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实例调查(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实例调查(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文摘要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桂林阳朔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传统李克特量表法问卷和模糊统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阳朔居民对旅游的经济、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总结了阳朔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态度状况,并对内在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各特征群体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偏向。这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旅游影响,感知,目的地居民,模糊统计ABSTRACTResidents perception is one of the p
2、rimary contents to traveling influence studies .This article take Guilin Yangshuo as an example. Base on the field survey .Using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kert scale .Has analyzed Yangshuo residents sensation degree to the economy, cultur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eff
3、ect . Summarized Yangshuo residents common cognition manner to the traveling influence .H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ormulate the reasonable traveling development policy.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Key Words:Tourism Impacts, Residents
4、 Perception, Fuzzy Statistics目录1导论11论题的提出111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背景在近十几年的旅游发展中,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地位逐渐被关注,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这份议程的颁布标志着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实施。其中就明确提出,居民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作为关怀对象予以重视何桂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5,(4)。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更多的重视经济效益,使得诸如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等问题的出现。近
5、年来这些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而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利益相关者,最能切身感受旅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受旅游发展各种新思潮以及国外学术发展导向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的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开展研究。112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意义进行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调查与分析,了解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检验旅游发展成果的一种手段。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调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6、。二、是制定旅游规划、作出合理决策的一种参考。从居民角度了解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的影响,有利于协调当地政府与居民之间、居民与游客之间、从事旅游业的居民和不从事旅游业的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旅游地制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方针和政策,最终促进我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研究综述21 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此类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黄玉理在2006年曾统计了国际权威旅游研究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
7、ch上刊登的相关研究文献,国外关于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成果共有100多篇。谌永生和王乃昂在2004年也对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 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搜索归类,统计了国外该献的数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黄震方,顾秋实,袁林旺在2008年对国内外的情况再作了一次统计。据初步统计(见图1),自1980年至今,在国际著名旅游研究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上共刊登135篇该领域的相关论文,中国期刊网收录86篇黄震方,顾秋实,袁林旺. 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进展J.南京
