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3、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彼竭
4、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事。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辍
5、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作介词,(一)相当于“用”。例句: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2、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3、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4、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二)、相当于“把、拿”。例
6、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三)、可译成“因、因为”。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3、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四)、可译为“凭借”。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五
7、)、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六)、译为“按照”。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三、连词,(一)、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二)、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三)、译为“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四、通“
8、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文言虚词“于”的用法1、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 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知于帝愚公移山3、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也可译为“胜过”皆以美于徐公练一练: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出师表2、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出师表3、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同,跟)隆中对4、 休祲降于天(从)唐雎不辱使命5、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鱼我所欲也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从)7、 还于旧都(到)出师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