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291728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一、 小麦(一) 生育期1、 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2、 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3、 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4、 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5、 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6、 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

2、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7、 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8、 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9、 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10、 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安徽省为4/20左右。11、 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12、 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二) 需肥规律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

3、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

4、/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进入生长中期以后,吸收进程明显加快、吸收量也迅速增加。苗期(冬小麦还包括越冬和返青两个时期)阶段小麦幼苗是以生长分蘖和根系为主,良好的养分条件可使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加速有机物质的合成,促使提早分蘖。一般早生的分蘖都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强。提早分蘖有利增加有效分蘖数和形成大穗,为以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打好基础。苗期适量的氮素可以促进分蘖,加强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分蘖期如果缺氮,则幼苗生长细弱,叶色淡,叶片狭小,分蘖少,次生根发育不良。但氮素不宜过多,过多时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第一,

5、幼苗强烈分蘖,迟生的细小分蘖到后期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常不能抽穗,成为无效分蘖,影响产量;第二,使幼苗茎叶生长过旺,早期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以致茎秆软弱,容易倒伏;第三,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类如果浓度过高,往往抑制根系的发育,影响对养分的吸收,且由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大大超过了根系的发育,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小麦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以达到提早分蘖并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小麦苗期的磷、钾营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磷能促进植株体中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使麦苗早分蘖、早生根,根系发育健壮。如果磷素不足则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水平降低,光合作用削弱,分蘖减少,根系发育受到抑制。钾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

6、形成和转化,在氮、磷素的配合下,增强钾素营养可使幼苗的分蘖节中贮存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单糖和双糖类)。苗期的养分状况不仅对小麦的营养器官有影响,并且对穗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这个时期有良好的养分条件,可以促进穗原始体的形成,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并提高成穗率。群众称小麦是“胎里富”的庄稼,充分说明小麦苗期营养的重要性。2、小麦从拔节经过孕穗到抽穗,是形成麦穗的主要时期,所有的分蘖,一部分抽穗成为有效分蘖,另一部分就在这一时期逐渐死亡成为无效分蘖。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茎秆和叶片的生长也日益旺盛,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前一阶段增多。因此,拔节到抽穗期间的养分状况,对小麦有效分蘖的多少和穗子大

7、小(包括小穗数和小花数的多少)具有决定意义。增强氮素营养,可以促进茎叶生长,加强穗部器官的形成,使每穗生成更多的小穗和小花,从而使麦穗增大;氮素不足,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以致植株矮小,茎叶细弱。但拔节期正是小麦茎秆基部第一、二节间开始伸长的时期,如果氮素供应过多、过猛,则引起茎叶徒长,使茎部节间分生组织的活动时间延长,茎细胞的伸长过程大为加强,细胞变长,细胞壁变薄,降低了茎秆机械组织的坚固性,因此容易倒伏和遭受病虫害。另一方面,土壤养分被生长过旺的茎叶所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失调,不能正常供给幼穗发育的需要,使穗子变小。因此,在拔节期应适当供给氮素营养,做到既能促进生育,又要防

8、止徒长。磷素对穗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能增加花粉和胚珠的可孕性,提高结实率。拔节后小麦对钾的吸收最为旺盛,充足的钾素可促进茎秆机械组织的形成,加强茎秆的坚韧性,防止倒伏。在穗部形成的后期(孕穗期),叶片生长已趋缓慢,此时每穗的小穗数已定,所吸收的养分首先供应幼穗中部和小穗的第一、二小花。如果养分不足,穗顶部和基部的小穗与第三花以上的小花,常不能结实。养分充足时,可以减少不孕小穗,增加结实粒数。3、小麦从抽穗,开花以后,经过灌浆到成熟,是形成籽粒的时期。在开花期小麦植株内部物质新陈代谢作用最为旺盛,需要较多营养物质的供应。在灌浆以后,籽粒中养分的积累虽然一部分是依靠营养器官的转移,但仍需要继续从外