8、师大学报,2008,6(31):111-118.。图1 国内外居民感知研究文献变化情况资料来源:黄震方,顾秋实,袁林旺 。 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进展,2008国外研究切入角度多样,注重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感知的多角度考察,同时使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注重对旅游感知及态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探索,模型尤其是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受到青睐。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今后的研究应该对旅游类型、游客类型、目的地社区特点、主客关系的特点以及文化中介者的作用等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研究。22 国内研究状况我国早期除在社会文化影响中对居民感知有所涉及外,专门研究居民感知的文章几乎没有,直
9、到90年代后此类研究才出现,参看图1。故而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有关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起步较慢,理论基础也相对地薄弱。现阶段,国内学者正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努力,为我国的进一步研究作出贡献。同时,由于每个地方的旅游发展形态和特征都存在着差异,在研究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因而一些学者在吸收国外理论方法的同时,也致力于使相关理论本土化。然而受到研究基础研究个案数量等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在感知研究,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方面研究理论创建不多,也没有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就调研方法而言,国内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
10、来实现的,运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调查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从而试图建立一套评价与研究居民感知系统的量化标准。目前国内研究过程一般为:问卷设计与发放居民人口学特征统计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可信度检测因子分析或分层聚类、沃德法提取数据差异分析结论与讨论。问卷中影响项主要借鉴AP和Crompton的旅游影响评估尺度和推导过程(a tourism impact scale,1998)。其中在度量方法中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即用数字表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同程度:1(非常反对)、2(不赞同)、3(不反对也不赞同)、4(赞同)、5(非常赞同)案例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即选取某个区域作为调研点,对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检
11、验、论证及本土化延伸。案例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居民感知内容的描述性分析、居民感知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基于居民感知差异的聚类分析。总的来说,国内感知研究总体呈现出理论创见少、研究方法较单一、且以个案研究为主的总体特征。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相关成果的介绍、模仿与回应,缺乏系统的研究理论方法和学术著作。个案研究点也相对狭窄,尚有很多尚未涉足的地区,如少数民族旅游地。特别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有待深入与加强。毫无疑问,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23 阳朔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231 阳朔旅游发展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桂林因其秀美的山水风光,
12、成为中国首批向海外市场推销和宣传的旅游目的地。由于桂林山水的精华部分-漓江风光的主要景观就在阳朔县境内,阳朔的旅游业也随之发展了起来。1982年,阳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停发展,阳朔也成为了“中国旅游名县”,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阳朔政府确定了“阳朔立县”的旅游发展方针,开始加大旅游开发的步伐:将阳朔的旅游发展定位在“休闲度假”上,进一步扩大阳朔旅游产品的宣传和促销,加快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实施旅游精品和品牌战略张文.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自1993年起,阳朔县政府引进外资,先后开发了聚龙潭
13、景点、世外桃源、蝴蝶泉等主题公园。尤其是2004年推出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使阳朔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大增。232 阳朔感知研究状况尽管阳朔的旅游发展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但在2002年前尚未见国内外学者对30年间阳朔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旅游对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过社会调查与研究记录张文.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792009年30年间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以“题名”为检索项,以“广西”加“旅游”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34篇。然后分别用“目的地居民”、“居民”、“影响”和“感知”在结果中
14、进行二次搜索,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0、0、0。以“桂林”加“旅游”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15篇。然后分别用“目的地居民”、“居民”、“影响”和“感知”在结果中进行二次搜索,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0、1、0。以“阳朔”加“旅游”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0篇。然后分别用“目的地居民”、“居民”、“影响”和“感知”在结果中进行二次搜索,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0、0、0。 桂林研究成果丰富,而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规划、定位和营销上,这些研究主要侧重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情况,基本上是“旅游资源导向性”的研究,却鲜有从居民感知这一角度来加以分析。单一地以旅游资源为中心的研究,很容易
