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年宣城市化学教育教学论文参评论文化学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旌德二中 段书辉摘要课堂演示实验是课堂中最常用的辅助手段,所以演示实验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明确实验目的和观察对象、变实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多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完成、还可故意制造一些实验“事故”让学生分析讨论等方面入手,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演示实验课堂教学化学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建立起的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促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
2、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使学生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形成准确的概念和理论。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有关提高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一、 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观察对象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本身具有现象新颖、丰富多彩的特点。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处于仅仅看热闹的地位,常呈现一种无序的兴奋状态,不能很好地将实验现象和课堂内容联系起来。因此在演示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和重点观察对象,促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不断锻炼提高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获得进步的知识与技能,并不断掌握科学
3、的观念、方法及实验创新的原则、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强化规范、注重过程和方法。例如:初中化学教学中多次利用了白磷燃烧的实验。实验的目的不同,观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果试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缓慢氧化,那么白磷慢慢燃烧起来就是观察重点;如果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质量守恒,那么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也就是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的实验现象是观察的重点;如果试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空气的组成,那么水面上升至约五分之一是观察的重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观察到主要的现象,又要能迅速发现容易消失的现象,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该使学生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观察的对象。二、变实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
4、大多为实证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演示的话,学生只是被动地观察教师操作和实验现象,主动地参与、思考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本质进行探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多变实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例如,课本上Na2O2与H2O反应的演示实验只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了氧气的生成,并没有检验NaOH的生成,也不能体现此反应的本质。为此,我进行了以下改进实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从溶液颜色变化验证NaOH的生成,但结果是溶液变成红色后马上又褪色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提示说:“是不是Na2O2具有漂白性,使溶液
5、褪色了?还是其它的原因?我们能不能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呢?学生设计实验,我选择其中可行又较为简单的一组实验来研究: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2O2粉末,再加入适量水,直到Na2O2固体完全反应为止,再滴入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红色后依然褪色。 我们又分析:这个实验证明并非是Na2O2漂白作用使之褪色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在此反应中还有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它具有漂白性。学生推测可能的反应原理,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推测,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在此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恰当的提示。最后得出以下原理:Na2O2与H2O反应可能生成H2O2, H2O2分解放出O2,即: Na2O2+2H2OH2O2+2NaOH
6、 2H2O22H2O+ O2 合并和即得:2Na2O2+2H2O 4NaOH+ O2 依据上述反应原理,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是H2O2,H2O2具有漂白性,是不是H2O2使红色褪去呢?我们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30% H2O2水溶液,红色立即褪去。该实验说明H2O2的确能漂白碱性溶液中变红色的酚酞,也就是说与水反应生成的H2O2并未完全分解成H2O和O2,而是仍有一部分在溶液中,因而该溶液就有了漂白性。(在此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H2O2氧化酚酞而不是H2O2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验证就不必再提,以免冲淡主题,人为地增加课程难度)为了证实
7、这个结论,我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取少量Na2O2加入到试管中,加水到Na2O2反应完全,并且无气泡产生为止,再向该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发现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是氧气,振荡,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向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并且不褪色。 经上述实验证明Na2O2与H2O反应后,加入酚酞先变红色后褪色的根本原因是溶液中未分解的H2O2造成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Na2O2与H2O反应的本质,而且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开动了大脑,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三、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完成通过自己的实践,我切身体会到绝大多数的演示实验都可以让学生来做。同样的实验,老师做与学生做的效果
8、截然不同。老师会做,学生并不奇怪,如果换成学生会做,其他学生就感到惊奇,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实验知识也变得更亲切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而且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果实验完成的好的话,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实现了学生要求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愿望。具体实施是这样的:对于容易的实验,采取“老师搭台,学生上台表演”的办法,比如本文中所提到的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都可以由学生来操作。但如果碰到学生不会操作的实验或者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可采取“老师示范,学生演示”的办法,也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比如浓硫酸的使用或者性
9、质实验,教师可以先强调此实验的危险性和不按规范操作的可能严重后果,再示范硫酸的取用规范操作,然后由学生来完成实验。在学生参与的实验中,教师要做到及时地对学生的操作和回答作出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愿意参与实验,愉快地参与实验,并期待着下次再参与实验。四、故意制造一些实验“事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实验“事故”,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事故,通过这些事故可以强化学生的防范危险意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时,要强调绝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学生由于接触浓硫酸比较少,印象不一定深刻,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来强化:在一个玻璃水槽中放入一个装有少量浓硫
10、酸的小烧杯,在水槽上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中间穿个孔,插入一个吸满水的滴管,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杯中,观察现象,这样设计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当然这样的实验要保证绝对安全才能进行。再如在原电池教学中,有如图所示装置, 该装置是讲解原电池原理时的演示实验,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此装置中两个烧杯是靠盐桥来连通的,盐桥导电是阴阳离子导电,那么,如果我们将盐桥换成导线的话,电路中还有没有电流通过?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溶液间导电是离子导电,金属导线中没有离子,无法连通电路,所以没有电流,这时我将盐桥换成铜导线,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电流计指针同
11、样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这是怎么回事?课堂沸腾了,是实验操作有误,还是理论推断有误,还是另有其他原因?经过多次重新实验,结果完全一样,而我们理论分析也没有问题,那原因到底在哪?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得重新思考电流产生的原因,这时我提醒学生:ZnSO4溶液是酸性的,导线的材料是金属铜,请仔细观察铜导线表面有何现象?学生观察指出:铜导线表面有气泡产生,这时就有学生知道了原因,左边装置为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右边装置为电解池,起导电作用。我们也可以再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如果将铜丝换成镁片,我们会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如果将铜丝换成左边锌片右边铜片,我们会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更锻炼了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路也开阔了。 课堂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积极探索,就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好思路、好方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越来越有趣,学生也会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会学习、越来越轻松地学习。参考文献刘知新化学实验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潘鸿章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与创新南方出版社,200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