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物流管理论文3篇(共1080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物流管理论文3篇(共10805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才培养物流管理论文3篇(共10805字)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流管理人才的紧缺。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相继大量开设了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有200多所,在校生约3万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接近500所,在校生超过15万人。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脱轨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尽管不少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专业及专业方向,但专业建设调研不够,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专业的开发
2、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洞察力,不能根据物流产业及技术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没有解决好专业口径宽窄适度的问题。物流行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物流管理职业岗位具有动态性,专业口径过窄不利于职业变迁或职业方向转移,专业口径过宽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深度发展。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具有同质化的趋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套用本科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成为本科物流管理的压缩版,学生产生迷惑和误区,职业发展方向不明,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校企深度融合,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紧密结合技术领域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以及
3、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还要结合区域物流发展的特点重构课程体系,突出针对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3.教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不少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投入有限,实习实训条件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物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实训基地建设论证规划不到位。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规格较低,设施简陋,特别是物流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备不到位,实训室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三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实践,主要开展见习观摩,实践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4.物流专业师资力量整体较薄弱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作为一个新专业普遍开办时间不长,同时期开办该专业的学校较多,因此物流师资无论从数量上
4、还是质量上都严重不足,不少院校从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或其它学科专业教师转型过来满足教学需求。经过近十年来专业建设的发展,师资力量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学院派”的教师往往实践研究不足,理解不透彻,照本宣科,培训缺乏说服力;“实践派”教师又常常缺乏宏观、系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影响创新理论的发展。总体上看,多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导致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步伐滞后于现代物流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述,现代物流业需要的是精通外贸流程、国际、国内法规和政策、信息技术、营销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鼓励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与大专院校联合实施物流人才培训工程,并以此带动物
5、流专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引进创造条件;引导物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共同投资物流技术开发项目,使物流产业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二、产教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实施“订单式”培养物流人才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从人才结构层次上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据相关统计调研资料,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中75%是基层一线操作人员,这类人才属于物流初级人才。这类庞大的物流人才培养任务主要应由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教育完成。一线人才需求大,企业有很强的合作培养意愿,因此可有效采取订单式培养,瞄准市场需求,加强与物流企业的
6、联系,主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里讲的“零距离”是指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零距离,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针对现阶段物流行业特点,采取分方向教学则是“零距离”培养物流初级人才的有效途径。例如根据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可将物流管理专业分为以下方向定单培养:物流运输管理方向、现代物流仓储管理方向、企业物流方向、国际物流方向等,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开设课程,针对不同的方向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培养。分方向订单式教育培养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现实的物流人才做好了准备。2.
7、校企合作搭建实训平台,强化技能培养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载体,实训基地功能完善,才能营造全真的实践教学环境。物流实训基地规划既要起点高,立意新,又要紧贴社会生产建设实际,实出重点,建出特色。物流实训基地可通过校企合作建成具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实践功能一体化实训中心,能为学生毕业综合实训,物流企业在岗人员培训,物流从业资格认证培训提供服务。通过实践平台体系的训练与教学,以物流实训中心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应实现以下几方面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第一,强化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物流模拟作业,直观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和信息单据流转,提高学生掌握物流基本流程、环节与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训物流过
8、程及理解物流概念;第二,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实训应配备先进的物流技术及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的操作及模拟锻炼学员的物流技术及设备的操作水平,例如电子标签系统、GPS技术及设备、自动拣货系统、立库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第三,提升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加强学生对物流内在信息、模块职能和流程的掌握;第四,培养学生上岗入职的基本能力。通过岗前综合实训,让学生深刻体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角色的互换和交流,初步掌握物流企业各个岗位入职的现实要求和技能。3.重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鲜明特点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因此专业建设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
9、物流教学改革要与相关物流研究机构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授课,按照不同的教学层次进行授课,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使其日后能够驾驭物流管理业务的经营与决策。与此同时,教学师也应积极参与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及方案设计,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4.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信息经济时代,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是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着力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培养手段信息化。物流专业开展信
10、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物流业发展本身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不断采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活动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物流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说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振兴物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信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减少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流通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二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物流专业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信息化教学能通过模拟仿真展示工作流程,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游戏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开展信息教学一是要加强信息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二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相关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培训,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考评系统管理;三是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物流信息化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教学案例,流程演示,录像资料等。三、结语总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高职教育用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建立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以促进我国物流业及经济发展。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