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年级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5701 新课改提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在小组成员间营造开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合理分组,优势
2、互补 教师要根据学生性别、成绩、能力、爱好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保证组内学生好、中、差搭配适当。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学困生”,两名是中等生。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内一切事务的处理与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微调,尽量使小组之间减小差距,使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组员间要有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形成合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示范在先,得法有效 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那么,要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必须事先作好示范。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笔
3、者先告诉学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接着请一名学生模仿老师说,然后再请两名学生相互设问,使时间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这样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三、选择时机,保证效果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小组成员先每人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题
4、目的答案多样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题,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促进,可以弥补、拓展学生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四、树立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 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要通过适时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它必须要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的同时,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实践中教师时常会发
5、现,当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逐渐产生;当教师的教育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他们的团队精神也会逐渐得到培养。如,“第一组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组员们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一定会很成功!”“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如何?能否向大家汇报一下?”让学生汇报结果是代表一个群体的意见,小组成员一定会引以为荣,也一定会认真聆听,还会做好补充的准备。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就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培养才能逐步形成。教师不仅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逐步感受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当然,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有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要主动投身到这项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去,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究,走出一条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之路。 编辑:谢颖丽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