9、界环境中吸收。因此在这一阶段也必须有良好的营养条件,以增加粒数和粒重。适量的氮素可以促进剑叶和顶部第二,三叶片的生长,使植株在后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把光合作用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更多地积累营养物质,增加籽粒的重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是氮素过多则会过分加强叶子的合成作用,抑制了水解作用,有机物质从茎叶转移到籽粒的过程受到阻碍,引起植株的贪青晚熟,千粒重反而降低,同时也增加了倒伏的可能性。籽粒形成期的磷、钾养分可以促进茎叶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的转化和转移,并加强籽粒中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灌浆和成熟。可见,小麦一生中对氮素的吸收通常出现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拔节前;另一个是拔节到孕穗,这个时期植株迅

10、速生长,需要量急剧增加,吸氮量是各生育期中吸肥最多的时期。第二个高峰期,整个吸收进程往往延续到成熟期才结束;对磷、钾的吸收,随着小麦生长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多。磷素的吸收比较平稳,在挑旗以前慢于氮素,以后的积累速度相对加快,全部吸收过程与氮素一样,基本上持续贯穿小麦的一生;相比之下,钾素的吸收高峰出现最早,麦苗起身以后,体内积累的钾素就大量增长,到开花前后已经达到最大值,但在籽粒建成阶段,植株体内的钾素含量有明显的下降,到成熟时的最后积累量一般只相当于最大值的7080%以下。日吸收量以孕穗、开花期最多,后期需钾较少。小麦高产不仅要求某一营养元素的绝对含量高,也要求营养元素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特别

11、在营养需求的关键时期更为重要。因此在小麦的配方施肥上,不仅要求各营养元素的量要适宜,它们之间的比例也要适宜,平衡施用各种肥料。 安徽省小麦幼穗分化历程(月/日)地区年份品种播期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药隔形成期四分体形成期历程天数合肥市1999皖麦1910/3011/1812/1012/192/283/43/113/304/15138d豫麦1810/301/1712/912/162/242/283/103/254/13136d宿州市1999皖麦1910/1012/412/103/103/123/184/84/22163d豫麦1810/1011/411/253/63/8

12、3/124/24/18159d阜阳市1999皖麦3010/3011/1212/112/182/153/154/94/15153d豫麦1810/3011/1011/2912/152/63/123/184/24/12151d不同施肥对小穗小花退化和结实的影响基本苗(*104/hm2)施肥每穗小穗数退化小穗数每穗小花数小花发育成花每穗结实数目占总小花(%)粒数占总小花(%)150基肥: 125kg/hm2+75kg/hm2P2O5追肥:拔节肥50kg/hm221.73.4182.045.024.738.521.2150基肥: 150kg/hm2+75kg/hm2P2O5追肥:拔节肥75kg/hm22

13、2.82.5188.054.028.044.223.5150基肥: 225kg/hm2+75kg/hm2P2O5追肥:拔节肥90kg/hm223.61.7198.065.032.851.726.1二、 水稻(一) 生育期1、 幼苗期:种子萌动开始至3叶期。2、 分蘖期:从4叶期到开始拔节。3、 拔节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出穗,一般30d左右。4、 结实期:从出穗开花到谷粒成熟,一般为2550d之间。(二) 安徽省稻作区划1、 沿江稻区:包括沿江两岸以圩田为主的稻区。2、 江淮丘陵稻区:缓坡岗地,土质较差,自然肥力不足。3、 淮北稻区:利于水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栽培前景广阔。4、 皖南和皖西稻

14、区:山区特点,以林、茶为主。(三)需肥规律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随生育进程而不同,一般苗期吸收量不多,随着移栽返青,长叶、分蘖,发根营养体逐渐增大,吸肥量也相应提高,到抽穗前达最高,以后又逐渐减少。各生育时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随不同类型品种而异,而且受施肥水平、不同营养元素和灌溉等条件的影响。 对氮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吸氮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次之,约占30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氮总量的1020左右。但明显看出杂交稻后期吸氮量高于常规稻,这是因杂交稻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仍很强之故。季节不同吸氮情况也不一样。一季中稻,由于大田营养生长期较长,一般出现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两个吸肥高峰

15、,约在移栽后20天,出现第一个吸氮高峰,每日每亩吸氮量为0.10.15千克,以后有所下降,到35天以后又迅速增加,到60天时出现第二个吸氮高峰,每日每亩吸氮0.20.25千克。而早稻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开始时期重合,只有一个吸氮高峰,出现在移栽后89天,即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且持续时间约1周,每天每亩吸氮量0.30.35千克,比移栽初期和生育后期高23倍。双季晚稻由于营养生长期大部分在秧田期度过,栽后10天开始迅速吸氮,至20天达到高峰,每天每亩吸氮量为0.20.3千克,比单季稻同期吸氮量高一倍。 对磷的吸收,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占总吸收量的50左右(一季中稻比早,晚稻略少),分蘖期次之。

