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爱莲说(第2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爱莲说(第2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 爱莲说(第2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 学习目标1.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点名背诵或翻译重点句子。 (二)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 画出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清高 )2.本篇课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花”、“牡丹”,分别说说作者把三者分别比喻为哪一种人?后两者的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
2、用?莲花(品德高尚的人)菊花(隐士)牡丹(追名逐利的人)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牡丹”来衬托莲花。 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于世俗的高洁品质。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也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正衬)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做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写世人爱牡丹来反衬出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反衬)3.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托物言志。作者借莲花来表达自己了作者
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三)拓展延伸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四)当堂检测1.理解性默写(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2.理解课文,回答问题。(2)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3)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