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共488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共4885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共4885字)摘要: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融入性、职业性和多元性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分层推进;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保障,从而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课程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
2、P.1)。新形势下,挖掘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功能,推动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课、专业教育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培养未来的好医生具有重要作用。一、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集基础性、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2,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课程目标与思政教育相协同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将“以病人为中心”“大医精诚”的高尚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讲授当中,将仁心和仁术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鲜明的课程
3、目标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二)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党史、国史、医学史的学习,通过三大历史的纵向学习,培养学生爱国、爱医、爱校的信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入脑入心的价值塑造,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实现与思政教育的交互融合。(三)课程组织与思政教育相契合一方面,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保证思政教育内容首要地位的同时,结合医学长学制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要素,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注重运用柔性的方法赋予课程思想教育的功能,充分挖掘和深化思想政治课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与思政教育的相互契合。
4、二、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现状课程思政是指课程中的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结合,达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虽然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学校重视不到位医学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将大学语文列为选修课,但由于医学院校多重视技能训练,轻视人文教育,大学语文的课时呈下降趋势,教材编写、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弱化。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与其他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相互割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作用。(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强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课程思政
5、能力偏弱。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敏锐,对课程思政的热点、难点把握不够精准;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多为硬性组合,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教师课程思政方法科学性、合理性不够,教学的生动性、可接受性有待提高,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大学语文课。(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标准尚未全面建立,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如何有效组合、课程思政过程如何规范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如何凝炼、课程思政效果如何科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还不甚清楚,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规范化建设亟待完善。三、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原则(一)融入性原则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应当
6、融入医学生的日常实践。思想教育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关键在于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在于与他们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3相对于医学院校显性的医学专业教育课而言,大学语文传授的是隐性的人文知识,重点要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与学生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隐性知识与显性专业课合力,这样才可能触及医学生的个体实践和心灵深处,从而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内化的契合。(二)职业性原则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应强调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要求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学语文应坚持价值导向,将中
7、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医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4坚持人文导向,将家国情怀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素养相互结合,在潜移默化和长期熏陶中塑造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情怀。(三)多元性原则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主体应多元化,调动学生、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家长等多元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社会资源支持和参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探索协同育人制度。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应多元化,强调德、医、
8、技兼修,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评价手段应多元化,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清理“五唯”的各项要求,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综合采用多种人文性评价手段,为推进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四、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一)坚持目标导向,分层推进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宜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遵循学校课程思政总体设计,以专业为点,分年级、分学院、分群体协同推进。以专业为点,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校级层面遴选重点专业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试点,予以政策扶持,培育孵化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重点课题、教学成果等项目,总结推广试点项目成果,切实
9、发挥项目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全校各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效果提升。以年级分层,对不同年级医学生设立不同的课程思政培育目标、考核指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分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以学院分类,引导各学院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意见,充分考虑各学院的办学定位,统筹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课思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确保学院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效支撑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岗位分类,制定管理人员、专任教师、辅导员等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岗位要求,让教师明确自己的育人职责、育人规范,提高广大师生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的高度,确保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国家需求“同频共振”。(二
10、)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新模式以胜任力导向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给医学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必须顺势而为,探索新的融合教育模式。抓住融合思政的关键领域。一是知识的融合,找准医学与人文的契合点。把握战疫“可教时刻”,挖掘这场抗疫大事件的育人价值,把抗疫大事件转化成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使医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医生这一职业的本质,并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认同、内化与践行。二是队伍的融合,汇聚群体与个体的能量。在群体层面,有效联结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提供双方对话的线上线下平台,确保师生课程思政教学渠道的通畅;在个体层面,调动师生个体积极性,交叉融通
11、师生个体优势,共同关注课程思政的难点热点,形成联合动力。三是实践的融合,意义既不存在于行动之先,也不存在于行动之后,而是存在于行动过程之中。5(P.123)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分层分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年级医学生以国情、省情、校情考察为主,着重参观体验式实践;高年级医学生以验证专业理论为主,着重临床专业式实践。贯通课堂内外,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引导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内化,在内化的基础上践行,在实践中彰显人生价值。(三)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保障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这样一项系统工作必然要求有健全的保障体系。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者。针
12、对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师思政知识薄弱、人员单一的现状,建立跨学科、跨部门师资合作机制,探索多学科、多领域优秀师资合作授课;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互助互学,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针对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偏弱的现状,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研究,钻研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推动理论研究回归课堂实践。针对任课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足的现状,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医学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范式,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立体化。制度保障是课程思政运行的保证。梳理有关职责,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课程体
13、系和工作体系。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修订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形成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融合医学、人文、自然等学科基础知识,找准大学语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度,打造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医学生提供思想或精神的引领。加强党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教研室学院学校三层联动工作体系。教研室层面重在寻找调动师生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学院层面围绕切入点研究谋划,对接教研室热点难点,学校层面统筹谋划,确保精准服务学院需求,形成三级育人强大合力。总之,我们要用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这一重要渠道,与其他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2王越,高翔,付洁.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4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EB/OL.(2020-06-03)2020-09-20.5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1998.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