1、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水文因
13、子。2、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平均高)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3、立地指数是采用林分(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4、立地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空间位置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与林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5、造林地种类主要包括荒山荒地、(农耕地 )、(四旁地及撂荒地 )、(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 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三、单项选择题1、立地条件也称为(立地)。(1)环境; (2)立地; (3)立地指数; (4)生长条件2、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1)环境条件; (2)生长条件; (3)立地条件; (4)生活条
14、件3、停止农业利用一定时期的土地称(撩荒地)(1)四旁地; (2)撩荒地; (3)荒山荒地; (4)农耕地4、立地指数法是用标准年龄时的( 优势木平均高 )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1)林分平均高;(2)优势木平均高;(3)最近5年高生长;(4)胸高以上高生长5、通常立地主导因子的数量为( 一到二个因子 )。 (1)一个因子; (2)一到二个因子;(3)三个因子;(4)四个因子以上四、简答题1、简述立地组成因子包括哪些。答:立地组成因子包括:1) 气候因子:温度(极端温度、平均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2)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土
15、壤酸度、石砾含量、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和母岩等。3)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可以重新分配气候和土壤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 凸形 平形 凹形。 4)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 在山地水文因子常常不被考虑。5)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应者。2、简述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有哪几种。1)地位级法:在一个地区根据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平均高,将立地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一般分成、个等级。因林分平均高受经营措施影响,因此,这个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价立地。2)立地指
16、数法:按照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制成立地指数曲线和立地指数表,优势木高不受间伐抚育影响,因此 立地指数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3)生长段法:用胸高以上连续5年高生长来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可以消除早期高生长的不稳定影响。主要适用于幼龄的针叶树。4)气候因子法:气候影响森林生产力,因此,可以根据气候因子估测森林的生产力。一般用于大区域潜在生产力评价。5)土壤因子法(地形):通过对土壤或地形因子的分析,评价立地质量。 6)树木生长和环境因子结合评价:用林木生长指标只能评价有林地,环境因子分析不知道林木生长的效果。用数学的方法可以使环境因子和林木生长联系起来。1、 简答我国森林立地
17、分类系统包括那些等级。0级: 立地区域,根据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大气候、巨大地貌等)划分。1级: 立地带,由纬度决定的热量分异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温度带决定土壤地带性、顶极群落呈地带性分布。2级: 立地区(立地亚区),在同一立地带内,因构造地貌所形成的大地貌单元划分(同时考虑干湿状况、土壤类型等),如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3级: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亚区)(立地类型组),在立地区内根据中地貌、母质等,划分立地类型区。作为划分的主要特征可能因不同地区而异。4级:立地类型(变形),立地类型主要反映土壤综合肥力的差异,同一类型具有相同的生产力。第三章 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一、概念1、林种:根据森林
18、发挥的功能不同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森林。3、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如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相联系的各种特性的综合称为树种生物学特性。4、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5、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随着发展的需要适地适树的树已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可扩展到种源、品种、无性系。、二、填空题1、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2、林业区划是根据(自