16、一季中稻在分蘖期吸磷量比早、晚稻多。结实成熟期仍吸收相当数量的磷(约占总量的1520),晚稻比早稻需磷多。 对钾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吸钾比早、晚稻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量又比早、晚稻少。同是中稻,品种不同,各生育期吸钾量也不一样。 杂交水稻以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移栽至分蘖盛期,齐穗后亦能吸收较多氮、磷、钾,故在栽培管理上不仅要施用蘖肥、穗肥,还应看土、看苗补施粒肥。 气候条件不同,水稻各生育期吸肥规律不同。温暖地区在移栽至幼穗形成期吸收养分较多,其籽粒形成的养分来源靠出穗后供给多;而寒冷地区籽粒形成的养分主要靠出

17、穗前蓄积的养分供给。因此,在温暖地区栽培水稻应控制基肥、蘖肥用量,以免前期生长过旺,注意后期追肥,以免早衰;而寒冷地区,则应重施基肥和蘖肥,促进水稻早生快发。 根据上述吸肥特点,结合产量构成三因素形成时期,在进行合理施肥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增加穗数的施肥适期:以基肥和有效分蘖期内追施的促蘖肥效果最大,对于迟熟品种于幼穗开始分化时追一次肥,有保蘖增穗和促花的作用。增加每穗粒数的施肥适期: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在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可防止颖花退化称保花肥。钾肥效果优于氮肥。对于生育期较长和大穗型的品种,“促花”、“保

18、花”肥均对增粒效果显著。应当指出,穗肥除直接增加粒数和库容积外,还有增加稻株最后3片叶的含氮量,防止叶片早衰及根系活力下降,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率的作用。前期施肥少,穗肥施用可提前,前期营养水平高,穗肥施用可移后。提高粒重和结实率的施肥适期,据试验,中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和减数分裂期前后追肥粒重最高,而在幼穗分化期施肥的粒重最低。西南地区的一些地方近些年来在孕穗至齐穗期,叶面喷氮或磷,或三要素混合液,对增加粒重及结实率都有很好效果,特别对生育期长的常规稻、杂交稻品种及沙泥田、温热地区栽培的水稻效果更明显,一般增产210。综上所述,根据西南三省目前的情况,大多数地区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

19、氮、磷、钾含量也较低而失调,部分地区出现缺乏硼或钼、锌等微量元素,绝大部分地区施肥水平不高,一般只重施底肥,迟施或不施蘖肥,穗、粒肥施用更少。在云南、贵州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及高山地区部分稻田无施肥习惯。在肥力较高及肥源充足地区,又常因早期施肥过多,使成穗率降低,穗、粒结构也不理想。因此施肥时都应注意在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肥。在肥力,肥源都较差的地区,应在重施底肥的同时,早施蘖肥,适时少量施用穗肥,对增产有利,在肥力较高、肥源充足地区,在施足底肥后可少施或不施蘖肥,酌量施用穗肥,在温凉及高寒地区早春温度较低肥效慢,应早施重施蘖肥,随着气温升高,肥效发挥

20、较好,只要基肥充足,穗、粒肥应控制,以免贪青迟熟。而低热河谷地区及湿热地区,早春土温回升快,可少施蘖肥,中、后期肥力不足,应注意穗、粒肥施用,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稻田应早补给,防止水稻“坐蔸”迟发。水稻吸钾量的多少,因品种、产量水平和土壤供钾能力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四川和南方诸省多年的试验研究,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稻谷需吸收纯氮为2.142.39;吸收五氧化二磷0.831.13千克;吸收氧化钾2.5千克左右,其变幅在2.03.5千克之间。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1:0.30.6:0.91.5范围之间。 不同产量水平水稻的吸钾量不同。一般来讲,水稻产量越高,吸钾也越大。亩产量低于333千克,每生

