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252179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论文(共7969字)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基点需要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战略设计;需要从经济基础支持、保障制度完善、机制科学运行、破解关键制度与政策难题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需要从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尊老敬老文化氛围、培植老年保障教育基础等角度充实更新国民基础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民族文化的既有制度资源优势,寻求弯道超越的最佳时机;需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植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金融资产配置新知识体系,加快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的创新战略。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制度框架鉴于我国社

2、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进一步调整,还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都必须立足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都必须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的现实需要,特别是要能够适应城乡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力频繁跨地区迁移的现实需要。只有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下,方能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中的新生劳动者群体(如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方能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在城乡流动、跨地区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难题。为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城乡养老保险制

3、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与平衡发展。(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战略目标与制度框架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改革战略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兰德公司、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等多家国际著名智库,都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形成了大量战略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为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改革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广、制度结构复杂,更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高度敏感性(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任何调整,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

4、约,阻力很大,甚至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使得这一改革往往步伐缓慢;因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国际经验就是:战略先行,周密论证,稳步推进。明确我国养老保险的战略目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国家战略的核心及重中之重。近期来说,这一战略目标就是:要在2020年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中国13亿城乡居民建立起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目标设计,必须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目标定位、制度框架设计,运行机制、核心技术、环境支撑等,有一个系统、全面、清晰的认识把握。唯有如此,才可能正确设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制度蓝图、

5、战略目标、战略框架、战略步骤及战略措施,才有可能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构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这一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设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必须充分估计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总体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目标模式的对接和有机结合,争取赢得战略主动,切实避免战略失误。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初创时期,制度覆盖范围及人员较少,财务平衡较易实现,制度调整及政策空间较大,操作起来

6、也较为容易;一旦制度实现全覆盖之后,尤其是制度进入成熟期后,不但财务平衡面临风险,调整进程往往异常艰难,而且调控空间也非常狭小。因而,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目标定位及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长期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完善以国民年金制度为基础,以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以经济保障、精神慰藉、服务保障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第一,在整合现有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在2020-2030年建立健全国民年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覆盖全民,制度基本统一,待遇水平占社会平均工资的30%-35%,税收征缴,财政补贴,体现政府有限责任;推进和完善

7、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将社会救助养老金、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地方年金、老年帮助、家庭保障计划等整合于一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集经济保障、精神慰藉、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第二,在2015-2020年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一是改革完善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择机分离个人账户,社会统筹部分实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统一的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整合体现企业、单位及个人责任的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体系。将原来统账模式下的个

8、人账户基金并入企业年金,逐步形成以个人缴费为主、市场化运作、强化基金积累与有效增值、体现个人责任和有差异的养老保险重要补充支柱。积极推进和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同时,需要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有效监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鼓励发展各种商业人寿保险计划、年金计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多样性、灵活性、补充性保障功能。需要认真研究制度转型的约束条件、推出时机及过渡办法。既要保障原有制度下覆盖人群的实际利益,又要为新制度的推进创造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到制度转型的困难和不利影响。需要考虑对个人账户既得权益的保护,考虑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现实,考虑职工、居民、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诸多

9、问题。审慎决策,周密部署,稳步推进。总体而言,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新人新办法,应该是制度转型过程中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第三,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结构,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制度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运行,制度结构力求简单易行,体现制度的非缴费普惠型与个人缴费责任相结合的特征。基础养老金部分向未来的国民年金过渡;个人账户部分逐步进入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政府承担政策优惠和监管责任。在制度设计上与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预留接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转移衔接,使养老保险关系易于接转,真正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卡通”的制度平台、资金平台和技术平台。第四,积极突

10、破制度和政策障碍,着力发展各类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强化监管,积极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家庭年金、个人年金和商业人寿保险计划,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步伐,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责任、市场作用、个人及家庭责任的合理边界,切实转变政府承担养老保险无限责任的既有思路。通过结构调整锁定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有限责任,鼓励公职人员和城乡居民承担养老保险责任,强化政府对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机制,以有效避免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政府财政承担无限责任的风险,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需要在保障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的安全运行、风险控制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这一理念

11、,必须体现在养老保险的战略目标、战略框架之中,必须体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是养老保险长期战略顶层设计务必遵循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准则。(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需要高度关注的约束条件1.将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之中,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中的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已成为制约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议题,倍受各国关注。而中国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和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的长期性、复杂性、敏感性,对此更应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给予高度关注。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是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一种形式的

12、养老保险制度都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国民产出和合理分配问题,无论养老金权益的积累方式是采取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还是其他机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终都需要通过变现购买经济活动人口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来保证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从宏观层面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持续增加,经济活动人口数持续减少,在劳动生产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所能够提供给老年人口的消费品和服务将减少,而这将势必加剧代际矛盾。从微观层面来看,只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使政府掌握雄厚的财力,并将其用于资助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有能力不断偿还各种历史债务,并保证新债务的发行能够得到民众的

13、支持和信任,才能使企业和个人有足够的缴费能力。因此,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只有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供足够的国民产出,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水平如果超越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则可能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在财务平衡上难以为继。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的确立,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在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的制度模式、实施步骤及推进的时序进度等战略问题进行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审慎决策,稳步推进需要强调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相比的重大差异在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14、目前仍处于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初创时期,调控空间较大,而这恰好也是提升养老保险战略研究重大决策价值的最佳时机。只有抓住目前短暂的机遇,反复论证并明确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战略目标、战略框架、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在避免重大战略失误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赢得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主动权。如果忽略养老保险的战略目标或不注重在顶层科学系统地设计主体性战略框架;那么,我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不但战略调整的空间将变得非常小,而且战略调整进程的推进也将非常困难。对此值得重视的一条重要国际经验是,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其制度演化发展的惯性极大,改革调整极为困难。3.实现我国养老保险改

