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58462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改革。党和国家通过这次改革,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民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未来。而新课程的实施者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儿童美好未来最主要最直接的“策划者”。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工程是“灵魂工程”。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实施改革的根本内容

2、和任务。可从许多资料显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探讨上,较少涉及师生关系更广泛的天地精神、思想和生活的互动关系研究。其实,师生关系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认为: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和真诚、和谐、全面沟通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构建这一系统最科学、最理想的方向。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目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目标教学,就是有目标可不讲教学;“双基”有基础知识

3、,基本技能就自然具备了;至于素质教育,那就是“放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离开了管、卡、压,教师就“名不符实”!于是,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学生是新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教育、教学、师生关系“涛声依旧”。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在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二1、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这里涉及的首先是学生观的问题。学生观,是指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怎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怎么样的态度问题。新时期的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现实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跟;教师包讲,学生只需记好、背熟;学生违纪教鞭等着

4、你;教师“过分”,学生疏远你、报复你厌学情绪就源于此,因为学生的自主权没有了。二2、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还是学生观的问题。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父子母女关系,是君臣关系,我们之间地位不一样;我教你学,“知识就是权威”,你学的是我的知识教师很难接近,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总之,教学上是填鸭和被填鸭的关系,教育上是老鼠和猫的关系及其派生的一系列现象,显示出当今我们农村教育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之严重性!三、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三1、传统观念僵化,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模糊、混乱的根源。众所周知,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

5、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又因为“能者为师”,师是知识的权威生不得不“唯师是从”!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非没有鉴别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亦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严,就要训诫,就要惩罚,就要捉弄,就要挖苦,就要扳着面孔、举起戒尺!很有道理!可惜,我们错了。我们是用“师道尊严”的“严”来诠释“严师出高徒”的“严”。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教育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艰难程度。此外,在近代的广大农村,文化教育滞后,有知识的人不多,教师曾一度是知识的

6、化身,甚至“圣人”,少数修养不足的教师“小人得志”,挨于面子而放不下“架子”。20xx年5月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典型的例证。诸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纵观我们教育现状,“师道尊严”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任何改革观念先行,旧的师生关系理念没能转化,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师生应有权利和义务最具破坏性的阻力源。三2、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打开记忆的闸门,近年来相关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历历在目。轻的罚站、羞辱、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

7、谩骂、殴打(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侵犯行为无轻重之分)。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每一年的通报都有。相关的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的因“暴力语言”和过激行为而侵犯学生权利的案例占的比例最高。如一些批评的气话、曝光学生的私人日记、随意开除等。从许多案例中我们发现,不少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教师本身在侵犯的时是没有意识到的。这就说明,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人的法制意识仍十分淡薄,同时也说明教育制度伦理建设在校园内还没有得到加强变革的内因没有得到改变,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也无法明晰,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便成了一句空话。三3、过多筹划包办,是我们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教

8、学设备不足的农村中小学,我们发现,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同时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早晚读,教师常去组织集体朗读;45分钟内讲满,45分钟外还要“多嘴”;自习课也得跟,也要讲。总之,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在教师的“筹划一切,包办代替”中变成一句空话。要知道,一个班四五十人,预习、复习甚至上新课,学生的“帮扶”需要都各不相同,我们教师能不能坐好自己“引导、组织”的正确位子,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他们的自由,剥夺他们的独立权呢?我们这样做,表面上似是关心备至,可实质上是将学生的义务变成教师自己的义务。直到现在,我们有几个人已认识到这做法是剥夺学生独立性,不让他们行使自己权利的严

9、重“越位”隐患呢?三4、心理健康障碍,是教师侵犯学生人性的间接因素。近些年来,在圣洁的教坛里,发生了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有些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恶劣而残暴的惩罚,罚吃苍蝇的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的有之,强迫学生当众喝尿者有之,将学生耳朵撕掉者有之,用刀子割学生的手者亦有之对此,我们排开上文提到的与“传统教育观念”和“法制意识淡薄”有关的且不论。值得思考和关注的是:施暴者一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心理障碍的根源何在?心里问题毕竟是神秘的领相继伏下,鼾声四起。没有伏下的同学也显得十分疲倦,毫无活力童真,就在这习惯的死气沉沉中被扼杀!不少同行也反映类似情状,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10、。我们知道,“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这样的班集体并非一天形成的;这样的课堂氛围亦非孩子的过。这是我们课堂教学长期缺乏情趣和活力的必然结果。这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已彻底失败。三5、师德品质欠修,“教师形象”失掉应有的光辉和魅力。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师德修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同样不很乐观。此除上述所提的热情、真诚等师德修养之外,还需谈及的是少数教师的仪表不讲究,言谈缺乏风趣,行为很不检点的话题。在一些农村中