19、然条件和森林资源条件的一致性)、(社会经济条件的一致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和林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划分的。3、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4、经济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早食性、(丰产性)、(优质性)。5、中国的林业区划把全国划分成(2)个地区和(18)林区。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林分中属于特种用途林的是(国防林 )。(1)护路林; (2)护提林; (3)国防林; (4)水源涵养林2、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态学特性)。(1)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态学特性;(2)生态学特性包括生物学特性; (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4)它们都包
20、括在林学特性之中3、树种选择的生态学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树种应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即(1)) (1)适地适树; (2)满足造林目的; (3)满足社会需求; (4)实现经济价值4、树种选择的经济学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树种应尽可能地满足(4)要求(1)适地适树; (2)造林目的; (3)社会; (4)经济价值5、速生的树种( (2) )丰产树种。 (1)一定是 ; (2)不一定是; (3)肯定不是; (4)也是四简答题1、简述人工林的五大林种。答:人工林的五大林种包括:1)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森林2)、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为主的森林。3)、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的森林。4)、经济林:以生
21、产木材以外的其它林产品为主的森林。5)特种用途林:发挥特种用途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简述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如下:1)、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如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相联系的各种特性的综合称为树种生物学特性。2)、生态学特: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3)、林学特性:通常把树种生物学特性中与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林学特性,如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态特性。3、简答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标准。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标准为:要求达到:成
22、活、成林、成材、稳定(用材林)成材的标准用数量指标要求:1)立地指数指标: (1):分析同一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可知道这个树种最适宜的立地。(2):分析不同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可知道这种立地的最适树种。 2)材积生长量指标:用单位面积的材积生长量指标衡量是较合理的,但是应用比较困难。五、论述题1、论述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并说明哪条途径是基本途径。答: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改树和改地的程度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应是达到适地适树的
23、基本途径。第四章 造林密度一、概念1、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造林密度通过影响劳动力、种苗等影响人工林经济效益。2、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株数,通常以株/公顷或株/亩表示。3、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二、填空题1、造林密度较大的林分郁闭时间较(早)。2、密度对树木高生长影响(比较小)。3、密度和单株材积生长之间的关系为(V = K*N-a)。4、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群状配置)。5、造林时,行距大于株距的配置为(长方形配置)。行距和株距相等的配置为(正方形配置),种
24、置点呈三角形的配置为(三角形配置)。三、单项选择题1、种植点在造林上的分布集中成群,群内种植点密集,形成一个植生组而植生组之间的距离较大的配置称(3) )(1)三角形配置;(2)正方形配制;(3)群状配置;(4)长方形配制2、正方形配置是指(2 ),相邻株连线成正方形的种植点配置法.(1)行距小于株距; (2)行距和株距相等; (3)行距大于株距; (4)隔行种植3、长方形配置是指(3)的种植点配置法.(1) 行距小于株距; (2)行距和株距相等; (3)行距大于株距; (4)隔行种植4、通常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树木单株材积生长(2 )(1)增加; (2)下降; (3)不变; (4)根据条件表现不
25、同5、立地条件相同而密度不同的林分,在( 4 )其产量是非常接近的,这被称做“最终产量一定规律”。 (1)郁闭之前; (2)刚刚郁闭时; (3)壮龄林阶段; (4)成熟林阶段四、简答题1、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用材林生产的材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2)、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 喜光速生树种应稀植,耐荫慢生树种宜密植;干形通直宜稀植,干形不好的宜密植;树冠宽阔的宜稀植。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从生物学角度看,立地好的应密植;从经营的角度看,立地好有利于培养大径材宜稀植。4)、根据栽培技术确定:造林技术过关,成活率高,应稀植;培育技