21、产100千克稻谷,吸钾量为2.23千克;产量高于467千克,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吸收纯氮2.34千克,五氧化二磷为1.37千克,氧化钾为3.31千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1:0.59:1.41。施肥原则是稳氮磷增施钾肥,在缺硅和锌的土壤上配施硅肥和锌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切实达到平衡施肥的要求,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具体方法是,因水稻品种、土壤肥力和耕作制度茬口的不同,亩施纯氮711千克,五氧化二磷3.55.5千克,氧化钾511千克。氮、磷、钾肥比例为1:0.5:0.71为宜。在此范围内,肥力高的土壤、需肥量较小的品种、稻油两熟茬口的稻田,施肥量应偏低;土壤肥力低、需肥量大的品

22、种、稻麦两熟茬口的稻田,应偏高。重施底肥,底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苗肥占20%,穗肥占20%。穗肥宜在主茎幼穗分化进入第期(即幼穗长0.8厘米左右)时施用最好。在此基础上,在缺硅土壤和缺锌土壤上配合施硅肥和锌肥,其效果最好。据四川稻瘟病高发区蒲江县试验结果表明:钾与硅肥配合使用,更能显著的减轻稻瘟病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使水稻亩增稻谷149.0千克左右,增产30%以上。以亩施含有效硅5060%的硅酸钠810千克为佳,亩施硅酸钠超过10千克,其效果显著下降。在缺锌土壤上,应亩施硫酸锌12千克作耙面肥或每亩用硫酸锌0.5千克沾秧根。如果水稻在缺锌土壤上出现症状时,用0.010.15%的硫酸锌或氧化

23、锌溶液作叶面肥喷施12次,每隔710天一次效果较好。三、 棉花(一)生育期1、播种出苗期:种子播种到子叶出土并展开的时期。一般815天。2、苗期:从出苗到现蕾的时期。一般4045天。3、蕾期:从现蕾到开花的时期。一般2528天。4、花铃期:从开花到吐絮的时期。一般5070天。5、吐絮期:从开始吐絮到全田收花基本结束。一般75天左右。棉花“三桃”:1、伏前桃:一般指7月15日之前所结的成铃,南方7月20日前。2、伏桃:一般指7月16日(南方7月21日)到8月15日期间所结的成桃。3、秋桃:是指8月16日以后所结的有效铃。(二)安徽省棉区1、淮北棉区:包括淮河以北的亳州市、淮北市、阜阳市、宿州市及

24、淮南市的沿淮地区。2、江淮丘陵棉区:包括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巢湖市丘陵地区。3、沿江棉区:包括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州市、巢湖市沿江圩田及四个国营农场。(三)需肥规律氮、磷、钾三要素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氮素对棉花的作用最明显,时间也最长,从幼苗开始直到开花结铃期,都需要适量的氮素供应。氮素供应适量,棉花叶色深、植株健壮、蕾铃多、产量高、品质好。如果苗期氮素供应过多,会引起棉花徒长,如果中期氮素供应不足,棉叶会变黄变小、脱落多,造成后期早衰,产量低。中后期供应氮素过量,会引起棉花疯长,从而降低品质,严重影响产量。磷素在棉花生育前期能促进根系发育,壮苗早发,对早现蕾早开花

25、有重要作用,且在后期有促进早熟、增加铃重、提高品质作用。钾素能起到健枝壮秆和增加抵抗不良因素的作用。钾素缺乏时,植株易感病,叶片变红,提早枯死。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缺钾造成的。据试验,每生产百公斤皮棉约从土壤中吸收氮13.35公斤、磷4.65公斤、钾13.35公斤。我们的试验结果是亩产百公斤籽棉从土壤中吸收氮5公斤、磷1.8公斤、钾4.6公斤,上述结果比较接近。棉花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是不同的。据研究,苗期吸收N、P、K的数量分别占全期总量的5、3、3左右,从现蕾到初花期分别为11、7、9,从初花期到盛花期达到高峰,分别是56、24、36,从盛花到始絮分别是23、52、42,吐絮后显著下降

