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图书馆社会服务(共501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图书馆社会服务(共5013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图书馆社会服务(共5013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石是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纸质文献的阅读,而是要求社会进步发展的深层次文化,甚至是参与文化知识的创造。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构成的公共图书馆,发挥着提供文化服务、提升公众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但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时,受限于资源、技术、队伍等条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能力、服务品质都存在着各种不足,无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社会服务的信息基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提供服务的技术平台,稳定有效的人员队伍、经费保障服务的可靠,便利的
2、地域环境方便社会公众接受服务,这些优势都让高校图书馆有足够的能力保障社会用户服务。1.体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属性,实现服务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责任。伊万斯在图书馆的特征一书中提到,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组织(NFP),除了私营图书馆和营利组织中的图书馆外,图书馆完全依靠政府机构征收的税款生存3。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学生缴纳的学费,从其发展的消费特征上充分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属性,即在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需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类信息服务。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众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公众享有文化权利,面对多元的社会和形式多样
3、的用户群体,社会每个成员都有平等、充分享受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好处,都有平等获取科学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权利。图书馆具有文化的储存和传播等职能,是公众满足文化需求的最佳地点。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落后难以充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的现状下,作为高校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能够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到接受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中,最终实现国民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2.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高校的最基本功能,而社会服务是教学、科研的延续,体现了高
4、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二十一条中提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4。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趋势下,应该积极走出校园,拓展服务范围,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经济和公众文化生活,促进高校和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3.结合社会发展,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提高服务品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开始突破地域、场所的限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同样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而作为文化体系中重要环节的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开始摆脱传统的文献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新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与
5、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组成单位积极协作,加强资源共建共享,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最终形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与服务教学科研职能的良性循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社会价值、社会形象的提升,使高校的人员、资源、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能够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都得到长足的提升,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学校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价值的双赢。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料、技术设备的积聚中心和学术服务中心,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开放”成为社会对高校图书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注。高
6、校图书馆在服务校内师生的同时,也肩负着为校外读者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责任。虽然国内高校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从服务数量、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去改进。1.服务理念缺失。高校图书馆历来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是实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职能。而社会公众的文献信息服务一般都由公共图书馆来提供,高校社会化服务理念不足,高校图书馆更关注的是校内师生的信息服务。随着高校扩招,办学规模增大,图书馆面临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压力,同时社会公众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的缺乏,也使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理念的完善缺乏外部的驱动力
7、,高校图书馆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服务的创新意识和共享服务理念,造成社会服务理念的缺失,没有积极主动开展社会服务的意识。2.服务形式陈旧。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中仍然以提供基础性的文献流通借阅和参考咨询服务为主,即使是社会服务开展比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兰台世界LANTAIWORLD务中的联盟合作开放环节内,提供的服务仍围绕高校的教学、科研的学术性服务为主。而公众希望从高校图书馆获取到的情报资讯、定题跟踪等专业型信息资源服务以及所在区域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类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社会服务方式上尚未取得太大的进展。3.服务管理滞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必然给高校及图书馆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对现有管
8、理制度和借阅流通流程不熟悉的校外人员使用高校图书馆必然造成图书馆工作量的增大,增大了管理的难度。校外读者类型和成分的复杂性,容易造成图书馆管理的不稳定。同时,校外人员利用图书馆也会对高校师生文献利用产生时间、资源上的冲突。4.服务资源缺乏。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人员、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资源的制约,也限制了其社会服务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必然要有一批专(兼)职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应的服务空间、设备和适合社会读者的资源。而在高校中,除部分“双一流”高校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员配置、经费、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上,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服务已经很勉强了,很难有多余的人员、资金用于社会服务中。三
9、、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举措1.转变理念,加强宣传,提升服务影响力。要进一步改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必须从服务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跳出原有服务自身学校教学、科研的圈子,积极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先进服务理念意识,并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实际,把高校师生读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部分,在满足师生的信息资源需求之外,积极引导公众和社会机构参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合理的制度和服务形式,实现优先满足校内师生读者并尽量满足公众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社会读者服务。同时利用各级政府的公共媒体、现场活动、宣传资
10、料、新媒体等各种途径宣传高校图书馆的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使社会读者了解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区域通过开展讲座、展览、读书活动等各类推广活动,吸引社会读者参观高校图书馆,加深对高校图书馆的了解和认知,形成良性互动,拉近高校图书馆与公众的距离。通过服务理念的改变,公众进一步了解高校图书馆,才能使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更加符合公众的需要,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扩大服务的范围,增加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科学性和影响力。2.制定完善法规、制度,创新服务机制。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是为了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较好地保障人民群
11、众的公共读书阅览权利而制定的法规,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暂时只有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作为图书馆工作开展的政策支撑,但是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虽然提到了图书馆应为社会用户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一定政策依据,但是规程中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案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上更多的是局限于理论研究或公众的自发需求,在实际服务工作中涉及的资源保障、服务形式与内容、考核评估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必须通过专门的法律和具体的制度保障公众享受基本公共
12、文化的权利,也使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够得到稳定、长效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应超越现有的服务模式,增加服务手段与服务内容,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公益服务机制。3.优化资源,开展多层次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对公众提供社会服务,需要结合本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图书馆的场地、设备、文献资源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整合资源,为不同的校外读者提供各类信息的多层次的服务。(1)基础性传统文献利用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在不影响校内师生读者使用的前提下,提高面向社会公众的基础性文献借阅工作的服务水平,办理校外读者证,提供报刊阅览、图书借阅、文献下载、资料打印(复印
13、)等各项与校内师生读者一致的服务。(2)网络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整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重点信息,通过读者咨询、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网络途径,提供有效网络信息资源,满足公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数字信息需求。(3)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高校的专业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或本地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专业特色优势。图书馆可以依托在专业领域丰富的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专业信息进行开发,形成特色数据库,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建立了40余个特色资源库及服务平台,专题涵盖中医、
14、机械、纺织、烹饪、音乐、商业、民俗等,体现了学校学科特色、地方经济需求、地方文化特色等各个方向的特色资源5。围绕特色资源,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政府、社会机构开展研究项目、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更有针对性。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各类信息载体,制定服务策略,对校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各类信息咨询、市场分析、科技查新及定向跟踪等知识信息服务。(4)区域性公共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在吸引社会读者进入图书馆利用资源的同时,还需要走出去,探索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内容,深入到社会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活动。针对资源薄弱的区域,开设流动图书馆,或者开设图书馆分馆,捐献提
15、供设备、资料等资源,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琴棋书画、诗歌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人文活动,开设培训班、讲座,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让高校图书馆真正走进公众,丰富公众身边的文献资源,为公众提供学习的便利,真正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建设中去。4.加强共建共享合作,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文化机构的联盟作用,加大馆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文献利用率,在联盟中形成资源布局的差异性,避免资源浪费,形成整体资源的竞争力,建立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加强交流,共同构建多元、高效、共享的服务格局,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开放服务的发展趋势,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形成适合自身学校现状和发展的社会服务机制,在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基础之上,承担起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义务,提高全民素养,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身价值。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