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全版)(共22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1514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229 大小:8.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全版)(共2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9页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全版)(共2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全版)(共2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全版)(共229页).doc(2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 2017.02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 第8册 全册分析 一、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二、本册内容的知识体系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 2数的运算: 指导计算类:(1)加法的运算定律 (2)乘法的运算定律 (3)小数的性质 (4)小数大小的比较 (5)小数的位移 (6)复名数与小数 (7)小数的近似数计算方法类:(1)整数四则运算 (

2、2)整数加法的简算 (3)整数减法的简算 (4)整数乘法的简算 (5)整数除法的简算 (6)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7)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运用计算类:(1)应用整数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2)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第二个领域:图形与几何 1图形的认识:(1)三角形的特征与特性。 (2)等腰、等边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三边关系 (4)三角形内角和 2图形与变换:(1)对称轴 (2)平移 3图形与位置:观察物体(二)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 1综合应用:营养午餐 2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三、教学目标:1.理解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

4、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教材的重点及难点重点:(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加、减法(3)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4)三角形的认识难点:(1)乘法分配律(2)整数加、减、乘、除法的简算(3)小数点的移动(4

5、)小数与复名数(5)对称轴图形五、本册内容所需的主要基础知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2)一位小数的认识(3)整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4)基本的数量关系六、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根据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改进了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的编排方式。首先,在低年级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引入混合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

6、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中年级时,即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

7、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前几册教材的学习,在统计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形

8、成了统计的观念。本册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折线统计图,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对统计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继续结合实际问题,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

9、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七、学生分析通过三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也比较牢固。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书写比较工整、美观。口

10、算能力比较强的有占89%,计算能力比较强的占73.5%,概念掌握比较扎实的有28人占80.9%,应用题解答能力比较强的占73.5%。上课认真听讲学习习惯较好的占58.8%;上课能认真听讲学习习惯一般的占26.5%,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学习习惯较差的占14.7%。(一)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数与代数:1.全体学生能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但个别学生计算还会出现错误。2.学生能正确口算、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两位数。3.学生在生活中对数有广泛的接触,并能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4.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解答加减、乘加(减)等的两部问题,潜能生对两部计算问题数量关系还分析得不够透彻,导致列式错误。5.全体学生认

11、识了时、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空间与图形:1.学生理解了角的概念,会量出角的度数、会按要求画角;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2.全体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统计与概率:全体学生会填写复式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综合实践:学生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二) 学生认知的基本特点。1.认知情况: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

12、需一段过程。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

13、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三)加强训练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审题训练(标重点字),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从已知、从问题、从关键句入手)2加强口算训练(课前两分钟口算练习) 3加强估算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先估算再计算) 4加强计算训练(每日两题,强化训练) 5加强应用题的训练(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

14、下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课时备注1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8节)1.教材P2 P3 例1 2.教材P5 P6 例2例33.教材P9 例4 324.教材P10 例5 5.教材P11 P12 练习课6.复习课7.单元检测438.机动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2节)1.教材P13 P14 例1 例22.教材P15 P16 练习课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10节)1.教材P17P18 例1例2442.教材P20P21 例3例4 3.教材P22P23 练习课4.教材P24P25 例5例65.教材P26 例7456.教材P29 例87.教材P30P31 练习课8.复习课9.单元检测4610.机动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5、16节)1.教材P32P33 例12.教材P34P35 例2例3例43.教材P36P37 练习课 474.教材P38P39 例1例2例3例45.教材P40 例56.教材P41P42 练习课34月4日清明放假87.教材P43P44 例1例28.教材P45 例39.教材P46P47 练习课10.教材P48P49 例1例24911.教材P50P51 练习课12.教材P52P53 例1例2例313.教材P54P55 练习课 14.教材P56 复习课41015.单元检测16.机动第五单元 三角形(8节)1.教材P59P60 例12.教材P61 例24113.教材P62 例3例44.教材 P63P64 例