26、,分别为5、14、10。由此可看出,棉花一生中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是:吸肥高峰期在花铃期,氮肥吸收高峰期在盛花期,磷钾吸收高峰在盛花期至吐絮期。(四)棉花平衡施肥技术1.施足底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左右。饼肥50公斤左右、磷肥5070公斤、碳铵3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锌、硼各1公斤可与有机肥掺匀撒施。或者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另外,也可施52棉花专用配方肥20公斤。2.轻施苗肥。棉苗移栽缓苗后,视底肥情况,追施一定量的化肥对促进壮苗早发有一定好处。苗期一般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饼肥25公斤左右。3.稳施蕾肥。棉花现蕾后对养分的要求开

27、始增加,蕾期吸收氮、磷、钾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11、7、9,蕾期应追施一定数量的以尿基复合肥为主的三元复合肥,可满足棉株发棵的需要,但要防止肥多而引起徒长,故应掌握稳施、巧施。一般可在棉花现蕾初期亩追施氮、磷、钾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据试验,壮苗少施蕾肥比多施蕾肥增产6.4,弱苗多施蕾肥比少施增产8.4,旺苗施蕾肥比不施减产10,这说明蕾肥施与不施,施多施少非常关键。4.重施花铃期。花铃肥是棉花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重施花铃肥对争取“三桃”有显著作用。追肥数量应占全生育期追肥总量的一半或更多一些。一般在棉花单株已结12个棉铃时,亩追施52棉花专用肥2530公斤、尿素1015公斤。施肥与

28、棉株根部的距离以棉花果枝的长度而定,一般在离棉株主茎40厘米远的地方开沟深施并盖土。但具体操作时要因地制宜,对地力肥、长势旺的棉田要适当晚施。对地力差、基肥少、长势弱的棉田要适当早施,但此期追肥以80以上棉株开花,并有12个幼铃时追施为宜。5.补施盖顶肥。施盖顶肥主要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此时补施肥料一般不采取根部追肥,多采用根外追肥。对缺氮棉田每亩可喷施11.5尿素溶液5075公斤,或喷施雷力2000液肥,57天一次,连喷23次。对缺磷又缺钾或旺长贪青晚熟棉田710天喷一次雷力2000液肥加雷力液硼混合液连喷23次,以达到后期不黄叶、不落叶、不早衰、高产优质的目的。

29、四、大豆(一)生育期1、种子萌发和出苗期:播种后46天即可出苗。2、幼苗期: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一般2025天。3、花芽分化期: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也是分枝期。一般2530天。4、开花结荚期:从始花到终花。一般2030天。5、鼓粒期:从豆荚内豆粒开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时至。一般3040天。6、成熟期:叶片变黄脱落,豆粒脱水,呈现品种固有性状,种子含水降至15%以下,摇到植株荚内有轻微响声时,即为成熟期。安徽省大豆多为夏大豆,一般在6月上中旬麦收后播种,9月下旬以后收获。(二)需肥规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干物质积累过程相一致,幼株吸收养分的速率慢,开花期以后增快,植株开

30、始衰老,吸收速率降低。在籽粒开始形成以前,植株己吸收60%的氮,55%的磷和60%的钾。大豆花芽分化后,才从土壤中吸收钼,鼓粒期根系和荚壳中的钼向籽粒中转移,并积累。 1苗期至分枝期。大豆营养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花芽开始分化时期。此期缺氮、磷、钾任何一种元素,不仅初期生育受到抑制,即使以后恢复正常的营养条件,后期生育也不好。如苗期土壤中有足够的磷,能增加花芽分化的数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以种肥为主,重施磷肥。有机肥料肥效长,且稳定,不仅能满足苗期至分枝期大豆吸收养分的需要,特别是符合大豆生育后期需肥多的要求。在肥沃的土壤中直接施无机氮肥,增产效果不大,甚至多施氮肥会抑制大豆根瘤的生长,降

31、低固氮作用,反而减产。 2开花期。需氮、磷、钾元素迅速增长。氮、磷、钾总量的2/3是开花期以后吸收的。此时期缺氮和钙则花荚脱落率增高,籽粒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可借助组织分析方法进行营养诊断:开花后期最上层长成叶的氮素含量4.0%以下为缺乏,7.0%以上为过剩;磷元素含量0.15%以下为缺乏,0.8%以上为过剩;钾元素含量1.25%以下为缺乏,2.75%以上为过剩。 3结荚至鼓粒期。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根吸收的无机氮、根瘤固氮、茎叶暂存的氮都运向花荚。此期如氮、磷、钾供给不足,籽粒生产则受到严重阻碍。从终花期以前10天到以后的34周,是肥料氮素和共生固定氮素对籽粒生产效率最高的时期。氮素的吸收