15、革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管理体系的改革与重构现行社会保障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设计,曾经在城镇养老保险改革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长期未能实现省级统筹,利益机制和管理体制是其重要原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垂直管理体制的构建及其高效运行。如果没有管理体制上的重大调整,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战略目标就可能很难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从战略高度重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高度重视基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对城乡社会保险管理干部的系统培训和能力建设,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高层决策的一项重

16、要议题,对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付诸实施。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发展战略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加快构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下则更具紧迫性。强化制度体系及管理能力建设是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管理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养老基金管理、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建设和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培育等方面,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内容。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和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是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实际管理操作方面的不同步往往难以避免。只有在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完善和经办机构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且

17、关键问题预期可操作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此外,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依赖于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优秀工作绩效。养老保险服务最终是通过经办人员传递到国民手中,经办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及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的工作绩效和国民对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评价,也直接关系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信任基础。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探索多元化的基金投资渠道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快速发展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基金投资绩效、投资安全及风险管理

18、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瓶颈制约,对此需要制度和机制创新,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应当体现政府政策扶植,如投资有一定收益的社会保障特种国债,投资国家长期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在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监管的背景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和多元投资组合方式,强化综合配套和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机制。建议尽快推出社会保障基金长期国债投资项目,发行30年以上的社保基金长期社保国债,国债利率实行指数化浮动,盯住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综合指数,实施动态调控。一方面提高社保长期国债利率,提升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可主导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

19、资,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及长期战略发展的调控能力。即使是资本市场十分完善和发达的欧美国家,目前也正在抓紧研究发行30年以上的社保基金长期指数化国债投资项目,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建议由财政部牵头,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集体攻关,近期拿出方案,尽快实施。这是在中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条件下,解决社保基金安全营运和保值增值的上策。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责任人是中央政府。社保基金的安全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保制度的信心,影响人们对社会稳定的信心。创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径,可以更好地体现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体现政府对社保基金机制创新的思路,体现政府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体现政府对社

20、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我国退休政策的改革调整,需要进一步立足国情,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创新,推行综合性的改革思路实施标本兼治的退休政策改革策略,强调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的调整是退休制度改革的根本着眼点。我国现行的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乃是传统现代化模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体现,其基本态势表现为资源扩展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如果现行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以资源扩张向以人为本的战略转移,从以城市为中心向以乡镇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那么,这一发展格局中的退休政策的调整空间则是有限的。同时,必须着眼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充裕的现实国情,发展中间技术,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我们具备退休政

21、策调整的广阔空间和调整余地,扬长避短地推进中国式发展模式和就业、创业模式。这样一来,按现行思路设计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困境,均可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以下是本研究对退休政策调整的具体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我国2020-2030年综合退休政策调整战略规划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的总体规划,制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退休政策调整的联动方案,制定退休政策调整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路;预先谋划新的退休政策调整的战略规划方案,为政策的实施到位预留充分的社会磨合期,一是择机逐步提高领取全额养老保险待遇的时间,二是逐步推行弹性退休政策,三是探索建立退休制度调整与

22、劳动力市场相协调的长期综合性战略思路。(三)理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由于受制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的冲突,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中的管理和协调难度不断增大。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计划的推进及有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社会保险税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与监管等,都迫切需要尽快理顺管理体系,强化政府集中管理,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平台建设。同时,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堵塞管理漏洞。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的探索提出了若干新课题,但其管理和服务难度要

23、大大超过以往的城镇社会保障改革。构建集中管理、垂直管理的养老保险管理框架,强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预见性,加快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保障融合发展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要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与我国社会结构、家庭模式相契合,使家庭养老保险资源与社会养老保险资源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我国的养老保险问题的正确思路,才能实现养老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在立法上支持、巩固、维系家庭社会制度,支持社会成员对家庭养老的各类行为,在社会上倡导家庭和美理念,巩固、完善我国

24、家庭保障制度的既有优点。国家的老龄事业工作者以及社会的扶老助老力量,都应该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同时,需要完善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保障融合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五)积极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现阶段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亟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商业保险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重要保障作用。需要完善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计划,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环境。发挥保险公司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发挥保险公司专业化的发展优势,鼓励多种形式的保险专业化发展方向,使商业保险在城乡养老保险领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25、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战略步伐。(六)强化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精算技术支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养老保险的精算技术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精算技术在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在养老保险改革重大政策出台,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及运行,养老保险中长期收支平衡预测方案,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设计,多层次养老保险保障程度、保障水平衔接及财务平衡等方面,都需要精算技术和精算方法的支撑。尤其是由于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复杂性、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及发展不平衡性、经济金融环境的波动和复杂多变性,更是需要发挥精算技术在养老保险改革决策及顶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和提升我国各级社保管理机构的精算技术及精算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充实各级社保机构的社保精算能力建设和社保精算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社保精算培训项目,加大对社保机构在职人员社保精算的业务培训、政策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精算技术在社保机构养老保险决策运行管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西南财经大学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