11、小学校园内师生接触,教师域,更何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原因显得更为复杂。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实现自我的好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学生分数、升学率、巩固率,以及在职进修,竟聘上岗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此外,国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传统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及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现实,两者间产生碰撞,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自卑乃至绝望心理油然而生。这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教师残暴学生的间接原因。三6、真情投入不足,“

12、关爱学生”缺乏具体行为和艺术。为人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乃天职,这尽人皆知。可是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显得高高在上,缺乏坦诚。“教师是高级骗子,医生是高级流氓”的民间戏言,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缺乏真心实意的师生情感关系现实。学生是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很多时候,他们对老师的某个“破绽”是十分敏感。如老师出乎鼓励需要,常习惯地没有实在内容的“好”、“很好”;老师给学生的鉴定常常“该生”的千人一面、众生一词;向学生许诺某事,常常开的是“空头支票”;课堂或学习场合有“职责”式的沟通,学生课余生活需要老师之时“难以见师之影”试想,师生关系如某些社交场那样带着面具、

13、毫无真情,对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而言岂不“恐怖”?无可否认,我们许多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亦用苦,问题是因缺乏探索,没有考虑到光有爱生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付出真挚的爱的情感,便没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爱的行为,更没有更科学合理的爱的艺术,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抛弃坦诚犹如丢失灵魂,只有躯壳的“师爱”毫无意义和价值。三7、教学过程呆板,“激发兴趣”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生机。稍有一定教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可是近些年,社会迅速变化,教材不断翻新,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多样化,我们的课堂一些教学却还停留在“教材加参考书,黑板加粉笔”的旧模式上,已是很落后了。(诚然,这之于自然条件

14、恶劣、教学设备极缺的偏远农村而言,要求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在这时代背景下,我们唯教材教参是从,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是难免死气沉沉。笔者在某初级中学的一次监考中发现,坐在后排的几个“高个子”,试卷发下后15分钟起开始有人打瞌睡,接着全班41人有7人常“拖鞋加挂线”有之,不时满嘴污言秽语有之,酒后失态者有之,持“做不做工资照领”心态者亦有之师者,“学为人师、身为世范”之谓也,然而如此的仪表穿戴和消极的不负责的言谈举止,教师为世人景仰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就大折扣,师生间的沟通就因此而渠道窄小、障碍重重。上述分析几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它们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从不同角度证明:师生间权利和义

15、务关系紊乱,情感沟通冷漠,导致对立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乃至效果全无。它们警示着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师生关系诸多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深入研究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切实建立迫在眉睫!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实践思考解决目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至少涉及到与上述问题相应的六个方面策略。四1、建立教育民主思想的策略。教育民主思想,是当代师生关系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分水岭”,是当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目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着“转变观念等于只学有关理论文章”的误区。其实,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他们对一系列重大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这些观念是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可是,这次不同以往,它是人类历

16、史上首次提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改革。未来社会的文化,未来社会的教育现象,无法对今天的教师施加影响,因此需要理论作指导,而这又不意味着不需要实践的参与,关键是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反映了理论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预测,展现了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尤其是其核心内容师生关系理论,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指导我们进行教育实践,指导我们选择适合未来社会的教育现象进行体验。就处理好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思想而言,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承认学生作为“人”的重要性,增强改善师生关系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其

17、二,是积极热情地抓住新课程理念的现象,结合实际,进行分、仿效和体验。其三,通过体验探索,发现新问题,再在新的水准上进一步学习理论,更加深入地把握理论的内涵。第四,在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发现新问题再学习理论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铭记我们的目标:承认并尊重学生有特定的权利、尊严、人格和思想情感需要。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立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求的满足上,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上,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第五,要充分认识到观念改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一个历史的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但教育决不可轻言放弃。四2、提高教育法制意识的

18、策略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社会,就要依法治教,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转化观念一样,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当今社会,学生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法律上的权责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的主体。对这,学校和教师应保护权利,应引导其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培养责任感。这样,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才不至于模糊、紊乱,屡屡侵犯学生的恶性事件才有望从根本上得

19、到扼制。四3、切实加强师德修养的策略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社会关系要求教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明辨是非,用现代师德标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有必然联系,但又没有业务学习的“硬性指标”,它从师德角度讲,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一把尺子。师德因易受社会风气、人际环境的影响,其修炼就需要“经常性”和非同一般的自控力。例如,现代校园刮进了关系、人情风,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在与学生交往或处理学生问题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亲疏不一的弊病。还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现代社会,那些极具诱惑力的金钱、

