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9139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复习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复习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安排:一教时 教学教程: 一、 导入:略 二、 介绍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其安排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如藤

2、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略) 4、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常与描写交错使用。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两种。 三、介

3、绍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介绍散文的基本知识: (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3)散文的“贵散”和“忌散” 五、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思路与答题方法 (一)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

4、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

5、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

6、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结构紧凑.完整;(5)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我们分析一篇记叙文,应能认识它的记叙顺序,并且能够对这种顺序的选择运用的作用有所了解。考试检查这种能力,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考生分析某篇学过的,而且记叙的特点又比较突出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种情况只限于基本课文;如果要求考生回想的课文,那就必须是要求熟读

7、或背诵的。另一种是列一篇课外的文章或一段记叙完整的文字让考生分辨。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

8、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6、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7、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8、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六、阅读的注意事项: 读文本:学会收集文本信息的方法。读题干:学会筛选文本信息的方法。解答案:学会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七、作业: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自己选择专项训练题让学生加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