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260410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探析(共2802字)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视觉功能重建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的正视眼位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视觉功能,还可提高眼部正位维持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关键词: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视觉训练;

2、视功能间歇性外斜视是在正位和斜位交替变换的斜视,为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于415岁儿童中,其发病率约为3.42%3.9%。间歇性外斜视以畏光、注意力不集中、斜视为典型表现。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影响小儿的视觉功能,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1。手术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治疗手段。经手术治疗后,可纠正患儿斜视状态,改善患儿视力。然而,手术存在过矫正、欠矫及术后复发问题。因此,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加强患儿的视觉功能训练,促进其视觉重建,减少术后眼位回退及复发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本文主要分析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现描述如下:一、一般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

3、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412岁,平均(6.721.73)岁。外斜度2080,平均(46.955.45)。两组患儿均接受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斜视度数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裂隙灯及眼底造影检查,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有手术适应症;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既往曾实施眼部手术者;患有白内障、青光眼或其他视神经病变者;高度近视或远视者。(二)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开展视觉功能训练。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眼科

4、手术后处理,包括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为患儿配镜,指导患者开展笔尖训练等。研究组使用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数字化同视机TSJIV型(批准文号:吉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20128号)实施视知觉训练。其中,I级训练借助“狮笼画片”训练。1次/d。连续训练7d;II级训练借助“三毛画片”训练,同时开展立体图片训练。训练方法具体如下:(1)同时视功能:在上述训练结束后,借助同视机检查其I级视觉功能。将达I级功能视为训练完成。对未完成者,继续进行视觉闪烁刺激,23次为宜。(2)融合视功能:借助“猫蝶融合画片”训练。训练流程包括分离-结合-捕捉-侧方移动-辐辏训练几个步骤。每次训练时长以1

5、520min为宜,1次/d,连续训练7d。训练7d后,暂停训练7d。然后进行下一疗程的训练。共训练6个疗程。(3)视知觉训练:应用正弦光栅实施训练。训练可于光栅中添加白噪音,并增加“方向识别”“图像轮廓识别”“游标锐度监测”训练项目。训练强度及训练方案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三)评价指标(1)使用数字化随机视觉检查图检查两组患儿术后7d及术后6个月的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2)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儿眼位情况。(四)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2检验,计量资料(xs)比较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一)两组患

6、儿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对比术后7d,两组患儿视功能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二)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的眼位情况对比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的正视眼位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2。三、讨论大脑融合机制发育不良、眼肌萎缩、中枢失衡、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间歇性外斜视出现。对年龄较小(24岁)儿童,出现间歇性外斜视后,可通过外侧外直肌注射A型肉毒素达到改善斜视症状的目的。对于415岁儿童,其视力发育基本成熟,则需进行手术治疗,配合视觉康复训练

7、,以达到恢复正常眼位的目的3。临床研究发现,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对中枢神经功能作用较小。因此,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除实施手术治疗纠正患儿眼部外形外,还应调节双眼视轴,恢复其与视网膜的正常对应关系。同时,术后应积极实施视觉干预,避免形成恒定性外斜视,影响患儿视觉重建。双眼视觉训练基于“脱抑制”原理,建立同时知觉,增强大脑中枢融合度,纠正异常对应关系,以促进视力恢复。既往采用的同视机训练模式虽可增加大脑中枢融合度,预防眼球回退,但同视机操作复杂,且训练时耗费时间长,训练内容过于枯燥,患儿训练依从性较差,效果不甚理想4。本文应用的视知觉训练为近年来新型的视觉训练方式,主要基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原理

8、,通过视觉刺激,激活视觉信号通路,提升脑部活力,进而达到视觉重构目的。同时,与同视机训练相比,视知觉训练内容丰富,训练过程偏向情境化,充分切合儿童心理需求,可最大程度继发儿童训练兴趣,增强儿童的训练依从性5。本文研究显示,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的正视眼位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这表明术后视知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十分必要,可促进患儿视觉功能重建,减少眼部过矫、欠矫发生率,降低再手术率。综上所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训练对视功能重建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视觉功能,还可提高眼部正位维持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