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的文言散文阅读训练(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状物的文言散文阅读训练(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写景状物的文言散文阅读训练(一)(2004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放 鹤 亭 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
2、,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
3、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
4、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 (
5、二)(2006年江西卷,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目。醉书斋记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
6、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
7、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敝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获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8、的一组是A以 B 者C之D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B.C.D.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C
9、.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2 名校试题(一)【南京市期末,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游摄山栖霞寺记明王世贞余以三月朔赴留都,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
10、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可遏。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所未品也。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
11、,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注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
12、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址:山脚B然所过诸岭多童童:光秃C其阳为石塔阳:外面D僧咸资汲焉。资:依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与江相胶带而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石莲花蹙沸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欲骄余以所不及见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B文章
13、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著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难得。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译文: (2)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译文: (3)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译文: (二)【南京市期末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方望
14、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选自袁枚随园诗话)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20/(1)“少陵”是指唐朝著名诗人,“八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2分)(2)文中“舍其田而耘人之田”喻指什么?(2分)答: (三)【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
15、0题。游黄山记(清)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
16、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
17、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
18、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
19、、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3分)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译:(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译:(3)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3分)译::(四)【泉州一中,一】阅读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完成第13题。(共9分,每小题3分)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
20、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日增千
21、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1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殆不可数(几乎) B余怜而售之(卖) C以效兹丘之下(呈现) 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满) 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兹丘之胜, 致之沣、镐、鄂、杜,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B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是其果有遭乎! 其可怪也欤! D 若牛马之饮于溪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各项对文章和作者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把一个普通的小丘,描绘得异常生动。“其石之突怒偃
22、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那些无知的奇石,一经作者这样地勾画,仿佛各自都具有了血肉灵魂。B柳宗元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即小丘被弃,曲折地表现了自己受到排斥打击、久贬不迁的悲愤。他对小丘之美的被发现表示欣慰,寄寓了他的难言之隐,正如清人何焯所说:“兹丘犹有遭,逐客所以羡而贺也,言表殊不自得耳。”(义门读书记)C这篇优美的散文,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新颖贴切,将景物的状貌神韵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D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因为曾在河东、柳州任职,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题。(10分)子曰:“
23、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6分)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答: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答: (2) 对于人之“过”,孔子发表了哪些观点?请分条简要说明.(4分)答: (五)【福建师大附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24、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
25、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揖:拱手行礼,这里引申为“观赏”。15对下列句子中加
26、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独:仅仅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遇:遇到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穷:穷尽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经得起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ABC D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快哉亭”的名字。B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在快哉亭上所能见到的让人感到
27、愉快欢乐的长江美景、山川草木及故城遗迹以及“快哉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写楚襄王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君王富贵者的那种快乐,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共享的。D文章最后写张梦得不以贬谪为患,表达了作者对他自放山水之间的旷达行为的赞许之情。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六)【苏州中学,二】阅读苏辙的南康直节堂记,完成46题。(9分)南康直节堂记宋苏 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
28、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
29、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注: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5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
30、之所蹲伏 B惟杉能遂其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D君以客饮于堂上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
31、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第卷(非选择题,共142分)三、(25分)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8处,8分)岭 南 气 候 不 齐 吾 尝 云 菊 花 开 时 乃 重 阳 凉 天 佳 月 即 中 秋 不 须 以 日 月 为 断 也 今 岁 九 月 残 暑 方 退 既 望 之 后 月 出 愈 迟。然予尝夜起登合江楼,逮晓乃归。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
32、,残夜水明楼。”此殆古今绝唱也。(苏轼东坡诗话录)2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涉及了本文提到的一个我国传统节日,是 (1分)23文中提到著名诗人“杜子美”,写出他的姓名: (1分)四、考点预测(一)文字介绍史传文的阅读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传统。它比较“浅易”,适合作为高考试题的选文,但传记一般篇幅较长,必须进行删减才适合作为试题的选文。因此有一定的跳跃性。考生一定要以中心人物为线索,注意按时间顺序梳理出选文写了哪些人,中心人物是谁,写了和他有关的哪几件事情,重点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性格。(二) 考点预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徐孺子祠堂记曾 巩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
33、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
34、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
35、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注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惟:考虑。中牢:祭祀的猪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 物:物资,财物。 B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 以为:以为:以,而;为,为了。C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 辟:征召D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出处:出仕和退隐2下
36、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B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C予为太守之明年 /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D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是认为汉末宦官专权,小人得志,纲纪大坏,但是正直之士为拯救国家进生了不懈的努力,使得汉代的灭亡得以延缓。B徐孺子身处乱世,深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因而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表现了一位隐者的高洁情怀。C本文并没有片面地褒扬徐孺子的退隐,而是用圣人的进退观把“出仕济世”“入世退隐”放
37、到“仁义”这一高度来分析看待。D文章把“忘己以为人”和“独善于隐约”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搅和在一起,以互相抵牾的做法说明人生道路上这两种态度只能选择一种,不能统一。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 (2)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3)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 二、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桃花涧修禊诗序宋濂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
38、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佹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颠,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中。觞有舟,随波沉
39、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
40、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郑君名铉,彦真字也。(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选读)注:髹(xi)觞:漆制的酒杯。觚(g)翰:指纸笔。觚,古人用以书写的木简。翰,毛笔。溱、洧(zhn wi):溱水和洧水,郑国的两条水名。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追浴沂之风徽 风徽:风范B. 又三十步佹石人立 佹:奇异的C. 祓除不祥 祓:古代除灾求祈福的祭祀活动D. 病登陟之劳 陟:石级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桃花涧水出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夹水而坐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C. 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D. 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文字略述了入山沿涧探幽寻胜的过程,并点明了桃花涧得名的由来,还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了桃花涧四周的景象。B作者绘声绘色地细述祥陈桃花涧的四周山水,为桃花涧的修禊雅集布设了一个赏心悦目、优雅秀丽的自然背景,也是作者“情与境适”的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是情与景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