26、术集约程度高,应稀植。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影响投资费用(苗木、整地、清理、栽植等)、经营费用(间伐、抚育等),应计算投入产出比。2、简述密度对干材质量的影响。密度对干材质量的影响:(1)对干形的影响 适当密度,树干通直、饱满、巴结少,材质好。 过密树干纤细,不符和用材要求。 (2)对材质的影响 稀植幼年材比例增加,降低材质,如杉木。 但落叶松影响不大。3、简答密度对林分单位面积干材产量的影响。密度对林分单位面积干材产量的影响: 林分单位面积的干材总产量: 在未间伐的林分为:枯损量+现存量(蓄积量);在经过间伐的林分:间伐量+现存量。 我们在这里讨论未间伐林分的干材现存量与密度的关系
27、 干材现存量 = 材积*株数(1)在较稀的密度范围内 : 林分密度越大,干材产量越大。(2)当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 株数的增加和材积的下降抵消达到平衡,林分的干材产量不受密度影响。称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干材现存量 = 材积*株数= N*V = N*(K*N-a)= K (a=1)第五章 人工林的树种组成一、概念1、森林树种组成:指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比例。2、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可用胸高断面积、株数比例表示。3、伴生树种:与主要树种伴生,并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乔木树种。辅佐、护土、改土作用。4、混交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5、混交比例:树种在混交
28、林中所占的比例二、填空题1、混交林中树种间关系的实质为( 生态关系 )。2、树种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包括,中性作用、(单方有害 )、(双方有利 )、偏利作用、( 一方有利 一方有害)、双方有害。3、树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机戒作用方式、(生物作用方式 )、( 生物化学作用方式 )、生理生态作用方式和( 生物物理作用方式 )。4、混交林中的树种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 )、(灌木树种 )。5、树种的混交类型有,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 )、( 主要树种 伴生树种与灌木混交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6、混交方法包括株间混交、行间混交、( 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三、单项选择题1
29、、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的关系是一种(2 )。(1)互助关系; (2)生态关系; (3)偏利关系; (4)共生关系2、在混交林中一个树种改变光照条件影响另一树种生长,这种种间作用方式为( 1 )。(1)生理生态; (2)他感作用; (3)生物物理; (4)机械作用3、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称为(2 ) (1)混交比例; (2)树种组成; (3)树种成分; (4)混交林4、混交林中各树种所占的比例叫(1 ),一般用百分比表示.(1)混交比例; (2)混交方法; (3)混交树种; (4)混交类型5、混交林是由(3 )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1)六种; (2)三种; (3)二种; (4)一种6、
30、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不包括(3 )(1)伴生树种; (2)灌木树种; (3)乔木树种; (4)主要树种四、简答题1、简述混交树种的选择条件。 混交树种:指起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作用的次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1)、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之间矛盾不能过大。如:阴阳树种混交,深根浅根性树种混交。2)、混交树种应具有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如:选择固氮树种。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不应有共同的病虫害。4)、混交树种应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美学价值。5)、混交树种应容易繁殖。2、树种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按种间作用的结果划分树种间相互关系有六种: 中性作用 ( ); 偏利作用 ( ) 偏害作用 ( ); 双方有
31、利 ( ) 双方有害 ( ); 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 )。3、培育过程中不断调节混交林中种间关系的主要方法。 混交林中种间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培育过程中要不断的调节。1)、造林前:确定合理混交方法、混交比例。2)、造林时: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苗木年龄和株行距等。3)、林分生长过程中:采用平茬、修枝、抚育间伐、环剥、去顶、施肥、灌溉等经营措施进行调整。4、请简答五种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是指参加混交的各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 混交方法不同种间关系作用程度不同,混交林的产量不同。 1)、株间混交:在同一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两个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 种间作用出现早、激烈。造林施工复杂。多用于乔灌