20、色情及其派生的形形色色低级腐朽之风,教师如若一旦“心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漩涡而无法自拔。因此,保持师德纯洁性,是现代师德修养的首要任务。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环境,这是教师个人也是学校集体的共同责任。四4、真情关爱赏识学生的策略。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心灵的沟通,需要真情付出。“教育缺乏对话,教育呼唤对话”是当代教育中师生情感交流冷漠的写照。我们教师应任何践行“真情付出”的要求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有爱不孤独”要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就必须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用

21、真诚的对话与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真诚、平等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和赏识;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惟有如此,我们才有望抛掉“高级骗子”的帽子;惟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评价学生时“众生一词”;惟有这样,学生才不因我们身上的“面具”感到畏惧。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一位美国老师为一位在美学习的中国学生(曾被中国老师说是“没有数学脑子”)写升学推荐信中写道:“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毕业吗?我从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这是真情投入的典范,关爱赏识学生的

22、肺腑之言。为什么一个“没有数学脑子”的人换了赏识她的老师她就变得那么优秀?这就是爱的情感付出和爱的艺术差异吧?或许什么都不是,但这应该给我们深刻以启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和敌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和奋发;如果是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自重。这是“真情”的力量,它也进一步向我们诠释了“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的内涵。四5、有一定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估计没有几人不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真正能构建“知情合一的、系统化的”适用模型却不很多。就课堂教学而言,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课程资源呈现不拘于“教材、教参”的开放化和广泛性特点

23、,而我们的教学却一直受“惟一(标准)答案”的禁锢,学生很少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自然感到课堂教学的乏味。例如在谈到我的叔叔于勒的中心时,有学生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位老师马上“纠正”,还要加“资本主义社会”。不错,教参里就是这答案!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学生的错吗”?难道“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社会形态就一定不存在、不可能存在?这案例虽然有些极端性,但在提倡创新的今天,大多开放性的题目要求有创意的、展现个性的答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组织者,对此多少有几分清醒。提醒我们建立一个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念:教材和教参固然是课程资源。试想,在教学活动中,教育环境

24、的好坏不是一直在对学生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吗?教师的人格,教师的视野和能力不是都一直在影响着学生吗?社会环境不是在塑造、在等待着学生吗?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环境不是与教材、教参同样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是活的能激起情趣的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现其过程的魅力,就必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见识差异,发挥教师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又一重要策略。四6、展示教师个性魅力的策略。一个教师的个性魅力,应该来自他(她)自身素质,包括体格、智慧及道德品质等。这是教师课程资源的

25、体现。在教育实现中,我们知道,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靠严惩、威胁、挖苦、讥讽等消极言行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个性才是正确的做法。“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一些同仁在教育教学中常遇到学生的对抗,甚至在公共场合遭到学生的起哄或公开叫嚣打击报复,教育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当然,这种情况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的心理错位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干扰作用,教师“仅仅是道德的说教者”之形象,弱化了教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力度,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许是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学生,教师在心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拔高,神化自己,片面地认为学生时时、处处不如自己,心理上有一种居

26、高临下的定势。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到自身修养不足上,而修养不够就决定了师德品质的性质,师生情感关系的优化因而失去了保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意识,辩证地处理师生间的差距问题,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用“时时充满智慧”的标准来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豁达、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用富有个性魅力的健全人格,优化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谈到教师心理健康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问题,虽然其根源不一定在教师身上,甚至不在教育本身,但教师自己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只有适时不断

27、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重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以便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尽可能地避免因心理健康问题给无辜学生带来本不该存在的伤害,做一个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人民教师。以上所述,证明:“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及时”,教育是时代的反映,我们从伦理、德理、法理、情理等方面入手,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当前师生关系结症的必由之路。诚然,师生关系课题涉及“伦理”“情感”等神秘领域,正因为其神秘,才显得异常复杂。本文所述,只是针对师生伦理和情感关系的个案展开的,远非涵盖

28、“师生关系”课题的全部。探索才起步,视野的局限,若干问题的认识,求深刻之心有余,行“深刻”之力不足,进一步的探讨尚需众人的智慧与力量,包括专家、学者及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同仁。例如,强调“展示及时个性魅力,而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又富于时代特征,及时个性任何普遍适应?师生关系问题来自外界的因素,具体任何协调和有效克服?等等问题,都急需深入探究和解答。参考资料: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同光明日报20xx年8月张美英主编:教师法律案例读本,南宁:接力出版社,20xx年6月陶学忠编著:创新能力培育,北京海潮出版社,20xx年12月同光明日报20xx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CCTV1,“东方时空”,20xx年9月12日⑪中国青年报“教科文”专栏,20xx年4月2日⑫同⑬CCTV1,专题:全国优秀教师报告会,20xx年12月5日⑭CCTV1,专题:全国优秀教师报告会,20xx年12月5日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编,教师的适应与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12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