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策略(共301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策略(共301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谈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策略(共3010字)摘要:近年来体育类博物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弘扬与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方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职能,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体育类博物馆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体育类博物馆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关键词: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展览;讲解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永久性机构,它向大众开放,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自此,强化对“人”的关注、博物馆应为社会公众服务成了全世界博物馆的共识。在我国,
2、博物馆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也逐渐成为评价我国博物馆优劣的重要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的文化力量与智慧,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文化准备”,体育类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体系中的一员,理应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在城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育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方面为社会公共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1体育类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1991年,中国第一家体育类博物馆即中国体育博物馆建成,此后我国体育类博物馆的场馆数量不断攀升,至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博物馆已达到107家。建设主体也更加多元化,涉及文化、体育等政府机关、体育协会、企业、社区及个人等,藏
3、品规模和经费投入也远超过去。但我国体育类博物馆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中属于中小型博物馆的居多,在类型上也基本上属于历史类博物馆,基本陈列大多以地方体育、体育人物或单个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为展示内容。目前体育类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王军曾在中外体育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制约我国体育类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七个因素: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经费来源只能勉强维持;组织管理体系不符合体育类博物馆特有的运作规律和现代社会的要求;文物收藏还处在数量积累的初级阶段;陈列展览从内容、形式到展览前后的运作多静少动,不能有效吸引观众;尚未以博物馆研究作为核心开展业务工作;体育类博物馆专业人才
4、短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因素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体育类博物馆的发展,在整体办馆理念和思路上与现代博物馆新理念和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陈列展览新的表达与阐释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加丰富活跃的社会教育活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提升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几点策略2.1建立适应社会发展与公众需求变化的新理念体育类博物馆是一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博物馆,以体育为内容,以基于体育文物藏品的陈列展览为基本方式,引导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体育历史,增进体育知识,感悟体育精神,感受体育之美,发挥着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职能。随着现代博物馆理念的更迭及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
5、,体育类博物馆也应当适应当代博物馆的整体发展趋势,敞开大门,面向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服务。体育类博物馆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从重“物”转变为“以人为本、物人并重”,关注社会公众的兴趣和需求,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载体走向“面向大众的知识、信息、文化和艺术的传播载体”,从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公众参与、与公众共享的社会公众文化空间建设者,将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审美融为一体,以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公众文化生活中,从而焕发出体育类博物馆真正的创造力。2.2让陈列展览走向馆外世界陈列展览是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方式,但目前体育类博物馆主要还是以静态展示方式为主,各类活动也多在博物馆空间
6、内进行,临展特展、流动展览、“五进”活动等也在人员、经费等因素制约下没有形成常态化。这种静态展示方式和有限空间构成已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博物馆惠及更多社会公众的要求以及社会公众对博物馆高质量展览服务的需求。体育在社会公众中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体育类博物应充分利用这种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创新文物展示利用的手段和形式,不断扩大陈列展览的服务空间和受众群体,在更大的空间和区域中与公众共享体育文化成果,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主动融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将高质量展览服务送进城市的广大社区,让更多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体育文化服务。二是加强合作办展特别是体育类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整合不
7、同地域的体育文化资源,形成合力,让各地域所独有的体育历史与文化特征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传播。三是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博物馆在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体育类博物馆与更多元化的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文化沟通和交流,展现体育文化精神的独特魅力。2.3构建研究型讲解服务“重视讲解工作,要特别重视口头讲解。口头讲解是任何工具讲解都代替不了的。面对面的口头讲解是最具亲和力的交流,是博物馆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桥梁,是博物馆教育中最具人性化、情感化的桥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首先从讲解服务开始,在讲解员的讲解中陈列展览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桥梁。但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对体育文物藏品和展览内
8、容进行背诵陈述式讲解已难以激发社会公众对博物馆展览的兴趣和提升社会公众对体育的认知。通过构建研究型讲解服务和学者型讲解员团队,从讲解内容与讲解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是体育类博物馆建立符合体育特征的专业化讲解服务的目标和方向。学者型讲解人员及其具有深度与亲和力的讲解服务能够吸引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走进体育类博物馆,同时其对公众心理需求的研究和了解又能够帮助博物馆展览设计更加贴近公众、更加符合公众期待。体育类博物馆应当鼓励和培养讲解人员有成为具备体育专业背景和博物馆专业知识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学者的强烈愿望,培育讲解人员“在具备语言、礼仪和讲解技巧等方面基本素质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博物
9、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如此才能对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大纲及文物展品内涵有全面的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在讲解服务中游刃有余、运用得体”。“观一座馆、读一座城”,观众进入体育类博物馆,从一个侧面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形象,这需要体育类博物馆要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城市文化精神建设,为社会公众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紧跟时展方向,构建新的服务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公众为前提、以公众为目的,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在“时代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育和观赏性的统一”的基础上,增强体育类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体育类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价值与责任。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