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羚羊木雕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羚羊木雕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羚羊木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解插叙守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重点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难点: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课时安排一课时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 (一)知识导航1作者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
2、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调到童影厂工作,曾担任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92年国际青少年读书联盟(IBBY)将作者载入荣誉名册。1997年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公司,张之路任策划部副主任、编剧。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了解有关非洲木雕知识的介绍,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的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
3、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二)自主学习1能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理解其在课文中的释义。犄角 (j jio) 怦怦(png png) 我们俩(li) 逮(di)着玩 树杈(ch) 抹(m)眼泪 攥(zun) 寒颤(zhn) 2自主学习记叙的主要的三种方式,为理解本文的叙事方式做铺垫。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就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重点掌握前三种方式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
4、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也就是说是A-B(-D)-C模式。一般说来,插叙的内容要对原文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有积极的映衬或铺垫作用,要能为全文的中心服务。 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1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
5、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2、快速阅读这篇课文初步感知内容。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一个问题:文中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其中有几个人物? 学法指导: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它要求在准确理解文章句、段、全文的基
6、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概括的表述一般要用陈述句,即肯定的判断句。记叙文概括事件要求整体感知,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中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进行扩展。这在当前叙事类文章中考察较多。答案要点: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无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什么人做什么结果如何3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1)分角色朗读课文: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旁白。学法指导:扮演人物角色,分
7、角色表演 课文朗诵,必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深入到文中的人物心理中,体验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重音、 语气 、 语速 、 神态。品评人物时我们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来评。看朗读的同学是否读出了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答案要点:要求:落落大方、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表演后请大家评议。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 (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 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2)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学法指导:圈点批注法,会运用各种符号给文章做标识。答案要点:示例第一组:刻画妈妈的(
8、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加粗词“突然”,可以吗?)(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句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见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查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第二组:写“我”的(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怦怦”一词用在句中有什么作用?)(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加粗
9、词有什么作用?)(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被逼无奈,“我”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思考: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的“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提示:外在的形象是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点拨:妈妈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第三组:写爸爸和奶奶的从爸爸“静
10、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可以看出爸爸不同于妈妈的个性是什么?明确:“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冷酷。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4跳读18-23段,看作者围绕哪个词来描写万方?这节属于什么记叙顺序?可以删去吗?为什么?学法指导:这类题要回到答题区间寻找关键词,记叙文还是要关注它的
11、叙事线索,或者感情线索。至于继续记叙的方式要熟悉,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本文考查的是插叙。答案要点: 围绕“不自私”这个词语来写王芳的,属于插叙。不可以,因为这里插叙了我和万方。之间的深情,才有下文的我送羚羊木雕给王芳一事,才有父母生气,逼我索回的故事的发生,。这类题
12、回答格式:(1)不可以删去,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5课堂活动。讨论:(1)这件事究竟应该怪谁呢?(2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假如你是这几个人中的一位,那么,你将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 )学法指导:这类题目鼓励学生有发散性思维,不能单一性回答,要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规范性答题格式:从某某人的角度可以这样认为从某某人的角度也可以这样认为答案要点:表示孩子对父母做法的严肃质问。“我”的不服是出于真诚无私的友爱。“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我,但是,“我”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怪父母,
13、怪他们不懂得孩子的感情和人格,对孩子采取了简单生硬的态度。辩论。课堂辩论:就这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根据学生意向,分甲、乙、丙三个组,分别代表父母、“我”、万芳,选定主持人。要求: 各组用5分钟准备辩论材料,如观点立论、论辩思路。 论辩中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说话的分寸。 评论先由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三课堂总结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要回来,
14、使他心里非常难受,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仗义: 我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合二为一: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满不在乎:2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
15、说。(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4)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C神态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3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按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
16、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的问题4羚羊木雕和背影两篇课文结尾的共同特点是( )A篇末抒情,照应开头B篇末议论,引起读者思索C篇末议论,抒发作者的情感D篇末点题,深化中心思想5阅读理解。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那是一次作文题,题目是愿望。他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高分,还一笔一
17、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一定会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怦
18、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张玉庭一个美丽的故事)(1)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了吗? (2)从文章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3)“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明天气和时间外,还有别的什么意思吗? (4)“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妈妈为什么感动? 答案要点:1讲义气两个合成一个,指关系非常好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2A 3B 4D5.(1)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2)老师是一个有爱心,善解人意的人; 妈妈是一个懂得爱,能给孩子爱的人。(3)还有暗示作用,表明这是一个美丽的日子,将给人带来好心情。(4)妈妈为孩子对她的信任,对她的爱而感动。五布置作业六教后反思