15、会导致当地发展的实际状况与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出现。因此,理论研究的空间价值来看,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3 研究目的与方法31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从居民的感知角度出发,了解、分析旅游对当地的影响情况。这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调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检验阳朔旅游发展成果。通过此次的调查弥补桂林旅游研究中缺乏感知类调查的不足。同时本文在调查中初步引入模糊统计数学的问卷方式,改进了过往调查问卷单一的选择模式,尝试
16、在数据分析上取得进展。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会对模糊统计问卷有的更详细介绍。32 研究方法在本文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1)文献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资源(校内图书馆网络数据库、期刊网),参阅旅游影响类和社会调查研究类著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旅游感知和阳朔文献资料,经筛选之后留用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2)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笔者于2010年3月在阳朔进行问卷的调查,采取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其中传统问卷派发120份,有效数为10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模糊问卷派发40份,有效数为23
17、,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7.5。33 研究内容本文从当地居民感知角度出发,分析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情况,从而了解阳朔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具体内容如下:(1)对传统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从而得出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2)对传统问卷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旅游目的地居民人口学特征与旅游影响的的相关联系。(3)对模糊统计问卷进行距离分析,从而检验出当地居民是否对同一旅游影响存在不同甚至矛盾的感知,以及这种感知的矛盾程度。导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阳朔旅游发展既研究现状)实例研究:以阳朔为例(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分析方法)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传统问卷分
18、析、模糊统计问卷分析) 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和展望34 分析框架图2 分析框架4实证研究41 问卷设计411 传统问卷问题的提出与模糊统计学的引入由于人的感知会因个人的主观意识、时间、环境以及分析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具有模糊性。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其所处的环境、或是外在条件的改变而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因此在感知调查中,不少选项是很难用二元逻辑去界定的。而在传统的问卷设计与分析中,经常使用勾选的方法让受访者作出单一的选择。当受访者的回答不止一个单一的答案时,这样的方式就很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王忠玉.模糊数据统计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季节性是旅游活动一个重要特
19、性。由于淡旺季的存在,在不同的时间段,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在数量上有巨大的差异,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的利用率也有巨大的落差。传统问卷单一选择的模式只能通过方差分析对被测者(目的地居民)的整体感受作差异性分析,而不能检验季节性等原因对被测者影响。为了检验当地居民是否对同一影响存在不同甚至矛盾的感知,以及这种感知的矛盾程度,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初步引入模糊数据统计的概念。模糊理论,主要强调人的喜好、认知程度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数值,因此,对人的感知而言,模糊模型比直接指定单一物体一直值,更适合于评估人所认识的物体之间多元或相关特性。它允许受访者根据自身思维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在一个或多个不同选项中填写隶属度
20、,从而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以弥补过往传统问卷调查的不足。 412问卷内容设计关于旅游影响评估指标和衡量尺度问题,在旅游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普遍适用的方法和指标尺度也尚未出现。因此,在借鉴了AP和Crompton的旅游影响评估尺度和何桂培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中对旅游影响内容的总结以及黎志逸等人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构建中对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笔者自行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经过了在阳朔当地的试调查,再次调整的问卷中影响项的通俗性后,得到最终的问卷。本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它包括居民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经
