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弱-聪明妈妈只用了三个技巧-社交障碍症怎么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社交弱-聪明妈妈只用了三个技巧-社交障碍症怎么治疗.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孩子社交弱,聪明妈妈只用了三个技巧 社交障碍症怎么治疗 有一次,我3岁多的儿子在小区里看到一堆姐姐在玩散乱的乐高,他走过去问:“我能一起玩吗?”姐姐们都说:“你太小了,不可以。”儿子望了望站在后面的我,像从我身上获取能量,鼓起勇气说:“我给你们变魔术吧!” 听到“变魔术”,一个姐姐被吸引住了,马上应答:“好呀好呀!什么魔术啊?”“你们看!”儿子左手紧握着一块小乐高,然后两个小拳头挥舞着来混肴视线,突然停下来放于胸前,问:“你们猜,乐高变到哪里去了?”几个姐姐争抢着回答。儿子打开了小手,猜对的姐姐特别开心,纷纷地说:“我们再来一次吧!”“这次轮到弟弟你来猜啦。”于是,儿子就跟姐姐们一起玩了几个回
2、合了。 还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看到一群孩子拉着衣尾玩开火车游戏,排在第二位的孩子突然叫嚷着:“不对不对,不应该这样,我要做火车头!”本来当火车头的小孩强烈地回应:“不!就这样玩吧。”其他小孩也应和道:“就是!就这样玩。”但那个希望改变位置的孩子依然坚持立场,后来大伙就不跟他玩了。 这时旁边又有一个小孩想加入,他走过去说:“我也想玩。”但没有一个孩子理睬他,他又说:“你们都说得很对,开火车就是应该这样玩。”当火车头的男孩听到对方的赞同,停了下来,说:“谢谢,你也想加入吗?”“对,我做火车尾可以吗?”“你做火车头吧,反正我们都不喜欢做火车头了。”“太好啦太好啦!” 可见,后面来的孩子通过称赞、欣赏别
3、人而得到了关注,他尊重对方规则的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相反,那个偏要做火车头的孩子“引起群愤”,被排斥出去了。 对于上述的这些社交技巧,几乎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手拈来”,运用时“得心应手”,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呢? 第一步家长刻意“创造经验” 从儿子1岁多开始,我一有时间就会多让他参加市面上各类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像游园会、郊游、比赛、参观展览等等,这些活 动可以是混龄的,这样能让孩子向比自己大的孩子学习如何说话和帮助他人,同时促进对集体观念的认识和了解。 我有些朋友很喜欢邀请有孩子的亲朋好友到家里玩,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之间的友谊,更能让孩子认识对方的父母,因为往往那些不愿意跟同龄人
4、接触的孩子会更享受成人的世界,对方父母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 从儿子2岁多开始,平时我会尽量鼓励他多表达,跟他玩上课游戏,让他扮演老师,我扮演学生,然后录下他教学的音频,再次播放时我给予夸奖;我也会让儿子依据自己的兴趣来扮演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物,像他喜欢到游乐场玩,他便会在家扮演游乐场管理者,模仿用话筒来安排各个游乐区域的设置和督促大家排队。 无论是1岁多的小孩子,还是6岁的大孩子,如果他们生性害羞、敏感慢热,我们都可以鼓励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用最简单最实际的邀约用语来“破冰”。 像“我们能一起玩吗?”我们千万别小看“我们能一起玩吗?”的发问,它能在各种场面广泛应用,也能解决许多交友难题
5、。然后再鼓励孩子微笑、握手、帮忙等等,但不要强求,当他们遇到气质和兴趣相同的同龄人时,那就是最好的锻炼机会了。 第二步家长“放手”的“自然体验” 除了“创造经验”,那些不需要我们参与的“自然体验”,也能让孩子的社交技巧丰满起来。 例如,我儿子很喜欢对着小朋友做鬼脸,有些孩子很喜欢,便嘻嘻哈哈地一起做了,但有些孩子不喜欢,会愤怒、躲避、排斥,在交流过程中,儿子能深刻地感知究竟谁喜欢谁讨厌,慢慢地就会对应不同人使用不同的“策略”了。 例如,我曾看到过有个男孩在花园里爬栏杆,一个女孩霸着栏杆的位置不给他爬,男孩偏要爬,对着女孩大吼,女孩受不了便大哭起来,旁边的一群孩子闻声跑了过来,共同指责那个男孩:
6、“男孩不可以欺负女孩!”男孩甚是难堪,这种经历让男孩懂得,采用温和的语调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才是上策,而女孩应该懂得自己的“霸道”是会遭到痛骂,甚至是惩罚。 又例如,我儿子的同学然然内敛敏感,她经常拿着父母帮她借回来的玩具而不归还,一些男孩取不回来就会骂她,她就会大哭起来,然而家长又因为她性格上的“弱”而保护她。 马太效应之下家长越维护,孩子越敏感,父母越纵容,孩子越会利用哭来解决问题。如果家长能“放手”让孩子在“自然”经验下受点“委屈”,那么她就会懂得如何有规则地交友了。 第三步家长通过幼儿园老师“推波助澜” 家长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如果老师明白到家长希望孩子能进一步加强交际技巧,她
7、们会通过专业的观察,适当安排几个性格活泼、受欢迎的、乐于助人的同学坐在孩子身边,带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和方法。 除此之外,老师还会给予多一些关注,像抓住机会邀请孩子加入游戏,让孩子轻松完成,并事后给予表扬,这些都能让孩子在集体中更加勇敢自信,从中获得交友的技巧和胆量。 平时我会跟老师提及我儿子的闪光点,让老师利用优势来促进同学对他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让儿子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获取好人缘。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跟家长做乐器手工作品,我跟儿子用废弃物做了个古筝,当拿回幼儿园时,我就“顺水推舟”地告诉老师儿子能用古筝弹一两首曲子。后来,在一次活动中,幼儿园邀请了嘉宾
8、为小朋友表演弹奏古筝,老师记得我说过的话,也让儿子上台弹奏了一首沧海一声笑,这样,同学们对他就更加有好感了,儿子也从此明白到,原来“施展个人技能”也能获得同学的认同。 再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孩子绘画能力很强,那么家长就要让老师知道,相信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当孩子完成画作后便会适当地展示给大家看,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更加喜欢我们的孩子,孩子也会收获更丰满的社交技巧。 总之,无论家长运用哪种技巧,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我们这个“操纵者”的心理战术。 正如希区柯克的电影煤气灯下所讲述的“煤气灯效应”,如果我们像唐僧那样日以继夜地唠叨和强调一个“事实”,那么“事实”便会嵌入孩子的性格内,孩子迟早都会被“洗脑”,从而“认”了。 那就是说,如果真实情况很糟,但我们对孩子传达“我对你的社交很有信心”,孩子最终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魅力,他的社交肯定是活的; 如果真实情况很好,但我们对孩子传达“你的社交一塌糊涂”,孩子就像被病毒入侵,细胞受损,他的社交很快就会死了。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