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章美文欣赏-父亲的撒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文章美文欣赏-父亲的撒网.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情感文章美文欣赏:父亲的撒网住在海边的孩子应该都有过跟着父亲去打渔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有害怕、有开心,但是今天都变成了回忆。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情感文章美文欣赏:父亲的撒网。我家的门前是通顺河,这河从袁家口到老里仁口是从北向南流,过了符家台呈牛扼状拐过我们陈家台,在林家拐又向南往新里仁口流去。这个大拐弯两边的滩地是我们村的良田,肥沃的土地滋养着全村老少。因为是一个拐弯,水流在这里就比较平缓,河里产各种各样的鱼儿,除鳙鲢鲩鲤外,还有许多本乡本土叫得出而外乡人却听不大懂的鱼,像游鲴子、鳑鲏、麻鲴楞子、土憨巴、鲫葫芦子、鳡鱼、黄鲴之类,至于虾子螃蟹、乌龟王八、螺蛳蚌蛤、泥鳅鳝鱼这些当时城里人瞧不起,上不了
2、台面的水产,却是我们的美味。要吃到鱼,就要有工具,乡里话叫 家艺 。住在河边的人,家家都会有几件捕鱼的 家艺 ,像扳罾子、赶罾子、撮网、丝网、壕子、汆桶、鱼叉、鱼耙子之类。我小时候那时节难得吃上肉,鱼是乡里最好的补品,没有这些 家艺 ,就只好用腌咸菜炝萝卜下饭咯。我们家有赶罾子,是在小沟里捕鱼用的;鱼耙子是冬天捕黄鲴的,把耙子插在长篙子上,划着船前行,三只角的黄鲴只要碰上,就会被带起来;但要说最具 杀伤力 的 家艺 ,还要数父亲的撒网。父亲没有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扫盲,才认识几个字。给我们小孩讲故事只会讲 三洪 :朱洪武坐龙椅,洪秀全闹长毛,黎元洪拜大将。但他人很聪明,修整竹篾器具、梨耙耖子、
3、刀镰锄头,都得心应手。尤其会抓鱼,水乡各种捕鱼工具都会用,讲起捕鱼来头头是道。打撒网更是一绝:首先将网纲绳及把以上的网顺时针圆形圈绕在左手,左手提起鱼网,右手将鱼网散开,提起中间部分网面的一缕网线,攥于左手,再用右手手指将鱼网下部平均捋成两部分,然后分到左右手,双手平端鱼网,左右手间距一手臂宽,侧对着河,右手往左边一招,带动左手,利用身体的扭力,双手保持平行向侧后撒出,圆溜溜的网就下了河,拉起来就可能有收获。父亲会织网。白天做完队里的事,晚上他就静静的织网,也不用灯,煤油也贵。买来线,自己用竹片做出光滑的梭子和尺板,选一个粗细一致的圆竹筒从线轴上取六股尼龙线,预留出十米,从十米处用线轴往圆筒上
4、缠线,一共缠32匝,这就起头了。然后打结、生眼、织网兜、挂坠、封网、用猪血漆渔网、系上纲绳,半个月的功夫,网就织好了。那时家里穷啊!家里的生活用度,多亏了勤劳的父亲和这张网。做完集体的活,他就提起网,下河打撒网。打的鱼吃一半卖一半,一帮孩子养了身体,油盐钱也有了点着落。我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打鱼,提着个篮子在河边跑前跑后。读初中时,我有十三四岁了,父亲老了,身体日渐差了起来,打不动网了。姐姐远嫁,哥哥外出谋生,父亲就教我打撒网。从那时起,我就用那张网改善些许生活,高中的部分生活费也是自己靠着父亲那张网挣的。尽管贫穷,但那张网始终给我存有念想,也培养了我乐观、自傲的性情。十八岁那年,我带着那鱼儿滋补的健壮之躯,带着打鱼时晒的一身古铜色皮肤,带着父亲满眼的期望,也带着自己的梦想,穿着绿军装,朝着离开家乡的方向,朝着祖国需要的地方,不停地远去,远去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