21、济感知3小类共20项;第二:被调查旅游地居民基本背景,它包括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和居民旅游业相关性;第三: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评价。影响项的具体设置将在问卷分析中详细介绍。413 问卷作答形式本次调查的问卷作答形式分为两种。其一:传统问卷调查形式采用LIKERT量表方式设计,对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作了分值处理,分别用1、2、3、4、5、6、7个等级表示被调查者对问题的认同与反对程度,7表示绝对赞同,1表示绝对反对,中间数字表示感知的渐变情况。其二:模糊统计问卷作答运用可复选的形式,被测者在每一个陈述句后面打,以单选或复选的形式选择符合状况的选项。例如,陈述句为“污染增多”,你若觉得,你有时符合
22、“很同意”,但有时符合“很不同意”,你可能的填法可参看图3:选择项完全同意很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很不同意完全不同意污染增多(噪音、空气、垃圾等)图3:模糊问卷作答例子42 问卷实施421 问卷调查的有效性控制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随机性与模糊性王忠玉.模糊数据统计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为保证回收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本次问卷调查对随机性和模糊性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1样本的选择样本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在西街、东街、滨江路等地段的居民为调查对象,每个区域选取的样本数约为20至30份。2问卷过程控制在填写问卷之前,调查者都和被调查者有短暂的交流,在
23、保证被调查者能充分理解本次问卷的调查目的和内容的前提下,由居民自主填写问卷。采用实地、现场发放并收回问卷的做法,可以减少被调查者对问卷内容由于主观认知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误解,同时能够确保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时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3. 问卷的设计在问卷的设计中,设计了两对语义相反的矛盾项,分别是第九第十题和第十五第十六题,通过对最终数据的简单筛选,凡上述两对矛盾项答案接近或相同的问卷数据都会被舍弃。这样可以排除未能认真作答者对数据的影响。4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在2010年的3月1日至7日进行。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其中传统问卷派发120份,有效数为10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24、90;模糊问卷派发40份,有效数为23,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7.5。423有效样本特征4231传统问卷样本特征统计结果显示,本次传统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108人)带有如下特征(见表1):性别构成: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基本持平,分别为47.2%和52.8%。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年龄15至44岁的合计占75%。学历构成:初中文化水平的被调查者占36.1%,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41.7%,二者合共77.8%。小学文化程度的只占5.6%,大专或本科及以上的占16.7%。户籍构成:本调查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范围包括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和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务工人员,因此在户籍构成问题上只设置了三个选项,分别是
25、:(A)本地居民(B)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外来务工者(C)其他。选择C选项的问卷将视为无效问卷。居住时间构成:小于或等于10年的占44.4%,11至35年的占38.9%。月收入构成:2000元以下的居民占44.4%,2001至4000元的占47.2%,合计:80.5%。表1 传统问卷居民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属性分类频数百分比属性分类频数百分比性别男5147.2%户籍本地居民6055.6%女5752.8%外来务工者4844.4%年龄15-294541.7%居住时间10年4844.4%30-443633.3%11-35年4238.9%45-642422.2%36-50年1513.9%65以上32.8%5
26、132.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5.6%月薪水平2000元3633.3%初中3936.1%2001-40005147.2%高中或中专4541.7%4001-60001513.9%大专或本科及以上1816.7%600165.6%4232 模糊问卷样本特征统计结果显示,本次传统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108人)带有如下特征(见表2):性别构成: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基本持平,分别为47.8%和52.2%。年龄构成:绝大部分为中青年人,年龄15至44岁的合计占91.3%。学历构成:初中文化水平的被调查者占26.1%,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47.8%,大专或本科及以上与初中文化的一样,同为26.1%,没有小
27、学文化的被调查者存在。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分析与上一致。由于模糊问卷的完成难度更大,因此没有小学程度的居民完成有效问卷属正常现象。户籍构成: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者数量相约。 居住时间构成:小于或等于10年的占60.9%,11至35年的占34.8%。月收入构成:2000元以下的居民占52.2%,2001至4000的占39.1%,合计:91.3%。表2 模糊问卷居民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属性分类频数百分比属性分类频数百分比性别男1147.8%户籍本地居民1147.8%女1252.2%外来务工者1252.2%年龄15-291356.5%居住时间10年1460.9%30-44834.8%11-35年834.8%4
