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特殊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楚少年智劝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学情分析】学生对八字成语的掌握还不是多的,对寓言尽管不陌生,可是要一下子理清文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代表意义不是易事,因此,强化积累,深刻领悟寓意,体会少年的“智”劝将成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理念】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一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填表格、分角色对话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倡
2、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收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楚念头的原因。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进少年
3、的话而对众臣下死命令,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在何处。【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教学准备】1、小黑板、多媒体。2、布置预习。【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几个吗?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3、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
4、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二、自学课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正音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 隐伏 念头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诸侯 得奖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2、理解词语意思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5、祸患:祸事;灾难。四、理清课文脉络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误音。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2、用你喜欢的方式
6、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交流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
7、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六、作业1、
8、描红2、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起因 固执攻楚 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结果 打消念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进少年的话而对众臣下死命令,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在何处。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回顾课文:文章的主人人物是谁和谁:(板书:吴王 少年)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2、过渡:学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什么命令?请说 “谁敢来劝阻
9、我,我就处死他。”而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到这个故事,标出来。二、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1、学生自由读文。(指生读故事;出示这段文字)2、了解故事:(1)在少年的故事中,出现了几个关键的角色?蝉、螳螂、黄雀、(学生说,教师板书)(2)它们各自在做些什么?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3)想想它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4)蝉、螳螂、黄雀,它们只顾到眼前的美食,却不知道身后的什么?3、出示词语、讲述故
10、事(1)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 却不知道)(2)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a 指名读 齐读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根据这几组词语,自己来练讲一遍故事。b 自由练习讲故事(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指名两名学生讲故事。)3、教师引出成语: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说 教师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少年的这个故事讲得怎么样?(生动、有趣、有意思)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小黑板学生齐读故事)三、引导探讨“道理”:1、过渡:少年只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吗?(显然不是)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
11、什么?请找出文中直接说明少年用意的句子。2、指生回答。交流 出示:“蝉、 螳螂 、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呢!”(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蝉、 螳螂 、黄雀,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2)引导:请结合刚才的故事,想一想:蝉、螳螂和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又是什么?(3)你要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多指生说)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祸患)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4)指导朗读:是啊,多么深刻的道理,师引读:蝉、螳螂、黄雀,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一心想着(学
12、生接读)3、过渡: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了,那吴王明白了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1)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2)这“恍然大悟”什么意思?(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3)吴王通过这个故事一下子悟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请你联系第一段想一想。学生读文后交流: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将国破家亡,后果将不堪设想。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
13、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吴王和和蝉、螳螂、黄雀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指生说)4、引读最后一小节:想到这儿,吴王连声说(生接读)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四、感受少年形象 1、过渡:少年为什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去劝吴王,而不是直接去劝说吴王?(生说)这就是他的巧妙之处智劝、巧劝。少年不仅故事选得妙,而且他说这个故事前的一言一行,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请你快速默读2-8自然段,细细品味少年的言行,标出有关词语,思考一下妙在哪里?2、生按要求读文。3、交流清晨:时间选的好弹弓:道具用得妙王宫花园:地点选的好有意思:抓住人的好奇心。转来转去:沾湿:引起吴王注意;起得早毫不介意
14、:一个爱国的少年一连转了三个早晨:有耐心3、少年的坚持终于等来了吴王。想象少年说话时是怎样的神情?想象一下,吴王下死命令在先,少年稍有不慎,便会有砍头之危险,面露怎样的表情很重要!(镇定、若无其事,故作神秘)4、请同学们用心揣摩一下当时少年跟吴王的神态、心理,同桌分角色练一练。读一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练习指读)5、小结:这位少年勇敢、机智、聪明用一个故事说服了吴王,还在于他选择了适当的环境和恰当的时机,他真是有勇有谋,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少年身上、吴王身上、寓言本身的寓意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六 拓展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事。(实例分析:雾霾天气)小结:他们都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我们以后该保护环境小结:我们以后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六、作业小故事,大道理,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寓言故事,把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七、板书设计10 螳螂捕蝉 蝉 只顾眼前利益 螳螂 不顾身后祸患 黄雀在后 吴王 少年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