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猫》(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猫》(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猫(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备课班级七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猫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猫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篇文章作者介绍了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围绕这“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格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从结构上看,文章围绕着中心写了三个故事,
2、每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都有完整的“得猫”“养猫”“失猫”过程,但每一个故事又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引人入胜。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猫并不陌生,故事也易于理解,但每一只猫的得失,都在作者及家人的心中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作者把主要人的内心活动写的十分细腻。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习惯。课时教学目标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能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重点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能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提炼课题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
3、运教法学法指导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交流汇报法教具准备作者资料、PPT课件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观察图片思考三只猫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说。)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他。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里也养过三只猫,他养猫的经历是怎样的呢?他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观察图片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二、字词辨析。三、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四、体会人的养猫之乐与失猫之痛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
4、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 多媒体展示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污涩( ) 怂恿( ) 婢女( ) 蜷伏( ) 惩戒( ) 怅然( ) 诅骂( ) 红棱(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3、文章中出现了几只猫?我家共养了几次猫?每只猫的来历、外貌 、性格、它在家中的地位、 “我”对它的感情及亡失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5、?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引导学生找出文章能够体现作者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的句子学生找句子。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学生识记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结本文通过继续了作者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板书设计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作业设计必做题:完成练习册“积累巩固运用”部分。选做题: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而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