32、量每增加1克,籽粒的重量可增加1518克。 此时,大豆营养主要靠前期施入的基肥或花期的追肥。鼓粒期,尤其末期,氮、磷、钾从叶和茎部分转移到籽粒中,成熟的籽粒含有所吸收的总氮量的68%、总磷量的73%、总钾量的56%。 五、玉米(一)生育阶段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拔节。一般春玉米约30天,夏秋玉米约25天。2、穗期阶段:从拔节到抽雄,历时2025天。3、花粒期阶段:从抽雄到成熟,历时约35天。安徽省玉米适宜播种时期为6月5日6月28日。(二)需肥规律玉米一生吸收的矿质元素20多种,包括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和硫、钙、镁等常量元素,以及铁、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与硅、铝等辅助元素。在三种大量元素

33、中,玉米对氮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钾,对磷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因播种季节、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品种特性和施肥技术不同,而对各元素的需求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纯氮24公斤,需纯五氧化二磷 0.71.5公斤,需纯氧化钾 1.54.0公斤。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结合土壤和植株状况,推行配方施肥。玉米合理施肥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总施肥量(kg/hm2)(计划产量需养分量土壤供肥量) / (肥料中养分含量 肥料利用率) 一般玉米肥料施用分为基肥、种肥、追肥: 玉米基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60% 玉米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10% 玉米追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30%60%。 玉米追肥中拔

34、节肥占20%30%,穗肥占60%左右,粒肥占10%。六、油菜(一)生育期1、苗期:从出苗到现蕾的时期。甘蓝型油菜为120140天,白菜型油菜为100120天,以冬至节为界可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2、蕾薹期:从现蕾、抽薹至初花。一般30天左右。3、开花期:可分为初花、盛花和终花三个时期。一般30天左右。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至成熟的时期。一般30天左右。安徽省油菜播种中迟熟甘蓝型早中熟甘蓝型白菜型淮北地区9月上旬9月中旬9月下旬10月初江淮丘陵9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沿江江南9月下旬9月下旬10月初10月中旬(二)需肥规律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

35、.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中期以氮、磷、钾并重,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后期磷肥有利于籽粒充实和油分积累,钾能提高油菜抗逆能力,对增进成熟具有明显作用。根据优质油菜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氮肥按底施50,苗肥30,薹肥20比例施用,磷、钾、硼肥一次作底肥施用。(1) 施足底肥 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时,施入足量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油菜一生需肥打

36、好基础。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kg,碳酸氢铵304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1015kg。施用方法上,应采取分层施肥,耕地前将有机肥撒施地面,随深耕翻入,浅耕时将氮、磷、钾化肥施入1015cm的浅土层,供油菜苗期利用。(2) 早施提苗肥 油菜苗期发育健壮是高产稳产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冬前热量,促秋发、冬发。移栽油菜在栽后710天活苗后,即追施速效氮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5kg或人粪尿1000kg。 (3) 壅施腊肥 壅施腊肥是北方冬油菜区冬季防冻保苗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常规优质油菜品种抗冻性较弱,更应注意壅肥护根。一般在昼消夜冻前结合冬灌追施碳酸氢铵812公斤,有条件增施农家肥或人粪尿,冬肥

37、春用,保春发稳长。(4) 必施硼肥 根据优质油菜尤其是杂交优质油菜对硼素敏感,需硼量大的特点,硼肥最好底施加蕾薹期叶面喷洒。 底施:一般每亩硼肥施用量0. 51kg。可与其他氮磷化肥混匀,施入苗床或直播油菜田。一般施于土壤上层为宜。底施量可根据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土壤有效硼在0. 5mgkg以上的适硼区,可底施0. 5kg硼砂;含硼在020.5mgkg的缺硼区可底施075kg硼砂;含硼02mgkg以下的严重缺硼区,硼肥施用量应在1kg左右。 叶面喷洒:用0050. 1kg的硼砂或005007kg的硼酸,对人少量水溶化后,再加入5060kg水,即为每亩田块喷洒用量。应注意在晴天的下午喷洒。此外,硼肥还可作为拌种、浸种或灌根施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