28、5-6428.7%36-50年14.3%65以上00.0%5100.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00.0%月薪水平2000元1252.2%初中626.1%2001-4000939.1%高中或中专1147.8%4001-600028.7%大专或本科及以上626.1%600100.0%4233 传统问卷与模糊问卷居民基本特征比较由于问卷难度的不一,两种问卷在数量和数据上存在异同点。相近点:在性别、户籍的构成上,差异不大。男女被测者都是接近半数的,本地户口与外来务工者同样。不同点:在年龄上,完成模糊问卷的青年人所占比例较传统问卷的多14.8%。学历上,完成模糊问卷的以高中学历及以上的为主,而完成传统问卷的
29、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在居住时间上,完成模糊问卷的有60.9%居住时间少于10年,这比完成传统问卷的多16.5%。在月薪水平上,完成模糊问卷的的也更偏向月薪低于2000元。由以上的异同点对比可知在此次调查中能顺利完成模糊统计问卷的学历较高的中青年人所占比例更大,也就是,本次模糊统计问卷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高学历中青年群体的意见。5 传统问卷测量结果与分析51描述性分析问卷中,旅游影响项包括居民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感知3小类共20项,社会文化为1、2、3、4、9项,生活环境为5、6、7、8、10、11、12、18,社会经济为13、14、15、16、20。其中积极影响有11项消极影响项共9项
30、(如表3)。 下面,笔者将会通过对旅游影响项的具体得分进行均值和方差分析,从而获得居民对旅游发展对当地影响的感知情况。均值含义: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值,它用来衡量数据的中心位置,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根据此次调查,均值大于4的表示认同描述项,均值小于4表示反对描述项。方差含义:样本方差是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量,样本方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表3 影响项设置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社会经济积极本地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扬 增加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 对传统文化更加了解交通设施、公共设施更完善 更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更完善的社会保障 邻里间关系更和谐就业机会增多 收入水平提高 对生
31、活更具信心消极传统文化、习俗变得形式化,脱离实际生活交通堵塞、人口拥挤 污染增多 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了本地的自然环境 社会治安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物价水平上涨 住房压力、生活压力更大 贫富差距增大511 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表4 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影响项均值标准差方差样本数本地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扬5.331.8973.599108传统文化脱离实际生活3.421.9913.964108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5.691.6362.676108对传统文化更加了解4.941.9263.709108外语氛围越来越浓厚5.561.6642.769108均值分析:通过对社会文化影响项的均值降序排列得。社会文化感
32、知中积极项得分均高于4,表示居民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感知也是相当正面的。其中得知分值最高的为“旅游发展增加了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 ,由此可见,阳朔居民对当地文化是相当自豪的,结合阳朔的旅游发展实际状况,集合了漓江山水和民族文化与一体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无疑在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消极影响项“传统文化、习俗变得形式化,脱离实际生活”,得分低于4,说明居民并不认为传统文化与生活有形式化,脱离生活的情况。方差分析:通过对社会文化影响项的均方差降序排列。其中“传统文化、习俗变得形式化,脱离实际生活”此项,方差最高,说明,居民虽然总体上对这一点持方对意见,但分歧较大。方差值最低的为“旅游
33、发展增加了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可见,居民总体对此持认同态度,且个体间意见差异不大。512 居民对生活环境影响感知表5 生活环境影响感知影响项均值标准差方差样本数交通设施、公共设施更完善5.281.7833.179108交通堵塞、人口拥挤3.562.0354.141108污染增多3.392.3835.679108旅游设施破坏本地自然环境3.032.0914.372108社会治安恶化3.191.9693.877108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5.191.6532.732108社会保障更为完善5.091.7393.024108亲人间、邻里间关系更和谐5.061.823.312108均值分析:
34、通过对生活环境影响项的均值降序排列。其中积极项得分均高于4,表示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积极影响感知也是相当正面的。其中得知分值最高的为“交通设施、公共设施更完善” 。其中积极项得分均低于4,表示居民对旅游发展使生活环境产生消极影响是持反对态度的。特别是“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了本地的自然环境”此项,得分最低。方差分析:通过对生活环境影响项的均方差降序排列。“旅游发展使当地污染(噪音、空气、垃圾等)增多”此项,方差最高,可见,当地居民对环境污染所持有的态度不一,其中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区域性。由居民生活的空间不同,不同区域的环境保护效果不一而导致的。2.季节性。旅游旺季时候,游客增多,使得形成的垃
35、圾增多。居民根据自身对此种情况持续情况长短的感知不同而不同,从而使得结果差异较大。3.居民个人关注点不同,更为关注环境状况的居民对此要求可能更高,使得得分较低。通过文章后半部的模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对样本答案间距离的分析,得到季节性影响较大的项目。这个也是笔者设计模糊统计问卷的初衷之一。513 居民对社会经济影响感知表6 社会经济影响感知影响项均值标准差方差样本数生活成本增加,物价水平上涨5.311.9543.818108住房压力、生活压力增大5.221.8383.378108就业机会增多5.021.7883.197108收入水平提高4.511.8513.426108对生活、工作更有希望和