32、混交。2)、行间混交:一个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法。 种间矛盾比株间易调整,施工也较简单。 3)、带状混交:一个树种连续种植三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另一树种构成的带依次种植的混交方法。种间关系先在边行出现,易调节。使用于乔木树种混交。经过一定时期也可以改成“行带混交”。4)、块状混交:将一个树种栽成小片与另一栽成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 分为规则块状和不规则块状混交。5)、星状混交:将一树种的少量植株点状分散地与其他树种的大量植株栽种在一起的混交方法。 6)、不规则混交:是构成混交林的树种间没有规则的搭配方式,随机分布在林分中。是天然林中常见的混交方式,人工林中少见。 在
33、天然林可用“见缝插针“的方法更新。根据演替规律进行造林。7)、植生组混交:在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不同树种的种植点相间隔配置的混交方法。 种间作用小,易调节。可用于次生林改造,治沙造林。5、简述树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1)机戒作用方式:是一个树种对另外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如树冠的摩擦、撞击、藤本的绞杀等2)生物作用方式:不同树种通过根系连生和寄生等方式发生的一种直接的种间作用关系。3)生物化学作用方式: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抑制或促进其邻近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生物物理作用方式:是指在植物周围形成特殊的生物场,其中包括辐射场、电磁场等,而对其它植物产生的影响。 5)生理生态关系:
34、是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环境条件而彼此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 6)竞争的作用方式:是指两种或多种植物对同一环境资源的争夺关系。五、论述题1、论述混交林的优缺点。混交林的优点:(1)、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增加养分利用空间。 喜光与耐荫树种混交,形成复层林,充分利用光能。 需肥性不同树种混交,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2)、能够更好地改善立地条件 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可以直接补给营养物质。 改善小气候因子。 枯枝落叶的数量较多,分解速度快。(3)、混交林具有较高的产量(4)、可发挥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强:凋落物多、根系量大、树冠层次复杂对降水再分配
35、。 防风固沙:多层林冠。 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美学价值高。(5)、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抵御火灾能力强。 抗病虫能力强:食物分散、天敌增加、小环境改善不利发生病虫害。 抗风倒、风折、防止霜冻等能力增强。3、混交林的缺点: (1)、培育技术复杂。 (2)、目的树种的产量低于纯林。 (3)、极端立地只能营造纯林。第六章 造林整地一、概念1、造林整地: 是造林前清理造林地上的 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2、全面清理:全部清除植被和采伐剩余物清理的方式。3、块状清理:以种植点为中心块状清除。4、全面整地:是全部地翻垦造林地上土壤的整地方法。5、局部整地:是部
36、分地翻垦造林地上土壤的整地方式。二、填空题1、造林整地包括( 造林地清理 )和(造林地的整地 )两项内容。2、造林整地具有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 )和(提高林分质量)的作用。3、造林地的清理方式包括(全面清理)和(块状清理)两种方式。4、穴状整地是我国北方常用的整地方法,其适用条件为(任何地点 )。5、高台整地主要适用于(水湿地)和(盐碱地)条件。6、造林整地的技术规格主要包括(断面的形式)、宽度、(深度)、(长度)、(间距)。三、单项选择题1、全面整地主要应用于(2 )的地区. (1)易发生水土流失; (2)不易发生水土流失; (3)南方; (4)北方2、带状整地是(2 )造林地土壤的整地
37、方式.(1) 局部翻垦; (2)呈长条状翻垦; (3)全部翻垦; (4)块状翻垦3、我国东北地区整地季节可选在( 4 )。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4)春季、夏季和秋季4、在我国北方地区经过整地的土壤,第二年春季比未整地的土壤解冻时间将( 1 )。 (1)提前; (2)推后; (3)相同; (4)提前或者推后5、高台整地主要适用于( 1 )。 (1)低湿地; (2)盐碱地; (3)平原; (4)山地四、简答题1、简答全面清理的主要方法。1)、火烧清理: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应用(炼山)。 省工,清理彻底。2)、割除清理: 植被高大稠密的造林地,造林前要割除植被。 使用工具:刀、割
38、灌机。时间:夏末秋初进行。3)、堆积清理:将采伐剩余物或割除的植被堆积起来腐烂分解的方法。4)、化学药剂清理:使用除草剂等清除杂草的方法。 省工、不易水土流失。 导致环境污染。2、简答造林整地的主要技术规格。整地的效果和技术规格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技术规格主要指:断面的形式、深度、宽度、长度和间距。3、简答造林整地的作用。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条件改善土壤物理条件改善土壤养分减少杂草竞争和病虫危害2)、保持水土整地改变了坡面的形态, 形成大量的蓄水洼地, 增加土壤渗透性。 但整地破坏地表植被,措施不当水土流失会加剧。3)、提高造林质量因小环境的改善,增加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五、论述
39、题1、常用的造林整地方式有哪些?请为湿润山区、平原、水湿地和干旱山地各选择一种合适的整地方法,并说明理由。(一)全面整地:是全部地翻垦造林地上土壤的整地方法。(二)局部整地:是部分地翻垦造林地上土壤的整地方式。 1、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 2、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三)选择整地方法1、 湿润的山区可采用穴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因为湿润的山区不缺少水分,而且地形变化复杂,穴状整地能够适合复杂地形的变化。2、 平原地区适合选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带状和全面整地效果较好。3、 水湿地适合选用高台整地,高台整地可以在
