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共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5596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共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共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二、 实验目的:(1) 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汞或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分立态的存在;(2) 练习使用微机控制的实验数据采集系统。三、 实验原理:根据波尔的原子模型理论,原子中一定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原子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时或当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时,原子状态会发生改变。改变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变化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波尔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的制约,即定态假设和频率定则。由波尔理论可知,处于基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受激态时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称作临界能量。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如果电子

2、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若电子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这时,电子给予原子以临界能量,剩余能量仍由电子保留。本仪器采用1只充氩气的四极管,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当灯丝(H)点燃后,阴极(K)被加热,阴极上的氧化层即有电子逾出(发射电子),为消除空间电荷对阴极散射电子的影响,要在第一栅极(G1)、阴极之间加上一电压UG1K(一栅、阴电压)。如果此时在第二栅极(G2)、阴极间也加上一电压UG2K(二栅、阴电压),发射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将被加速而取得越来越大的能量。起始阶段,由于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与电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只有微小的能量交换。这样,穿过2栅的电子

3、到达阳极(A)也惯称板极所形成的电流(IA)板流(习惯叫法,即阳极电流)将随2栅的电压UG2K的增加而增大,当UG2K达到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11.8V)时,电子在2栅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加速电场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本身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它即使穿过2栅极,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被折回2栅极。所以板极电流IA将显著减小,以后随着二栅电压UG2K的增加,电子的能量也随着增加,与氩原子相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这又可以克服拒斥电场的作用力而 到达阳极,这时IA又开始上升,直到UG2K是2倍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4、时,电子在G2和K之间又会因为第2次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因而又造成第2次IA的下降,这种能量转移随着UG2K增加而IA周期性变化,若以UG2K为横坐标,以IA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一谱峰曲线,谱峰曲线两相邻峰尖(或谷点)间的UG2K电压差值,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从这个实验说明了夫兰克-赫兹管内的缓慢电子与氩原子相碰撞,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并通过测量氩原子的激发电位值,说明了玻尔原子能级的存在。四、 主要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仪器面板介绍: 前面板 后面板实验步骤:1、插上电源,拨动电源开关。2、将手动-自动档切换开关置于“手动”,微电流倍增开关置于10-9档。3、先将灯丝电压VH

5、、控制栅电压VG1K(阴极到第一栅极电压UG1K)、拒斥电压VG2A(阳极到第二栅极电压UG2A)缓慢调节到仪器机箱上所贴的“出厂检验参考参数”。预热10分钟,此过程中可能各参数会有小的波动,请微调各旋钮到初设值。4、旋转UG2K调节旋钮,测定 曲线。使栅极电压逐渐增加,每增加0.5v或者1v,记录相应的电压、电流值,随着UG2K(加速电压)的增加,阳极电流表的值出现周期性峰值谷值,要特别注意电流峰值(和谷值)所对应的电压,在峰值和谷值前后附近最好多测几点,以便找到准确的峰值。以阳极电流为纵坐标第二栅电压为横坐标,作出谱峰曲线。测量时电流需要时间去稳定,这是因为电流值很小,是正常现象,改变电压

6、一定要缓慢,否则电流稳定时间将变长。5、根据所取数据点,列表作图,并读取相邻电流峰值对应的电压,用逐差法计算出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平均值。6、在实验完毕后,请勿长时间将UG2K置于最大值,应将其按逆时钟方向旋转至最小值。五、 数据处理:1. 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Ug的测量(1) 实验数据记录a. 实验条件 灯丝电压Uf = 2 V,拒斥场电压UR = 7.5 V,控制栅电压UG = 2.1 V。b. 实验数据峰序号i123456峰值电压Ui/V16.8527.9539.4451.0263.5576.46(2)逐差法处理数据数据序号i123(Ui+3-Ui)/V34.1735.6037.02求平均

7、值:3Ug=13i=13(Ui+3-Ui)=35.60 V Ug=11.87 V求不确定度:S3Ug=13-1i=13Ui+3-Ui-3Ug2=1.4250 Vn=3 A=tp(n-1)nS3Ug=3.5377 V仪=0.1%U+0.1 V=0.1%76.46+0.1 V=0.1765 VB=2仪=0.2496 V 3Ug=A2+B2=3.5 V Ug=1.2 V3Ug 3Ug=35.63.5V UgUg=11.91.2V(3) 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拟合公式为 U=11.898i+4.2353b=A=4.2353,Ug=B=11.898 V,R2=0.9991Sbb=1R2-1n-2=0.01