36、信心5.251.7793.165108当地居民的贫富差距增大4.171.9783.912108均值分析:通过对生活环境影响项的均值降序排列。其中积极项得分均高于4,表示居民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感知是认同的,其中“对生活、工作更有希望和信心”分值最高,可见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精神愉悦感是十分高的。值得留意的是居民对“就业机会增多”与“收入水平提高”相较之下,“收入水平提高”此项得分较低。与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影响不同的是,消极影响项中有大于4的选项存在。“生活成本增加,物价水平上涨”和“住房压力、生活压力增大”均达到5以上,可见虽然旅游发展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却未能很好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指数
37、。方差分析:通过对社会经济影响项的均方差降序排列。“当地居民的贫富差距增大”此项分值最高,可见虽然居民总体偏向认为当地旅游发展未使贫富差距增大,但此种认知差异较大。表7和图4分别是描述性分析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为方便对比,统计表中方差数值经标准化处理。表7描述性分析影响项均值标准差方差样本数V15.331.8973.599108V23.421.9913.964108V35.691.6362.676108V44.941.9263.709108V55.281.7833.179108V63.562.0354.141108V73.392.3835.679108V83.032.0914.372108V95
38、.561.6642.769108V103.191.9693.877108V115.191.6532.732108V125.091.7393.024108V135.311.9543.818108V145.221.8383.378108V155.021.7883.197108V164.511.8513.426108V173.752.1434.592108V185.061.823.312108V195.251.7793.165108V204.171.9783.912108图452 相关分析造成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内外因素两大类,外在因素包括旅游者的类型、人数、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的长短
39、、旅游地发展的程度和旅游业对社区的重要程度。内在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居民感知距离、出生或居住地、居民参与旅游决策或对旅游业的控制和个人对旅游的依赖程度。由于外在因素的分析需要跨不同旅游地、不同时段调查,有限于经费、时间和能力,笔者没有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由于本调查在传统的人口学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居民与旅游业相关程度这5个选择项,因此有必要在此进行简单的解释,以便读者理解。各因素解释:舆论:居民接触有关旅游的新闻、言论、广告或其他信息的程度职业:居民职业与旅游业关系的密切度接触度:居民与旅游者的接触度收入来源:旅游收入居民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的比重户籍:本调查旨在区分被调查居民是否
40、具有本地户口,故只设三个选项,分别是:(A)本地居民(B)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外来务工者(C)其他。选择C选项的问卷将视为无效问卷。从总体比较来看,受教育程度、旅游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和收入水平是所有特征变量中对居民感知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性别、与游客接触度、职业与旅游相关度对居民感知的影响不大。以下是本文对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详情:521 社会文化感知项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表8 社会文化感知项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积极消极V1V3V4V9V2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
41、rson Correlation舆论.190*0.3120.2130.021-.332*职业0.0780.097-0.0130.0270.028接触度-0.184-0.029-0.2590.123-0.095收入来源0.16.211*-0.033.225*-.358*性别0.306.239*0.2420.304-0.188年龄-0.127-0.169-0.1420.0810.183学历0.1220.115.282*.258*.257*居住时间-0.037-.224*-0.028-0.167.193月薪-0.1970.001-.338*-0.114-0.124户籍-0.047-0.164-0.1
42、370.026-0.033*P0.05,*P0.01提取各个感知项与影响因素达到0.01和0.05水平以上的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舆论、收入来源和学历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相关水平显著。(2)舆论与文化得到保护呈0.05水平上的正相关,与消极影响项“传统文化形式化”成0.01水平上的负相关,这表明,接触旅游信息越多的人对社会文化越认为当地文化得到保护,并且越反对当地文化脱离实际生活。(3)收入来源与消极影响项“传统文化形式化”成0.01水平上的负相关,与“增加自豪感”和“外语氛围更浓厚”成0.05水平上的正相关。这表明,旅游收入占个人或家庭收入比重越重的居民,越反对当地文化脱离实际生活这个
43、选项。而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是随着旅游收入比重的增加而增强的。与此相同的是外语氛围的感受程度。(4)学历与“增加对当地文化了解”和“外语氛围更浓厚”成0.01水平上的正相关,与消极影响项“传统文化形式化”成0.01水平上的负相关。这表明,学历高的居民,更多地了解当地文化,并且感受到外语的氛围。值得留意的是,学历越高的居民,对传统文化脱离实际生活的认同度也越高。522 生活环境感知项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表9 生活环境感知项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积极消极V5V11V12V18V6V7V8V10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Pearson Correlation舆论0.002-0.078-0.0280.055.338*0.055.193*0.121职业0.042-0.15-0.040.0580.017-.286*-0.063-0.071接触度0.1630.107-0.041-0.023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