40、一定程度上减轻水湿程度,改良土壤水分条件。4、 干旱山地可选择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具有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达到改变土壤干旱的作用。第七章 造林方法一、概念1、播种造林(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造林的方法。2、植苗造林(栽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3、分植造林(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枝、干、根、地下茎等)直接栽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4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做插穗,直接栽种于造林地的方法。5、分根造林:是利用刨取的粗根截成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二、填空题1、造林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造林方法分为(播种造林)、
41、(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2、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苗木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3、苗木的生活力主要与遗传品质、(苗木的含水量)和(苗木质量)密切相关。4、造林使用苗木根据繁殖方法分为(实生苗)苗和(营养繁殖苗)苗。5、穴植法是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植苗木的方法,其栽植过程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三埋两踩一提苗 )。6、播种造林在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催芽)、拌种等。三、单项选择题1、人工播种造林的方法中不包括(1 )(1)点播; (2)穴播; (3)撒播; (4)块播2、插干造林不利用树木的(1 )(1)粗枝; (2)幼树树干; (3)苗干; (4)根茎3、植苗造林是用(3
42、)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1)树木; (2)种子; (3)苗木; (4)种条4、播种造林,又称(1 ) (1)直播造林; (2)飞播; (3)撒播; (4)条播5、将树木枝条扦插在苗圃中培育成苗木,然后将苗木栽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属于(1 )。 (1)植苗造林; (2)分殖造林; (3)播种造林; (4)插条造林四、简答题1、分殖造林的实用条件:(1)、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2)、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树种。2、植苗造林的优点:(1)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适用多种立地条件。干旱盐碱地区 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极易滋生杂草的地区 鸟兽危害严重,播种造林受到限制的地区 (2)造林初期生长迅速。
43、 (3)节约种子。3、分殖造林方法:1)、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做插穗,直接栽种于造林地的方法。2)、插干造林:将树木的枝干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主要用于沿河湿地、沙地。用犁开沟,将干埋于沟中。3)、分根造林:是利用刨取的粗根截成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4)、地下茎造林:竹子的地下茎又叫竹鞭,挖取鞭根进行造林的方法。五、论述题1、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的优缺点。(一)、播种造林 1、优点 (1)、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根系损伤。 (2)、对造林地的适应性强。(3)、保留优良的单株,提高林分质量。 (4)、施工简单,成本低。 2、缺点 (1)、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2)
44、、播种后的抚育管理要求高。 (3)、种子需求量大。(二)、植苗造林 1、优点:(1)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适用多种立地条件。干旱盐碱地区 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极易滋生杂草的地区 鸟兽危害严重,播种造林受到限制的地区 (2)造林初期生长迅速。 (3)节约种子。 2、缺点 (1)育苗、栽植费工,成本高。(2)根系容易受到损伤。(三)、分殖造林1、优点(1)、保存母本的优良性状。(2)、节省育种、育苗工序,施工简单,成本低。(3)、造林初期林木生长快。 2、缺点 (1)、要求立地条件较高。 (2)、一些树种多代连续无性繁殖,生长出现衰退。第 八章 造林规划设计一、概念1、工程造林:就是把植树造
45、林当作工程项目来对待。2、造林成活率:新造幼林经过一个生长季的生长后,成活的穴数占造林总穴数的百分比3、造林保存率:在造林后3年,保存的株数占栽植总株数的百分比。二、填空题1、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2、造林调查设计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书进行。造林调查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工作 )。3、幼林检查验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成活率检查 )和(保存率检查)。三、简答题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检查的时间、内容和要求:1)、成活率检查 新造幼林经过一个生长季的生长后,进行成活率检查。抽样进行检查,抽样面积不小于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