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概论(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题目:论我国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新水利理论学 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学 号: 姓 名: 张学洲 2014年11月15日摘要:本文结合当代社会上对水利工程的种种认识,剖析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现状。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二十一世纪早期对我国的重要性。水利水电事业在国计民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我们正处在开发水资源的浪潮期,难免会出现与自然出现不和谐的时候,从而会引来外界的诸多非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深入分析矛盾出现的诸多原因,并提出水利水电建设在我国的必要性。中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与现实的冲突越来
2、越尖锐,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显现。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相和谐等现代观念的形成,应当认真总结传统水利建设理论的得失,建立能够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需求的新的水利建设理论已成为必然。关键词:水利;建设;影响;必要性;水利现代化; 新水利理论(一)、水利建设的必要性1.中国的基本水情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情具有特殊性,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总量2.8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从水资源时间分布来看,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大,60%至80%集中在汛期,地表径流年际间干枯变化一般相差2至6
3、倍。最大达10倍以上。与降水年内均匀分布的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时间年内分布严重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任务重。二是河流水系复杂,南北差异大。由于我国地势是呈三阶梯分布,地形复杂,水系更加复杂。按河流水系划分可以把我国的重要河流划分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几大水系。三是我国地处季风区,旱涝灾害频发,雨热同期。经常有短期的或长期的暴雨发生。我国主要的大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粮食生产区大都分布在江河两岸。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财富的集聚,对防洪保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特殊的气候与地形,加之人口生产集中。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上
4、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综上所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恶劣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治水任务的艰巨与冗杂2.中国水利建设现状建国以前,我国江河大都处于“自由奔腾”的无控制状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下。水利工程残缺不全。建国以后,围绕防洪,供水,灌溉,除害兴利,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活动。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其中修堤建库,抗洪减灾,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域社会稳定是谁理工发挥的最大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建设的目的与作用也更加多元化。后来发展的农业水利工程,解决了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期修建的大批输水工程,为城市生活及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充足
5、的水源。更重要的是,我国已建成的大中小型水电站以及各级水利枢纽提供了大量的水能资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迅猛发展,是水电成为了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比列还将会进一步增加。60年来,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2.49亿千瓦。水电的大开发不仅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而且有助于缓解燃煤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航运、旅游、水产的大发展。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1)全国许多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迁建工作从一开始就大大滞后于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成为建设截流、下闸蓄水等阶段性目标完成的制约因素,同时造成大量移民过度搬迁的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累计建设了各类水利水电工程8.6万余座,移民近2400万人次。移
6、民问题的处理上具有被动型、时限性、区域性以及补偿性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滞后。(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种对自然的改造,既是改造,难免会造成影响。包括对河道、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生物种群在内的各个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会产生影响。A、当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而在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主要是受大气环流所控制,这就导致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为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影响,其中对降雨量、降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其次水利建设对水文也有消极的影响,水库的修建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影响
7、。水库不仅存蓄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非汛期的基流。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B、建成水库后,水库泥沙冲淤变化会对上下游环境与生态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水库周边及河流两岸的土地次生盐碱化。C、水坝与水库的建成容易改变地层的受力结构,从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甚至一些巨型水坝的建成还会触发地震。D、大坝建成会对洄游的鱼类造成的影响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水库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地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此外,水利设施的建成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了鱼类的生长,繁殖和存活。E、坝库的安全性影响,水利建成的安全因素不得不考虑,尤其是堤坝的安全,当遇到地质灾害时,堤坝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
8、到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4.我国水利建设的必要性(1)能源结构调整后。“科学绿色低碳”的能源战略对水利水电建设有着巨大的驱动力。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89亿千瓦,可开发量为4.93亿千瓦,占世界的20.25%,年平均总发电量为2.26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西部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2%,但已开发的不足10%,足以看出我国的水能资源还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以及逐步取缔火电这一污染严重的能源形式。水电的开发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缺。(2)多变的气候所造成的旱涝灾害频发有待解决。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洪涝、干旱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安全是一个极大
9、的威胁。造成了农村庄稼大量减产,更是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充分说明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基础水利设施的不健全也仍是我国城乡建设的主要瓶颈。5.结论尽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但水利建设的目的正是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也是人类对自然友好的利用,但偏激片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是万万不可取的,应该正确认识到,当前的水利水电建设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和破坏。但我国目前的所面临的能源问题、灾害防治问题昭示着发展水电的必要性,只要我们把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
10、,精心施工。加强与生态学、气候学等学科的合作,努力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和谐融入大自然,把水利事业做成国人心中的造福事业。(二)、新水利理论20世纪我国的水利建设是以“兴利”、“除害”为目标,大量兴建大坝、堤防、闸涵、渠道、机井等水利工程,以满足防洪、发电、城市供水、灌溉、航运、水产等多方面的要求。但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要改变流域水循环的状况,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的水利理论指导,新水利理论应当充分体现现代的观念、技术和现代的管理理论。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把新水利理论称之为“大水利”,因为与传统的水利理论比较,现代水利的工作内容要扩大了许多。传统的水利理论是20世纪初
11、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以改造自然为主、以工程建设为主、理论基础以力学为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建设过分地干扰了流域的水循环。新水利理论的形成要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引进21世纪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新水利理论的一个重要进步是更加重视流域的概念。传统的水利理论虽然也提出了流域的概念,但是只注意到流域的物理特征,即由降雨和地形决定的产汇流特征,比较多的是研究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而新水利理论除了流域的物理特征之外,还注意研究流域的自然特征和流域的社会特征。流域的自然特征要从天地生大系统来考察流域,即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系统的基本单元,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由流域的天象、地象条件所决定。流域的社会特征是指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流域社会的发展受流域的自然条件制约,而流域的生态系统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按照大水利的理论,流域规划要全面地考虑流域的水文、自然和社会特征,即“天时”、“地利”、“人和”,以谋求流域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目标。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