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25292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匠精神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共4470字)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长期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但是少有院校结合工匠精神深入发掘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探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然后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工匠精神表现机制,最后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旨在推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工匠人才体现职业精神。关键词:工匠精神;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工匠精神在艺术设计作品上的内在品质不言而喻,但对于工匠精神的细致揣摩显然并未得其精髓,才会令艺术设计类人才输出放缓1。鉴于此,有必要

2、深入探究融入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1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分析1.1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艺术创作,在艺术设计的职业生涯中从事一线生产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最直接利益的人1。1.2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在设计作品中找到更多创新视角,以发散性思维创造与设计作品的独特风格,其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能够获得市场青睐及消费者认可。1.3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在艺术设计创作各个领域都能适应发展需要,自身本领能够在艺术设计全过程发挥作用,能适应各种岗位的需求。2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工匠精神表现机制2.1精益求精的实践之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3、,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便是精益求精。之所以能够在艺术设计岗位表现突出,首先便是其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具体的实践操作道路上,只有对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才能提升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2业精于勤的创新条件敬业是工匠精神最为重要的职业品质,更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源泉。应在作品中不断融入各种元素,以独特的艺术品位去创新其表达形式,坚持原创。而原创的经验又是从以往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创新之路,没有业精于勤的职业信仰,学生很难累积更多的创作经验,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艺术再造和设计创新,始终依附于业精于勤的经验指导,故而才会为作品附上大众审美所期待的独特风格和主题。

4、因此,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然需要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也必然需要无数次的设计作品打磨,最终以创新作品赢得市场青睐和消费者认可。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工匠精神业精于勤的品质,其是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2.3多学多用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缩影下经久不衰,是因为工匠本身具有多学多用的学习能力,具有适应一切岗位需要而重新学习和超前学习的意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必需要在工匠精神的锤炼下锻造,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不断探索新知的毅力。复合型人才最难培养,是因为很多学生有一技之长便骄傲自满,这样的职业发展观需要打磨掉,唯有养成工匠精神中多学多用的好习惯,才能帮助学生树立适应多岗发展的超前学

5、习意识2。3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3.1“校企合作”模式职业院校单独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付出的教学成本可以估量,但大量来自于一线的商业设计稿件却难以衡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业设计依据客户所需,满足艺术设计商品市场的潜在运行规律。消费者对于作品优劣的评价,无法直接反馈到职业院校,虽然教师也会在上课时提出很多经典设计案例,但是由于缺乏最直接的消费市场评价反馈,学生作品优劣很难以实践评价作为教学根基。因此,唯有探寻“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师傅的工匠精神为指导,才能培养出更契合当代企业发展所需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3。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向当地艺术设计类企业虚心求教,聘请企业具备丰富

6、实践经验的老师傅来校指导。同时将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应向企业告知,由企业师傅甄选适合学生当前实践操作的顾客订单,从而为学生提供来自市场前端的最新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校方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企业订单,以每个小组设计出的作品来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企业师傅联系客户讲解作品,必要时以学生出具的设计说明作为讲解材料。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真实的客户评价,并快速找出学生设计实践的不足之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基础条件,以工匠精神为主导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4。3.2“学习+竞赛”模式学生作品如果始终以课堂评价为主,可能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实践对比,这也是学生实践经验不

7、足的主要原因,会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经验导向的审美价值再造,工匠精神的创新更是业精于勤的不懈努力。那么就需要将学生作品推向市场,尽量参加国内外更多的知名设计大赛,让学生作品能够在外得到对比,在内得到复查,验证学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创新理念是否能够赢得大众的认可。例如,靳埭强设计奖、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红点奖、中国设计红星奖、AOFCOMPETITION、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等等,这些都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可以报名参赛的大型比赛。在参赛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依据大赛开设主题进行作品设计。设计稿件追求原创,如果学生缺少创作

8、灵感,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在学生作品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初评,尽量规避缺乏创新的作品参赛。既然参赛就要争取名次,可以让最强小组参加最弱比赛,获得奖励后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才会更高,日后的艺术设计创新动力才会更大。在每一次参赛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累积设计经验,秉承工匠精神精细打磨作品,更利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3“项目导学”模式运用工匠精神多学多用、多学多得、多学多适应的发展模式,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适应多岗位工作的要求。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导学”模式的教学规划,将不同工种组合在一起进行项

9、目导学,培养学生适应多岗位工作需要的个人实践能力。例如,在接到淘宝H5页面设计的企业订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题,具体项目任务为设计淘宝子页面链接,设计方案必须为H5页面效果。同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设定组内分工,搜索资料、分析竞品市场、设计前端页面、架构艺术元素、定位风格主题等等,具体的工作任务交由组内不同的学生完成。在每一次完成项目任务后,由具体的解说人对本组作品进行介绍。在每一次更新项目任务命题后,组内学生重新分工,完成与以往时期不同的工作任务,解说人也需要更换。那么完成数轮主题项目任务后,学生各种岗位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会发现自身更适合哪一类岗位,欠缺何种岗位能力。这样轮换工作任务的项目导

10、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设计思维,在合作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又增强了设计能力,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5。3.4“任务驱动”模式如果只是设计了教学项目,采取了“项目导学”的方式,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培养仍然很难达到积极效果。这是因为“项目导学”更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而并非独立思考的艺术思维训练。那么在针对艺术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中,发挥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还需“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每一学科开始授课之前,先行提出本学期最终的设计作品任务。要求学生每周更新一次设计作品,那么在至少16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相当于利用本专业知识将设计作品

11、反复修改了至少16次。学生以结课作品为任务目标,作品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打磨,这也是锻炼学生工匠精神和品质的最佳方法。例如,在学习商业VI设计课程之初,教师可以先行向学生介绍商业VI的作用和设计思维。而后,要求学生在第一节课后,自主查阅商业文案资料,甄选自己喜欢的商业品牌,对该品牌的商业文化、以往设计案例以及创新设计构思做出初步总结。第二节课上,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帮助学生制定结课作品的主题。而后余下每一节课时,学生都围绕着最终结课作品任务展开学习,每一次课后根据课上所学知识点对作品进行补充性设计,亦或是再次修改之前的设计方案。那么最终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反复打磨和推敲,必然能够呈现出更完整的艺

12、术构思和设计理念。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最需三类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精益求精的实践之路、创新型人才业精于勤的创新条件、复合型人才多学多用的职业能力,均为工匠精神的表现机制。为此,有必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建议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探寻现代师徒制,以“学习+竞赛”方式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大赛获取创新经验。同时嵌入“项目导学”模式利用不同的项目增强学生的设计适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多岗位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最终,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帮助学生打磨结课作品,通过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磨练学生的工匠精神,对培养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多岗位职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于洋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28-302曾晨曦基于“真实项目进课堂”培养高职艺术设计工匠人才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美与时代(上),2020(08):129-1313高利波,吴世芳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0):163-1644庄伟,徐铭杰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技术技能培养研究J工业设计,2020(06):60-615庄伟,徐铭杰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内容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