8、501, Sb=bSbb=4.23530.01501=0.06357 VUg=Sb2+仪2=0.19 V, UgUg=11.900.19V2. 氩原子受激后回到基态辐射出的光波波长的计算 由1中计算可知,氩原子第一激发态电位Ug = 11.90V(线性拟合结果),代入式h = eUg及c = 得:=hceUg=6.6310-343.01081.6010-1911.90=1.04510-7m=104.5 nm3.对第一、第二峰位图的分析:第一峰位:16.85V峰位/V16.316.516.716.917.117.317.5电流/A14.214.515.11614.714.514.3第二峰位:27

9、.95V峰位/V27.427.627.82828.228.428.6电流/A22.923.123.924.524.724.824.7分析:对于实际的FH管,其阴极与栅极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它们的逸出功不同,因此会产生接触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的存在,使真正加在电子上的加速电压不等于Ua,而是Ua与接触电位差的代数和,所以接触电位的存在将会使得整个Ip-Ua曲线左右平移,因此,第一个峰位对应的电压值并等于Ug。4. 通过手动定量测量分析Uf、UG、UR对板极电流Ip的影响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组号Uf/VUR/VUG/V峰点 1峰点 2峰点3峰点4Ua/VIpUa/VIpUa/VIpUa

10、/VIp12.010.02.218.310.029.319.140.926.552.931.121.910.02.218.76.529.412.040.816.252.718.931.810.02.218.53.329.65.041.06.353.27.141.89.02.218.33.828.45.940.67.151.88.051.88.02.217.94.327.76.340.08.051.58.961.88.01.818.33.028.46.240.48.552.59.271.88.01.418.41.028.63.140.86.052.28.3 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上表中的数据:(1)

11、 Uf 对板极电流Ip的影响比较1、2、3组数据可知,灯丝电压Uf增大,板极电流Ip也增大。分析:增大灯丝电压Uf,则灯丝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子数增多,经过与氩原子碰撞等一系列相互的作用后,到达板极P的电子数增多,产生的板极电流Ip增大。(2) UG 对板极电流Ip的影响比较5、6、7组数据可知,控制栅电压UG增大,板极电流Ip先增大后减小。分析:a. 控制栅电压UG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电子在阴极附近的堆积效应,控制阴极发射的电子流的大小,避免阴极产生的电子发生散射,无法到达板极P。b. 增大控制栅电压UG,能有效减小电子在阴极附近的堆积,增大到达板极P的电子数目,从而导致板极电流Ip增大

12、。c. 当控制栅电压UG过大时,将会使进入碰撞空间的电子流变小,到达板极P的电子数减少,板极电流Ip减小。d. 比较2、3组数据可知,板极电流Ip的增加值并不大,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加速电压Ua已经接近使Ip达到最大值的电压值了。(3) UR 对板极电流Ip的影响比较3、4、5组数据可知,拒斥场电压UR增大,板极电流Ip减小。分析:增大拒斥场电压UR的值,将会使得电子穿越G2P需要更大的能量,因此对到达第二栅极G2的电子的能量要求的更高了,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满足这一要求的电子数目将会减少,从而到达板极P的电子数目减少,板极电流Ip减小。六、 讨论:1.实验时要若要得出比较理想的图像,应将Uf适当调大以得到理想的图像。若Ip超出量程也不应惊慌,这只是短暂的,不会对仪器造成太大的损坏,且IP过小则无法得到理想的图像。2.手动测定Uf、UG、UR及Ip时在控制变量时应使物理量有较大的变化以使测量结果明显。3.测第一、第二峰点邻近的六点时,若电流最大值不在峰点上也属正常情况,因为用电脑进行测量也会有所误差。七、 实验结果:测定了氩原子的UI曲线图,计算出了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为11.9V并绘出了第一、第二峰位图,分析了Uf 、UG 、UR 的变化对Ip 的影响。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