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191118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解析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中的文字史料、图表数据等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进一步通过扩展史实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概括,并且将这些能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中。这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更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类问题。因此,探究初中历史课上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路径,对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成效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便于真正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育人价值,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解析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

2、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4010404 (2011年版)中针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感知历史的多种途径,并且学会以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针对史料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和概括等思维过程,逐渐对历史概念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进而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1。历史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详细熟记历史知识,并且通过考试检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历史学科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侧重,向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转移。从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的出题变

3、化便能看出,考试对学生的考查侧重也随之变化,开始以开放性答案的问题设置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回答的能力,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否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且活学活用。 历史学科涵盖了包含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学科知识形成一定的框架体系,便于下一阶段高中历史的学习。因此就要求初中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由此及彼,谈古论今,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解析能力的目的2。如今,历史已经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形成健康的历史观的学科受到学校和社会

4、的高度重视,而对史料的解析能力成为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史料、学好历史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析来提高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史料思维导图,加强史料之间的联系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涵盖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因此,所涉范围广,内容深,信息极为复杂,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梳理和史料解析能力才能充分掌握历史知识。从初中历史的课本内容设计看,初中历史的时间范围较广,涵盖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教学内容板块众多,每一个板块下面又分设了许多小的板块。在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直接梳理

5、知识的方法,如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具体人物有哪些,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对此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再根据时间顺序逐个梳理历史史料。这就容易导致信息复杂,且这种方法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历史框架,也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详细的历史知识,并且很有可能出现记忆混乱,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厌烦心理,逐渐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按照时间顺序对书本知识进行机械复述,应该在熟练掌握整个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借助构建史料的思维导图,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起不同板块和时代的史料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历史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教授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

6、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解析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近代史以时间顺序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再由学生根据框架深入学习,补充框架中缺少的细节知识,最后将所有梳理和收获的知识进行联系,找出各个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通过掌握关系延展出整条历史脉络,进而加深学生对整个近代史脉络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 除了绘制思维导图之外,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注重为学生讲解一些其他方法,比如通过圈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把握史料,以七年级上册中出现的史料为例: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7、摘编自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唯秦为最有功耳。 摘编自马非百 1.材料一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这一条件使秦国变大出现怎样的特点? 关键词可以根据问题直接提取,从而概括出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再把知识点定位到课本所学。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取到的关键词“孝公”,来确定此处的“商君”为商鞅,那么此处的考点即为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课本知识所学即可作答。题目2中,“根据材料二”说明本题目的答案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