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75182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一、导入: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论语有关知识: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孔子简介: 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 止,景行行止。1998年,全体

2、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那么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曾在鲁国做官后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未被采纳。晚年创办私学,致力教育工作,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同时整理了“六经”。 四、解题: 学生看注释后,说出四人的姓、名、字,解释“侍坐”。 五、词句理解: 1、学生参看注解弄清词句意思:

3、2、教师讲解重要词句: 3、教师检查学生对词句的掌握情况: 4、练习: 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因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介词,把,拿,用。 毋吾以也 动词,认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动词,用、做。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介词,用。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介词,把。 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表结果,以致于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语助,表时间、方位和范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任用 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你们。 问君何能尔。 代词, 这、那、这样、如此。 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鼓瑟希,铿尔 助词,相当于“然”,拟声词词尾。 乎 以吾一

4、日长乎尔 介词,比 摄乎大国之间 介词,在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词,和、与 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词,在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语气词,呢 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道,是非准则。 方六七十里 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正,才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 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赤,尔何如 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 权将如吴 到去 不动如山 像,如同 夫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成年男子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这,那 夫战,勇气也 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 夫子何哂由也 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5、 则 论语六则 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居则曰“不吾知也。” 副词,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副词, 却,可是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连词,那么 唯求则非邦也与些 副词,就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就是 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说 原来是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假若 而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余知而无罪也 你 与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 同意 ,赞同 唯求则非邦也与 相当于“欤”, 语气助词 ,吗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 遂与外人隔绝 和 生三人,公与之

6、母 给予 第二节 一、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孔子评志。 二、精析全文: 1、文章涉及到五个人物,文章对这五个人物都有语言描写。“言为心声”,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看看人物的性格? 子路: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 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远大,才能卓绝,直率、信心十足性格。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子路也有其弱点: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率尔而对”这也反映出其鲁

7、莽、轻率、不谦让的一面。 冉有: 冉有是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的。此前子路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一个小国。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有抱负,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后才述志的。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 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话语,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 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才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 焉”。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

8、,一个“学”字,一个“小” 字,就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 曾皙很潇洒、高雅,在老师问到别的同学的志向时,他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前边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唯独他讲得是玩乐,表现其淡泊功名。 2、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 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之”。 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

9、呢?孔子叹之。 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对曾皙:孔子与之。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4、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

10、象。 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

11、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清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