16、55.教材 P67 例63五1放假126.教材P68 例77.复习课8.单元检测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节)1.教材P71P72 例14132.教材P73 例23.教材P76 例34.教材P77P78 练习课5.教材P79 例44146.单元检测7.机动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4节)1.教材P82P83 例1例22.教材P86 例34153.教材P87 例44.机动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6节)1.教材P90P92 例1例236月1日儿童节162.教材P93P94 练习3.教材P95P97 例34.教材P98P100 练习课36月9日端午节175.营养午餐6.单元检测第九单元

17、数学广角(2节)1.教材P103P105 例12.教材P106P107 练习课 418总复习(9节)1.总复习2.总复习3.总复习4.总复习4195.总复习6.总复习7.总复习8.总复习4209.总复习1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一、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

18、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解决问题三、 编排特点1. 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六、 教学建议1 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

19、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要注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根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3)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外化形式。 示意图 线段图 枝形图(4)在训练课中要注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因为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达到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

20、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算式中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但老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列综合算式解答。3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知识点要保留)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的训练。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一审运算符号。 二审数据特点。 三定计算方法。(3) 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1、。 (4) 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 (5) 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 (6)关于作业的批改问题。 (7)练习要经常化。 (8)坚持弃九验算法。学情分析:第一课时(例1)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

22、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 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4) 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

23、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 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

24、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三、 练习1. “做一做” 2.练习一 1题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圃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和 加数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作业布置A层:练习

25、一2、3、4、5 B层:练习一2、4、5 C层:练习一2、4第二课时(例2、例3)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理解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

26、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理解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

27、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

28、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4)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5) 练习:做一做三、0的运算1. 计算:6+0、6-0、60、602. 引发学生讨论:60=?为什么?讨论:0不能作除数。6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讨论: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3. 练习二7题四、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

29、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0不能作除数作业布置A层:练习二2、4、9、11、12B层:练习二2、4、9、11C层:练习二2、4、9第三课时(例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

30、样的顺序计算?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二、 新知探究出示例4:9612+4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

31、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 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四、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32、板书 四则运算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最优先。作业布置A层:练习三1、2、3、6、7 B层:练习三1、2、3、6 C层:练习三1、2、3第四课时(例5)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二、主动探索

33、,解决问题1出示例5:(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出示问题)2解决问题分析: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共花:120+35=155(元)3. 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三、 巩固

34、练习练习三4题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板书租般问题(无浪费,则最优)作业布置A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B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C层:练习三5第五课时(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对本单元知识形成体系。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教学过程一、 梳理知识体系。谁来说说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出来。 加减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乘除混合运算 积商之和(差)的混

35、合运算 两级运算四则运算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先算小括号 有关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二、本单元知识重难点你认为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是什么?掌握起来比较难的知识是什么?在知识运用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那些容易错?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三、四则运算什么是四则运算?有哪几种四则运算?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含小括号每种运算都要注意什么?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四、小组合作,查漏补缺。课后小结: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一、 单元教学内容 知识前后的联系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四年级下册从3个不同的位

36、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不同。从3个位置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体的内容,让学生发现在某一个位置可能看到3个物体的形状会一样,为以后学习逆向思考作铺垫。五年级下册根据给定的观察到的一个面的形状,摆出4个、5个小正方体的立体拼搭形状,使学生感受到:从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形状;随着所用小正方体块数的增多,拼搭出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数量也增多。给出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摆出所观察的图形。使学生感受到从三面观察才能确定立体的形状。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

37、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4在观察、操作和验证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连一连、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解决问题 6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五、单元教学安排 观察物

38、体(二)。2课时 学情分析: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

39、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 和

40、左面进行观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3)小组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后,概括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各不相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 3页 做一做。 学生独立连一连,并交流反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的三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摆出这三组立体图形。 (2)摆好后每位同学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把看到的形状记录下来。 提问:从上面看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看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小结:从上面看这3个

41、物体,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但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3)教师小结: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 4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提问: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小组交流后,反馈总结。 (三)巩固发散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拼摆图形,交流反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五)板书设计观察物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第2课时 练习四一、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