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永商镇心脑血管报告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永商镇心脑血管报告工作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永商镇心脑血管报告工作计划2021年永商镇心脑血管报告工作计划永商镇公立卫生院2021年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根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2021年永商镇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一、病例报告(一)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我镇情况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方案,反映我镇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生存状态,为我镇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防治提供相关信息。(二)内容和方法。1.我院制订了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工作方案,组织培训。建立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新发和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单位
2、和管理单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求,统一印制报告卡片及登记本和有关表格,分级培训登记报告相关人员。2.登记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人口死因登记报告制度,收集肿瘤登记资料,包括人口资料、新发病例资料和死亡资料。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死亡资料主要用于补充发病资料和评价登记质量等。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脑卒中(I60-I64)(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并用ICD-10进
3、行编码。3.死亡补充发病和剔除重复卡。我院每年应当将收集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死亡资料与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资料进行核对。(1)补填肿瘤发病卡。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的发病漏报病例,应当进行追溯调查,获得肿瘤的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诊断信息后,及时按规范补填。(2)剔除重复报告卡。4.病例的随访。我院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肿瘤患者户籍所在地的定期随访,进行健康促进与干预。随访要有记录,并及时归档。5.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质量与审核督导。疾控中心负责分级定期考核及督导。按照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对登记报告实施过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6.登记资料的保存与利用
4、。登记资料定期备份。登记报告卡经编码、剔重录入并完成年度统计后,应当按照规则存放、备份,以备核查。二、职责范围(1)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按规范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及肿瘤报告登记本。明确诊治肿瘤病例的责任医生,在病例确诊1周内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配备专人负责肿瘤登记报告卡收集、登记、上报及录入。协助村卫生站对确诊肿瘤病例相关资料的核对、随访。(2)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心脑血管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并制定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登记报告单位。(3)我镇卫生院明确专人填写报告新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并建立档案,定期随
5、访。(4)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填写报告户籍所在地新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和随访。三、工作及方法(一)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发现肿瘤病例后要及时填写报告卡和登记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心脑血管事件后要及时填写报告卡和登记本。登记本及报告卡片要一致,内容填写应完整,真实,不得缺项,漏项,杜绝出现逻辑错误,字迹要清楚。(二)村卫生室报新发病例于次月的2日前将报告卡上报当地乡卫生院,乡卫生院审核后登记在永商镇慢病登记本上,将卡片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告卡报送新津县疾控中心;(三)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每月5日前将卡片报送县疾控中心。(四)由疾控中心将各医疗单位上报
6、病例进行分类汇总,剔除重卡,于次月10日前将病例进行分类、汇总,反馈给病例所属乡(办)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他们进行随访登记。疾控中心于次年2月份审核订正前一年的病历卡及工作总结,考核、评价(五)不定期按照工作需要举办培训,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于二月份进行漏报调查。(六)每年年底组织乡(办)防保人员进行一次随访,并于次年1月30日前将随访结果上报疾控中心。永商镇卫生院2021年3月20日扩展阅读:2021年华龙区肿瘤、心脑血管报告工作计划2021年华龙区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根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2021年华龙区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7、。一、病例报告(一)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区情况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方案,反映我区城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生存状态,为华龙区肿瘤、心脑血管事件防治提供相关信息。(二)内容和方法。1.华龙区疾控中心负责制订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工作方案,组织培训。建立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新发和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单位和管理单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求,统一印制报告卡片及登记本和有关表格,分级培训登记报告相关人员。2.登记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人口死因登记报告制度,收集肿瘤登记资料,包括人口资料、新发病例资料和死亡资料。肿瘤新
8、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死亡资料主要用于补充发病资料和评价登记质量等。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脑卒中(I60-I64)(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并用ICD-10进行编码。3.死亡补充发病和剔除重复卡。华龙区疾控中心每年应当将收集的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死亡资料与肿瘤、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资料进行核对。(1)补填肿瘤发病卡。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的发病漏报病例,应当进行追溯调查
9、,获得肿瘤的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诊断信息后,及时按规范补填。(2)剔除重复报告卡。4.病例的随访。华龙区疾控中心应当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肿瘤患者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随访,进行健康促进与干预。随访要有记录,并及时归档。5.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登记质量与审核督导。华龙区疾控中心负责分级定期考核及督导。按照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对登记报告实施过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6.登记资料的保存与利用。登记资料定期备份。登记报告卡经编码、剔重录入并完成年度统计后,应当按照规则存放、备份,以备核查。二、职责范围(1)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具有肿
10、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按规范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及肿瘤报告登记本。明确诊治肿瘤病例的责任医生,在病例确诊1周内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配备专人负责肿瘤登记报告卡收集、登记、上报及录入。协助华龙区疾控中心对确诊肿瘤病例相关资料的核对、随访。(2)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心脑血管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并制定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登记报告单位。(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明确专人填写报告新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并建立档案,定期随访。(4)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填写报告户籍所在地新发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和随访。三、工
11、作及方法(一)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发现肿瘤病例后要及时填写报告卡和登记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心脑血管事件后要及时填写报告卡和登记本。登记本及报告卡片要一致,内容填写应完整,真实,不得缺项,漏项,杜绝出现逻辑错误,字迹要清楚。(二)村卫生室报新发病例于次月的2日前将报告卡上报当地乡(办)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乡(办)卫生院或中心审核后登记在华龙区慢病登记本上,将卡片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告卡报送华龙区疾控中心;(三)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每月5日前将卡片报送华龙区疾控中心。(四)疾控中心将各医疗单位上报病例进行分类汇总,剔除重卡,于次月10日前将病例进行分类、汇总,反馈给病例所属乡(办)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他们进行随访登记。疾控中心于次年2月份审核订正前一年的病历卡及工作总结,考核、评价(五)不定期按照工作需要举办培训,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于二月份进行漏报调查。(六)每年年底组织乡(办)防保人员进行一次随访,并于次年1月30日前将随访结果上报疾控中心。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